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8129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00
|
开言前为寻一个基调而左右支绌,确立不了自己的立场。我想努力表达客观和严肃,心里却有个小人在摇旗呐喊,他是最好的。所有迷恋的亲昵的怜惜的惊叹的感觉涌上心头,于是绷紧的身体又松弛下来,端正的心又摇曳起来。我既无法抽离那个爱他的我再来考据品论一番,也回不到那个时点之前,假装曾与他同步过冬。他是我从旁人的回忆里借来的信仰。
' M5 W; `' ]2 T- j, w6 D5 e: s3 G- Q. L2 f0 R/ F8 T( f7 k0 ?
说他声艺俱佳,才华出众,是对一个优秀的艺人的赞誉。可是到他身上,艺人这个词显然缺乏概括力。他不是个仅供欣赏的对象,更多时候,他甚至让我不知无措,无法自处。我认为他最打动人的,是丰富的情感,强大的生命力和坚定的意志。我们得以看见这些,是因为他在最大程度上将自我表现得酣畅淋漓,光华夺目。他的形象终其一生都是喷薄的姿态,不黯淡,不懈怠。在他离世后,这些抽象的自我形态脱离了血液精魂,静止了时间,凝结成永恒,高高在上,俯瞰苍穹。正因为如此,我所有的憾恨绵软的慨叹现在看来,虽然真实,但很让自己自卑,为自己的软弱自卑。
: C) \) P2 @% m+ }3 M% f) \' O6 y U) f. M
他打通了流行和艺术的命脉,用最大众的方式演绎,演绎背后又赋予主观意念和思想,没有丝毫敷衍,含糊。横看成岭侧成峰,自成一体,毫无阻滞。比起其他身份可疑,摸棱两可的东西,你一眼便知这是独一无二的“张国荣出品”。我们在感官上得到极致享受的同时,心灵还要来不及去承接他的重量,生命的重量。我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奢侈的娱乐,从来没有这样欲罢不能。那是2000年的夏天,思想,灵魂和艺术的三岔口碰撞出的热情。一看震惊,二看感动,再看下去,只觉得深深,深如许。舞台内涵是广阔,深邃的,舞台上的这个人亦如是。他把心交给你,看你如何去看待。- K* d A4 x' J5 B) }4 x. O" q
7 Z# J3 I2 I8 q$ j; g
自从看了天涯的帖子后,我非常愿意相信他本人和这个帖子一样,轻松快乐,畅通无阻。不过毫无疑问,这是他的本性,一部分。假想过很多遍,如果他可以放下执念,会如何如何,可是若没有他7,8年默默向上游,26年追求理想坚定如一,又如何能成就张国荣?执着和固执,也许是一切成功者必须具备的品性。我想他后期执着地要当导演,绝对不是玩票或尝鲜。在选择道路的过程中,他一直保持着清醒,如果演唱会不能永远开下去,导演是他为自我诉求和表达而寻求的另一条出路。他不会做别人的棋子,不会做商业的棋子,他是他自己绝对的主宰。一个人的精神意志强大到这样的程度,教人如何不臣服?, r# D. w. B7 ]0 c- K7 J0 p" {* I
, M( V8 a( g; g, n. Q! @) ~9 A3 r G
在离开多年后,他的拥簇者不减反增,他的价值被重新衡量,关于他的思考,已经延伸到美学,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那么他带给我们的,绝不仅是视听之娱,而是本身蕴含的人文气质。我们习惯用美来形容他,他容貌年轻,衣着整洁,举止有度,眼神温和又坚毅,常常带着一种恬淡的沉着的神情,这种神情更像是长久的思考所带来的附属品,使他整个人看起来品味高雅,气质超脱。我也见过一张他温和微笑的图片,只是,在这张微笑的照片上,却有一个悲伤的左脸。身为张国荣是怎样的感觉,我永远都猜不到。我无法探究他生命的每一条纹路,每一处阳光和阴霾。有人说他调皮幽默,亲切可爱,也有人说他是“悲观主义的花朵”。许多看似相悖的元素,在一个人身上达到奇异的调和,这个人便是耐人寻味的,人性化的。而他愿意把细腻丰富的情感体验,敏锐大胆的艺术表现力融入到舞台表演上,那是我们可遇而不可求的财富。到这个时候,我甚至不再执着于屏幕上的他。这些才华,是他美好的禀赋流露使然,最耀眼的,仍是他光风霁月的一生和坦荡深沉的情怀。
! _" i! F4 p4 j4 G
* d7 ~6 o! t0 x/ l早期林夕写《侧面》给他,“你清楚我吗/你懂得我吗/你有否窥看思想的背面”,后期写《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俱是虚笔。对他而言,在解读中保留一份不确定性,远比直接贴上标签更有生命力。刚毅。浪漫。野性。执着。精致。不羁。天真。汹涌如潮的词汇,遇上他一个淡然的眼神,便无声无息地退去。于是越来越看不透。我相信即使看遍所有资料,对着这样一个人,张开口,却依然低头无语。而我们所爱的人毕竟留下歌声给我们思忆,留下光影给我们重温,留下精神给我们勉励,留下希望给我们延续。那么,一切还是会轮回下去吧,永续,永存,永无止境。
( L5 G9 O# R% @! f" Z* {/ d
' Y" m0 t1 f( o# h6 C1 P: w9 i" k我初识他时,那句亲昵的哥哥无论如何说不出口,羞涩着欲拒还休地写Leslie如何如何。后来喜欢上了,又觉得再自然不过,是一看到便想微笑的两个字,满心熨贴,其乐融融。有时和朋友聊天,他们在哥哥上加一个礼貌的引号,反让我不自在起来,回想一下,呵,除了我们,还有谁能体会与他这样亲近的感觉?正经写文时,到底忍住了,只在心里默默地念着哥哥,又不愿再生分地叫Leslie,干脆回避了,只说他,我心里的他,我眼中的他。
8 I; }: o5 ` o% i9 F3 L
" |/ v" j7 @7 L7 j: v7 Z其实,我希望当自己有足够的阅历,懂得并且慈悲之后,可以称呼他一声,张国荣先生。或许到那时,光阴寂静,浮尘缱绻,曾经喧嚣的躁动的倾颓的声音都如大河奔流,一去千年。借来的信仰早已在心里生根,沿顺生命的轨迹抽枝发芽。而我也可以安心地退看风景,然后娓娓道来,关于张国荣先生的二三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