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4|回复: 8
收起左侧

中小学京剧课的“上海样本”(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02-27 16: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近日,“国粹”京剧凭一条教育新闻,占据了大众的视线:教育部宣称,从今年3月开始,要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甘肃等10个省市的中小学里,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学生们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

  京剧“唱”进课堂,是用心良苦还是其行也难?面对纷纷议论,教育部发言人前天又作出解释:此举重在“推广”而不是“要求”。
  不管出发点如何,京剧进课堂试点已箭在弦上。怎样让孩子们对京剧感兴趣?京剧课教师又由谁来当?对学习效果怎样考评?实践经验总是比纸上谈兵更有说服力。昨天,记者来到以京昆艺术为学校教育特色的长宁区新古北中学,一探中小学京剧课的“上海样本”……
  【现场直击】 “刁德一”露馅了
  “站住!”只听高喊一声,匪兵刁小三追一少女上场。紧接着,“女一号”阿庆嫂出场,声音清亮,眼珠转来转去会说话。斗智斗勇之时,胡传魁、刁德一在二胡声中纷纷上场。
  这是现代京剧《沙家浜》的经典唱段《智斗》。一切看来都像模像样:组织排练的是上海京剧院的旦角演员柳风飞,拉二胡伴奏的也是上海京剧院成员陆湘雯,饰胡传魁的更是照例找了个小胖子,还三七开分头,看着就挺逗。只不过,“刁德一”有些露馅,本该作刁难状的他却使劲忍着笑,脸上还“忍”出了一对小酒窝。
  终于,忍不住笑场,边笑还边挤眉弄眼,台上台下一群稚气的孩子笑作一团。
  这个场景发生在昨天下午的新古北中学四楼音乐室。每周二下午的第二堂课后,14时40分至16时30分,是全校的拓展课程时间。分艺术、科技、体育三大板块,其中艺术板块包含京剧组、京歌队、京鼓队、昆曲组及舞龙舞狮队。《智斗》的演员即京剧组的成员。负责协助排练的学校音乐老师说:“每周二下午,就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
  旁边教室,高亢昂扬的合唱声传来:“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这是京歌队在排练合唱,三十多个学生坐成两排,腰杆挺得笔直,神采飞扬,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唱的是《红灯记》的选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正是教育部选定的15首京剧教学曲目中的一首。
  京昆不分家。四楼的另一个教室,上海昆剧团的朱晓瑜和胡保棣正领着学生走台步。“勾脚面。”“眼睛抬起来。”从六年级预备班到初二的十来名女生,手跷兰花指,袅袅娜娜一圈圈走着。她们排的是《牡丹亭·闹学》春香唱段。主教老师朱晓瑜工闺门旦,已年届六旬,在新古北中学教了好几年。她说,读曲看谱,对于现在的学生已经容易得多,因为老师们已将古代使用的工尺谱改写为简谱。记者留意到,一位姓刘的英语老师也在一旁暗自捻指学习,她说每个艺术班基本都有一名像她这样的“跟班老师”,在组织学生学戏时也跟着学。她已经跟学三年了,去年5月学校艺术节上还与学生合演了一段《游园惊梦》里的大花神“堆花”,“第一次吊眉化妆,花了整整两小时,再穿上戏服台上一走,蛮陶醉的。”
  【校方观点】不是培养艺术家
  喜欢学京剧吗?记者一连问了十个参加京昆课程的孩子,回答都是肯定。
  为什么喜欢呢?“蛮好玩的。”初一(1)班的姚嫣妮细声细气地回答,尽管昨天排《智斗》时她坐了许久“冷板凳”。“是国粹,我们应该传承下去。”这个答案出自“刘副官”胡雄风,虽然听起来很“大人”,但小男孩说来却斩钉截铁。
  在新古北中学,入校之初的预备班学生必学《京昆艺术欣赏入门》一课。关于课程必要性,这本教材如此阐述:“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京剧,不知道国粹,甚至妄自菲薄,就不对了。”
  校长孟永根介绍:学校开展京剧、昆曲教育已近十年。学校还特地编制了一整套融合多学科内容的教材试行本,如《京剧与文史知识》、《初中美术、劳技与戏剧》、《初中音乐与京昆艺术》,语文课将学习京剧唱段中的历史知识,劳技课学画京剧脸谱;此外,每天早晨8点做两套操,除了广播体操还有一套请京剧团老师编的京韵操,将云手、山膀、顺风旗、海底捞月、鹞子翻身等动作一一操练。   
  孟永根说:二期课改的办学思想就是以素质教育为特质,要求学校在基础性课程外,还设立拓展性课程。在孟校长眼里,京剧的许多剧目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精神,是人文教育的绝好载体,这成为学校推广京昆教育的首要出发点。   
  除此之外,身为语文老师的孟永根也很认可京剧和昆曲的艺术性:一举杯,一次宴会;一转身,行程万里。“舞台上得其‘意’而忘其‘形’,观众则知其‘形’而解其‘意’,即‘意’到了。这些东方文化独有的审美特质,对陶冶学生的气质和身心大有好处。不过,孟永根始终强调,“京剧进学校,不是培养艺术家和演员,而是培养观众,传承民族文化。”
  所以,新古北中学一直致力于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喜爱京剧和昆曲。音乐老师王莉雯说:“学生更喜欢具体化的东西,比如台步表演、武打动作、舞台效果等。”因此,尽管传统戏曲讲究京剧唱段原汁原味,不追求舞台效果,比较注重唱词唱腔,但这所中学每年至少投入10万元,用于组织学生演出、添置服装道具等,演出《贞观盛事》时会将舞台布置得华丽绚目。同时,京昆课也不考试,只是根据平时表现,分为“优、良、合格”几个等级,力求令学生更为接受。
  【专家建议】 重在启蒙
  京剧进课堂的消息甫出,就备受争议。对此,前天教育部发言人解释: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是“试点”不是“全面推广”,更非“要求”。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举动?记者采访了上海昆剧团副团长张军和中国戏剧协会副会长龚和德。
  “我的朋友最近都在议论这件事,”著名昆剧小生张军告诉记者,“大家褒贬不一,不过我觉得这是件好事。”张军说,他最近也在研究怎样把传统优秀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京剧进课堂,可以说是走了尝试性一步。
  张军的观点,来自昆曲普及的实践经验。1998年以来,上海昆剧团进行了“昆曲走近青年”系列活动,为高校学子作过200多场演出。每一场演出都很热烈、很轰动,但每次两小时惊鸿一瞥后,许多人选择了遗忘。“我们每一场面对的几乎都是完全空白的新人。”张军说,每次开场前都要问台下,对昆曲了解多少,回答总是:不了解。多次重复之后,台下的掌声再热烈,他都会感到一丝悲哀。他深觉,传统戏曲向年轻人的普及,必须通过更持续、更系统的方式,进课堂也许是成本最小的一种方式。“我希望昆曲也能尽早进入课堂。”
  龚和德对京剧进课堂也投赞成票:“这是重建民族信心、传承民族文化的好事。”他还认为,全国性的戏曲普及教育不能百花齐放,而应以京剧为主。“京剧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和国际性,是‘国粹’的代表,作为中国人,唱京剧是文化身份的一种标志。”龚和德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认知,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个好现象是,这两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日益重视,就说京剧吧,国内陆续建了些新剧场,很气派,硬件上逐步在改善,但光靠这些还不够……”龚和德说,京剧进校园是培养观众、提高本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尝试,虽然很难预料京剧未来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兴衰,但“撒下了种子,总是会发芽的”。
  对于社会广为争论的曲目问题,龚和德和张军都认为,教育部选定的15首京剧经典唱段中,传统戏确实太少了。龚和德说:“‘样板戏’在唱腔上是成功的,唱词也比较贴近现代生活,但在艺术魅力和文化独特性上就差了一点。其实传统曲目中也有很多通俗易懂的唱段,像《打渔杀家》、《霸王别姬》……”张军也认为,京剧进课堂重在启蒙,虽然传统唱段的戏词对中小学生而言有些难懂,但表达了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独特韵味和感情,这种传递是最重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02-27 16: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还蛮有模有样的

现在的小孩子蛮幸福哈
发表于 2008-02-27 18: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要乱了..以前只是欣赏...不过基本上是没有欣赏的
发表于 2008-02-27 19: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蛮叫阿拉起唱<北京一夜>,卡卡
发表于 2008-02-27 19: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只京腔蛮来三饿....哈哈
发表于 2008-02-27 19: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沉丹田饿
发表于 2008-02-27 19: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美女9月份要上小学了,看课程好像一年级是学《报花名》,希望没有记错,呵呵!
发表于 2008-02-27 20: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劇很難唱的哦
发表于 2008-03-04 22: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儿~~~
可以让孩子们 接触到国粹 了解到她的美
京剧太美啦 迷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