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22759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70
|
楼主 |
发表于 2005-05-21 17: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二战简史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第十回: 德国入侵苏联
法国投降后,希特勒称霸西欧大陆,威逼不列颠群岛,不可一世。他认为实现他蓄谋已久的计划、即建立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和全世界霸权的时候已经来到,而苏联则成了他称霸欧洲和世界的主要障碍。因此,希特勒决定把其战略重心由西方转向东方,把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第21号指令,正式下达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计划。
面对德寇咄咄逼人的气势,苏联并非毫无警觉。但是,考虑到自身应变措施还不够充分,苏联希望尽可能避免或延缓苏德关系的破裂,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战争准备。为此目的,苏联极力表白自己的和平诚意,继续遵照两国贸易协定交货,在报刊广播上驳斥那些预告苏德之间即将开战的预言。
希特勒见此情景,大为高兴,祭出他的看家法宝----闪电战。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动用190个师、35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在从波罗地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苏联大举进攻。
按照希特勒的部署,德军分三路进攻。北路直指十月革命的发祥地---列宁格勒;中路的目标是苏联首都莫斯科;南路则扑向盛产粮食、煤炭和石油的基辅、哈尔科夫和顿巴斯。
战争初期,苏联严重失利。入侵后一个月,德军占领的苏联领土相当于法国领土的两倍。在经历了短暂的心理震荡之后,苏联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指挥权;8月8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最高统帅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在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苏联军民奋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逐步摆脱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
在北方,德军依仗优势兵力,于8月开始对列宁格勒展开猛烈的围攻。但是,无论是封锁、饥饿、炮击还是轰炸,都无法使列宁格勒人屈服。列宁格勒保卫战坚持了900天,以德军损失30万兵力、狼狈逃窜而宣告结束。
在中路,苏军在通往莫斯科的要冲斯摩梭斯克了会战。虽然斯摩梭斯克于一个多月后失陷,但德军却丧失了25万人,从而为苏军在莫斯科方面组织防御和准备战略预备队赢得了时间。
在南方,7-9月的基辅保卫战和8-10月的敖得萨保卫战,消耗了德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希特勒在苏军的沉重打击下只得把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他认为,攻占莫斯科就能瓦解苏联军民的斗志,取得对苏战争的完全胜利。
10月2日,德军出动35个师的兵力,对莫斯科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苏军在斯大林的指挥下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不断进行猛烈的反击,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到10月底,德军已疲惫不堪。
11月中旬,德军又以51个师的兵力,向莫斯科大举进攻。12月1日,德军发动总攻,遭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尽管德军侦察营已能望见克里姆林宫的尖顶,但德军的全线攻势还是被迫停顿。
就在希特勒进退两难、一筹莫展之际,苏军以100个师的强大兵力发起反攻击。经过40天激烈的战斗,德军向西溃退了150-300公里,损失了50多万人。莫斯科保卫战大获全胜。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影响深远。它给希特勒的嚣张气焰以沉重打击,增强了苏联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信心,强有力地促进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