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515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20
|
& B+ F/ P) j# p
文摘自: # |: f1 J" H9 j- B5 a
《影像的逻辑与思维》by 香港文化评论家 林沛理 5 C. r `) W: r2 w, o
. |, j0 f8 f& L n. Z8 B9 y: I# R! e
9 \% v9 C# |& F8 _9 C
论者最大的虚荣也是最大的诱惑,莫过於為评论对象盖棺论定。本文不是要為张国荣盖棺论定。作為一个浪漫象徵、一个文化符号、一个表演艺人,张国荣所以引人入胜,在於他的曖昧矛盾和不可捉摸。这样一个人物赏者既眾,评者亦多,但难有公论,更何况定论。我有兴趣的,反而是探讨张国荣作為演员,对香港影坛產生过甚麼影响,又留下甚麼遗產(Legacy);他在香港电影史上会佔怎样的一席位。
4 T$ s# w O t, F4 H % u2 U6 _& S6 Y( _
张国荣入行二十五年,拍过约五十部电影。他的演技虽然得到广泛的讚赏,但似乎从来没有论者将他与周润发、梁朝伟,甚至黄秋生相提并论。一般的意见认為,张是有天份的演员,但尚未足以靠演戏成家。
( _2 r& Z6 S. R4 \9 }$ U+ e
$ ^' y/ ]0 N ~2 D+ I& e 这点我不同意。我认為香港影坛上,张国荣是极罕有的演员作者(actor-author)。他在银幕上最动人遐思、耐人咀嚼的演出,或纤柔、或华美、或椎心刺骨、或惊悸哀慟;都有一种真的假不了、来自生活与扎根於痛苦体验的真情,一种感情的浓度,一个活生生的「我」在。张国荣没接受过正统的戏剧训练,他作為演员所倚赖的最大资源是他的生活体验,他受过的伤害,他的恐惧,他的爱与恨,他的血、泪和苦,以及敢於提取这资源的勇气和决心。
W g9 o0 F' q, V# c6 I6 c; F
! }6 H h; K8 ^% E m& g6 q 这种演戏方法得之於真,这类演员可以成就最动人的演出,但也要冒最大的险。美国戏作家田纳西威廉斯说过,现实生活是演戏的本质,以假乱真只是演戏的方法。故此,演员必须入世尽俗、俯仰天地、投入生活、面对自我,对一切都坦坦荡荡。对他们来说,唯一的防御就是不设防。/ g# X0 H' H# u/ B2 S) V
# T& [( p) H6 a7 m% y0 l
张国荣也许未必熟悉威廉斯这套有浓烈殉道者色彩的演戏理论,但他在银幕上每一次精彩的演出,都是对这套理论的实践和验证。这可以从张国荣早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烈火青春》说起。谭家明导演的《烈火青春》尾大不掉,叙事吞吞吐吐,结构支离破碎,但到目前為止,没有一套港產片比它更成功地探讨香港年轻人的虚无主义。对电影里面的年轻人来说,青春是一种消耗,成长就是要坠入无聊之境。张国荣的演出最令人意外的,是其漫不经心,点到即止。这个当时只有二十五岁的小伙子,并不急於在银幕上证实他懂演戏。然而正是这种从容、不经意,甚至不耐烦,使张国荣成為香港八十年代新感性的代言人。7 ^' ]3 R& u0 H$ P
$ R+ {7 h) N7 f 这也是张国荣作為一个演员与眾不同的地方。他演戏往往只使七八分力,演技有时藏的比露的多。这与多次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梁朝伟的演戏方式大异其趣。梁朝伟总是要给我们太多的演技,却在这过程中不自觉地提醒我们真实与戏剧的距离。
t1 d& N! `( ~# ^2 n: x
" L% Q9 _2 y# u0 X c: x 九一年的《阿飞正传》,今日重看,仍像张国荣亲笔的书简、隐私的日记。张国荣是《阿飞正传》的作者更甚於王家卫,没有张国荣的《阿飞正传》简直令人无法想像。如果《阿飞正传》堪称浪漫经典,那张国荣成就了王家卫,而不是王家卫造就了张国荣。" b: y' k) j& V5 R' {( s" l3 N
% Z f( T' \. r& p; U" \0 K0 k6 i8 J 这套令人神伤的电影中,张国荣透支了他童年的不快,对父亲的怨恨、母亲的失望,塑造了一个感情上一无羈绊,却经常受困於一种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带有自虐宿命的悲观情结的浪子形象。张国荣的演出,初看、偶看,觉得放浪形骸;多看之后,回味之餘,才发现其世界之寂寞萧条。他的举手投足,依稀可闻他无奈的低迴、独客异域的沧桑。
" Q6 o% R9 M a8 [ + L, E: |6 b- f1 |0 s
历史上其中一个最著名的同性恋者,十九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OscarWilde)认为,生活最大的悲剧并不是它令人心碎——那是最自然不过的事,而是令人变得铁石心肠、麻木不仁。张国荣的人已逝,但他的一颗心永远是热的,跳动着的,这是我们每一次看张国荣的电影、在舞台上的演出,甚至接受访问,都心领神会的。也许这就是张国荣作为一个演员、一个表演者,以至一个人,留下的最大遗产。5 |3 x9 L# }- w8 A P' w
5 j( o. K2 b' G! }
0 B6 D, g, B7 E' U5 f+ D。
% @0 c8 W) M5 d! D0 J% f。
) a' N9 H- R$ N% p: }。
4 @* H4 l: U- U! I/ R- `* W& n$ w! _。
% e/ ~; C6 m6 r8 e# o0 O' L. [2 ? H8 N/ @
' w: m! @+ A" n; j Y/ N j#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