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364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0
|
楼主 |
发表于 2003-06-27 10: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立新配音的原因
我十七八岁到人民艺术剧院,现在快28年了,演第一个戏是《万水千山》。那会儿上学有生活费,两年后当演员就有工资了,当时我们的班主任是林连昆,老的、少的在一块,还真有点像以前的学徒制,不同的是,过去的戏曲教育是有门派的,而话剧是舶来品,和传统的有区别,但因为是传帮带,这种集体的艺术教育,恰恰摒弃了一些个人的东西。
人艺在演员培养上,也有它自己的特色,演员们往往是没有经过理论训练和系统教育就开始排戏,那么戏成功的基础是什么呢?是生活和实践,是演员把对生活的极大热情和理解放到舞台上,就像张艺谋把章子怡送到农村体验生活,这虽然是一种比较笨的办法,但我认为是最科学的。
人艺有句话: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内心体验,创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有意思的是这里没有高超的演技,说明人艺没有把理论上的演技看得很高。
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干了1年、10年、20年,大不相同。演员在舞台上有两个自我:人物(即角色)的自我、演员自身的自我,而人艺的戏的特点是:舞台上,既是角色的冲动和激情,也是生活中演员自身的激情,所以人艺的戏很耐看,生活中的东西直接放到舞台上是不够的,而经过演员准确适度的表演、夸张,观众就看得既舒服又过瘾。
作为一个演员,我不挑角色,只要是好作品,什么人物都演,我不赞同提倡“类型演员”、“性格演员”,一个好演员,应该能塑造各种角色,当然为此我也有吃亏的地方,就是你演的角色太多,观众就只记得角色,记不得你演员本身了。十几年前,我三十几岁时,演《原野》里一个80多岁老头七老爷,90年代,观众就只记得我是七老爷。
人说演员有两大“灾难”:一是长得太漂亮,二是毕业就演戏。实践是很重要的,在舞台上你每时每刻在不停地修正自我,每一次交流都是下意识的,刚毕业的学生就没有这个能力,角色与演员自身悬殊太大,而导演的水平不能代表演员,退一步讲,这个角色你下死力演好了,下一次又面临新角色,新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