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22066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50
|
在香港乐坛的80年代的辞典里,张国荣是一个“非常”的人物,他不是许冠杰,因为他没有开创粤语流行曲先河的资本,他的歌曲大部分都是改编作品。他不是谭咏麟,因为他没有那样的微笑阳光,老少咸宜。他不是陈百强,因为他虽然忧郁,却没有在“粉红色的一生”中死去,仍炽热拥抱生命。他不是人见人爱,但是,他也被很多人宠爱,溺爱,错爱,无怨无悔的爱。
很少有人会相信,张国荣,至少领先了香港流行乐足足5年的轨迹。
而这5年,风好是他从退出到复出歌坛的时间差。也就是说,张国荣当初推出退出歌坛,是因为他走得太前,太快,他的音乐风格,他的演艺追求,他的情感取向,都与“健康”的主流风气存在不可调和的冲撞,在“乱棍打死异端”的年代,他不可能大胆去说,大胆去做,大胆地向全世界展现他最真实的一面。
只有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窥见他的一些蛛丝马迹。因为,影象是最虚幻的,人们不会轻易把张国荣等同于电影里的人物,而只会说他“多面”、“有型”、“可塑性高”。从而暂时疏忽了对他的攻击。
其实,电影里的张国荣,的确折射出了他本人一些正面、反面和侧面的人格、情怀。《鼓手》,一部普普通通的青春励志片,但“默默向上游”的自勉正是张国荣成名的箴言。《胭脂扣》,关锦鹏扬威柏林影展的代表作,多情而阴柔的“十二少”,让人隐约洞察张国荣的感情世界。《英雄本色》,正直而单纯,甚至有些莽撞的阿杰,代表了张国荣出道中期的处事态度。《倩女幽魂》,一出浪漫唯美的神鬼片,洋溢着张国荣在想象深海中畅泳的快乐神情。《阿飞正传》,张国荣凭此摘取金像奖影帝桂冠的“半自传”式作品,那个以“脚不着地的飞鸟”自喻阿飞,活脱脱写着张国荣的本色。《纵横四海》,左有发哥,右有红姑,挥洒自如,怎么玩怎么有,哥哥的人生颠峰境界!
虽然在张国荣引为骄傲的歌唱事业里,未必有如此丰富的表情。不过,熟悉张国荣音乐的人仍能感受到他“深蓝”的魅力。
张国荣前世的音乐旅程可以分三个阶段:
1977-1982 “红楼初上”的小生
这个时期,张国荣换了三间唱片公司,但他那把略有磁性却未免稚嫩的声线,与关正杰、叶振棠、郑少秋等大侠级人物相比似乎具有先天不足的贫血症,说起《I Like Dreaming》,《情人箭》这几张哥哥的“开山之作”,恐怕连他本人也要摇头不语的,这段时期,就如张国荣在银幕上的处男之作——《红楼春上春》一样,只有青春萌动,让人无限幻想……
1983-1986 “烈火青春”的偶像张国荣
对于黎小田、郑国江这亲的大腕级音乐人来说,张国荣不过是他们几十年江湖生涯中一个不起想的匆匆过客,但他们绝对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随手抛出的两首名为《风继续吹》、《一片痴》的曲子,却为这个热情的年轻人带来了迟到的春天。
满心期望在乐坛上闯出名堂的“十二少”,欣然接受了唱片公司给他准备好的“日式”包装,开始颇具传奇色彩的星光之旅。在那几年歌舞升平的时间里,日式包装在香港流行乐坛乃至流行文化界几乎是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林忆莲、蔡枫华、陈慧娴,甚至鼎盛时期的谭咏麟,都借助日式包装的威力浮出水面。于是,“烈火青春”的偶像张国荣新鲜出炉了,从策划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CI个案——
从VI(视觉)识别上,张国荣的调子是时尚,新潮,渗透着青春气息的蓝色,而不是人们心目中最保险的黄色,这首先就已迎合了追求个性和开放的新一代,从《Monica》到《少女心事》、《爱慕》,这片动感的蓝色越来越深。
从BI(行为)识别上,张国荣我行我素,他是香港第一位全方位能快(舞曲快歌)能慢(抒情慢歌)的男歌手,之后,杜德伟、张立基在他的激励下成就大器。由此,他成功百事可乐在华人世界的第一位形象代言人(十年后才是今天的郭富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