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3|回复: 0
收起左侧

公道自在人心-觀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04-12 07: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道自在人心-觀棋

大公報 2005-04-08
大公評論
觀棋 「琪」語
梁安琪



自強重於政府資助


  香港一代巨星張國榮逝世兩周年紀念,數以千計來自世界各地的歌迷來港,分別在他跳樓身亡的酒店、故居、影院、蠟像館、怡和廣場和遮打花園六個地方,以不同的方式和悼念活動,向這位偉大的藝術工作者致敬。其中在遮打花園舉行的SalutetoLeslie晚會分為「音樂篇」、「電影篇」和「人格魅力篇」


  三部分進行,而其中「人格魅力」這四個字,以昔日藝人作為榜樣,再看與Leslie忌辰差不多同時發生的香港電影金像獎罵戰糾紛,豈能不叫人先是黯然神傷,再無奈地接受,今日業界的今非昔比。而這種倒退,又實在真是與翻版和下載無關的。


電影金像獎未夠深度


  今屆的電影金像獎看得人太不開心了,假如以紀念香港電影百年為主題,台前幕後就是弄出這樣的貨色,百思不得其解。當晚節目有沒有人撰寫司儀稿的呢?抑或由當事人臨場爆肚便可?也許市民大眾不會要求每個大型節目都能夠出到像鄧小平「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又或者像肯尼迪的「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問自己能為國家做些什麼」的驚世佳句,但以兩名身經百戰的司儀來說,除了挖苦對方之外,連像樣一點有品味內容結構的精句也欠奉,這是準備工夫與深度都不夠的結果。「互窒」有時是做節目時搞氣氛的有效方法,令觀眾看得舒服與否便很講表達方式。像以前許冠文、許冠傑「雙星報喜」內「邊個夠我威」的「互窒」環節,令人在跨世紀的歲月中仍津津樂道,念念不忘。而在是次頒獎禮中鄭丹瑞「窒」鄭裕玲時之幽默不足卻尖酸刻薄有餘,示範了與借題發揮說話藝術有所分別的低趣味嘲笑。


 
 一個稱職的演員要演好和演活一部戲,除了表情、身手,唸對白也是演技的重要一環。根據統計,中外有成就的明星,他們的自我表達能力也相當之高。本人絕不崇洋,更不見得外國的月亮一定圓。然而事實歸事實,看美國奧斯卡電影頒獎典禮,其賞心悅目之處不單是星光熠熠、華衣美服的畫面,精采的電影片段,還有就是業界人士的妙語如珠。有本地新晉演員在台上朗讀一些電影資料,篇幅也不算長,卻唸到結結巴巴,聽之十分辛苦。假如先前經過苦練,背稿背得滾瓜爛熟,便不會開口有若拉牛上樹了吧?至於像怯場這樣的藉口是很難說服別人自己是做明星的料子。選擇做幕前的人都應該有很強的表演慾。米高積遜在九歲時演出全球播放的節目,表現得心應手,天生是做明星的人,觀眾越多,只有越興奮。很可惜香港再不是一個講求平等機會精神的地方了,有才華、肯奮鬥又如何?親屬是名人權貴,入行話都無咁易。所以在這個時刻,是格外懷念像張國榮這樣從參加歌唱比賽捱出來的藝人,就好像他其中一首金曲「默默向上游」的幾句歌詞:「幸運不肯輕招手,冷雨淒風繼續有,我願那苦痛變力量,默默忍淚向上游。」從艱苦的路走出來的人,會努力至奮不顧身。


觀眾看不到評選準則


 
 一個歌星,能夠在演戲方面達至出神入化的境界,可想而知Leslie的鬥心是多麼堅強,他也付出了多少血汗:「霸王別姬」的關目舉手投足,咬實牙根練出來的京片子,那種功架又豈是靠化妝得來?還有「倩女幽魂」中的秀氣窮書生;「英雄本色」裡愛恨交纏的熱血警察;還有將角色表達得美到叫人心碎的「胭脂扣」十二少,演出無懈可擊至可以用只應天上有來形容……,但先天條件再加無窮後天努力,百分百聲色藝俱全的拚搏,張國榮只在一九九一年的時候,憑?「阿飛正傳」得過一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而同一個獎梁朝偉卻可以拿五次。廣大觀眾雪亮的眼睛因為看不到評審準則何在,且無謂再花氣力去研究這是公平與不公平。對有關項目的興趣唯有變得越來越低。同樣是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項落在章子怡手上,可以感受到市民對這樣的結果很多都是非常反感的了。

「2046」非經大事宣傳,在香港的票房收入卻低至只有四百多萬,無聲無息地便落畫,這是最直接的民意反映。雖說叫好不一定叫座,然而騷首弄姿的舞女角色無甚難度可言,連起碼的新鮮感也沒有,如果章氏憑?得獎的是類似「擊情」中由女侍應變拳手的角色,市民或者不會如此冷待。


  對於政府花八百萬公帑資助金像獎頒獎禮弄出個大頭佛後,金紫荊頒獎禮負責人日前舉行記者會,表示希望政府給予適當資助給金像獎以外的頒獎禮。


演員成就不是得多少獎


 
 就算有沒有財赤困擾,用公帑去贊助娛樂活動的舉行,相信以「維港巨星匯」作為例子,結論亦很異曲同工,一個頒獎禮既然由某一傳媒買下版權,廣告收入以及尋求贊助也可應付製作費。納稅人的錢,最大的用途絕非用來錦上添花!須知道所謂創意工業不是單指電影,還有音樂、廣播、設計等等十多種不同行業,如今政府可用數以百萬計公帑補貼電影金像獎,則「勁歌金曲」等等樂壇頒獎禮是否又可同樣得到政府資助?歌手對香港影響也很大,數字顯示港人喜愛唱歌多過看電影,為何同屬創意工業,電影界和音樂界所得到的待遇有天淵之別?明顯的例子還可見於今期《政府財政預算案》,在第五十四段中,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表示,「為促進電影業的發展,我們會延續『電影貸款保證基金』,為電影製作提供擔保……政府亦已預留款項用作直接資助有利電影發展的項目,如人才培訓等。」政府究竟知不知道,對藝術界最有力的幫助,是政策上,而非金錢上,例如簡化某些申請手續等等。香港電影的輝煌成就,從不因政府資助而來,由邵氏經典,到嘉禾李小龍系列,到今天劉德華更一次又一次以過億私己錢投資開戲,出錢出力,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諷刺的是,由票房到口碑他都是一等一的天皇巨星,最受推崇的男主角,但他卻經常失意於電影金像獎。以張國榮的作品水平與得獎數目為例,方知公道自在人心。

  演員最大的成就是他的貢獻,而不是曾得過幾多可有可無的獎項,電影人如不自強,多少政府資助亦無補於事。

2005.4.8<大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