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70|回复: 11
收起左侧

黄百鸣称周星驰拒演新戏 大赞张国荣够义气(2009-2-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02-03 0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地址: http://ent.163.com/09/0202/19/515UO1TU00031NJO.html

2009-02-02 来源: 网易娱乐 

黄百鸣在2月1日播出的《星星同学会》中爆料:当黄百鸣邀请周星驰在《家有喜事09》中客串一下,料不到周星驰回复:“不必了,可以了,你们够人了。人齐了,不需要我。” 而最令他怀念的则是哥哥张国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月2日讯 黄百鸣在2月1日播出的《星星同学会》中爆料《92家有喜事》是被迫用周星驰,且当时的片酬是惊人的800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去年,当黄百鸣邀请周星驰在《家有喜事09》中客串一下,料不到周星驰回复:“不必了,可以了,你们够人了。人齐了,不需要我。” 当然,最令黄百鸣惋惜的还是《家有喜事》系列的另一位好搭档张国荣,黄百鸣在现场大赞他很够义气。

而对演艺圈诸如周润发片酬高的颇具争议的问题,黄百鸣更不惜为华哥辩护,称其片酬很合理。
 楼主| 发表于 2009-02-06 0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有喜事三部曲 一步一步到谷底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09/02/05 05:07)

  ■片名:《家有喜事2009》

  ■出品人/监制/编剧:黄百鸣

  ■导演:谷德昭

  ■主演:黄百鸣、吴君如、古天乐、郑中基、姚晨、沈丽君

  ■类型:家庭/喜剧/爱情

  ■读家:列文

  ■推荐指数:★★★☆☆☆

  ■公映:2009年1月22日

  ■一句话点评:香港影人“内功”的缺失,是直接导致香港电影一蹶不振的最大原因。


  在《家有喜事2009》的观影过程中,笔者恍惚找到了上世纪90年代港产喜剧的怀旧感觉,神经质的角色、无厘头的情节、犯贱的人物性格、夸张搞怪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就连漫不经心的讲故事方式和平淡粗疏的摄影都一般无二。不过,回家重温一遍1992版《家有喜事》之后,顿时对这部已经在记忆中淡化的经典港片惊为天人,相比之下《家有喜事2009》的拙劣不堪显露无遗。时代前进了将近20年,《家有喜事2009》比起前作不仅没有丝毫进步,从故事到表演更是全方位大踏步后退,再结合那部知名度略逊的《97家有喜事》,更是清晰地勾勒出《家有喜事》系列逐渐滑向谷底的轨迹。

  从“家有喜事”这个片名就能看出该系列影片的两大必备元素:一个是“喜”,用夸张爆笑的喜剧片类型进行包装,结尾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婚礼来营造喜气洋洋的合家欢氛围,正是群星贺岁片讨好观众屡试不爽的招数;另一个是“家”,喜剧类型和明星阵容只是吸引观众的外部因素,而包裹在其中的家和万事兴、亲情大过天的中国传统家庭观念,才是令观众产生共鸣的内在情感因素。1992版《家有喜事》在这两方面都做得相当精彩,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完美境界。黄百鸣、张国荣、周星驰三兄弟的情感线索都各有各的精彩,而且带出不同的喜剧效果和婚恋观。即便是周星驰精神分裂跟张曼玉斗法的经典恶搞桥段,其实也暗含着两人性格和情感的冲突。每段情感从历经波折到最后圆满收场,虽然夸张搞笑之处比比皆是,但并未影响到情感的合理性。最后黄百鸣追回黄脸婆吴君如、周星驰不再花心只爱张曼玉一个,正是追求真情、和睦、互谅的传统家庭价值观的鲜明体现,就连家人一起吃饭、聚会、封红包的过场戏,都能飘散出浓浓的亲情味。

  到了《97家有喜事》,退步已经相当明显,喜剧桥段基本游离于情感线索之外,剧情完全为搞笑服务,故事讲的乱七八糟,角色更是无一出彩。黄百鸣跟老婆的情感冲突简直就是照搬《家有喜事》的桥段,只是没了第三者;周星驰则彻底成了个耍宝作怪的搞笑工具,吴镇宇和吴倩莲的爱情戏跟前作相比是唯一的创新,却也被硬生生地往闹剧上整,整部影片的爱情戏近乎彻底崩溃。

  相比之下,《家有喜事2009》的各方面指标更是高台跳水,即便老笑星黄百鸣、吴君如率领着古天乐、郑中基、姚晨等后辈极尽搞怪逗乐之能事也无法挽回。

  故事虽然看上去家庭、爱情元素齐备,也不乏喜感,但实际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爱情、亲情元素尽失,吴君如对古天乐的情感是老牛吃嫩草的欲望,而不是爱情,古天乐同沈丽君、郑中基同姚晨之间如果称得上爱情的话,那也是有如儿戏般的一见钟情和毫无道理的非你不可,根本不需要彼此间任何的深入了解和情感互动。而且影片似乎生怕观众看不出爱情戏的幼稚,还专门给每个主角设计了一个举起双手、踮着脚尖、闭上眼睛转圈的“规定动作”,来表明他们陶醉在爱情中,真是有够雷人的。合家欢的传统氛围也彻底烟消云散,全片没有一场称得上温馨和睦、其乐融融的家庭戏。

  最糟糕的是,本片就连搞笑桥段都不复港产经典喜剧那种天马行空的灵感和创意,以及妙语连珠、生活化气息浓厚的逗趣台词,只会让演员使劲糟蹋自己来贱出笑果。吴君如演老姑娘就故意打扮得又土又衰,嘴唇上还带着胡子茬博人一乐;古天乐就大玩幼稚,一到谈情说爱就做忸怩小朋友状,让人感觉浑身发酸,姚晨则干脆扮成丑到姥姥家的龅牙妹出来吓人,让人看了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其实,《家有喜事》系列的衰落正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港产喜剧的江河日下,三部影片的出品人、监制、编剧虽然都是黄百鸣,主演阵容仍旧群星荟萃,但依然无法挽救水准质量每况愈下,这恰恰说明,无论外表包装得多么美轮美奂,香港影人“内功”的缺失,是直接导致香港电影一蹶不振的最大原因。
发表于 2009-02-06 22: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片子也不好,自然怀念故影故人,大家全都一样。谢谢黄百鸣一直对哥哥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02-07 00: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鬼才导演谷德昭:周星驰也剪不掉我的镜头
日期:2009-02-06 作者:刘嘉琦 来源:东方早报

  作为《家有喜事2009》的导演来上海接受采访,谷德昭自谦是个“新人”。但其实早在1991年第一集《家有喜事》中,谷德昭不但担任了现场编剧,还有5秒的客串镜头。因为那次机遇,谷德昭与周星驰成了好友,后来在一系列周星驰影片中客串,比如在《唐伯虎点秋香》中“喷血”,在《食神》中当坏厨师,在《长江7号》中巧妙出镜,让周星驰想剪也剪不掉。

    虽然被誉为香港鬼才导演,但谷德昭10年来只拍了10部戏,在香港导演中算是非常低产的。如今他有个执著的目标——多拍喜剧。他说香港电影有好一阵子,投资人的钱都给“红地毯”拿走了,喜剧被放到很低的位置,因为所有人都觉得演喜剧没机会穿礼服,“我当然有想走红毯的时候,因为做这一行都贪慕虚荣嘛!我不开心的时候,会拼命找喜剧来看,觉得轻松好多。我希望多拍一些喜剧,让演员们觉得喜剧是一件好事,让观众笑是最光荣的事。如果上天给我这个才能,我为什么不好好利用?等到有一天拍到没有人看,再说咯。”早报记者刘嘉琦

    第一次见周星驰|气愤

    周星驰与合作伙伴翻脸的新闻常见诸报端,但相识近20年,谷德昭与周星驰还是好友兼拍档,不过他也承认现在不太“敢”和周星驰一起到外地玩了。“以前我们很喜欢出去边旅行边讨论新的剧本构思。但现在没那么方便了,因为周星驰会连累我们。他到哪里都有狗仔队跟着。我们常常跟他说,你自己到那边去玩,不要跟我们在一起……”谷德昭说。

    据谷德昭回忆,他第一次见周星驰的经历很不愉快,“本来我是很崇拜周星驰的,很喜欢看他的喜剧,但见完那次,我忽然很讨厌他!”那是《家有喜事》第一集开拍前夕,谷德昭得到导演高志森的提携,担任现场编剧。“第一稿剧本出来后,就约了周星驰一起吃饭谈剧本。我还记得快结束的时候,周星驰指着我说,‘那个谁啊,剧本还会改么?’我当时就很生气!改剧本没问题,但吃了一顿饭,你居然连我名字都不知道,有点太不尊重人了吧!”

    谷德昭说,那晚他赌气地跟高志森导演打电话,说自己不愿意再写了。“不过后来就有点峰回路转了,因为高导演跟我说,不写就不写啊,有什么怕你啊……但是你这样就放弃的话,以后就难说能不能再拿得起笔来。所以,我开始重新看周星驰的所有电影,然后他吃饭的时候说很喜欢《阿飞正传》,我也去一遍遍看。”不久之后,谷德昭主动要求高志森导演再约周星驰一起吃饭,“那次的谈话就真得很愉快了,我们一起讨论张曼玉那个角色应该是什么样子,她一出场有一套麦当娜式样的衣服,我们就讨论里面会不会是飞弹呢?越讨论越离谱,越来越好玩。后来是高导演看不下去了,跟我们说,你们讨论的那些一定都不会出现在电影里!”

    之后,谷德昭与周星驰成为好朋友,而且一起合作了多部电影。采访过周星驰的记者,都觉得私底下的周星驰是个太严肃的人,跟银幕上的他完全不一样。但谷德昭说,其实私底下的周星驰更好玩,“我们一起去茶餐厅吃东西,周星驰突然会说,不如我们今天用‘阴险’的态度来点餐。于是,每个人都把自己觉得‘阴险’的态度表现出来,弄得给我们点餐的伙计很纳闷——他们是哪里的黑社会么?为什么要这么恶声恶气地要一个奶茶?”

    周星驰最新的作品《长江7号》是谷德昭监制的。谈起那部不太好笑的周星驰电影,谷德昭很理解地说:“当时周星驰就说要做一部给小朋友看的电影。不过,周星驰也的确跟我说过,年纪大了,越来越觉得没什么事情好笑了……”对于“周星驰接班人”这个说法,谷德昭认为“很难”,“周星驰和他的无厘头是属于那个‘特殊’的香港电影时期的。放到现在,未必合适。而且周星驰是个天才,我到现在都看不到有另一个喜剧演员能像周星驰那么全面。更重要的是,周星驰的生命里真的只有电影。跟他在一起,他每一秒都会跟你说电影。我都忍不住要跟他‘抱怨’,‘大佬,我的生命还有其他东西,不能只和你谈电影。’”

    第一次做编剧|奇遇

    1991年参与《家有喜事》是谷德昭第一次接触电影。他感慨地说,那是一次奇遇,“那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因为那个演员阵容再也找不到了我现在还珍藏着一张当时的剧照,有张国荣、吴君如、毛舜筠、张曼玉、周星驰、黄百鸣等等所有人的签名。我还记得我师父高志森导演那时候跟我说过一句话,你和这些巨星合作过之后,以后(遇到)什么情况就都不用怕了。”

    做导演很忙,要顾及许多事,但1991年时的谷德昭还是现场编剧,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跟所有大牌明星们交流当天的拍摄情况。也因此,让他看到了当年那些大牌们“良性竞争”的内幕。“三组演员,黄百鸣和吴君如,张国荣和毛舜筠,周星驰和张曼玉,他们的戏都是分开拍的,而我是唯一一个知道所有人拍了什么的人。所以,他们每天在开工前,都会先跟我谈一个小时再去化妆。然后,周星驰和张曼玉就会跟我打听,‘听说他们(张国荣和毛舜筠)昨天拍了一个很好笑的,是什么啊?讲给我听听,一会吃饭的时候,你和我们一起吃,我们要想出来一个(更好笑的)。’然后到了第二天,轮到张国荣开工,他又会拉着我说,‘肥仔,坐,吃点什么,告诉我,他们昨天拍了什么?’你有一种PK的感觉,那种感觉很一流。而且看到他们那么尊重我这样一个新人编剧,我觉得很荣幸。”


    第一次做演员|吐血

    虽然第一次参与《家有喜事》拍摄时,就曾客串过5秒,但对于谷德昭而言,第一次有做演员的感觉,还是在拍摄《唐伯虎点秋香》时,“那个角色是我加出来的。那时候我也是编剧嘛,刚好有一天我看了几句诗词觉得很有趣,第二天到现场就讲给周星驰还有导演李力持听,他们异口同声说,那不如加个文状元啊……可是现场已经没有人可以演了,周星驰看看我,招招手让化妆过来给我造型。”

    写“文状元”这个角色时,谷德昭觉得挺轻松,可真正演起来,他说自己紧张得不行,一场吐血的戏拍了两天,“我压力很大!你看片子就知道,我在前景,然后后面站的是巩俐、黄霑、郑佩佩,都在那边给我做背景板。加上我自己也不好!完全没考虑到自己是演员,还以编剧的身份在想角色。我吐了一次血,李力持觉得不错。我又说,还可以这样子,于是再试一次。我想了好多种,结果拍了好几条。幸亏黄霑老师给我打气,说‘肥仔,不要怕,我不出声,没有敢出声的’,我才够胆演下去!”

    吐了两天枇杷膏混合红色颜料的血,谷德昭说导演喊“过”的时候,他的隐形眼镜上已都是红色了,“后来慢慢有经验了。虽然也都是客串,但知道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回报,拍《长江7号》的时候就是,我只有一个镜头,周星驰本来很想剪掉的,但我出镜的时候刚好是徐娇的一场哭戏,周星驰怎么都不能剪。最后,他只好把我留下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02-07 00: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轮到张国荣开工,他又会拉着我说,‘肥仔,坐,吃点什么,告诉我,他们昨天拍了什么?’
==================================================

哈哈,哥哥在打探消息呢~他好像蛮喜欢称呼人家肥仔肥妹哦~
 楼主| 发表于 2009-02-09 02: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有喜事” 不败的电影元素(2009-02-08)

巫培双  《联合早报》



  从1988年的《八星报喜》,到1992年的《家有喜事》,到1993年的《花田喜事》,到1994年的《大富之家》,到1997年的《97家有喜事》,到1999年的《九星报喜》和阔别了几年再出现的《家有喜事2009》,整整横跨了五分之一世纪,但是这7部电影,不管从故事的架构、拍摄的手法、片中人物的个性,几乎都是一模一样,如出一辙。而且就连片名也都大同小异,唯独《大富之家》没有“喜”字,可是基本上意思是一样的。20年拍了7部,绝对不是偶然,而其中有4部都是破了当年在香港的票房纪录的电影,可见电影的成功绝对是人为的,也是成功商业电影中一个很特别的模式。但,这个模式是否就真的是不败的呢?

  总结这个模式的电影,不难看到相同的几个特点,一,全部是喜剧,二,全部都是当年的大牌,三,黄百鸣(或是监制,或是编剧,或是出品人,其中更参与演出,总之身份举足轻重),四,贺岁电影。不过,无奈的是,所谓水能载舟,亦可覆舟,这四大特点,不巧的也正好是这一系列电影的致命伤。

  先看特点一,七部片子都是喜剧。喜剧是商业电影当中最难做的一种,恐怕比爬上九十层楼再跳下来更艰难。因为只要你找到大胆的人,做好安全措施,然后从九十层楼上跳下来,再漠不关心的人也可能会被这惊险的动作吓呆,并由衷地拍案叫绝。然而,尽管你做足准备,笑话只要不好笑,是没有会笑的。因为,要引人发笑确是一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条件辅助的,而在电影的世界里,往往这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是可以计算出来,也就是所谓的商业考量的方程式。而所谓的方程式也就是经过了千锤百炼,反复使用的……笑话听上十次八次或许还是好笑,20年内重复使用,就算新瓶装旧酒,还能奏效吗?针对这个系列的电影,不难发现其中都有一个角色是花花公子或娘娘腔,要不然就是有老姑婆或黄脸婆的人物设计,这次出场的轮到了“老姑婆+黄脸婆”的吴君如……就如打麻将,每一把都做“万子”,相信不用说,大家也知道糊的几率是高是低了!

《家有喜事2009》

  特点二,七部片子的卡士都是黄金卡士。《八星报喜》有周润发、张学友和郑裕玲。《家有喜事》有张国荣、周星驰和张曼玉。《大富之家》有梁家辉、袁咏仪、张国荣、刘青云和郑裕玲。《花田喜事》甚至还加入了许冠杰和关之琳,可说是部部都星光熠熠,耀眼夺目……除了以上的有吴君如、许冠杰、张国荣搭配黄百鸣、毛舜筠和关之琳……看贯了周星驰、周润发、梁家辉、张国荣之类的巨星,如果突然变成只有古天乐和郑中基呢?是不是有一种吃叻沙或炒粿条少了鲜蚶的感觉呢?

  特点三,黄百鸣。此人乃香港电影举足轻重的人物。不要以为他只是以上电影里总是饰演那个“大哥”角色的小男人,又或者是当年那个名落孙山、寒寒酸酸,终于郁郁寡欢的“开心鬼”朱秀才。其实,他可是制片3部、导演5部、策划12部、编剧59部、监制70部和出品了94部电影,五次突破香港票房纪录的“桥王”黄百鸣!因为他,《喜》系列电影在20年内拍了7部;因为他,观众至今仍然对《家有喜事》里周星驰和张曼玉那“翻转过来巴黎铁塔式接吻”津津乐道;因为他,08年出了一部《叶问》(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才是《叶问》背后的主要推动者)……慢着,不是正在说贺岁片的成功模式吗?干嘛突然提出《叶问》?没错,如果大家仔细翻阅黄桥王这几年的战绩,大家不难发现他这几年的最成功作品分别是《七剑》、《龙虎门》、《导火线》和《叶问》……而这些都是动作片!显然他已经移情别恋了,这次回归“有喜事的家庭”这个不帅不败的剧种,虽然仍然不算失败,却怎么样也重燃不了《家有喜事》和《八星报喜》的火花了!就如一个变了心的男人,尽管使出再多的花招,也未必能够打动少女的放心。

  不过,在这么大篇幅地“狠踩”了《家有喜事2009》后,是不是意味着2009年版本的《家有喜事》就不如之前的六部作品,甚至不敌本地另外两部贺岁片《幸福万岁》和《大囍事》呢?或许应该这么说,就如和过去几个版本结尾时的那段歌词一样唱道:

  “齐欢唱~~~家有喜事~~~啦啦啦啦啦……”

  第四个特点,贺岁片。既然是过年,何必太执着,太认真呢?过年开心就好啦!怎么说,观赏一家人开开心心的事迹毕竟比两个人谈情说爱,更有农历年的传统、气氛和意义的……
发表于 2009-02-09 11: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现在的香港电影有每况愈下的感觉,桥段仍然用8、90年代的,没有什么创新,过去那些喜剧导演、演员岁数都大了,就说黄百鸣也得5、60岁了,新一代又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新老交接的并不好。
这两年新出的香港原产电影都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内地和合拍的电影好看。
真怀念哥哥的电影时代~
 楼主| 发表于 2009-02-09 23: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会演的都老了,不轻易接戏了,年轻演员没有几个会演戏的
发表于 2009-02-18 22: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ktgwd 于 2009-2-9 23:49 发表
会演的都老了,不轻易接戏了,年轻演员没有几个会演戏的

总结的很精辟,的确是这个样子的,现在的年轻演员真是在“演戏”而已
发表于 2009-02-27 10: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但是香港电影依然是我的最爱。
发表于 2009-02-27 10: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8过合拍电影也不纯粹,有很多因素要考虑,也是难免有失望的地方.
发表于 2009-02-28 20: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像哥哥这样艺人毕竟是太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