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22066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50
|

楼主 |
发表于 2006-03-14 10: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黃耀明張國榮「Crossover」專輯製作花絮 (2002-07-12「人山人海」)
找一個像我的人 - 「這麼遠那麼近」(part three)
「這首歌是哥哥的全新創作, 其實他給我聽這首歌的時候已經找了musician做了一個好完整好full的demo, 好有tango味, 但因為在專輯內的另一首歌「春光乍洩」中我們也同樣想做一些帶有南美洲風情味道的編曲, 所以最後決定將它改成現在的模樣。它仍然帶有濃濃的異國情調, 是很exotic的東西, 再帶一點電子, 就成為了現在很有異國情調和戲劇效果的版本。當然這當中濃濃的戲劇效果有很多都是由哥哥提供, 那些獨白的部份就好像是畫龍點睛一樣,令歌曲也生動起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製作構思呢?
「因為在這一張EP裏面, 我們就只有一首合唱歌「夜有所夢」。究竟怎樣才可以將合作的關係再伸延呢? 怎樣才可以在彼此的歌曲中有更多不同的呈現方法呢? 終於我們就想到在我寫給他的「十號風球」裏面, 由我來唱了所有的和音; 而在哥哥寫給我的這首「這麼遠那麼近」中, 他就諗了很多的獨白。我和wyman 討論這首歌的時候聊了很多, 他寫完之後告訴我, 這首歌的歌詞靈感有點是來自台灣的一個漫畫家幾米的一本作品「向左走向右走」, 我們想了很久最後就決定要沿用這個書名做歌名, 因為歌詞所說的有很大部份都和漫畫很相似。 然而當我們落實了決定起用「向左走向右走」這個名字之際, 才發現楊千嬅的新歌也是叫「向左走向右走」, 為了不和別人"撞衫", 所以就把它改為「這麼遠那麼近」。wyman在很多年前寫了一首歌給張學友, 叫「這麼近那麼遠」, 我就說: 不如把它倒轉再來一次吧? 其實我自己覺得這首歌叫這樣的歌名是蠻貼切的, 因為它確實在訴說著這樣的一份無奈, 那兩個沒有機會遇上的人, 或沒有再次遇上的人, 原本就住在彼此很近的隔離。」
既然歌詞的內容是那麼的具故事性, 要撰寫適合的獨白容易嗎?
「在錄獨白的過程中其實是好好玩的一回事, 錄音時哥哥只是錄了一大堆說話, 很隨意的, 而我就只憑直覺選了一些我覺得是頗為對的感覺試試放在歌裏, 沒想到全部好像度身訂造一樣, 那些戲劇效果自然地便流露了出來, 這就好像是一個機緣巧合一樣, 整件事情都發展得很完美。我記得在錄獨白的那天哥哥的聲音很沙, 他當時還問會不會有問題, 但我卻應為"沙沙地"也不錯, 結果這種"沙沙地"的感覺令歌曲更加有一種淒美的味道。」
當你在演繹這首歌時感覺如何?
「唱這首歌時是有很大難度的。它的音樂仍然是很戲劇化, 在配唱的時候要好expressive, 尤其在副歌部份, 我想試試做一些我比較少的唱法, 好像"歌王"那樣去唱; 我覺得很好玩, 很得意, 我很慶幸當初決定要在這首歌加上獨白, 因為它確實讓人十分感動, 那種表達緣份及命運的感覺很好, 令人有雞皮疙瘩的感覺, 特別是那一句『佢由亞洲一直飄到南美洲』。」
可以說說在製作專輯的過程中, 有沒有什麼難忘的事情?
「其實整張唱片的製作過程很多時都給我一種很cyber 的感覺。我這樣說這並非指歌曲的題材很cyber。專輯中有許多編曲的部份是大家在很多不同的地方編寫後再email給大家聽、修改等諸如此類, 充份利用了互聯網的好處, 至於這首「這麼遠那麼近」的編曲大部份是阿vee在台北工作時編寫的, 她把編曲的data email回港, 然後我們再用很多不同的樂器再把它重新開啟出來, 這個過程不只好玩, 更讓人感到科技好amazing 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