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177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20
|

楼主 |
发表于 2006-09-12 23: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電影筆記﹕照花前後鏡——張國榮的「水仙子」形態<成報>
電影筆記﹕照花前後鏡——張國榮的「水仙子」形態(之二)
水仙子擁有超乎常人的聰明和智慧,過早地比旁人洞悉世情險要與人性弱點,因此常常是遺世獨立、離群索居的孤僻者,原因是他早被父母遺棄,自小缺乏愛與被愛的經驗,於是只能以愛戀自己作為補償,以「自戀」救贖沮喪的自我;此外,水仙子害怕被拒絕和傷害,所以往往在接受別人的給予之前已自我保護地拒人於千里之外了。這種內向性的隱退、孤僻和撤回(withdrawal),是張國榮演出《東邪西毒》和《夜半歌聲》中人物的類型,自私自利的西毒歐陽峰與桀傲不群的歌王宋丹平,都在保護自己脆弱的自尊下傷害了別人,前者自我流放,後者自我隱藏,他們的眼中容不下世界任何一粒沙子,追求超越世俗的完美,到頭來卻困於自己的心魔,愈是聰敏的人愈是作繭自縛。
自我放逐的私利者:《東邪西毒》
像王家衛其他的電影風格,《東邪西毒》並非傳統的武俠片,而是一個關於愛情流逝、自我感情無法表達的故事,片中張國榮飾演的西毒,比《阿飛正傳》的旭仔更惹人憎厭,他為了逃避愛情的承諾與責任,被拒絕後又自覺受了不能復元的傷害,便自我流放於黃沙萬里的荒漠,從事殺人的買賣,別人的生死對他來說,只是利益的交易。例如電影的開首是西毒向沙漠的村民兜售殺人的勾當,那場景的設置其實是張國榮一人獨對鏡頭說話,張國榮演來從容自在,眼神充滿輕蔑的挑逗,而這番自白,在電影的敘事脈絡裏也包含了多層意思,一方面看出了主角的性情,西毒維生的伎倆不過是建築於滿足個人的私慾和奪取他人的生命上,這不是正義的英雄所為,而是狠毒的私利者;另一方面,無論是語調還是造型,這番自白也充分顯示了人物和導演的中年心態,人到中年,已有一些經歷,但那些經歷不一定是美好圓滿的,當中不能避免含恨,西毒在從事個人生計之餘也在撲滅自己的怨恨,當殺人變成營生,也變得麻木,受創的尊嚴自然不再痛楚,這其實是一種自我治療的方法。
由於西毒武功強、手段高,便一直處於強者的位置,但外在的強悍也不過是用以掩飾內裏的虛怯與懦弱,他能殺人如麻,卻始終無法親對所愛的人表白愛意,由是性格分裂成無數碎片。他自私、冷漠、功利、殘酷,而且不近人情,充滿妒恨,但另一方面卻自欺、卑微、退避,甚至悲觀、宿命。整部《東邪西毒》其實全是歐陽峰一人的獨白,用以迴環結構各個人物之間的關係,張國榮的聲演充滿層次,讓西毒重重覆蓋的矛盾性情通過呢喃往復的節奏層層剝褪,而這種自言自語的方式,不但是王家衛電影人物慣常的存在形態,也是水仙子人物特有的生活模樣——說話沒有對象,表示他對別人與世界皆無寄託的興趣,拒絕了聯繫,或世界與別人早已遺棄了他,他的存在只靠自己一人衡量;不斷的自己跟自己說話,表示自我的雙重分裂,眼中倒影只有自己的回聲,毋須別人認同也可自給自足。在西毒的故事裏,水仙子不以「死亡」終結,卻以無休止的飄浮、不落地生根的遊徙作為自我的懲罰及對他人的報復。
自我匿藏的創傷者:《夜半歌聲》
如果說歐陽峰的水仙子命運是自我放逐,那麼《夜半歌聲》的宋丹平便是自我埋葬的隱藏。毀容前的宋丹平天生俊美,儀態優雅,擁有建築、編劇及音樂的曠世才華,大膽前衛的藝術思想,他一手建起宏偉華麗的歌劇院,並在二十年代仍然保舊的社會裏上演反叛家庭、追求自由的西洋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引起群眾的哄動和膜拜,也惹來軍閥、地主的妒恨,但他仍意氣風發,傲視同群,熱熾的追求自由的愛情與崇高的藝術領域。可是,一場陰謀的大火與襲擊,他被毀容了,劇院燒成頹垣敗瓦,一夕之間他失去了美貌、舞台和榮耀,只變成一個臉容殘破的異形,以假稱死亡的方法苟存活命於陰暗的閣樓上。《夜半歌聲》主要是關於被毀容的故事,當窮兇極惡的醜陋臉容被配在天生異稟的藝術天才上,到底會是怎樣的人性組合?
歌王毀容,其實是水仙子故事的變形,水仙子之所以自我戀上和惹人憐愛,完全在於那張迷人的臉孔,對於喜歡臨水自照的他而言,毀去容貌是致命的打擊,容貌一旦毀損,他又如何可以繼續愛戀自己,或讓他人戀上?如果不選擇死亡,便只能自我消隱不讓鏡子和別人窺見。在《夜半歌聲》裏,宋丹平無法接受失去容貌後的自己,便以假死的消息,一直拒絕與愛人杜雲嫣(吳倩蓮飾)相見,即使在杜雲嫣變得瘋傻無所依靠的日子,他仍狠心的把自己匿藏起來,只是後來遇上年輕俊秀的歌劇演員韋青(王磊飾)時,才致力訓練韋的歌藝,讓他代替自己前往安慰患失心瘋的愛人,難怪韋青在揭破他的偽善後罵他自私,甚麼人都不愛,最愛的只有自己。是的,水仙子最愛的只有自己,尤其是那張本來完美無瑕的臉,容貌的存毀完全關乎自我存在的形態,宋丹平的自我匿藏,是為了逃避真相和害怕人群;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白頭尚且不忍,更何況是扭曲變形的異狀。
儘管于仁泰導演的《夜半歌聲》沒有深入掌握「毀容」的心理層次,但電影裏的角色透過演員自覺的發揮,仍帶出許多意想不到的深層意義,例如宋丹平與韋青的關係,既有「代父」成分,也包含水仙子原型裏的「重像」形態,宋要訓練韋的歌藝使他獨當一面,代替自己活於台前及安撫愛人,韋可說是毀容後的宋的再生重像,他恍如一面魔鏡,照見了宋昔日的姣好容貌。然而,另一方面,宋對韋的操控,及韋對宋的照現,又彷彿帶有對鏡自照的同性相戀,說到底,水仙子原有的故事早已包含這個同性自愛的因子,戀上水中自己的倒影,便是一趟同性戀的過程;或許說得確切一點,愛情本身就是為了追求一個可以跟自己互相映照的人,所謂「他人」最終也不過是「自我」的重像再現而已。從這個角度看,韋青之於宋丹平,不但是昔日風華的重生,也是毀容後自我失落的補償。再者,水仙子不會為他人而只會為自己而活,即使歐陽峰曾愛上自己的嫂子,宋丹平愛?杜雲嫣,但當這份感情藏有傷害的時候(無論傷害的是臉容還是自尊),他們都會全身而退,退回眷戀自我的天地,舔舐受創的傷痕。
(全文完)
作者為文化評論人,著有《世紀末城巿:香港的流行文化》、《盛世邊緣:香港電影的性別、特技與九七政治》、《女聲喧嘩:媒介與文化閱讀》。
||||||||||||||||||||||||||||||||||||||||||||||||||||||||||||||||||||||
借文敬哥,祝哥哥生日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