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胡思乱想 发行公司:新艺宝 发行时间:1994年04月 划时代,别急,划王菲时代的专辑《胡思乱想》连封面都要大玩另类。惊奇于汉字的巧妙构造。缺个胳膊少个腿,不但不大影响阅读,还搞出个残缺美,有点艺术的说。 实在佩服梁荣骏,能有如此的胆识让王菲唱Cocteau Twins的歌,搞到现在仙乐派的掌门在中国的知名度居然远超欧美。《胡思乱想》的林夕不玩意识流,简简单单一首词却让一些表达类似主题的伪摇滚相形见拙。"明天要穿上袈裟",我心中的经典歌词了。胡思乱想会皱眉会发呆会梦游会恋爱会伤人会自杀还会nirvana,胡思乱想会哭笑会呼叫会厌食会沈醉会做gay会S&M还会当和尚。呵呵,一切在胡思乱想中成了现实。抱歉的是对于多数人现实还得指望誓言去保证。总感觉这对前夫妇的合作放在《胡思乱想》当中有些怪。不只因为语言,更因为王菲思绪中对现实过多的质疑。看得出她实际上还是个重理性多于感性的人,行文忘不了"也许...也许...也许...",很像我的说,哪里如林夕般爽快地沉迷于自己的奢靡世界。 《天与地》里王菲玩起brit-pop式情歌,band式编配加上些弦乐,和着淡淡的嗓音。MV里如同《重庆森林》般漫不经心的王菲从不正眼看摄像机。有人愤怒地说过:"恨不得给阿菲一个耳光,梦游啊?"没错,王菲不但在电影里梦游,音乐中更是升天入地了。如果说《梦游》天马行空让人腾云驾雾,《梦中人》则有一梦惊醒后立于高山之巅风头之上的淋漓快感。前者是我狂爱过的一首歌,因为"清醒大多诅咒,飘飘忽忽的空间我至觉得真正拥有"。第一次听《纯情》的时候,还以为在翻唱DuranDuran的《Ordinary World》,特意比较后又有很大不同。我坚持两者有共通之处,除了都是典型的英伦摇滚之外。《知己知彼》的迷幻不是随时都想来一次。94年演唱会巨大荧幕上映出变幻莫测的荧光时,仙乐飘飘算是飘入我身心了。正如CT自己的专辑,一年就是听几次,每一次都听得把自己给忘了。《游戏的终点》、《蓝色时分》也是翻唱歌,个人偏爱后者,对于《游》更想去听张宇的原唱。 全碟仅有的三首原创都不简单,除了感谢CY Kong之外,梁荣骏也要记上一功,压轴的《回忆是红色天空》决不逊色。当日买下此碟最吸引我的就是这个标题,极富诗意的一刻。梁的歌老给人怀旧的感觉,陈少琪的词也常感叹岁月的无情,逼着我很小的年纪就去怀古伤今,所以很早就懂得"当缤纷的晚霞渐冻,天真的想法告终"。进复旦前的日子里,会不停的听这首歌,在茫然中回味逝去的时光。 胡思乱想可以痛快淋漓,也可以淡如饮泉,不难见到有人听着《梦中人》乱蹦乱跳,也有人在《蓝色时分》中黯然出神。听不到灵歌的唱腔,一头长发也剪作寸草。其实王菲并不酷,或许是我们的心太想酷一回了,难道就看不出寸头下的柔情和风韵?王菲不过和制作人一起玩点喜欢的音乐,卖个好销量就锦上添花了。大家开心大家喜欢不对吗?所以有人称之为改变香港大众趣味的划时代之作的同时,我更愿说划的是王菲的时代,而且是划在我们的心中。音乐上变了好多是显然不过,什么革民性、决裂、另类、引导新潮流讲过太多,此处省略,但应该说是王菲表象的东东。王菲自身没有变多少,是我们看王菲的心变得太多。王菲承认过自己是个小丑也说过直到最近两三年才较多的掌握自己的音乐,而现在回头听我觉得拖音这些东东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至于改变大众趣味,顺水推舟般地让香港大众开阔了一下眼界或许是一大功劳,我相信决不是做这张专辑的目的。她能意外做到这点也说明她有的东西是很多所谓的真正玩家都不具备的。其实我也厌烦太理性的去分析,让人有感觉就谢天谢地了。听pop,不要强求太多,所以听pop最终不该感到痛苦。 回应的热烈鼓励王菲继续前行,哪怕她早已走在pop的前沿。 九二年回归香港的王靖雯,经过两年时间的胡乱摸索,终于在九四年初找到一个较为明确的音乐路向。《胡思乱想》的推出,明显看见王菲近期惯性合作的班底开始组成。向 Cocteau Twins 和 Cranberries 取经,更严重地影响王菲稍后的音乐风格。 纯粹听音乐的话,很明显是分裂成数种完全不同的风格,然而感觉却又奇异的调和。以改编 Cocteau Twins 的〈胡思乱想〉掀起唱片的序幕,一来就点出“胡思乱想”的主题。以〈胡思乱想〉为歌名的作品有很多,只有林夕为王菲写的这一首才是真正的正面描写如何胡思乱想──将那些絮乱的想法不加修饰的铺排开在听者跟前。“想哭,想笑,也想跳。想呼,想叫,我想要。”示范了想念一个人想到傻了的情况。 作为王菲第二首曲词包办的作品,〈誓言〉比〈动心〉不知好上了多少倍,可能因这次有了窦唯帮上一把。虽然〈誓言〉是非常窦唯的北京摇滚,却跟北欧 Cocteau Twins 的音乐异常融合无间。王菲创作的简单旋律并未减低歌曲的可听度。相反,可堪玩味的歌词,以及带中国味的编曲都是值得细赏之处。用上了中国的吹奏乐器,衬出好一幅理所当然却又带隐忧的婚姻图景──记得这歌的音乐录影带里,有一对中式的结婚娃娃。导演的安排可说是完全捉对了歌词那份感觉。 改编张宇〈用心良苦〉的〈天与地〉,可算是全张唱片里水准最差的作品。林振强的歌词算是精致的小品,只是柔弱的编曲与唱腔跟原来国语版给听众的风格和印象相距太远,可能是先入为主,总觉得这个粤语版本有点怪怪的。其实王菲本身的形象亦已经不再适合这种曲风,不知为何唱片公司还要给王菲极力争夺改编此曲的版权。 其实主题“胡思乱想”并非单单指漫无目的胡乱思想那么简单。唱片想表达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抽离感。继〈胡思乱想〉、〈誓言〉和〈天与地〉等明显描述胡乱思想的歌后,第四首作品〈梦中人〉更进一步将胡思乱想和绮梦连结在一起。 改编 Cranberries 的 Dreams ,〈梦中人〉可说是模仿得一模一样。或许,唯一的分别会是,王菲没有了 Cranberries 的声嘶力竭,是一个较收歛的版本。周礼茂以绮梦去写堕入爱河的感觉,手法平平无奇,乃全碟十首歌之中,最不起眼的一首词。 另一首 Cocteau Twins 的作品〈知己知彼〉风格跟〈胡思乱想〉可说是南辕北辙。迷幻味道甚重的〈知己知彼〉大受欢迎,简直是当时的一个异数。不但环顾香港乐坛也甚少同类风格的作品,就算是王菲也从未这么彻底的迷幻。编曲故然抢尽风头,歌词部份更是一份惊喜。“凌晨是我,明晨是你,事业陪着你,衣服缠着我,早已飞不起,在两人的天地。谁是我而谁是你,唇是我而眉是你,放于一起,在这再难放置爱情的天地。”大量运用的借代手法,使歌曲风格更虚无飘渺。明明是若有所指,却不直接的说,透过这些非具体的用字,林夕成功建立起被外间誉为意识流的歌词风格,将平淡的题目写得别树一帜。 作为本地首屈一指的音乐人, C. Y. Kong 创作的两首作品均甚具水准,甚至比改编的歌曲更好。〈纯情〉以悲观的角度写现代爱情如何在花花世界里变质。幸福的寄托只来自跟你天天相聚的吃喝挥霍,在人前的相处,一切都不再单纯天真。“为何没法重拾那些简单的恋爱,是否那些纯真岁月都不再?”一个无人回答得到的问题,反映出林夕对世界的消极态度。 另一首 C. Y. 加林夕的〈梦游〉则一反〈纯情〉的悲观消极,只是无视现实对爱情的干扰,好好的做一场梦。看不见眼前的,身体是留下了,心却系于梦中人。不谈现实,不作言语的控诉,纯粹随心意发动想像力,梦游世界,不对现实的规限作妥协。因为“从此不再纯情”,于是“需要梦游,比天地自由”,需要那“找不到尽头”的解放感觉。 〈游戏的终点〉潘源良本是描写逝去了的少年爱情,然而歌曲的中段却带出了另一主题──“多么的想飞奔到你面前,一起手牵手躲于你我乐园,身边纷扰的追赶假装不见。”贯通整张唱片的,都是这个逃避现实,假装不见,让自己沉浸在幻想里,远离尘俗的烦恼。无论是〈胡思乱想〉、〈知己知彼〉、〈梦游〉、〈纯情〉还是〈游戏的终点〉,说的都是同样的主题。 〈蓝色时份〉写别离的时候,〈回忆是红色天空〉写别离后重温昔日的记忆片段。这两首歌都有不俗的水准,可惜跟主题“胡思乱想”的关系不太密切。 明显地,《胡思乱想》是王菲第一张尝试制作的概念唱片,亦是第一张确立自己音乐路向的唱片。虽然成绩及不上后期的《 Di-Dar 》和《浮躁》,仍是一张不可多得的高水准作品。或许,唯一应挑剔的是,实在太多改编歌了。 01 胡思乱想 02 誓言 03 天与地 04 梦中人 05 知己知彼 06 纯情 07 游戏的终点 08 梦游 09 蓝色时分 10 回忆是红色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