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02|回复: 9
收起左侧

[转帖]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一九九四香港电影回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08-09 20: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篇帖子是一位哥迷整理录入的资料,因为是讨论记录,可能有点难读,有兴趣的慢慢看看。

正标题: 第一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评选讨论大会
文字录入:明月夜
本帖转载自:桃花岛 BBS

如需再次转载,请保留以上信息。谢谢合作。
 楼主| 发表于 2006-08-09 20: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一九九四香港电影回顾》


1994年第一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评选讨论大会记录
是次讨论会共22人出席:
主持:罗卡(以下简称:卡)
副主持:李焯桃(桃)
会员:张伟雄(雄)、文隽(隽)、舒琪(琪)、张建德(德)、登徒(登)、林锦波(波)、黄爱玲(玲)、罗维明(明)、林超荣(超)、朴言(朴)、刘成汉(汉)、列孚(孚)、蒲锋(蒲)、黄国兆(兆)、林纪陶(陶)、金炳兴(兴)、蓝天云(云)、思灵(灵)、古兆申(申)、魏绍恩(魏)。
编按:第一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的选举方式如下:
当日讨论大会举行之前,理事会已透过传真及邮寄方式,要求各会员就每个奖项自由提名,数目不限,从而整理出一份提名名单,以供大会讨论。讨论过程中,各会员可对提名名单自由发言,为自己的“心水”进行拉票,之后进行第一轮投票。这轮投票,每人最多可投十票,得票最多的十名,即进入第二轮讨论及投票。
第二轮投票,一人只可投一票,过半数者即可胜出,成为该奖项得主,若第二轮投票结果未有人获过半数选票者,则以最高票数的头两名作第三轮的投票,得票最高者即为最后胜利者。

一 最佳编剧(登徒、蓝天云整理)
(编按:“最佳编剧”一项提名名单,包括:杜国威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伴我同行》及《三个相爱的少年》、林奕华的《红玫瑰白玫瑰》、鲁秉的《重案实录O记》、邝文伟的《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阮世生的《晚9朝5》和《点指兵兵之青年干探》、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及《东邪西毒》和方令正的《非常侦探》。)
第一轮讨论
卡:我想问问这次选举,是否全凭自己喜好和观感,完全没有前提的,集多数意见得出结果便是?
桃:我相信仍是根据本会的宗旨,以文化、艺术的角度来评论,个人观感上的差异是可接受的。
卡:我们现在开始讨论,讨论全凭自己的信念及良心,毋须附其他前提如工业角度等等。讨论依照各会员所提名的名单为依据。
卡:先进行最佳编剧的讨论,我想提出一个疑问,许多电影所附上的工作人员名单,编剧一项往往跟实际行内的资料有很多出入,我们应依电影上的名单或是其他行内的资料?
舒:我建议基本上就作品本身讨论,但亦应不断求证。若其他会员日后得悉其他更准确的资料,是可以因应实际情况做补充。
汉:就编剧名单的可信性而言,是否可考虑“最佳剧本”的奖项。
波:我们亦曾考虑此问题,像很多外国的奖项亦加入原著剧本及改编剧本,就如《红玫瑰白玫瑰》,原著为张爱玲,林奕华及刘恒是改编的。
桃:由于我们现在颁的奖项数目很少,我们毋须设立两个奖项于编剧这个题目上,反而若在讨论中会员觉得有此需要,才另作决定。
金:能否效法金马奖做法,提名“最佳编剧”的电影能否附剧本,以比较导演或其他加诸剧本上的删改?
隽:很多现象与本地电影工业的运作方式有关。港产片很多未必有完整的文字剧本,我亦明白编剧所写的剧本,往往由导演甚至演员加入了很多的删改。若果每部电影皆寻求原剧本所作的修改,几乎是不可能的。故此,我们习惯以影片所出来的成绩作准,来衡量最佳编剧。就名单的提名而言,我认为杜国威表现最突出,因为作为编剧的身份明确,其他大部分的电影,导演皆兼任编剧。杜国威作为编剧,能得到导演尊重,改变了港产片以往以导演为主的做法,他今年的三个剧本皆很出色,其中《伴我同行》的人文色彩很特别,又具有香港变迁的时代感怀,故杜国威的《伴》是我的首选。
申:总结刚才的发言,我发现讨论最佳编剧有三个层面,一是剧本结合于电影的总体表现来谈;二是如文隽所提出的,考虑编剧本身表现;三是根据个人心水,可以以原著而非改编剧本来作抉择依归。这三种取向,我们需要有个共识。
舒:我认为不须订明某种取向。若讨论上会员认为确有需要,以切合该年的特别现象,举例说若讨论后发现“杜国威”现象很突出,需要把最佳编剧变为以全年表现来衡量,才作决定。毕竟这情况在本港并不普遍,此做法亦比较有弹性。
隽:我亦非常赞同舒琪的说法。最佳编剧的游戏规则不应一成不变,亦如李焯桃所言,个别人士作为编剧而在全年各作品中有突出表现,亦不多见,保留弹性可作灵活处理。举例如年前黄炳耀逝世,颁发全年最佳编剧奖于他,既有追悼意义,他逝世对编剧界亦有特别意义,而不仅限于他逝世前一整年的表现来衡量。作为评论学会的奖项,角度可以很广泛,而不必限于以电影结合剧本的标准来看。各会员应以自己的观点,尽抒己见,然后一并考虑。编剧是比较复杂,它不像导演,以“作者论”也未必每次皆适合。
桃:综合各人意见,共识是不用遵从特定的原则作表决,个人只要说出自己的标准,然后投票便可。此问题若值得研究,也是来年的事。
云:迈克传真回来的意见,是《红玫瑰白玫瑰》的剧本虽有瑕疵,但是有创意及有其改编角度,所以最佳编剧属意于《红》的林奕华及刘恒。
隽:我仍然为杜国威的《伴我同行》拉票。《伴》在描写香港历史的变迁纪人际关系上,是很突出的,比《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通俗剧模式更为大胆。《三个相爱的少年》相较下比较具噱头性。
桃:我仍未决定会否投杜国威,但他本年的三个剧本,以《伴》比较突出,原因是此剧在怀旧剧中角度较新鲜,着重人情描写,返回五十年代的伦理传统,亦有启发性。《三个相爱的少年》的妥协性纪噱头很明显。《我》很通俗讨好,但文艺性不强。
超:若以编剧对电影的冲击力而言,我希望指出鲁秉的《重案实录O记》和邝文伟的《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鲁秉是现役警司,业余写剧本,他的加入令李修贤甚至黄志强的警匪片特别好看。由于鲁秉是专业行内人士,他笔下的警察世界别具一格,作为编剧能与导演水乳交融,在电影创作上甚至冲击了导演,是很值得留意。《正》是低成本电影,在本地工业中,往往由于计算或执行上的不成熟,出来的效果便特别有趣。
雄:我是提名《正》的编剧的。此剧本在鬼片类型中,有反类型野心,成功与否见仁见智。我认为他们虽然有其“计算”之处,不过,他们亦明白不能过于“计算”而刻意在每场中留下许多空间。他们的合作关系,亦是电影能产生异色的原因。
汉:我想指出阮世生在今年表现亦很突出,《晚9朝5》相当有创意,人物亦有血有肉,不知很多的场次有否即兴成分?
隽:由于《晚》是现场收音,即兴的成分不能排除,但“电影人”(UFO)还要考虑监制问题。例如陈可辛是一直孕育及监修剧本,亦是他决定剧本“收货”与否。
超:我补充的,是UFO监制定下了电影的风格和世界。 陶:阮世生的剧本架构一向很扎实,这是我对阮世生的看法。至于《达摩祖师》虽是改编字宗教性的人物,却在故事结构和戏剧处理,下过研究的功夫,编剧写得很好,比同期贝托鲁奇的《小活佛》改编的更好。
兆:去年的编剧比较突出的,是《青年干探》和《达摩祖师》,但仍回到前述的老问题——编剧的贡献很难从电影成绩来衡量,来年可要求电影公司提供剧本参考,就算是初稿或第二稿,亦有参考价值。这所以我赞同金炳兴的建议——尽量交出原整剧本,这才可以看到编剧的真正贡献。
舒:我想说说阮世生,作为编剧,他无疑相当专业,长处尤其在描写人物和撰写对白上。不过,《晚9朝5》的pseudo-documentary的叙事方式,在电影中是非常不真实,尤其以各演员面对镜头的伪访问为甚,结尾的道德教诲更暴露了貌开放实保守的本质,并非一心探讨本地浪荡一族的“真实”生活。《青年干探》有很扎实的剧本,但只是相对于一般港产片而言。它的问题与同期的《飞虎雄心》一样,专业却创意不足,很多素材也是熟口熟面,非常之二手的。
桃:我同意舒琪对《晚》及《青》的意见,但《飞虎雄心》不能相提并论,尤其在女性角色并不传统,她们有自己的意见,不再是男人的幻想。故此,尽管剧情公式,这方面的笔触很有新意。
卡:讨论似乎有两种意见,一是要求编剧的剧本专业工整,另外是着重剧本的创意和冲击力,甚至可以接受它不尽完善之处,前者例子如《金枝玉叶》等专业的套取荷里活的模式,后者例子如《红玫瑰白玫瑰》,有创见但处理的不好,各会员可各自取舍。
玲:我想谈谈王家卫,我对于王家卫电影中的成绩,向来也难分是编剧或导演的功劳。不过,王家卫是如此特别的total author,由此角度看,我会选他的《重庆森林》。它包含了他作为作者(导演和编剧)的整体成绩。回应卡叔所说,专业的剧本只是应有的基本要求。我要求的最佳编剧还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
申:我认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是较能代表杜国威的风格,因以舞台剧的结构和对粤剧的继承来说,也是他今年三个剧本中最突出的。

[color=#DC143C]登:我想为《东邪西毒》多说两句。它完全的放弃了工业的惯常传统方式,用文字(对白)的角度,来描绘很阔和复杂的心理历程,这些东西在电影中的人物来说,是非常难于启齿的,剧本却以很精雕细琢的独白来交代,而且对白结构异常紧密。以《东邪西毒》的创作水平来说,未必尽是王家卫的理想,但明显比《重庆森林》高出许多。《东》的剧本非常完整。它由张国荣开启和总结,当中带出了不同的角色,各个角色又是西毒的某种写照和憧憬。论文字的流丽和完整,情怀的独到,已是很出色的剧本,而且才气十足。
德:方令正的《非常侦探》,不比王家卫的《东》和《重》失色。它既是对后现代的喜剧的反讽,叙事方式又清晰完整,产生一种很辨证的效果,方令正的成就可媲美王家卫。
波:我同意张建德对《非常侦探》的看法,但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方令正以一种很高调的方式把它拍出来,可惜以导演功力而言,又的确不及王家卫。
卡:我相信是时候作第一轮的最佳编剧的投票。
 楼主| 发表于 2006-08-09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一九九四香港电影回顾》


编按:第一轮投票,以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及《东邪西毒》和方令正的《非常侦探》票数最高;其余入围者有《伴我同行》、《晚9朝5》、《三个相爱的少年》、《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及《红玫瑰白玫瑰》。进行第二轮讨论时,焦点已变成集中在在王家卫的两部作品了。

“最佳编剧”   第二轮讨论记录

雄:对剧本,我常会还原回讲故事的成绩来看。我的选择是介乎《非常侦探》及《东邪西毒》之间,相对来说,我对《重庆森林》的成绩,感到有点反感,不该说是反感,而是有些东西我跟古兆申的看法相反,有些地方又跟舒琪的看法对调,想留待讨论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时一并讨论。
孚: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我发现告示上写的是选最佳编剧,但要我们投票的是最佳剧本。我认为应该区别一下。最佳编剧可以没有剧本,一边拍一边想;如果是最佳剧本的话,我会执着于是否该有一个剧本存在了。第二个问题,像古兆申刚才也有提过,像狄龙凭《英雄本色》拿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是以国语版为准,功劳有一半该是幕后配音演员。获奖以后,狄龙也曾给那配音演员红包(众人笑)。我想从这个例子来说明,电影本身在影像看到的东西,最初是由故事大纲开始,一直到有对白、剧本等等这个过程,与导演拿着剧本到现场或者事先做功课、分镜头等等,我觉得应该是有个比较。这么说,是传统也好,或者是有需要也好,应该不该光是心中有谱,而是应该比较具体的知道今天应该拍的是什么,这一场戏的调度是怎样,不是在作后期工作时才重新来过。我不太容易接受这种情况。
陶:容许我用一个工业人——一个编剧的角度来谈谈。香港电影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导演在拍戏的时候,不能将自己的感情放进去戏里面。我发觉原来是我们用很传统的讲故事方式或剧本给了导演,而导演不能将自己的心态或感情放进去的时候,他便拍不出一个好戏。因此,很多导演会不断去修改剧本。不过,主题没变结构没变,任他怎改,戏的精髓还是会保留下来,我现在跟导演讨论的时候,我会挖掘导演的内心,大家找到一个共识。最重要是导演要把他的心态放进去,当他能够投入,接受故事的叙事方法,我就不用担心,可以跟导演一起修改,但他改动结构,编剧便会受到很大的考验,编起来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兴:我说的可能是题外话。我想知道一个剧本跟时代有没有关系呢?譬如今时今日的香港,或者整体来说,人与历史的关系,你们有没有想过,颁奖给能与时代脉搏有些牵连的剧本,令我们认识历史有些帮助呢?这么多人看好《东邪西毒》,我自己却很眼拙,不知道它是想说人与人的关系呢,抑或是……我绝对很喜欢王家卫,我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导演,但是有没有人可以给我解释一下,到底《东邪西毒》想表现些什么呢?
卡:金炳兴提出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在事后再提出讨论,因为已经有很多文章讨论过,也有争论,我恐怕讨论下去,便投不成票。
陶:给我一分钟再说一个题外话。
卡:一分钟好了,不要引起争论。
陶:我觉得这一点是关乎了心态。我们现在看电影,如果发现有时代心态,那不光是编剧的问题,主要是导演、编剧将一个心态放进去,导演感觉不到,这种心态也不能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在跟导演讨论时,都会将心态放在大前提上来讨论,看看究竟今时今日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创作这个电影。我觉得《东邪西毒》是有一个时代心态,与《旺角卡门》和《阿飞正传》一样。我不是王家卫迷,我不喜欢《阿飞正传》与《旺角卡门》,但《东邪西毒》的剧本的确写得很好,所以我给它那么高的分数。
卡:导演跟编剧的关系,应该是另一个问题了,现时不便讨论。我想就《东邪西毒》和《重庆森林》来谈谈。我觉得编剧方面不算完整,但可以接受,不像其他人有那么大的争论。他是一个形式的试验,也许在嬉戏,也许很认真,但它形式大过内容。至于是否深刻就难以争拗,因为诠释在乎个人的感情。我觉得它说的东西一直兜兜转转。是很简单的东西,并不深刻,不值得花太多心机讨论。如果是《去年在马伦巴》(Last Year at Marienbad)才真的要给它一个评价,因为它在那个年代的出现非常独特,但《东邪西毒》不能跟《去年在马伦巴》相比,因为它不是第一个出现。作为香港电影,我认为它有很特别的位置,但如果你说它手法很创新,表现了很多东西,我便不能接受。《重庆森林》则是一部很brilliant、很好看的电影,剧本不知算不算很好,却是个很即兴的创作,我接受它,很好看有感应。作为现代香港人,看这个戏是很有感应的,拍得很好,跟《东邪西毒》是两回事。
隽:对于剧本是不是需要先有文字稿,还是边拍边构思的过程也算在写剧本,我很传统。如果我们编剧会开课,告诉学员后者也是一种创作方法,那就分不出先后了。事实上《重庆森林》或《东邪西毒》整体上来看是好看,虽然有好几次我也想像金炳兴般,问《东邪西毒》究竟想讲些什么?能够有勇气提出这个问题,值得鼓掌。不过,即使我认为自己看得懂《东邪西毒》,但单从最佳编剧这个角度来看,我不会投王家卫这两个作品一票。因为他混淆了编剧的身份。他根本就是导演,他不用另找编剧,他写剧本的方法,跟我们传统的那种方式不同。 汉:在座各位也知道,拍电影有几个stage。第一是剧本,第二是拍摄,第三是剪接。创作上有些人如希治阁,他说完成剧本已是完成了他的创作。但另一种就像王家卫,一面拍一面创作,或者一面剪接一面创作。所以我们必须决定,究竟是选最佳编剧还是最佳剧本?如果选最佳编剧,我可能会选王家卫,但如果选最佳剧本,真正有first draft,second draft……一个很详细的剧本的话,那我可能会选《非常侦探》。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魏:我想这方面王家卫很吃亏。因为大家都很清楚王家卫开戏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剧本。但大家似乎assume了《非常侦探》有一个很完整的剧本。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这么一份剧本,如果肯定的话,刚才的说法便成立,否则我觉得这说法不能成立。
舒:我觉得这一点没有特别大的争论,因为我们看的是在电影里的表现。其实我对文隽刚才关于剧本的讲法也有少少保留。我们要容许许多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创作方式、形式。当然纯粹从教学方面看,可能要从ABC教起,但我们常说当你学懂了ABC后,便要将它们完全忘记,是没有什么所谓方法的。最佳编剧我们不是选一个人,而是一个作品为单位,just happen that《东邪西毒》是王家卫写的。除非我们不以个别电影来讨论,如杜国威全年的表现,对香港电影、编剧界的冲击或贡献,但那却是另一回事了。当我们以电影作品为单位时,对我来说,编剧或剧本都是一样的,我看的都是电影本身的表现。
明:我再强调刚才的论点,无论是剧本还是编剧,要考虑的只不过是看这个媒介在电影上所能贡献的东西,所以我不会再争论有没有白纸黑字的剧本。要投票选《东邪西毒》和《重庆森林》,我会选后者。我觉得《东邪西毒》对人生处境的处理,在香港片是很少见到的。它说一个人在感情上因自己的某些固执或观念上的放不开,不单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另外一个人,因而有罪的反省。在香港片来说实在不可多得。但有一点我亦觉得相当真的就是这部戏非常概念化,抓住一个概念就长篇大论的反复叙述,可能叙述的只是一个命题,所以在这一方面我反而觉得《重庆森林》在素材的丰富度上,更需要一个结构或驾驭的能力,就是要在这么繁复多样的小趣味里穿穿插插,要扣得很准,反而在这一方面更考验一个编剧整理的功夫。我因为工作时间问题,以下的讨论不能参与,所以我希望把这两部片编剧以外的成绩也说一下。
    刚才也有人提出,如果讲这些戏放在一个国际水准或是技法上来衡量时,这两部戏是否会有所谓形式上的突破。我觉得应该这样说:在今时今日,要找出一个新的形式已不是那么容易,但如何融汇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就是王家卫那些煞食的地方。例如那些单镜、跳格或是快镜等,现在MTV统统都是这些方法,但有趣的是,将这些方法用于一个长篇叙事体里面,可以如此纯熟就很难得。反过来说,Oliver Stone的《天生杀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更厉害,很多都是电脑合成的影响,但Oliver Stone用这些最新的MTV方法来拍一个剧情片,会令你觉得很boring,因为这样繁复的影像,在五分钟、三分钟的MTV里面会让人觉得很过瘾,但是在个半小时之内要看这样的形式,会变成一种疲劳轰炸。
    但是在《重庆森林》里却很有节奏感、很抒情。我觉得特别有趣的,是那些定格加快镜不但是纯粹的玩形式。一开始那几场在尖沙咀很多人的街道上走动的摇镜,会令我有一种切身处地的感觉,就是在人潮内行走时,真的没有几个人的面貌你可以capture得到,而突然有一个特别吸引你的人在你面前走过,就有那种惊鸿一瞥的印象。在《重庆森林》里,就可以利用这种技巧,将这种感情很清楚的传达出来。
    而这种技巧在《东邪西毒》里又有另一种的变化,同是那些摇镜和快镜,拍梁朝伟和一群山贼厮杀时,杀得天昏地暗,应接不暇,梁就像是陷入一个网中,再也不能冲出来。我觉得如何将一个实验性的技巧,赋予它一个意义或感情,是王家卫本事的地方。
桃:我想还会继续有机会讨论《东邪西毒》和《重庆森林》,不过听了那么多之后,我也想讲一点意见。我觉得在时代意义方面,具体的主题和内容方面,可以是很主观的诠释,那是题外话了。但是那部电影的出现对香港电影工业的冲击,我却觉得非常有时代意义。《东邪西毒》能引来那么大的争论,因为它是一个非常极端的形式实验,无论它在世界电影上怎样毫无新意,在香港电影中可是一个非常的例外,偏离normal非常之。,所以才会产生那么大的震撼,和引来大家激烈的反应。它的主题可能比较简单,叙事亦很重复,但在形式的实验上却去得更尽,不止是叙事结构,还有影像和声音,也就是独白/旁白方面所做的实验。
    另一方面,重看之后,我也同意成绩并非那么圆满,比起《重庆森林》来说,它的场与场之间的连接有时并不十分舒服,可以做得更好。至于《重庆森林》则因为简单,是一个二元的结构,虽然好像素材比较丰富,但主题其实一样很简单,加上一个更简单的结构,就更加容易做了,看起来也舒服很多,因为野心没有那么大,所以实验没有那么极端,因此成绩亦比较圆满。所以取舍就在于是欣赏、尝试的幅度多些,还是衡量尝试以后的成绩如何了。
汉:我想刚才列孚提出的问题要解决一下了,我们究竟是选最佳剧本还是最佳编剧。若在外国,这方面可以有两种看法,譬如Best Screenplay,我们不理会事前如何创作,只看最后电影出来的到底如何,选出来以后可以是一大群人一起来领奖,不用决定谁是创作人。如果决定我们的奖是最佳编剧的话,可以考虑全年的成绩。不止一个,可否有两个奖?大家不妨考虑。
雄:已经有共识是最佳编剧,但我也试试提供我的解决方法。我刚才已提出以故事做本位,或者可以解决“什么叫剧本”这个问题,故事本位是看最后的结果,我们不用太介意工业上的运作,最终看回product,看它的故事如何说出来,它的深度有多少,可以不用问剧本是怎样来的。
桃:故事你指的是plot还是narrative还包括了叙事结构、方法和形式,若是plot,一般来说就是剧情,是跷,这点需要弄清楚。
波:我想我会选从叙事结构上来看剧本。当然是以电影这个product来看,因为我们手上没有剧本。从电影product来看编剧如何处理故事的结构,在叙事结构方面,我觉得《东邪西毒》在香港电影上来说的确有点突破。
雄:我跟林锦波的立场相同,觉得该从讲故事的narrative来看,可以解决了编剧/剧本的问题。
隽:其实大家不需要执着,因为无论是编剧还是剧本,最终还是看作品本身,采用什么角度来看,是你自己的事。当然你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来影响别人,但不需要再来争论。较早前大家已同意了这个会议的游戏规则是以作品为单位,因此可以终止大家再讨论和争辩这个问题,对吗?
卡:现在我们可否填写最佳编剧一项?
 楼主| 发表于 2006-08-09 21: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一九九四香港电影回顾》


四  最佳导演 (登徒整理)
(编按:“最佳导演”一项提名名单,包括陈嘉上,代表作有《飞虎雄心》和《锦绣前程》、《重庆森林》及《东邪西毒》的王家卫、《重案实录O记》的黄志强、《国产零零漆》的李力持及周星驰、《非常侦探》的方令正、《晚9朝5》的陈德森、《运财童子》的陈会毅、《都市情缘》的刘镇伟、《屯门色魔》的查传谊、《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的钱升玮、《梁祝》的徐克及《伴我同行》的高志森。)
第一轮讨论
卡:现在是第一轮最佳导演的发言。

舒:我个人颇喜欢《锦绣前程》,它像是《难兄难弟》的remake,而且很完整,人物很生鬼,以港产商业片已很突出。陈嘉上虽然一向弱于视觉映像,但《锦》却活灵活现的呈现出九四年港人的现实面貌,而且颇为正面,女主角梁诗敏和陈妙瑛,亦运用得很好。
超:《重案实录O记》比《重案组》更好,李修贤的警察世界更可玩味。黄志强今趟更得心应手,警察O记、投诉科及匪帮三方面的角力,拍得很好看,商业片而言已很不错。
登:我认为《锦绣前程》比《飞虎雄心》好。陈嘉上在描写现代人的市侩功利,及良心发现上,张国荣的角色有血有肉,而且看得出陈嘉上在每场戏皆下过心思,尽量不落俗套。另外,《国产零零漆》中李力持在叙事结构上控制严谨,在天马行空和插科打诨的搞笑方式中有节制,能配合周星驰,把他的黑色幽默拍出来,虽然李力持过往水准飘忽。
雄:我补充一点,《国》的李力持有大跃进,港产片所欠的黑色幽默,今趟很洒脱的出现,虽然不能摆脱大男人的缺点。不过论导演的功力,《国》是很好的。
隽:《国》的导演名单上还有周星驰。周星驰与李力持的影响孰多孰少,不能分晓,但非常同意,《国》很有节制和并不bad taste,在商业闹笑片中,《国》高了一个层次。
陶:我也想谈《锦绣前程》。我认为编剧很准确,张国荣的浪子回头,是导演陈嘉上发乎真心的笔触。香港导演很少懂得处理此种面对友谊而回心转意的角色,陈嘉上做到了。
朴:我想谈《运财童子》,导演陈会毅的书本理论和电影知识比很多导演为少,但《运》种的小市民人情世故和心理矛盾,观察得很深入,而且拍出很舒畅的感觉,这在港片中已很少见,除了末段因商业的元素而妥协了,变得很大路外,《运》是值得肯定的。
蒲:《屯门色魔》里查传谊的拍法、处理并不荷里活,比如李家声奸杀女人一场,和陈国邦险些捉拿李家声一场,是非常突出的。
超:我觉得《屯》的幕后制作别具一格之处,是把新闻时事结合电影工业,即发生即拍摄,对社会产生很强的冲击力。虽然查传谊拍得仓促,却拍出屋村的独特世界和困境。
舒:虽然港片在九四年像在走下坡,但刚才各位提的导演却个别的有出色表现。以《运财童子》为例(打手明月注:由下文看,此处应为《屯门色魔》之误。),它的确是一个精彩的庶民电影,甚至查传谊在如此局限的环境,仍然把很多场面拍得很好,尤其能掌握香港的地理环境,拍出屯门的屋村迷宫味道;钱升玮的《霸王花》成绩很差,不过在《正月十五》却比《七月十四》表现更好,野心更大,浪漫气氛结合恐怖及爱情类型;刘镇伟在《都市情缘》虽明显受王家卫的影响,却是正面积极的,看得出他对自己有很多要求,对电影技巧、对题材的反思、对结构,亦有很大进步。
桃:我补充《都市情缘》,刘镇伟一改以往驳杂的风格,在此片的视觉风格强烈而统一,是令人惊喜的。至于陈嘉上的《锦绣前程》和《飞虎雄心》,陈嘉上的视觉触觉并不强,但他却胜在充分掌握了戏剧元素,每场戏皆恰到好处和准确,很有分寸。《飞》多了一点,是拍的时候非常雀跃,多了一种由兴奋而来的能量,《飞》是导优于编,《锦》是编优于导。

波:《运财童子》作为庶民剧,确有其重要性,但质素并不高,这是美中不足的。
卡:现在我们可作第一轮最佳导演的投票,接下来开始最佳电影及推荐电影的第一轮补充发言。
汉:我为《晚9朝5》说些话,港产片描写人物一向概念化及虚假,《晚》讲香港社会、讲人物血肉很直接。
超:陈德森在《晚9朝5》有种拍自己喜欢素材上的兴奋,他的处理功不可没抹。
朴:《运财童子》的人物有血有肉,亦拍得很有能量,以陈会毅的水平能拍出此种庶民剧,是完全基于天份的。
陶:在此阶段看看能否补入《达摩祖师》,虽然此片的拍摄条件并不充分,戏剧推展和导演的驾驭能力两方面,亦很重要。 蒲:此阶段并不适宜再补入新片。
卡:看《晚9朝5》亦颇感动,每个角色亦有真实感,拍得很像docu-drama。
桃:比较起《晚》和《运财童子》,《运》是部更具有血有肉的“人”戏。
舒:我想借此机会,为某些名单上的电影说些反话。名单上的导演,很多皆有突破自己之处,但徐克的《梁祝》却一直无突破。港产片一向因循的采用的生硬喜剧手法,完全可在《梁》的上半部找到,那种硬滑稽叫人很不舒服,大部分在原作上的改动,都并不成功,而且比原作差。《梁》不仅是毫无突破,而且是过誉的。此外,《伴我同行》虽不脱高志森粗疏的弊病,不过却是他很花心机的作品,很能重现五、六十年代,那种单纯的世界。

(编按:第一轮投票,选出十名入围角逐“最佳导演”名单,顺票数次序为王家卫【《重庆森林》、《东邪西毒》】、方令正【《非常侦探》】、刘镇伟【《都市情缘》】、钱升玮【《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李力持、周星驰【《国产零零漆》】、陈嘉上【《锦绣前程》、《飞虎雄心》】及查传谊【《屯门色魔》】。接下来的第二轮讨论,本应继续环绕“最佳导演”一项,但由于讨论内容,很多与最佳影片分不开,故在第二轮投票选举“最佳导演”时,一并连“最佳影片”也选出,以节省时间。)

[----end----]
发表于 2006-08-09 21: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一九九四香港电影回顾》

好长啊~

-----张国荣开启和总结,当中带出了不同的角色,各个角色又是西毒的某种写照和憧憬。论文字的流丽和完整,情怀的独到,已是很出色的剧本,而且才气十足。

确实是才气十足。最爱哥哥那段独白。
 楼主| 发表于 2006-08-09 22: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一九九四香港电影回顾》


荣迷综合症症状之一:自动检索+快速过滤,挑出三个字的经典组合:“张国荣”   
发表于 2006-08-10 07: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一九九四香港电影回顾》

下面引用由蝴蝶君2006/08/09 10:06pm 发表的内容:

荣迷综合症症状之一:自动检索+快速过滤,挑出三个字的经典组合:“张国荣”  
呵呵,看来偶病的不轻~一看到这三个字就两眼放光~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10-03 00: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2-14 13: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资料~~
发表于 2010-01-02 21: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出我们心底最深的一句话“最爱 张国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