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2541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
艺术电影 ' A: }+ S6 f% V
: I% K {3 C' e6 N" U, y
一种电影样式。
Z/ p! w- A N; Z* O & D# O' _- l! w+ u+ C4 F3 J
起源于1908年法国“艺术电影”公司以“艺术”为名拍摄的适合上流人物
2 F+ n, y7 b6 ]" a0 J欣赏趣味的电影。后为一些公司仿效。20年代,先锋派电影创作者反对以赢利为目的的
) R9 E: @" f; g+ v, q, h影片,主张摄制表达个人感受的艺术影片。此后,便专指注重艺术技巧,不以赢利为唯一 6 ^( T. T0 g/ F( `& q7 `7 \
目的的影片。实际上与商业电影的界限有时很难区分,仅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用语使用。
. U/ v; j* I7 F5 p9 i/ T9 p60年代初“作者电影”问世,由于其强调电影创作的个性特征,主张集编、导于一身,
+ m; H6 ]1 \( X9 V i往往也被视为艺术电影,此后,两者已很难区分。
/ v2 l% p, y, z " y' \9 W9 D1 @# C1 Z( C3 t7 u
散文电影
- r, ~: ^$ u h5 ]9 J
+ K* a( G" \: X9 i1 Y% d4 u 一种电影样式。
$ J' q' g2 I8 X+ S9 _+ Q( e% E# X5 y
# |, |7 B; d5 T3 J# s* z4 ? 在20世纪20、30年代,一般指注重叙述和小说性的电影。苏联电影《夏伯阳》 * h4 [5 k! ?, B: e& S
曾被认为是最早的代表作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出现后,其概念有所变化,主要指不
! s& J% I4 V% P3 k9 [6 |8 }采取传统戏剧结构原则和强烈的情节冲突的影片,真实地反映社会与人生,具有亲切性与 " R- w3 ^& s3 T) w: r) K/ q! b
可信性。50年代以来,以散文结构为主,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生活的散文电影已构成
) p1 G# j' L' w4 z6 b现代电影的主流。
# I4 m8 b. r, E" n$ B5 H1 `
) O5 c* U/ ?$ \ J% F9 U* s1 s 实验电影 ) O1 c, p! K- b2 @$ j1 t
$ f+ G# g4 I# n4 a* _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种非商业性电影运动。主要拍摄16毫米短片,没有故事情
! C. G& j; J1 H7 o' o$ @6 D节,采取超现实主义与抽象主义的表现方法。30-40年代,中心在美国。第二次世界 % S z6 J, S: J& V: g8 m4 J
大战以后也开始在西欧各国出现。并因此时器材更为轻便价廉,又有一系列俱乐部可供放 1 Q$ Q0 Z% m$ |9 p
映,而有所发展。美国的代表人物有玛耶.德连、肯尼斯.安格尔、哈里.斯密士等。地 . ?% v2 `" f5 e& O2 X& Z' K8 i
下电影出现后,“实验电影”一词遂为后者代替。 ( X& N! {- z# _3 A, X; k- q k3 |$ x( [1 L
3 Y% W% J+ L; s! G: Q/ B7 O# x
西部片 8 Y( g2 T$ q/ ^4 |
8 |1 \5 \& T7 e
一种电影类型。
( V) p8 I/ {5 ^" s* D3 ]2 K' \ 4 M0 Q6 R1 c9 C! R) l
要流行于美国,以美国西部的开发为背影,表现各种人物的活动。主题总是除暴安良
# Y/ @ o7 H8 J。善恶分明,正面人物为英雄好汉,主持正义,反面人物为歹徒恶棍,无恶不作,结局善 6 I0 p- p1 P" Q8 r! B! s' L
有善报,恶有恶报。影片强,打斗、枪战、追逐此起彼伏,加上英雄美人式的爱情故事, . T% K: ?1 _$ n% F7 m7 J) @
能吸引动作性下少观众。1903年美国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可称最早的西部片, 1 P; g, C! l& L4 m- g
30-50年代为其鼎盛明期,著名的有《关山飞渡》、《红河》、《正午》、《原野奇 + N! j. f5 G1 D/ X1 w" i
侠》等。主演西部片的多为硬汉型演员,以约翰.韦恩、加利.古柏为代表。60年代后
' @4 f3 E% ^( G& ?% D/ B" o,在美国有所衰落,其他国家的仿效之作,成功者甚少。
. _6 Z, J4 `7 Z/ q( D. |/ q 6 [8 S3 W& s2 V: y& o6 }
传统电影 4 @- l1 ]" R, }* m
5 g6 U& S' r" q1 l1 p: c% q
主要指以“戏剧电影”为主体的电影。 ( s" z2 t2 f M7 G; a1 `* L
( J9 p* F- B) U. W* T 繁盛于20世纪30-40年代,此期的好莱坞电影可作为代表。基本特征是,以戏
1 ?+ }: x6 Y& @& l剧冲突律为电影创作原则,注重情节,人物个性泾渭分明,主题单一。实际一,“传统电 + X: ]: q8 r ]* i4 @
影”并非一个明确的概念,其创作方法一直有人运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L2 W, c( V4 E1 W+ v 4 ~/ @: y" w {4 p
现代派电影
. M, ^. b. O# r7 b& k* G' V8 M0 c
- w! ?/ S- B W5 H: ~7 C 20世纪初,现代主义思潮开始波及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电影一种非严格意义上的
( h+ o7 a$ p' m* r9 n& c- {& I电影流派。也受到影响,20年代的先锋电影和50年代后的实验电影为现代主义电影的 - @3 B/ S% @; \" E7 [
两次高潮。5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进入商业性故事片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所谓现代派影 v$ M( z3 l; t: c d9 a
片。共同特点是,注重探索电影技巧,并用以表达现代人的孤独、隔膜与潜意识世界,突 9 A7 u! H4 z: A n
出了唯我主义的非理性思想。有一定的观众,对电影艺术的全面发展也有一定贡献。一般 . B, Q( Z( U) S0 r+ ?/ Y
公认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瑞典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法国让一吕克.戈达尔的
, i# q% E# V, N% Q) g6 s- {《精疲力尽》、《疯狂的彼埃罗》、阿化.雷乃的《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玛
' o" M! p6 X, ~4 a格丽特.杜拉的《印度之歌》;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的《奇遇》、《夜》、 h' D/ C) o5 H1 |* j' ~
《蚀》,费德里科.费里尼的《81/2》等。
- b/ J* j8 Q' N
2 _, j0 G. K5 d. U 法国新浪潮电影
. l0 p% L( M/ F4 \6 G! H6 i$ \ e W
4 @0 C3 `- d J 电影运动之一。1958-1960年,法国有近百名不知名的青年导演竞相拍片, ( _0 b4 U0 H% T9 c
遂被称为电影“新浪潮”。并无共同的钢领,在美学上大体一致,抨击商业电影的平庸,
2 x+ W5 ^8 d: ~: b5 N7 p5 s. \提倡个人风格,同时注意娱乐性。在艺术上,效法巴赞的长镜头理论,讲究真实感。哲学 " d8 {) `1 G7 |- p8 S, X1 E
上受到存在主义的强烈影响,表现出一种怀疑论和反对传统道德的倾向。代表人物与作品 ! C4 c: R0 g" _! D( W
有: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特吕弗的《胡作非为》、夏布罗尔的《表兄弟》等。196
' y% S) Y; N; P1 H% R1年后, 迅速衰弱。其中不少人成为以后的国际知名导演。该运动在电影史上产生了重大
! x4 K. I8 V5 y* a2 I: n8 r# |影响,导致独立制片制度与导演中心论的兴起。后来,其他国家的新进导演拍摄的突破传
0 Y5 _/ X+ I, n! K: m$ Q统的影片,也被泛称为“新浪潮电影”。 / m# z3 M7 ]5 g+ T; E
; U) s7 w7 B2 S4 x1 H 真实电影
$ J9 v+ u$ C" ^+ q- F: j 6 p0 S( |. H+ J3 s$ G& I; R- v3 C
电影创作流派。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以直接纪录手法为特征,不虚构,不用
( u6 Y' o4 Z3 X职业演员,完全拍摄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让.卢什、美国的理查.利科 " _' B$ p6 i0 |' K
克等。由于事件的突发性,使拍摄受到很大限制,因而真正意义的真实电影作品不多。但 & q g9 U1 |, q' {: T
作为创作方法对现代电影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 e+ ~0 F. f. P+ G/ g r ' l. W+ i9 B2 l' ~- C
电影抽象
9 H) d0 ^8 V& q9 J & H, q# {! ]% d8 t/ i; L) N
电影先锋派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将绘画与音乐上抽象主 / ]; Y1 }; O* L& z
义用于电影创作,或以摄影对象构成抽象图型,或直接拍摄抽象画,代表作有法国莱谢尔 4 i/ D0 \2 l" L! ]3 ^
的《机器舞蹈》、杜拉克的《第927号唱片》、德国埃格林的《对角线交响乐》、里希
: }. {- W, i/ q4 a1 {/ J: @特的《节奏21、23和25》等。20年代后基本消失,60年代又在地下电影中得到
' v" m) s; W( v4 T( o4 M运用。 ; j |# y" b. v/ g
" o5 M; d3 [2 I/ n" d
诗电影
. h* o/ s* B# I 8 ? X1 X2 x, ?4 B: S! v
一种电影样式。主要存在于默片时代。特征是将电影本性等同于诗,主张用“诗的语
# L1 u7 v1 A& B# G言”拍电影,注重联想、隐喻、象征、节奏等诗的创作方法在电影中的运用。早期法国电 ( F- v- P" c4 D h% F" d
影先锋派人物被喻为“银幕上的诗人”,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杜甫仁科在20年代拍的影 ) ?* @1 u0 o8 M% K4 Z
片也着重诗意的隐喻。有声片出现后,世界电影的主流是注重叙事的散文电影,诗电影的 , c8 u8 o; L" I
创作者也很少再孤立地探索电影“诗的语言”,50年代后,诗电影的创作主要集中在苏
* E5 M% Z& N9 L, |! }联,以卡拉托卓夫、塔尔可夫斯基等为代表。 ) F- H4 C/ G( X4 W, T3 y# U3 N0 I( }
" t. z; u: `4 Y6 [, _) Z% F
8 B- E4 ]- ~$ v
" M5 e" i0 U$ [6 N% Q/ c 类型电影
# q3 f8 d0 R) a; ]
: K# H, l8 T$ q2 u8 a. o7 b 一种影片制作方式。按照一些基本规则,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影,以20世40年
) Q; e: z1 x5 H% l; e代的好莱坞电影最为典型。美国影片有几十种不同类型,如西部纪30-片、喜剧片、强
; t0 N2 {4 Y7 y盗片、警匪片、黑色片、侦探片、惊险片、科幻片、恐怖片、灾难片、歌舞片等,每类影 5 ], t! T2 W# j. k* L, P' e
片都有大致相同的情节、人物与创作技巧,由于抓住了观众的心理、欣赏特点,故可以久
- d9 Y3 B z4 @" e4 c9 u映不衰。它是对艺术个性化的压制,50年代后开始走下坡路,今天所说的西部等,一般 O! c( U- @# ~. t) n
是样式区别,而非往日严格的类型划分。 ! n4 x. d9 I2 R t6 g! {9 I
) j7 O! K" {: f! V( i
商业电影 + X) d/ M3 X& t1 v# `( {3 V& u
# t& J, Y3 J. g$ v$ A- {, l6 B
相对于艺术电影而言、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影片。追求娱乐性,缺乏严肃的内容,回 3 I9 @4 b( J) S% u
避社会矛盾。实际上与艺术电影并无严格界限,也非绝然对立,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 7 s3 m5 _7 M/ _
。也有将此与实验电影相对的,把通过商业渠道发行的电影通称为商业电影。 + U" ]* Z0 v' w! k7 b& w; v
. \4 @: a) E; M+ p; I- ^# V
新现实主义电影
4 Z; B9 J. M9 @ / \; d/ ]; g) p
意大利电影运动。1943年,维斯康蒂拍的《沉沦》大胆接触了社会现实,为
/ w+ i D/ Y) J- G9 ?) J其萌芽之作。1945年,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成为奠基作,至1951 ' Y6 Y) V& g$ s. ?2 T( ?
年,涌现出一大批影片,著名的有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桑蒂斯的
2 d2 M. O! X& P- m& b4 E《艰辛的米》(1949)、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1948)等。该运动并没有
; B+ w) p/ ] U' q# Y- _8 a& c统一的美学钢领与创作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反映现实生活与普通人的命运,注重真实性
. }1 c' A" `, y" L,实景拍摄,使用非职业演员。50年代初,因意大利社会生活有了很大变化,运动的成
U4 y4 x& ?+ H; G员也不断分化,而趋于衰落。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对现代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8 t% S% ^$ \& A+ U( K ! x [ L2 K, P4 @$ [1 X0 t
2 P# B. X9 h& z! U ! Z5 j+ f2 ~0 v n, p# T
自由电影 . ]2 \4 C. j! m- l* ]& R
$ j9 {7 S: M$ z0 `- I r. T 英国电影运动。存在于1956-1959年间,以林赛.安德逊、卡洛尔、赖兹、 ( \2 M( `/ Z; r) f/ ^8 a' E5 f
托尼.理查逊等为代表。主张反映日常生活题材,强调社会责任与创作个性,反对保守观 5 ?4 f1 u+ e% J! a2 @- q. e) v9 J
念与商业束缚。代表作有理查逊与赖兹导演的《妈妈不答应》、安德逊的《每天都是圣诞 - C* s! {( e4 y/ ]5 \
节》等。1959年以后,其代表人物大多成为著名导演,在60年代初拍了一批影片, 0 y* I$ a# i, K- e) p; B
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新一代影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新一代的反叛精神,也被认为是自由电 # e/ l# ?9 }( s) ~& i
影运动的产物。 % b( N3 E8 s# k- Y/ I
$ j1 _4 } e; F; v7 B! K; P
地下电影 ' D$ _* ?% U/ o* M
7 r) j8 a W' | k
最初指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实验电影运动,后泛指各国的所有实验电影。
M" O( G" I( Q50年代末,纽约干涉内容淫秽的实验电影,迫使其转人地下,遂以得名。初期代表人物 * y' c5 g, E8 n7 m: A' d
为杰克.克密斯,60年代以后行列日渐扩大,成员纷杂,风格各异。共同特征是使用1 2 w+ S& Z) e c( {; M Y$ d
6毫米胶片,反对传统道德,突出性描写。主要创作风格有超现实主义(安格尔)、抽象
& ^, [' `- r* i) m" P. }电影(勃拉卡其)、拼接影片( 的 尔)、结构主义(斯诺)。60年代中期后,发展到
, E+ R. T- j6 [4 ]+ E2 i$ _西欧各国,以结构义为主。 6 P+ A e$ l1 |: T7 P
3 s1 n k. d; f 政治电影
) B* Q# C8 j6 h$ }
. j2 o4 r2 l6 ~7 z3 V, B* A$ k- D- I 20世纪60-7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种电影创作潮流。
7 d Z$ R1 L! o2 t L
: D! I+ J5 Q% W1 S9 i+ Z& n 特点是以政治事件或人物为中心表现其来龙去脉或相互关系,着重揭露黑暗政治的恶 9 A- u' {/ P- m( c, i: K
果,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很多影片源于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如法国加夫拉斯的《Z》、《 1 M# ~4 @; j( j; G
口供》,意大利罗西的《马太伊事件》等。虚构片中,以意大利达米亚尼的《警察局长的 2 b) I* m1 G6 O7 a: m
自白》,佩特里的《对一个不受怀疑的公民的调查》,法国戈达尔的《中国姑娘》较为著
; G) b/ U# D4 a* E! C2 |名。纪录片则更为尖锐。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衰落。
2 A- h6 m7 U9 d; m
) ~, f/ ]; D* S0 ?" H8 D$ z8 L 1 c# u# ^& U6 \
蒙太奇理论
. E' ]2 m* l. U 6 ^% o% h$ V& G8 s1 `5 Z# s
电影创作与美学理论之一。
# D5 Y8 j% Y: n5 X; I 0 w/ R5 `9 y* Q
“蒙太奇”一词源于法语,意为构成、装配,后借用到电影中,既可指剪辑技巧,又 " C# W! d* o5 d/ r( b% Q0 w6 d
可指电影的结构手段、叙述方式等全部艺术技巧,还可指为电影的思维方式。美国的格里
. v& B, V5 f% `- N" e菲斯对蒙太奇技巧作出了最初的贡献,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
9 e8 u$ k& s' Q- j人将蒙太奇上升到理论高度,创立了较为完整的蒙太奇理论。认为,蒙太奇不仅是选择或 7 y, h+ ]3 \( V: w- w: Q6 {
联接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表达思想,两个镜头的对列可以表达思想,两个镜头的对列可 , p8 e h) x( k) {/ ]
以产生新的含义,由此引导观众接受作者的解释。如以石狮比喻人民的觉醒,以冰河解冻
" h" D1 L, A8 A+ ~" c0 n. O3 M比喻革命潮流等。拍摄上以短镜头为主,造型意识较强,突出前景。该理论是20世纪上
" \3 l9 ~1 ^% R4 O' Q' ?& _半期最重要的电影创作与美学理论,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