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22066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50
|
楼主 |
发表于 2007-07-28 0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作品分析
1.想你
张国荣的处女作,却并不稚嫩,其实张国荣发表的作品质量整体比较均匀,包括这首想你,乐思清晰,节奏鲜明,流行性很好。
2。由零开始、风再起时
这两首歌都是为张国荣告别歌坛所做的,但相比较而言,前者叙离情,后者抒别意,前者娓娓而谈,后者激烈一些。因为是有感而发,所以歌曲也都气韵流畅,“由零开始”的调性稍复杂一些,“暂别远去,远去找那自由再冲刺”一句有一个临时的转调,然后又回到原调,这样一个变化为这首歌增添了色彩。
在我看来,“风再起时”最特别的地方是竟然在1993年被童安格重新填了国语歌词而翻唱过,作为一个曾经写过那么多优美旋律的一个创作歌手,一个几乎从不唱别人写的歌的人,竟然少见地翻唱别人的歌,而且是张国荣这个并非专业创作人的歌手写的歌,至今还觉匪夷所思。但这也许证明了一件事,“风再起时”是一首好曲子。
3.沉默是金、烈火灯蛾
沉默是金是和许冠杰合作的产物,作词的一方是许冠杰,歌词似乎以张国荣为原型,语重心长,作曲的一方是张国荣,唯一的一次以传统风格(五声音阶)谱曲,似乎向以擅长此道的许冠杰致意,两个了不起的人物合作了一首经典歌曲,留下了一段乐坛佳话。沉默是金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也许中国人还是对五声音阶的歌曲更有亲切感。
烈火灯蛾也是与许冠杰合作的歌曲,但是风格是张国荣式的,旋律线条很细致,也许是因为流行性稍差,所以并不如沉默是金那么出名。
4.有心人
电影金枝玉叶2的插曲,金枝玉叶1的主题曲“追”是一首广受欢迎的获奖歌曲,很多歌手都翻唱过,在拍摄金枝玉叶2的时候,张国荣为这部续集亲自写了一首插曲“有心人”,这可能是张国荣写过的最美的旋律了,林夕的词让这首歌锦上添花,它两度获得最佳电影歌曲的提名。
这首歌分为色彩对比鲜明的两部分,前一部分徜徉在低音区,仿佛夏夜晚风中的暗香浮动,而后一部分忽然冲高,明艳如雨后新鲜灿烂的阳光,这是一首音域跨度达两个八度的歌曲,前后两部分各自运行在低和高的八度区,这样出来的感觉就是,荡气回肠。它真的很美,美地自然潇洒,美地耐人回味,有如神来之笔,仿佛能让人感觉到来自灵魂深处的一缕幽香。
5.红颜白发、忘掉你像忘掉我
白发魔女传1和2的插曲,红颜白发是张国荣第一次为电影写插曲,然而一鸣惊人地得到了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奖。这两首歌其实是姊妹篇,红颜白发是属于卓一航的歌,忘掉你像忘掉我则是练霓裳的心声,张国荣为这两首歌的结尾设计了同一个乐句,这两首歌同样地缓慢悠长,气息连贯, 起伏跌荡,这样的旋律非常适合剧中刚烈执着的爱情的悲剧意味。
6.关于电影夜半歌声的三首插曲(旧文略作修改)
夜半歌声——这首歌的曲式可以称为两段式,“依偎你心门”一句不但是前后两段的分野,也是上行五度转调的过渡句,除结尾句,前后两段的乐句基本相同,后一段运行在比原调高五度的位置上,这五度的差别不仅造成了听觉上的暗明的对比,也因此为乐曲注入了动力,引领情绪由低沉向激动变化。
第一句“只有在夜深”是关键句,全曲的音型基本上同它是一致的,全曲的旋律基本上是将第一句进行下行模进形成的,如果“只有在夜深”是一个动机,全曲就是在对这个动机的丰富中展开的。值得一提的是结尾部分,这首歌唱了两遍,第二遍加重了语气,然后走向结束,不但没有回到原调,而且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也并没有稳当地结束在主音上,而是落在三度音上,因此有了一种心潮难平、余音绕梁的未完成感,这样的手法并不鲜见,但是妙的是用在这首歌里非常之合适,有点儿意思了。
夜半歌声从音乐语言的运用上,可以称为工整简炼,气息连贯,转调平滑,有一气呵成的流畅感。在旋律的设计上,既有下行的模进也有上行的转调,造成了一种起伏跌荡,心绪难安的形象。在旋律模进的时候也注意每句略作变化,并不刻板,因此很有细节美。
深情相拥——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可能是张国荣唯一一次写的三拍子歌曲,用一种类似圆舞曲的节奏描摹甜蜜厮守的时刻,他写得很好,流丽而富变化,升5音的运用赋予这首歌西式的色彩。
一辈子失去了你——同前两首歌相比,这首歌旋律复杂而多变,抒情咏叹性更强,在曲式结构上看,第一句“一辈子失去了你”是一个陈述式的引子,象一声叹息。引子的作用一般是开宗明义或引起下文。在这首歌里,第一句的引子就是拉开戏剧帷幕的手,之后开始一段悲歌,从“你任我憔悴”开始,转为起伏变化较大的中段,从这一句开始,突然来了一个增五度转调,如同冷风突袭,令人揪心,然后转回原调,但仍然按捺不住,因此最后又来了一个四度转调,在激动难安的情绪中结束了这一段,歌曲又回到第一段的悲歌中,最后在坚定然而悲哀的语气中走向了结尾的悲鸣。
这三首歌曲风格更为统一,从内容上看,不但“夜半歌声”这一首是宋丹平的郁积的感情的倾吐,另外两首虽是戏中戏的歌曲,也同样照应着宋丹平爱情的乐与悲。从技法上看,三首歌虽然有不同的风貌,但具有一些共性,比如它们都运用了转调,用了很多5、6度的跨度较大的音程,也用了很多的半音,因此,具有一种西方音乐的调性色彩,也具有歌剧或音乐剧音乐的抒情咏叹性质,同时也具有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感,所以,这些歌非常配合整个电影的光影感觉,那是一种如古典油画般以红黄色为主的浓稠色调与90年代电影语言相结合所呈现出的特别味道。
在谈到插曲的创作时,张国荣曾说:“整首歌用上弦乐,很接近舞台上演奏的音乐,且没有古筝等中国乐器,目的是要配合整部戏的情节及色调。” “戏中的宋丹平是一个很前卫的音乐家,若编一些很中国调的歌曲,会很不协调。”“借鉴外国歌剧的唱腔,又全无敲击部分。”我认为他最后完成的作品很好地实现了这种设想。
7.小明星
虽然这首电影插曲没有获过奖,也不如以上的电影插曲那么出名,但张国荣无疑是喜欢这首歌的,在他的陪你倒数专辑里,用粤语国语两种版本诠释了这首歌。小明星用一种比较短小的旋律,舒缓的速度,亲切的调子,表达出一种纯真的朴素的感情,仿佛是低声细语的催眠曲,也仿佛是在寂廖的星空下汲取心灵平静的启示。在张国荣的作品里,这首歌也算是很有特色的一个了。
8.红
这是一首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这首歌的创作意念和曲的创作来自张国荣,林夕根据张国荣提出的“红”的理念写出了歌词,作为1996年新专辑的主打歌曲,也成为了跨越97演唱会的高潮曲目,在2000年的热情演唱会上,张国荣将这首歌赋予了一种新的色彩以配合热情演唱会的整体风格。这首歌的词意充满隐喻,意象丰富而恣意纵横,意思皆在似与不似之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也具有了很强的艺术上的可塑性,张国荣将其在舞台上以类歌舞剧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仍然保持这首歌所具有的朦胧的感觉美。
“红”从曲式结构上可以分为两段八个乐句,从结构上看,第一段包括四个乐句,第一句是开始句,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重复和加强,第三句是变化句,第四句是收束句。第二段包括后四个乐句,四个乐句之间的关系与前一段一致,音型结构也与第一段基本一致,只是这一段的旋律整体运行在不同的位置,旋律线条起了变化,细部也有变化。从整体结构看,很象是唐诗的节律。诗歌与音乐本来就是二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有着相通的艺术规律,而“红”使用这样的结构,显得既工整又简洁。
“红”开始于小节的强拍上,然而又是中速。编曲者用一种强劲、稳定但又暗流涌动的节奏和电子乐的迷幻味道,赋予了这首歌现代的色彩,然而不失其诗意朦胧的意境。
9.寂寞有害、大热
这是两首“快歌”,张国荣写的绝大多部歌曲都是偏于抒情性的,只这两首歌例外,他曾在访谈中说,“好多人講張國榮不會寫快歌,不行,怎么能這樣被人小看,所以怎么都要寫一些快歌。。。”好胜的他为了填补空白,写了这首寂寞有害,后来又写了大热,其实所谓快歌,在写作上并没有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大概在于某些段落音符排列密集一些,气息短一些,寂寞有害写得很得其中奥妙,而且它的结构并不单调,用一种层层递进的方式将歌曲推进,张弛有度,在情绪已很高烧的歌曲的后半部分又插入一段“试试与他….”,起火上浇油的作用,让其后歌曲的情绪更疯。虽然这种手法不是没有人用过,但是他这么做还是很令人惊喜的,张国荣真的不简单。至于大热,套路和寂寞有害相仿,但就没有后来这一段了。
10.意犹未尽、作伴
这两首歌并不是很显眼的歌曲,静静地躺在专辑里,没有在其它场合出现,虽然作伴被填上粤语歌词后在《这些年来》专辑里被再度演绎,但是似乎还是弱了一些。“意犹未尽”是个很好听的小品,其实只是用了两个主干乐句做了些精细的变化写成,结尾刻意不落在主音上,真的是意犹未尽,这首歌短,但是精致不啰嗦,其实很多感觉就是一瞬间,捕捉瞬间感觉的短小音乐就是意犹未尽的感觉吧。音乐里用了切分音,使节奏很跳动,编曲用木吉它作主角,配以清淡合声,整首歌有一种民谣式的素面朝天的清新动人。
作伴怎么说好呢,这首歌不算很差,但是我不能说它好,就象一个句子完全按语法造出来了,可是并不是句有意思的话,这就是我对这首歌的看法,它的旋律有些牵强,不美,当然这也许只是我的感觉,如果说张国荣有哪首歌写得较失水准,我选这首。
11. 这么远那么近(Cash最佳另类音乐奖)
这是一首受几米的漫画向左走向右的启发而产生的歌曲,也是张国荣与黄耀明合作的《Crossover》里最有新意思的一首歌了,整首歌的戏剧性和画面感很强,两个人你说话我唱歌,关系似近还远,似远又近,命运际遇缘份之不可测知就是如此飘忽的吧。张国荣又一次展现了他天才的一面,他是如何展开戏剧性也就是叙事性的呢,在这样一支短短的歌曲里,要做到并不容易,他将旋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旋律很有表情,象是在铺陈和营造气氛,第二部分节奏突变,旋律中出现了很多细碎的半音阶进行,情绪逐渐变得紧张,象是展开和交代剧情,第三部分是一段高音的咏叹,仿佛到了叙事的高潮。这支歌的旋律还如黄耀明所说,带有异国情调,这种异国情调一是因为采用了中国人不习惯用的和声小调式,其次在于第二部分的半音阶进行,以及第三部分的高音部分,气息很长又逐波走高的旋律,有些象意大利歌剧的那种地中海阳光式的感觉。最令人兴奋的是,这些元素如此完美地统一在一首歌里,让人耳目一新。
张国荣在这首歌里还贡献了成串的独白,黄耀明话:“當然這當中濃濃的戲劇效果有很多都是由哥哥提供, 那些獨白的部份就好像是畫龍點睛一樣,令歌曲也生動起來。”但是谁能想到这是临场的即兴发挥呢?黄耀明如是说:“这首歌在錄獨白的過程中其實是好好玩的一回事, 錄音時哥哥只是錄了一大堆說話, 很隨意的, 而我就只憑直覺選了一些我覺得是頗為對的感覺試試放在歌裏, 沒想到全部好像度身訂造一樣”。
12.写给乐坛友人和后辈的歌
张国荣曾经为他的友人和后辈写过6首歌,为他人写歌往往要照顾一下对方的特点,比如音域、适合的风格等。这可能是与给自己写歌的不同之处,而张国荣本人则是一个能演绎各种风格的音域很广的歌手。很遗憾写给许志安的“永远怀念你”至今还没有听到过,谈谈其它5首。
“如果你知我苦衷”是写给周慧敏的歌,旋律细腻又有几分凄楚,出于喜爱,2002年黄耀明将其翻唱,他说:“錄這首歌的時候確很順利, 說真的當你對一首歌很有feel 的時候是會錄得特別順利的。而我對「如果你知我苦衷」這首歌特別有感覺, 基本上是一進入錄音室就可以錄唱。”
“太阳伞下”是1989年为当时新艺宝唱片公司的年轻歌手黄翊写的,是个节奏跳跃情绪愉悦的歌曲,看得出作者的用心,张国荣在歌里用了一个短的转调,为歌曲增添了变化,而结尾的音落在属音上,留下余味。
“自首宣言”用布鲁斯节奏写成,有一种味道纯正的幽怨感,张国荣唯一的一个布鲁斯作品,赞叹一下,他很得其中三昧呀!
“一晚”是写给麦洁文的,张国荣用小调式为这个歌声甜美文雅的女歌手写下了一支略显哀怨的抒情曲,不失也不过。
“极爱自己”怎么样?它是陈冠希的代表曲目,有国粤两种版本,2000年,张国荣为这个迷恋hip-hop 和R&B的新人类写歌,在好听的旋律之外着重了节奏的生动,还特别在歌中写了一段英文Rap,嘿嘿,哥哥也疯狂!
13.共创真善美、诺亚方舟
共创真善美作于1988年,是香港电台《踏上公民路》节目主题曲,诺亚方舟是为Cash颁奖礼作的歌曲,两个都可归于功能性歌曲,这样的歌曲一般来说艺术性会差一些。共创真善美这样的歌曲,有说教的成分,可以很牵强地认为是“主旋律”的作品,其实不太好作,容易空洞而虚假,年轻的张国荣那时算是尽了力了。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诺亚方舟,旋律硬朗兼振奋。
14.玻璃之情、红蝴蝶、敢爱、我知你好
在他去世后,人们才听到这些歌,在他被抑郁症折磨摧残的最后岁月里,他是如何还能写出这些歌,是在病情发作的间歇某些回复健康和希望的时候吗?不忍去想象。如果造物主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收回他的杰出创造,至少我们还有他最后的音乐留念,这些携带着他的最后生命的音乐。
“玻璃之情”是一首令人心碎的歌曲,很多下行的乐句,象一声声叹息,但它的乐思又是清晰的,三段式的结构流畅严谨气息贯通,“及时地道别没有罪”,在“时”这个音上,他突出地在两边的同度音中间用了这个降半音作为过渡音,这个习惯用法是他从1993年红颜白发开始的,可能是觉得特别有感觉,所以在后来很多作品里都用到了或者是在演唱的时候习惯式地就这样处理了,非常张国荣的一个用法,在这首歌里听来觉得分外地无奈。“红蝴蝶”的旋律有一种纤弱柔美轻盈然而却丝丝哀愁的感觉,歌曲以小调式写成,幽暗忧伤的情调。
其实这四首歌尤其是后两首是不忍卒听的,不是不够好,是因为你能感觉到唱歌的人明显的力不从心,而你也已知道了他的结局……
15.“我”
关于这首歌,词作者林夕说:“(和Leslie合作)所有的歌词,其实都是我自己很自由地写的,因为没有限制,我才发挥得好。惟一例外的只有一首歌,(之前林夕先按自己的意思写的那一稿)他说那是我的歌,不是表达他自己心声的歌,所以要求我用一部电影里的一句对白来打磨。”林夕所说的这个例外就是“我”,张国荣创作这首歌是受什么启发呢,他要求林夕参照的那部电影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以下这首名为“I am what I am"的歌以及名为“La Cage aux Folles”的电影。
I Am What I Am
I am what I am
I am my own special creation
So come take a look
Give me the hook
Or the ovation
It's my world That I want to have a little pride
My world And it's not a place I have to hide in
Life's not worth a dam
Till I can say I am what I am
......
这首歌是首演于1983年的百老汇首部同志音乐剧"La Cage aux Folles"的选曲。而这部音乐剧脱胎于拍摄于1978年的同名法国同志电影,中文译为假凤虚凰。林夕在写这首歌的时候参照了“I am what I am"的歌词,比如,“谁都是造物者的光荣”等。歌词有国粤两种版本,林夕本人是都喜欢的,但张国荣更喜欢国语版本。
不是每个人都将信念建立在执着自我之上, 但这却是张国荣的生命意志和勇气的来源, 是他这个特别的生命的构造逻辑。在这首歌里,他采用两段式曲式,前半部分之前,先写了一个引子,唱出主题,“I am what I am ,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间奏过后,用较为平静和缓的旋律和宣叙的调子娓娓道来歌曲的前半部分,然后用一句过渡句将旋律整体拉高,进入歌曲的后半部分也即高潮段落,他将激情融于宽阔悠长的旋律设计中,抒发了歌曲意欲表达的磊落坦荡的情怀,然而结尾处音乐的落寞收尾又有一丝苍凉的孤独感。
“我”是一首接近完美的作品,音乐语言明白流畅简炼,词作具有诗歌与哲思的双重美感,而编曲又切合歌曲意境,用一种钢琴与管弦乐队的组合,既庄重圣洁又烘托了歌曲抒人生之大意的宏大感,演唱者用凝聚着深厚生命体验的声音表情,令这首歌达到了人歌合一的境界。“我”这首歌也是有鲜明的张国荣作曲标签的作品,一贯的清晰流畅的乐思,一贯的优雅简炼的旋律设计,一贯的他喜欢用的模进技法和半音式的过渡倚音。
“我”,在张国荣所有的音乐作品里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殊价值,这是他的人生宣言,是走过人生几十年风风雨雨之后的肺腑之言,在他的热情演唱会上,张国荣用一种坚定的气概严肃的神情充满激情地诠释了这首歌,象一个用艺术布道的圣徒,张国荣虽然曾经在一所佛教中学就读,也接触过西方宗教,但他自称没有宗教信仰,他的信念就存在“我”这首歌里。有了这首歌以后的张国荣,气象已绝对升华了。
听张国荣唱“我”,仿佛重温他忠于自我的一生,那么一个自尊、自强、自爱、自我实现的伟大的完美的个人主义者,他在人间留下“我”这首歌,也留下了他参与和改变这个世界的永恒证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