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22066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50
|
作者:陈琦
今年的娱乐圈从年初“闹猛”至今,热点接连不断,老百姓们茶馀饭后吃着“馒头”,听着“抄袭”,看着华人站在“断背山”上拿下奥斯卡,谈笑热闹之馀,恍然进入四月。
四月清明,这本是一个属于纪念的季节,然而当《甜蜜蜜——邓丽君金曲交响演唱会》沦为一场彻头彻尾的选秀活动;当张国荣“复活”的传言每年都要在报纸上反反复复上演几回;当陈逸飞的油画《飞天》涉嫌抄袭的消息闹得纷纷扬扬,这一切不由得让人心生悲凉,娱乐至死,依旧不休。
推陈出新的娱乐圈,一直以来印证的便是“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这句话,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却有了一个怀念已逝旧人的最好的理由。
实习记者陈琦/文
清明将至,本报特做一辑“为了逝去的纪念”专题。纪念,是为了纪念那些已随风逝去的故人;纪念,是为了纪念他们曾经在我们的生命里刻下了无法磨灭的美丽风景;纪念,与一切炒作无关。
当纪念成为藉口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在其泰国清迈所住的旅馆内哮喘病发,引发心脏病逝世,享年42岁,一代歌后就此陨落。在她逝世不久,北京的摇滚人出了一张《告别的摇滚——摇滚群星纪念邓丽君特辑》,并不温柔的嗓音却唱出了邓丽君歌中那份柔美情怀。
时下一场名为《甜蜜蜜——邓丽君金曲交响演唱会》即将在她离世11年后的今天拉开序幕。只要你喜欢唱邓丽君的歌,你将有机会站在舞台上面对上千乐迷唱出你的所爱。”日前主办方正式宣布,从2006年3月22日开始,我唱邓丽君”选秀活动即将启动。张靓颖、羽泉等将受邀担当决赛评委,通过网络海选闯到最后的五位选手要通过“唱功”、“台风”、“知识面”、“语言表达”等多个难关,方可脱颖而出。
听到这样一则新闻,相信很多人会感到雀跃,诸如“选秀”、张靓颖”、“网络海选”等关键词结合在一起的演唱会,怎么听也像是一场借邓丽君之名的不折不扣的“造星运动”,醉翁之意绝不在纪念本身。
其实,在现在30岁以上的歌迷心里,邓丽君的名字更多是代表着一段青春岁月,彼时全国都在流行灰朦沉重的颜色,邓丽君却带着她浓情蜜意的歌曲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宛如一道柔和的粉色风景。她因为不是美声唱法,在一些人看来,登不得艺术殿堂;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她唱得缠绵悱恻的情歌,引而不发,含而不露,“不直白、不过瘾”,甜蜜得没有深度。然而,当你洗净城市的尘埃,在黑夜里重温她的音乐,却仍会发现,那种安慰与恬美总是静静的呆在心中的一个角落,不经意间悄然而至。
一位以如此形式存在于众人心中的故人,却终究还是难逃这个浮躁而功利的娱乐圈的“致敬”。谁会去参加这场“选秀”?是那些至今依旧把邓丽君默默铭记心中当作一个已故旧友的歌迷,还是那些为了成名而挤破头去参加各大选秀比赛的常客?谁会去听这场音乐会?是那些深夜躺在回忆的河流上独自品茗老歌的听者,还是那些声势浩大冲着张靓颖前去的“凉粉”?
当纪念成为作秀的藉口,当如斯逝者成为后辈攀上娱乐圈的阶梯,一切都已无须再多言。
朋克重新被界定
今年是朋克运动30周年纪念,而后朋克GRUNGE的代表乐队“涅槃”的灵魂人物科特·柯本也已经从人们的视线消失了整整12年。1994年4月5日,当 27岁的科特·柯本在美国西雅图市的寓所自杀身亡时,悲伤的歌迷发出“朋克乐死了”这样的嘶喊。12年里,世界各地热爱摇滚乐的人们仍在怀念着这位在20 世纪音乐史上有着独特光辉的伟大乐手。
不久前,由加斯·范·桑特执导的讲述科特·柯本一生最后时刻的生活的影片《最后的日子》于全美公映,再一次点燃乐迷们追忆科特的情绪。而3首以前从未发行过的“涅槃”乐队单曲于去年年底发表。
中国的朋克风潮从很大程度上说是因科特而兴起的,这一点不少活跃在中国摇滚圈子里的乐手深有体会,如果不是那一年科特的饮弹自尽,至今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燃烧”与“残喘”的差别。
作为一个被推上制高位置的悲剧英雄,科特的绝望和痛楚至今被大多数人所津津乐道。人们反复惊叹着他在1994年那场著名的纽约不插电演唱会上如何声泪俱下的将老歌《wheredidyousleeplastnight》改成自己的绝唱;反复责难着其遗孀——“Hole”乐队的主唱寇特妮·洛芙是如何放浪形骸,在他生前和死后都以一个背叛者的姿态而存在;反复地将他那些用以宣泄内心郁闷的歌曲当作自己入门摇滚的必学曲目、不厌其烦地演绎着。
科特已成为一个标志,一个被愤青们标榜自己莫名其妙的愤怒的标志。
科特的女儿,如今已经14岁的弗朗西斯在最近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她的父亲:“他是个懦夫,我讨厌别人把我和他扯在一块儿!”也许这只是一个幼年丧父的孩子心中的无奈,在她眼里的父亲从容燃烧了自己,却留给别人无尽的残喘。
我们也实在无须把他太过神化,追忆并不意味着追捧。流浪、露宿桥洞、朋克绝望、结束生命……这些被人们反复叨念的事情,绝不是科特·柯本所追求的,毕竟,如若能够选择,谁不愿意过得安稳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