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89|回复: 8
收起左侧

惠安概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06-09 09: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惠安简介

  惠安县, 属泉州市辖。惠安县(简称“螺”)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泉州市的东北部。介于东经118゜38ˊ~119゜05ˊ ,北纬24゜49ˊ~25゜08ˊ之间。东临台湾海峡,南隔泉州湾与丰泽区、晋江市、石狮市相望,西与洛江区交界,北与泉港区界连。海岸线长140公里。陆域东西宽42公里,南北长37公里。全县陆域总面积621.83平方公里。总人口92.2万人,绝大多数为汉族,有回族、畲族、蒙古族、壮族、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惠安县人民政府驻螺城镇。    

  惠安县历史悠久,置县前属晋江县。汉时属会稽。晋时属晋安。梁、陈时属南安郡、县。唐时属武荣洲。唐开元八年(721),属晋江县。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晋江县东乡十六里(都里)置惠安县。取“以惠安民”之意而得县名“惠安”,上隶泉州。相传置县时卜地螺山之阳,迁五代闽将张悃于青山之下,以其地设县治(即今惠安县政府驻地)。元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913年,属南路道(1914年,改称厦门道)。1928年,废道直属省辖。

  1934年,属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8月23日,惠安解放。同年9月5日,惠安县人民政府成立。解放后惠安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为泉州专区;同年改称晋江专区;1970年,改称晋江地区)。其间于1955年,划出涂岭的义路、岭北、东坪3乡归仙游县辖。1985年属泉州市。2000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泉州市泉港区(从原惠安县划出山腰、埭港、后龙、南埔、涂岭5个镇作为泉港区的行政区域)。至2003年12月,全县共辖有螺城、洛阳、崇武、东园、张坂、东岭、辋川、涂寨、螺阳、黄塘、山霞、净峰、东桥、紫山、小岞15个镇,百崎(回族)1个民族乡,11个社区居委会, 284个村委会。

  改革开放以来,惠安人民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弘扬“勤奋刻苦,务实求真,团结拼搏,创新争先”的惠安精神,奋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已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经济特色的石雕石材、食品饮料、针织服装制鞋、建筑房地产和海洋水产等五大支柱产业,成功打造了“惠雕”、“惠女”、“惠泉”三大品牌。石雕建材、惠泉啤酒等惠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不断提高;规划起点高、开发规模大、科技含量足、市场前景广的走马埭万亩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已成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示范点;“惠安女”更以其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神韵十足的服饰,成为东南沿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福建旅游五大品牌之一。1992年,惠安县跻身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1994年,首次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进入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行列。2000年,实现GDP124.5亿元,同比增长22.6%,财政总收支6.3亿元,同比增长33.6%,连续七年蝉联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之首,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九五”计划的各项指标。2001年,实现GDP144.13亿元,同比增长18%,财政总收入7.564亿元,再次荣获福建省“十强县”第五名、“十佳县”第一名,位居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百强县第49名。昔日贫困闻名的“地瓜县”,如今已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成为福建省经济比较活跃、发展后劲比较强的沿海开放县之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7-06-09 09: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区景点


惠安县城螺城镇是惠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色秀丽。古以城址形象海螺得名,既有孔庙、科山寺、平山寺等千年古刹,又有龙泉宫的龙柱、碑刻、龙泉井、等文物古迹和正在规划开发的科山公园等旅游资源。是闽南金三角地区蓬勃发展的一块热土。

科山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科山公园

科山公园位于惠安县城西侧,规划用地总面积2.2平方公里,是集旅游、观赏、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游览景区。园区拥有建于宋元祜六年的科山寺、建于五代后梁年间的平山寺、建于元统三年的平山寺塔,保存着较好的明、清、近代摩崖石刻,还有形态奇异、造型别致、栩栩如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石雕景点景观,主要有科山公园大门、岗岫广场、龙凤呈祥浮雕墙、天潭广场、魁星岛、渔翁钓鱼平台、飞天九龙壁雕、石雕名苑广场、百狮园、 布达拉景区、惠女广场、“龙马精神”纪念柱、锦绣阁、 惠泉瀑布、夕照藩楼、锦溪草堂、革命烈士纪念碑、莲花塔等18个景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百狮园里的一座石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科山惠女广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平山寺

     在县城北郊2公里处的东平山小坪顶,始建于后梁贞明年间,名乾峰寺,明代改名为平山寺。寺东南向, 总面积约900平方米。东平山,景色幽美,寺又早有盛名。现建筑形式和气势的恢弘壮观,是全县所有寺观的冠 冕。寺四周设有附属建筑多处。仅存元朝石塔一座,足可珍贵,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片瓦寺

又名张后室、高士岩、石窟。位于惠安紫山镇南安村西边的一片瓦山(石室山)顶峰。因巨石覆盖如瓦,故称。初为明代乡贤戴卓峰辞官归隐所辟,后人以天然洞室改为寺宇。覆石方圆600多平方米,最高处10多米,主洞室深广,尤为奇异。现山中寺旁有戴氏的摩崖诗刻、题刻及清代以来的题刻10多处,真所谓“天真自适”的“石室名山”。

一片瓦寺诗刻选
  
元•释大圭《正月游一片瓦岩道人留竟日适兴成诗》:

片石成岩屋,高扉寂寞滨。
雪晴来野客,春早见幽人。
烟火寒山近,盘蔬午甑新。
留连爱林麓,城郭有嚣尘。

明•苏濬《一片瓦岩》:

石室划然开,青云归一片。
夜静众山空,清风自相扇。

明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戴一俊题诗勒石于寺前岩石上:

天开石室倚云端,碧水丹崖厉大观。
百里列屏争拱揖,千年佳气自盘桓。
喜瞻南极瑞光炯,遥指上台龙势蟠。
兴到不妨频著履,时看绿野长芝兰。

一片瓦寺门前西侧岩石间,亦有戴一俊一诗刻:

人间何处访丹丘,蹑磴飘然物外游。
太室烟含嵩岳晓,石门月映庐山秋。
坐来顿觉道心静,凭眺还占紫气浮。
懒性偏宜朝市远,天真自适更奚求。

一片瓦寺西侧石壁间,有戴一俊摩崖石刻《题高士岩》:

壮节当年辞帝阍,金章紫绶等浮云。
翛然高卧羲皇上,行乐相看绮里群。
一局松声韵空谷,千峰竹叶送斜曛。
栖迟犹讶鹿门近,却笑北山虚勒文。
〖注〗绮里群:指秦末“商山四皓”东园公、甪(lu)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鹿门:《左传》:“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指鲁国叛乱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洛阳古桥

位于泉惠交界处的洛阳古桥,横跨洛阳江入海口,素有“海内第一桥”之称誉。始建于北宋皇佑5年(1053年),建桥历时六年八个月,由时任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兴建。桥长834米,宽7米,残存船形桥墩31座。此桥首创用“筏型基础”来建造桥墩并发明了“殖蛎固基”法。游客可欣赏桥上石碑,石塔及石将军,可参观“蔡襄祠”和“昭惠庙”。

该桥的建筑与规模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巧夺天工的聪明才智,堪称造桥史上一座丰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惠寺、石塔、石将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洛阳古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7-06-09 09: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武古城

崇武—福建省的重要风景名胜区之一。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武古城。古城位于崇武半岛,濒临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建于明洪武20年9(公元1387年),全城周长1567米,墙高7米,城墙内有2,3层跑马道,有4个城门,城门上建有门楼、烽火台、瞭望台。成四边有窝铺、月城、墩台和通外涵沟,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代名将戚继光驻此督师抗击倭寇。明末郑成功也曾据此反抗清兵。现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丁字形石砌古城。

崇武海滩,铺金砌玉,拥有16.8公里的海滩,有12处月牙形的沙湾。其中“半月沉湾”素有“南方北戴河”之称,大乍得乍山八景“龙喉吼烟”、“狮石晚照”以及新石器时代遗址等自然景观引人入胜。

崇武古城内外古迹四见,拥有建于宋、明、清的宫、庙、庵20多处。著名画家洪世清教授以海边礁石肖形摹状创造的“大地艺术”岩雕群出神入化。

崇武古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MS这地球模型是个不知什么海和什么海的分界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塑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龟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净峰寺

空灵奇秀矗立三面环水,怪石嶙峋,独具秀丽山光海色的净峰山上。

净峰寺始建于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净峰山又称净山、尖山、钱山,海拔110多米。净峰山称“钱山”,传说这里是八仙中李铁拐成仙之处。弘一大师为寺作了一联:是真仙灵,为佛门作大护法;殊胜境界,集僧众建新道场。极赞李仙祖为佛门护法的德行。净峰寺一字排开的仙祖殿、文昌祠、三宝殿构成了独特的风景,集儒道释为一处,实属罕见。这一景象可以说是泉州文化的缩影,她印证了泉州自古以来兼收并容的文化涵养。近代高僧著名文艺家弘一法师(李叔同)与此挂单。弘一大师在寺的客堂题了一联:自净其心,有若光风霁月;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师。大雄宝殿内又有大师一联:皈依佛法僧勤修戒定慧,弘扬大乘理利益诸众生。清朝郑板桥字碑“天然图画”四字,正是净峰寺山光海色的写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施琅墓

施琅(1621-1696),晋江人,任清朝福建水师提督,平定台湾,显有战功。
墓位于黄塘镇,墓区有神道镇石将军、石兽,康熙37年(1698)谕祭碑亭、钦赐祭葬墓坊、龟跃碑亭。现为省级保护单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百崎回族乡

惠安县百崎回族乡是福建省唯一回族乡,位于百崎回族乡白奇村的百崎家庙为“九乡郭”祖祠,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后有重修。庙坐于朝南,占地674平方米。主体建筑沿中轴线由南而北依次为凹斗门、两廊和祀厅组成。围墙大门偏西而设。祀厅面阔五间,进深六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硬山层顶,现庙前尚存午门遗迹,规模崇宏。庙保留清代建筑艺术风格,有研究价值。位于百崎乡下埭村的郭仲远墓是郭仲远与其妻陈氏合葬墓,建于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郭仲远祖系元代来泉经商的阿拉伯人。墓座东北朝西南。石铺三层埕台,第三层台为墓区,中置伊斯兰教风格的辉绿岩墓盖二具,周雕云纹和莲枝纹,南侧上层阳刻阿拉伯文的《古兰经》句,后墙半月形,中嵌云月图案石刻。在百崎回族乡白奇村西700米处的石亭俗称“接官亭”,位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泉州后渚港对岸,为昔日惠安对外交往的渡口之一。相传百崎回民为迎接明代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禀访百崎而建,亭坐北朝南,占地60平方米,面阔、进深各二间,清乾隆、光绪年间重修。新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及明永乐年间建造的接官石亭,百崎回族开基祖郭仲远的伊斯兰教式古墓等及结婚形式、丧事仪式等奇特的民风民俗更引人留连忘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接官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7-06-09 09: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风民俗


惠安女

在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的海边,有个特殊的族群,就是惠安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闻名海内外,有人说她们是少数民族,有人说她们是汉族。这一带的7个乡村总共只有几万人,虽然她们只是惠安县人口的一小部分,却引起了海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的关注。她们的形象随着文学艺术家们的摄影镜头、诗歌和音乐走上了银幕,书刊、报纸和五线谱,一直从中国走向了世界。人们把她们的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戏称为“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

惠安女服饰是极具特色的妇女服饰之一,它以黄斗笠、银腰带、蓝上衣、宽黑裤为主要特点,展示女人身材曲线美和阿娜多姿的神态 ,令人百看不厌,领略无穷的美感,成为许多人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成为当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惠安女特殊服饰,可分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净峰两个类型,不同的是,前者斗笠较大、厚、重,边沿稍有弯曲;后者斗笠较细、薄、轻、小。后者也蒙上头巾,但头巾上缀有红色小花蕾,中青年妇女多把双辫子折在头顶的两侧,包上头巾似有梭角的感觉。手上也提有黄色竹篮。在头顶前方还别着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妇女头发还留有刘海。惠安女头戴的斗笠涂上黄漆,具有防日晒雨淋作用。花头巾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上缀绿或蓝色小花,或是绿或蓝底上缀小白花,折成三角形包系头上,有挡风防沙、御寒保暖和保护发型等作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惠女服饰介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崇武/山霞 (40——50年代)
生小孩后住在夫家的打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崇武/山霞 (60年代——现在)
当婆婆或祖母时的打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崇武/山霞 (60——80年代)
留有古俗余韵的结婚盛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崇武/山霞 (70年代——现在)
婚后平常时兴的打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惠东地区(清未——30年代)
儿童用品:用于御寒、佛诞游乡或其它节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净峰/小乍 (60年代——现在)
中老年人的便装、发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净峰/小乍 (80年代以来)
包花头巾、戴斗笠,在裤带和斗笠上作装饰,成了一时的流行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崇武/山霞 (清未——30年代)
结婚或其他喜庆日子的穿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崇武/山霞 (清未——40年代)
婚后或大节日在夫家时的打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崇武/山霞 (40——50年代)
少女平时的打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净峰/小乍 (清末--20年代)
用于结婚或喜庆日子,髻径二尺余,重达十来公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净峰/小乍 (清末--20年代)
婚后回娘家或生小孩后,住夫家的便装打扮,发髻长二尺以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净峰/小乍 (清末20--40年代)
富贵人家小姐的便装打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净峰/小乍 (清末30--40年代)
用于结婚或节庆日子,取代了“大头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净峰/小乍 (50年代——现在)
用于结婚大典,逐渐取代“圆头髻”。
 楼主| 发表于 2007-06-09 09: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子乡思夜夜心,最忆是乡音”南音、高甲戏等传统民俗文化的蓬勃发展,成为乡魂索梦牵的一道永远的风景归依。石文化、渔民文化血浓于水,搏动着惠安人世代不屈不挠的奋斗脉冲。

泉州高甲戏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金门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音乐曲牌属南音系统。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一种化装游行演出,在民间乐曲的伴奏下作即兴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因主要演宋江的故事,被称为“宋江戏”。清中叶,艺人们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再次发展成有文有武的“合兴戏”,突破了专演宋江戏的局限。清末,又吸收了微剧、江西腔和京剧的艺术表演形式,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闽南地方戏曲,始称高甲戏。

  高甲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的剧种,它的地域特征明显突出,操闽南方言泉州腔,演唱南音,吹奏南乐形成本地区具有很强欣赏性的大剧种,承载着地方文化的诸多精华。所创立的傀儡丑(木偶丑)表演艺术的独持性,是其他剧种少有的,它演时活泼风趣,舞蹈性极强,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涌现出“柯贤溪、陈宗熟、林赐福、许仰川”等闽南名丑。培育出中国戏剧“梅花奖”优秀演员。

  1949 年以来,高甲戏《连升上级》、《风冠梦》、《金魁星》、《金刀会》、《上'舅婉儿》等剧目接连引起轰动,在中国戏曲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高甲戏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曾多次到香港、菲律宾、新加坡、台湾、金门进行访问演出,它不仅深入到闽南人的精神世界,且是维系大陆、台湾、东南亚华人华裔的一条重要情感纽带,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音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汇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疾如醉的心田。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因而在闽南和海外拥有众多的知音。
南音发祥于文化古城泉州,自从公元四世纪晋代士民避战乱入闽,定居晋江流域,历南朝、隋、唐以至南宋,中原文化艺术随汉族士民的不断南来而流入泉州,日臻繁富。益以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空前兴盛,外国宗教音乐也予泉州本土音乐以深广的影响。泉州南音的渊源即由此而来,它不是土生土长的纯粹民间音乐,故有人说它是“唐代宫廷音乐的缩影”,也有人称它为东方古典音乐的奇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音乐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曲是个大乐种,南曲中所用琵琶,无论是弹法或构造都不同于“北琶”而自派别。南曲这种横抱弹奏的姿势,只有从古书和出土的唐代乐俑中可约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公元五、六世纪时期是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唐代后期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

[url=htt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曲的洞箫称为“尺八”,这是目前我国罕见的乐器。并以十目(节)九节(段)、一目两孔为标准。  日本“尺八”是由中国传去的。其中“古代尺八”,是隋育龄时期传去的,用于宫庭雅乐之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音笛萧乐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曲的二弦,不同于二胡。其形与宋代陈肠《乐书》记载的奚琴相似。二弦在别处早已绝迹,仅朝鲜尚保存此乐器。它和南琵、“尺八”一样,堪称是我国民族乐器宣言加中之瑰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音高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音三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拍板亦称“檀板”、“绰板”(因唐玄宗时乐工黄幡善奏拍板而得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音响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7-06-09 09: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土特产品


惠安影雕

     惠安的石雕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名贯古今,但其中最为出色的,还属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惠安影雕。

    影雕,顾名思义其雕刻形象逼真,犹如摄影。它是以早年的“针黑白”工艺为基础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工艺,在仅1.5公分厚、磨得锃亮的青石板上,用粗细不同的各种微型钢钎,靠着铅点的大小、深浅、粗细、疏密和虚实的有机结合,精心雕琢,相应成像。它不仅能充分的表现出原作的真实意境,而且能通过石雕独特的艺术风格,使祖国的名山大川、英雄人物,乃至世界各国的珍闻异事,尽现在这小小的青石画面上。其雕琢的画面无不纤细入微,超尘脱俗。

    影雕的主要作品有山水风景、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古今人物四大类。其产品画面有园形、方形、矩形,既可供厅堂、室内摆设,亦可馈赠亲友。其主要代表作有:《长城》、《漓江新貌》、《红楼梦剧照》,还有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汪铭铨》、《科•阿基诺夫人》、《郑成功》等人物头像、肖像,轰动香港、东南亚各地。
    影雕的雕琢必须心细且手巧,大部分多为女工从事的细活。近几年来,随着影雕艺术的不断发展,在这个特殊的行当中也涌现出刘碧兰等多位才艺兼备的雕艺能手。刘碧兰的作品,被国家外交部选为贵重的外交礼物,并多次参加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和西德等地的展览,被誉为“不朽的艺术”。

    改革开放以来,惠安的影雕艺术发展迅速。目前,全县已拥有影雕厂近百家,产品大多销往日本、东南亚、欧美和台、港、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自己也买了个马列恩斯毛肖像的影雕,不大,不贵,约莫45元吧)

崇武鱼卷

崇武鱼卷是福建闽南一带的一道名菜,也是泉州的十大名小吃之一,在闽南举行的比赛中多次获奖,深受闽南百姓及来惠安旅游观光的游客的赞赏。

  以海为生的人,顶风钻浪,时时在冒着生命危险,人们最重视的是平安顺利、圆满团聚。由此,在惠安海边崇武出现了一种含有祝愿美好圆满意思的菜肴——鱼卷。早年在崇武地区,除了婚喜宴席头道菜要上鱼卷,逢年过节或家庭便宴也必上这道菜,因此家庭主妇都会做鱼卷,只是手艺水平和原料质量不一样。

  正宗的崇武鱼卷的主原料选用这里盛产的优质鱼,以马鲛、鳗、鲨等最佳。加工时先去掉骨头及内脏,余者用利刀细细刮下肉去掉皮,用手揉成泥浆状,揉时边加进适量的盐水,最后加上精制地瓜粉(一般每斤纯鱼肉加2两左右)、鸡蛋清、碎猪肉、青葱等佐料,用手搅拌调匀让鱼肉发酵。加工合格后(靠加工者的手感判断,因而是质量高低的关键)的鱼浆再卷成一条条圆状体,放进蒸笼以烈火蒸熟,其加工均匀度、发酵度及蒸煮火候都极其讲究。熟鱼卷可保存几天至十几天,冬季可更长,如果放进冰箱或真空包装,保鲜期可达几个月。鱼卷食用时,可切成小段在清汤熬沌,也可切薄片油炸或与蔬菜一起炒。还有一种不做成鱼卷而做成小颗粒在滚开的水中泡熟,称为鱼丸或鱼羹。

(听说,随便拿起三条鱼卷一秤,一定是一斤。应该是这样吧,我也忘了,也没秤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惠泉啤酒

惠泉啤酒是中国十强啤酒企业之一,也是福建省惟一的啤酒上市公司,现有4个啤酒生产基地(本埠南厂、北厂,福鼎,江西抚州),总生产规模设计年产能力80万吨,现产能55万吨啤酒,总资产近15亿元,拥有一流的啤酒生产设备和雄厚的科技力量,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续多年居福建省啤酒行业前茅。05年9月,定位于区域强势品牌的公司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并经国家名牌事务所评估,“惠泉”的品牌价值已达21.9亿元。主导产品有惠泉生啤酒优质系列及惠泉小麦啤酒等2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和香港、台湾、澳门、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06年上半年,公司精品、国宴、特制、清爽四大主流拳头产品产销量已占公司总量的70%,中高档市场份额稳步提高,特别是易拉罐、330ml系列产品的产销量相比增长尤为突出,产品赢利能力得到提升。公司旗下控股泉州市金麦啤酒原料有限公司、惠安县兴龙包装用品有限公司、燕京惠泉啤酒福鼎有限公司、燕京惠泉啤酒(抚州)有限公司,参股泉州市龙珠酿酒有限公司及关联企业泉州中德印务有限公司和泉州百威制盖有限公司等,逐步形成以惠泉啤酒为龙头产品的集团“产业链”。      另外,国内啤酒龙头老大的燕京啤酒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燕京、惠泉的强强联合必将有效发挥两者优势,有力推动惠泉啤酒的高速发展,开创惠泉啤酒发展史上的新纪元,给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同时,燕京还表示力争使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在三年内达到G燕啤水平,可以预见惠泉啤酒将借助大股东燕京啤酒已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有利契机,做好未来几年的奥运营销工作。

发表于 2007-06-09 13: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个沙发
发表于 2007-06-09 13: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全全如果看到应该会很熟悉吧,她好像是泉州人
没去过这个地方
长了好多见识呢
发表于 2007-06-09 13: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听说过惠安女~~~其他的就不了解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