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若有若无
收起左侧

温森特·梵·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07-21 00: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恩,发吧,偶喜欢的说,我也在发贴呢,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5-07-21 00: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004_add.jpg

暴风雨中的施维宁根海岸
Beach at Scheveningen in stormy Weather
纸板布面油画 34.5 x 51.0 cm
海牙: 1882年8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博物馆
F 4, JH 187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186.jpg

洋葱地
Bulb Fields
嵌板布面油画 48.0 x 65.0 cm
海牙: 1883年4月
华盛顿: 国家艺术画廊, Paul Mellon夫妇收藏
F 186, JH 361   
花园里的鲜花不像花儿,而更像红宝石、玛瑙、石华、绿玉、刚玉、金绿宝石、紫晶和玉髓做成的最华贵的饰物。那是物体普遍的发狂的和眩目的闪耀。(奥里埃)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011.jpg

播种者(习作)
The Sower (Study)
板面油画 19.0 x 27.5 cm
海牙: 1883年8月
下落不明
F 11, JH 392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019.jpg

Two Peasant Women in the Peat Field
布面油画 27.5 x 36.5 cm
德伦特: 1883年10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19, JH 409  
1883年10月,凡·高结束了与妓女西恩的同居生活,离开海牙前往德伦特,希望能排除心头的烦恼。他在到处可以看到泥炭小屋与贫苦农家的德伦特内地——新阿姆斯特丹滞留了几天。330信说:"总之,我喜欢这一次的旅行。我的脑海里塞满了我所看到的景致。傍晚的石南树丛真是美不胜收。"331信里附有这幅画的轮廓。当时他的脑海里,可能浮现着霍贝玛、吕斯达尔和杜普莱的画: 缥缈的地平线与泥炭山、农妇工作的轮廓线、淡紫与白色的天空以及暴风雨似的重云。
  这一张画是他在静寂的荒野中,找到自我安慰,挽回人生信仰的心理表现,深具宗教色彩。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020.jpg

烧丧服的农夫
Peasant Burning Weeds
板面油画 30.5 x 39.5 cm
德伦特: 1883年10月
私人收藏 (1987.5.12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
F 20, JH 417  

夜幕降临,带着一点烟的火是唯一发亮的地方。傍晚,我一再去看这个场面。(凡·高)


 楼主| 发表于 2005-07-21 00: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下面引用由scszl2005/07/21 00:21am 发表的内容:
恩,发吧,偶喜欢的说,我也在发贴呢,呵呵
恩,我现在困了,要去睡了,明天继续发吧.
你的贴我明天再看啊,你慢慢发.晚安.
发表于 2005-07-21 08: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静物写生》
这幅画是梵高于1886年所作的静物写生,
画中除了插着康乃馨的花瓶之外,还有葡萄酒和酒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浮世绘之仿作》
画布,油彩,阿姆斯特丹国立梵高博物馆。
这幅画是模仿歌川广重的名作《名所百景·龟户梅屋铺》。梵高十分迷恋浮世绘 中鲜明的色彩运用及平面化的空间感,这对他后来的创作有相当大的影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朵剪枝的向日葵》
画中展现的强烈生命力正是梵高的写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铃鼓咖啡屋的女人》
1887年 画布,油彩,55.5厘米X46.5厘米,
阿姆斯特丹国立梵高博物馆
梵高用细致的笔触将人物的表情生动的表现出来,前景的笔触及鲜明用色,与背景形成对比。整幅画是梵高精心营造的结果,作法上与印象派的表现方法相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收割中的田园风景》
1888年
画布,油彩,73厘米X92厘米,
阿姆斯特丹国立梵高博物馆
这幅画采用较传统的写实风格,整个画面笼罩在暖色调中。远景的处理,使得画面产生平远的效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5-07-21 13: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这个贴子最后由若有若无在 2005/07/21 01:22pm 第 1 次编辑]

关于播种者和收割者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422.jpg

播种者
The Sower
布面油画 64.0 x 80.5 cm
阿尔: 1888年6月
欧特娄: 国立克罗-米勒博物馆
F 422, JH 1470  
  
   凡·高使用了强烈黄蓝对比色来表现夕阳下的麦田景观。开阔的前景和紧实的背景, 呈现出后退延伸的效果。农夫的姿态和位置与地面上的土沟, 形成上下动势的平衡。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559.jpg

收割者
"可以把《播种者》和《收割者》作一比较。他绘画中的"播种者"的主题是受《新约》中的寓言的启示;"收割者"象征死亡。凡·高说:"在这个收割者身上, 我看到一个模糊不明的形象, 他在酷热中恶魔般地乱砍, 以便结束他的活儿。在人性是他砍下来的庄稼这个意义上, 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死亡的形象。所以他是我更早尝试的';播种者';的反面, 你可以这样认为。然而, 这一死亡没有什么可悲的地方;它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 太阳以灿烂的金光淹没一切。"又说"那是死亡的形象, 犹如大自然这部伟大的书籍所告诉我们的, 但是我所追求的是';近乎微笑';。"(皮亚洛夫斯基)

"收割者"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凡·高作品中反复出现, 近似他的占有物。不论借自米勒的还是源自大自然的, 收割者似乎被普罗旺斯的太阳烧烤的风景所淹没。死亡的念头一开始就见之于凡·高的艺术。在早期的作品中, 死亡和幻灭总是与表现生命的主题相对照, 而在后来的作品中, 死亡则意味着善终。(皮亚洛夫斯基)

关于鞋子
梵高画的鞋大多破破烂烂,贴几张上来~~
巴黎'aris'; -1886.3~1888.2.20 时期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255.jpg

一双鞋
A Pair of Shoes
布面油画 37.5 x 45.0 cm
巴黎: 1886年下半年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255, JH 1124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忍和滞缓。鞋上沾着湿润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悔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这鞋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海德格尔)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332.jpg

三双鞋
Three Pairs of Shoes
布面油画 49.0 x 72.0 cm
巴黎: 1886年12月
剑桥市(麻省): 福格艺术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
F 332, JH 1234   
文森特写实地摹画他的鞋。他的想法——决非革命的——们工作室里的画友感到有些古怪, 我们无法想象一幅苹果和一幅有平头钉的鞋能够并排悬挂在餐厅里。(弗朗索瓦·戈齐)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333.jpg

一双鞋
A Pair of Shoes
布面油画 34.0 x 41.5 cm
巴黎: 1887年早期
巴尔的摩: 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
F 333, JH 1236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332a.jpg

一双鞋
A Pair of Shoes
布面油画 37.5 x 45.5 cm
巴黎: 1887年春
布鲁塞尔: Emil Schumacher 收藏
F 332a, JH 1233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331.jpg

阿尔';Arles'; -1888.2.21~1889.5.3时期的鞋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607.jpg

一双皮鞋
Apair of Wooden Clogs
布面油画 32.5 x 40.5 cm
阿尔: 1888年3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607, JH 1364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461.jpg

一双鞋
A Pair of Shoes
布面油画 44.0 x 53.0 cm
阿尔: 1888年8月
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F 461, JH 1569   
   画家就这样把生命贯注在一双无生命的物体之中。在我看来,静物画是一个过时的和有局限性的术语,过于严格地自题材的性质……随着对艺术的更深理解,"那仅仅是静物"的这种轻视说法应该被逐渐淘汰。(布雷默)



发表于 2005-07-21 14: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好想好想和大家一起贴图啊,可是TT米有时间。。。。
写完这个又要出去晒太阳了,

晚些回来看你们的新帖子,好多啊。看不完~~~~
发表于 2005-07-21 14: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我最喜欢的画家就是梵高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07-21 19: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下面引用由tijamo2005/07/21 02:34pm 发表的内容:
好想好想和大家一起贴图啊,可是TT米有时间。。。。
写完这个又要出去晒太阳了,  
晚些回来看你们的新帖子,好多啊。看不完~~~~
没关系哦,TT,等你有时间慢慢看啊.
我现在还要继续努力慢慢贴,好多呢,我都贴不完.
 楼主| 发表于 2005-07-21 20: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关于向日葵
向日葵之巴黎部分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377.jpg

两朵剪下的向日葵
Two Cut Sunflowers
三合板布面油画 21.0 x 27.0 cm
巴黎: 1887年8-9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377, JH 1328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376.jpg

两朵剪下的向日葵
Two Cut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50.0 x 60.0 cm
巴黎: 1887年8-9月
伯尔尼: 伯尔尼艺术博物馆
F 376, JH 1331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452.jpg

四朵剪下的向日葵
Four Cut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60.0 x 100.0 cm
巴黎: 1887年8-9月
欧特娄: 国立克罗-米勒博物馆
F 452, JH 1330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375.jpg

两朵剪下的向日葵
Two Cut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43.2 x 61.0 cm
巴黎: 1887年8-9月
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F 375, JH 1329   早些时候画的一幅风格细腻的向日葵已被明朗和绚丽的调子所取代,同时,细心敷设的一层层颜色也比过去更加厚重。
向日葵之阿尔部分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459.jpg

向日葵之阿尔部分


花瓶里的五朵向日葵
Still Life: Vase with Five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98.0 x 69.0 cm
阿尔: 1888年8月
二战时毁于火灾
F 459, JH 1560     
   1888年8月文森特·凡·高开始描绘向日葵。在保罗·高更到达阿尔之前,凡·高开始构思向日葵系列作品。在给埃米尔·伯纳德的信中他写到"我在用半打向日葵装饰我的工作室时想到,这未经粉饰的铬黄燃烧在蓝色的背景之上,从孔雀绿到品蓝。(B15)。
  文森特最终于计划在他和高更作为工作室的黄房子里开始画12朵向日葵的工作。"我想为墙壁搞点装饰,只用向日葵……好,如果我完成了计划,那将做为墙的表面。所有的东西将因此成为蓝与黄的交响乐。我每天从日出开始工作,因为那些花会很快凋零,哪怕中间有一朵打蔫都很麻烦"(L526)。不巧,文森特竞争不过多变的季节,在1888年的8月,他仅完成了四朵向日葵,包括这幅作品。
  毫无疑问地,研究凡·高这项工作的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他给提奥的信。用他典型的详尽和精确的描述习惯,凡·高描述了这次创作的开始三幅画:"我画了三次,第一次,三朵大向日葵在一只绿花瓶里,明亮的背景(15';)(A);第二次,三朵,一朵枯萎并掉了叶子,另一朵是蓓蕾,背景是品蓝(25';)(B);最后一幅是明亮的,我希望,开始创作第四幅。这第四幅有14朵花,黄色背景。"(D)
  这幅有五朵向日葵的静物画是值得注意的作品。它的遗失是个悲剧.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454.jpg

十四条向日葵
Still Life: Vase with Fifteen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93.0 x 73.0 cm
阿尔: 1888年8月
伦敦: 国立美术馆
F 454, JH 1562     

    这些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凡·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黏土。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美丽世界。然而在画此作的同时,画家死命想抓住的这个世界还是缓慢却无情地溜走了。或许这画的表面反映了他悲剧性的短促一生接近终结时期的心理状态。他是个热爱自然并能从简单的事物看到纯粹之美的画家,他说他宁可画从窗户向外看到的树影而不想像中的幻像。
  "作为一个因不平等和社会罪恶而发疯的失败的';传教士';,凡·高是19世纪写实主义的替罪羊之一;而他称为';可怕的清醒';的心境的调子是那么高,直到现在,所有人都能听到它,这说明了为什么1888年画的《向日葵》今天仍是美术史上最受欢迎的一幅静物画,一幅以植物为题的《蒙娜丽沙》"(休斯)  



 楼主| 发表于 2005-07-21 20: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453.jpg

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
Three sunflowers in a Vase
布面油画 73.0 x 58.0 cm
阿尔: 1888年8月
美国: 私人收藏
F 453, JH 1559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456.jpg

十二朵向日葵
Still Life: 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91.0 x 72.0 cm
阿尔: 1888年8月
慕尼黑: Bayerische Staatsgemäldesammlungen, Neue Pinakothek
F 456, JH 1561   
"我现在正以马赛人吃蒸鱼的热情拼命画画——当你听到我画的是一些高贵的向日葵的时候,会不会感到惊讶呢?"(凡·高)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455.jpg

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Still Life: 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92.0 x 72.5 cm
阿尔: 1889年1月
费城: 费城艺术博物馆
F 455, JH 1668   乍看起来,花似乎有一种糕点的色彩效果,一点没有花的娇嫩。明白艺术并非是对现实的简单模仿,我们会立刻感到被背景托出来的片片叶子的厚实形式与扭曲线条,一个精神柔弱无力的人是绝对画不出来的。(布雷默)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458.jpg

十四朵向日葵
Still Life: Vase with Fourteen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95.0 x 73.0 cm
阿尔: 1889年1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458, JH 1667     
    凡·高在阿尔居住期间,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巨大的金色向日葵的千姿百态,既有紧闭的苞蕾,也有盛开的花盘,花朵的黄色呈现出丰富的色调,从深橙色到近乎绿色都有。
  1888年8月,凡·高画了大量的向日葵写生,他打算用这些习作装饰"黄房子" 内他自己房间。他在12月病倒后,借绘画帮助自己恢复健康。次年1月,他根据早先的写生,绘制了这幅令人叫绝的作品。无论在原作还是后来的复作中,凡·高的用意都是利用色彩表现自我,"我越是年老丑陋、令人讨厌、贫病交加,越要用鲜艳华丽、精心设计的色彩为自己雪耻……。高更前几天对说,他在莫奈家看到一幅向日葵的油画,向日葵插在一个精美的日本花瓶中,不过他还是比较喜欢我画的这一幅。"
  在这幅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画像里那种短促而笔触,在这里,他的笔触坚实有力,大胆恣肆,把向日葵绚丽的光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他大胆地使用最强烈的色彩,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岁月将使它们变得暗淡,甚至过于暗淡。"尽管采取了种种保护措施,这些色彩仍然消褪了原有的光泽。
  此画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调,用绿色和蓝色的细腻笔触勾勒出花瓣和花茎,签名和一朵花的中心也使用了蓝色。籽粒上的浓重色点具有醒目的效果,纤细的笔触力图表现花盘的饱满和纹理的婀娜感觉。
  "在黄色背景前面的一幅十四朵花,好像我以前所画的一样。不同之处是这幅画更大一些,它有一种相当特殊的效果,我认为这一幅是以更加简练的手法画出来的。"(凡·高)
  "在我的黄颜色房间里——带紫色圆环的向日葵突出在一片黄颜色的背景之前,花梗浸在一只黄颜色的壶中,壶放在一张黄颜色的桌上。画面的一角上,画家的签名:文森特。黄颜色的太阳透过我房间里的黄颜色窗帘,一派生气沐浴在一片金色之中。早晨,我在床上醒来,想象这一切必定是芳香扑鼻。" (高更)  
http://vincent.hdcafe.net/painting/images/f_0457.jpg

十四朵向日葵
Still Life: Vase with Fourteen Sunflowers
布面油画 100.5 x 76.5 cm
阿尔: 1889年1月
东京: Seiji Togo Memorial Sompo Japan Museum of Art
F 457, JH 1666   
  凡·高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整幅画仍维持一贯的黄色调,只是较为轻亮。这幅画被认为是凡·高在黄色小屋里面的最后一幅大型《向日葵》。
 楼主| 发表于 2005-07-21 20: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凡·高画家生涯的前半部分,几乎都投注在素描上。如今他被誉为19世纪伟大油画家之一。初期的作品他尝试采用木匠的铅笔、蜡质的黑色炭笔等各种画材。如1882年的作品"剥马铃薯的女人"具有非常清晰及有力的轮廓线,大胆而粗犷,是这个时期他所喜爱的画风。同时使用蜡笔、不透明水彩、墨水、铅笔等种种媒材,画得非常细密的素描也为数不少,从这些画中,看得出他想努力学会使用各种画材与技法的痕迹。这些效果固然多半给人阴郁或强烈的印象,但有时也会让人觉得得不自然。
  随着自信心日增,凡·高在油画中用笔的跃动感及快节奏的笔触,开始出现在羽笔所画的素描上。这种新画风清楚的显现于1885年的作品"拾落穗的农妇"中。

1 铲煤工
奎姆: 1879年7-8月
欧特娄: 克罗-米勒国立博物馆
F 827, No JH number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27.jpg

2 矿工
奎姆: 1880年9月
欧特娄: 克罗-米勒国立博物馆
F 831, No JH number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31.jpg

3 晚祷
铅笔,墨水,水彩 47 x 62 cm
布鲁塞尔: 1880年10月
欧特娄: 克罗-米勒国立博物馆
F 834, JH Juv. 14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34.jpg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t_004.jpg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t_005.jpg

4 壁炉前
布鲁塞尔: 1881年1月
阿姆斯特丹: 凡·高博物馆
No F number, JH Juv. 16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c_0014.jpg

5 在途中
布鲁塞尔: 1881年1月
阿姆斯特丹: 凡·高博物馆
No F number, JH Juv. 15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c_0013.jpg

6 背着袋子的女矿工(负重的搬运者)
布鲁塞尔: 1881年4月
欧特娄: 克罗-米勒国立博物馆
F 832, No JH number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32.jpg

7 挖地者(米勒摹作)
布鲁塞尔: 1880年11月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1880-11.jpg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t_006.jpg

8 法国农妇 (Dalou摹作)
埃顿: 1880-81冬
阿姆斯特丹: 凡·高博物馆
F 1673, No JH number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1673.jpg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t_002.jpg

9 写信的男子: 面向左
埃顿?: 1881年?
贝尔格莱德: Narodni Muzej
F 1085, No JH number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1085.jpg

10 取暖的老人
埃顿?: 1881年?
私人收藏
F 1086, No JH number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108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5-07-21 20: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这个贴子最后由若有若无在 2005/07/21 08:31pm 第 1 次编辑]

小屋
埃顿: 1881年4-5月
伦敦: F. Wilson收藏
F 875, JH 4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75.jpg

有风车的风景
埃顿: 1881年5月
欧特娄: 克罗-米勒国立博物馆
F 843, JH 6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43.jpg

有睡莲的沼泽
埃顿: 1881年6月
Richmond: 福吉尼亚绘画艺术博物馆
F 845, JH 7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45.jpg

沼泽
埃顿: 1881年6月
渥太华: 加拿大国立画廊
F 846, JH 8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46.jpg

有树的风景
埃顿: 1881年6月
鹿特丹: 伯伊曼斯-凡·布宁根博物馆
F 902a, JH 10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02a.jpg

树林边
埃顿: 1881年7月
欧特娄: 克罗-米勒国立博物馆
F 903, JH 12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03.jpg

雅各布·梅耶的女儿(安娜·梅耶)
(汉斯·荷尔拜因摹作)
埃顿: 1881年7月
欧特娄: 克罗-米勒国立博物馆
F 833, JH 13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33.jpg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t_007.jpg

挖土者
埃顿: 1881年9月
阿姆斯特丹: P. and N. de Boer基金会
F 860, JH 38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60.jpg

挖土者
埃顿: 1881年9月
加拿大: 私人收藏
F 860a, JH 42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60a.jpg

拿着刀扛着树枝走路的农民
埃顿: 1881年9月
阿姆斯特丹: 凡·高博物馆
F 895, JH 21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95.jpg

拿着刀的农民
埃顿: 1881年9月
荷兰: 私人收藏
F 894, JH 20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9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5-07-21 20: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西恩和膝上的孩子
海牙: 1882年2月
欧特娄: 克罗-米勒国立博物馆
F 1071, JH 104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1071.jpg

西恩拿着伞和祈祷书
海牙: 1882年2月
日本: 私人收藏
F 1052, JH 101    
 在这幅画里,屋外的西恩戴着方头巾、穿着笨重的大衣。她的身后是门口,因此这幅画似乎就成了肖像,画面上宛若站着一位圣徒,胳膊下夹着雨伞和祈祷书,这两件东西仿佛是她圣徒身份的一对标志。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1052.jpg

伞下的西恩和女孩
海牙: 1882年2月
私人收藏
F 1048, JH 102  
  凡·高不仅画小女孩做典型的家务活儿——编织、往桌子上送面包,还把孩子描绘得愁眉不展、神色茫然。例如这幅雨天出门的母女俩看上去都不大高兴。那位母亲目光低垂闷闷不乐,小女孩拉着她妈妈的裙子看上去怯生生的十分可怜。凡·高在给泰奥的信中提到这位5岁的小模特玛丽娅·威廉敏娜时说:"真是个可怜的小姑娘,从画上便可以看出往日深重苦难的影子仍没从她身上消失。"(L260,1883年1月)这些孩子与杂志上所画的那些大大咧咧的小淘气完全不同,她们不调皮、不苟言笑、不伶俐可爱。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1048.jpg

弯着腰的女子
海牙: 1882年2月
私人收藏
F 899, JH 105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99.jpg

老街道 (The Paddemoes)
海牙: 1882年3月初
欧特娄: 克罗-米勒国立博物馆
F 918, JH 111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18.jpg

面包房
海牙: 1882年3月初
海牙: 海牙公共博物馆
F 914, JH 112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14.jpg

后院
海牙: 1882年3月
日内瓦: Jan Krugier画廊
F 939a, JH 120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39a.jpg

坐着织毛衣的女孩
海牙: 1882年3月
下落不明
F 984, JH 108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84.jpg

站着织毛衣的女孩
海牙: 1882年3月
荷兰: 私人收藏
F 983, JH 107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83.jpg

海牙车站, 以前称作雷金斯普(Rijnspoor)站
后称Hollandse Spoor站
海牙: 1882年3月的下半月
海牙: 海牙公共博物馆
F 919, JH 123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19.jpg


谢维宁根(Scheveningen) 的路
海牙: 1882年3月的下半月
下落不明
F 920, JH 113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20.jpg

凡-施托克帕克(Van Stolkpark)
海牙: 1882年3月的下半月
苏黎世: Mrs. M. Feilchenfeldt收藏
F 922a, JH 119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22a.jpg
 楼主| 发表于 2005-07-21 20: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赫恩格拉希特(Herengracht)附近的桥
铅笔,墨水,条纹纸 24 x 33.5 cm
海牙: 1882年3月的下半月
阿姆斯特丹: 凡·高博物馆
F 1679, JH 121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1679.jpg

施恩韦格(Schenkweg)附近的桥
海牙: 1882年3月的下半月
下落不明
F 917, JH 115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17.jpg

沿着施恩韦格的沟渠
铅笔,墨水,条纹纸(有浮水印) 18.5 x 34 cm
海牙: 1882年3月的下半月
欧特娄: 克罗-米勒国立博物馆
F 921, JH 116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21.jpg

当铺
铅笔,墨水,条纹纸 24 x 33.5 cm
海牙: 1882年3月的下半月
阿姆斯特丹: 凡·高博物馆
None, JH 126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jh_0126.jpg

海牙的乡间道路
铅笔,棕色墨水,条纹纸 34.7 x 34.2 cm
海牙: 1882年3月末
阿姆斯特丹: 凡·高博物馆
F 1089, JH 124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1089.jpg

凡·高在施恩韦格居住的房子
海牙: 1882年3月末
海牙: Mrs. W. van Eck-Nieuwenhuizen Segaar收藏
F 915, JH 122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15.jpg

悲哀
海牙: 1882年4月10月
海牙: 私人收藏
F 929, JH 129
    具有象征意义的"悲哀"对西恩六七个月的身孕几乎未作任何掩饰。这是西恩初作模特时作品中的一幅,凡·高对这张素描感到很得意,认为它表明了自己画技上的进步。在给提奥的信中,他写道:"我必须设法画些裸体素描……以便感受和透视衣服遮盖下的躯体和动作。"(L182)
凡·高当时本打算画十几幅这样的素描,可是只画成了这幅"悲哀"。他将它同另一幅素描"根"(F933r,暂缺)做了一番比较:"我想通过';根';里那些长满节瘤、发黑而扭曲的根,以及';悲哀';中苍白、纤弱的女裸体表现出为生存而进行的挣扎。"(L195)因此,在这幅画中,凡·高没有着重描绘人物的肉体特征,而是借肉体来表现精神上的挣扎和道德上的求生。从寓意的表现手法来看,这幅画不仅和风景画相似,而且还和一幅手稿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幅画的名称是"贵妇人",其灵感得自托马斯·胡德的一首诗《贵妇人之梦》,这首诗表达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抗议之声。据凡·高回忆,胡德的诗描述了一位在狭窄拥护的住处为一个贵妇人缝制长裙的女裁缝,患立脚点肺病的女裁缝憔悴消瘦、脸色苍白。贵妇人做梦时梦见了女裁缝,因而感到良心不安,难以入睡。画面上半身赤裸的女人端坐着,背景漆黑,作者用黑白的强烈反差暗示出她突然坐起来的动作。然而这幅肖像还有一层寓意:它突出了人物的丰乳,那对乳房压在交叉拢在胸前的手臂上,将处在前面的一个乳头提供给看画的人——这是博爱的象征。
  "悲哀"跟"贵妇人"在绘画的风格和象征的侧重点上是相似的。这幅画的画面上没有柔和的光和阴柔的气氛,凡·高只是用笔勾出了瘦削的手臂和腿、松垂的乳房和凸起的肚子、皱巴巴的胸和披着几绺长发的背。"贵妇人"中的人物袒胸端坐,而这位伤心的女人却蜷缩着身体掩面而泣,这种姿势通常是女子不幸失身时的姿态。"贵妇人"在黑暗中表现出博爱的精神,而这个女人却在空白的空间里蜷身掩面暗自垂泪。在这两幅作品里,简练的线条抹去了女人裸体的性感色彩,不带学院派画风中对视觉的诱惑和挑逗。"悲哀"的侧身裸体突出了乳房和肚子,这也让看画的人注意到女人的性感之处,但像画家一样,这时的看画人只是一位旁观者和可能的搭救者。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29.jpg

悲哀
海牙: 1882年4月10月
英国沃尔索尔: 沃尔索尔艺术画廊
F 929a, JH 130
    更精心地加工过的"悲哀"的版本增加了象征主义的细节,这就更清楚地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意图。在这幅"悲哀"中,蜷作一团的女子被高高的地平线压在下面,周围的自然景色暗示着繁殖力和痛苦。山谷里的百合花原本是纯洁和清白的象征,这时已经开败了,像女主人公一样垂下了头;光秃秃的细树枝紧靠着石头座,像她的头发一样散乱;左边那根树枝上虽然有几朵春花,却粗糙和多刺。这位怀着孕的伤心女人即是现代的夏娃,画面上的细节告诉我们她作为自然界的人质被判罚独自吞噬恶果。盏上胡莱斯·米切莱(1798-1874)的一句话为它作了脚注。脚注用的是法文:"Comment se fait-il, qu';il ait sur la terre une femme seule, dé;laissé;e?"(意为:世上为什么会有被遗弃的孤单女人?)这句设问明确了这幅画的社会意义,因为它等于说女人是受害者而非罪人,于是画中的裸女就被定位于并无道德罪过的框架之内,而非诱惑者和纵欲者。画的笔触既隐约展示了她的性感又隐没了她的性感,因此就宽恕了她的失身,而把遣责的矛头指向了抛弃她的社会。
  凡·高用这幅画从绘图和个人两种意义上救援了西恩,他向世人表明她是个痛悔的失身女人,而不是娼妓。这幅画使某一位女人的境遇有了普遍的意义。在象征性的环境里一个穷困的无名裸女变成了普遍意义上的"女人",因此,这幅肖像的意义就超越了阶级行为范畴和阶级界线,而上升到生育的社会责任上。一个疲惫不堪、并不漂亮的女子被怀着同情心的画家处理成后悔万分的受害者,而不是轻薄的荡妇。凡·高用这种方式将西恩道德上的轻浮转化为爱,让她重新获得受人尊重的形象。他利用"贵妇人"和悲哀"的绘画语言来呼唤社会的良知,而不是津津乐道性罪错,这样他就把博爱和悔悟作为救助的策略展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看,米切莱的那句话便是最力的一句注脚。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929a.jpg

 楼主| 发表于 2005-07-21 20: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森特·梵·高

拿着篮子的播种者
埃顿: 1881年9月
阿姆斯特丹: 凡·高博物馆
F 1675, JH 26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1675.jpg

手里拿着袋子的播种者
埃顿: 1881年9月
欧特娄: 克罗-米勒国立博物馆
F 862, JH 31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62.jpg

手伸进袋子的播种者
埃顿: 1881年9月
海牙: 私人收藏
F 857, JH 32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57.jpg

播种者
埃顿: 1881年9月
阿姆斯特丹: 凡·高博物馆
No F number, JH 44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jh_0044.jpg

播种者
埃顿: 1881年9月
欧特娄: 克罗-米勒国立博物馆
F 856, JH 17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56.jpg

播种者
埃顿: 1881年9月
私人收藏
F 858, JH 18
http://vincent.hdcafe.net/drawing/images/f_085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