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2541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

楼主 |
发表于 2005-01-21 23: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手》相关文章
(转贴)BY 韩松(不肯定是转贴人还是作者); @! c# \8 ?& M& N9 T
80年代初,北方的城市﹐面对着10多岁那种蓬勃的青春,那里的萧瑟,太让人沮丧。
: n) n( R: P4 z! M: ]6 ]! t. w' V % L( {! t6 |4 M% q A& f$ q
我就是那些孩子中的一个。长大后终于可以离开家,辗转于国内的大城市,以及国际的大都市,有时会很惊讶在人家繁华似锦的80年代,我们的青春却阻塞在与青春痘的奋斗中,不是不惆怅的。好在—— 好在有那么一些事情可以幻想。
; ?3 e N4 Y; i; ^! v8 U
+ G9 T. t) o5 s& S 那时候,电影院里上演着一部电影,叫做《鼓手》。我和少年伙伴安偶然溜进去,看到银幕上的人和生活,看到银幕上秀美的张国荣,怔住了。
7 m( x( C$ V; j7 H) C/ u
% E" D" u/ p" D' T 银幕上的张国荣,就是片名中的鼓手,第一主角,影片大约的意思是说他为了实现买套架子鼓做鼓手的想法,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如愿以偿,其中当然少不了单纯的初恋。(时隔久远,不知内容是否准确,记忆有时会自动删减和混淆往事,不是我所能做的。)
* x# _- r$ B# X# @) F, L, x: Y . h+ U. \% @* a. c
当时我的第一个强烈反应是:为什么他长得那么好看?为什么他们长得那么好看?这让10多岁的我照着镜子找不到答案。为什么都穿牛仔裤,我身边的人没有一个像电影上的有款有型?这个答案在后来辗转漂泊之后,找到了:那种跟心胸、眼界有关的,发自内心、溶入骨血的东西,不是一个中小城市的孩子能在当时拥有的。! B! [! c$ _, }, {4 x/ q# b! k
但是这不能挡住我们对《鼓手》的热爱,我和安又偷偷去了电影院,并将一个随身听带了进去,就像现在新片的“枪版”盗版一样,我们把整个影片中所有有张国荣演唱插曲的地方,录了下来,为我们“偷盗”对未来的美好想象,留下了一个可以听得着的依据。
, V* f$ X7 M. U) t6 a# k$ a
( a8 t! _- F8 t6 P+ A& V: P+ a* m 然后在那些萧瑟的青春岁月里,一遍一遍地听张国荣在《鼓手》中的吟唱。这之中让我心动的歌词有“像怒海的小孤舟,努力就会有成就,(命运)我要和他决斗”等等——听,多么给人鼓励并可以令一个10多岁孩子振作的声音。 9 [9 C$ D3 G0 o: @) |+ G( L
那部电影我们看了好多遍,5次?6次?不知道,那是我和安做乖乖女的少女时代最疯狂的举动。安当时还买了张国荣的大图片,贴在家中床头。
' Z1 v. k& B1 b5 B4 } ! v# G1 M* ~0 @4 |( ?6 D
那部影片中的鼓手张国荣,让我艳羡的还有:他可以为了实现理想,赶场似地去两间BAR打工——多么生动而可以自主的生活,那是我对外面的世界最美好的想象。
7 R6 |, |) u0 B* d. ` 你看,其实你根本不知道生活究竟是怎样把阳光一丝丝渗透进你的心的,这是电影和当年那个美丽少年张国荣的力量。: Y) h- I# S' P' }1 s4 P
4 @% I0 r# T J, G4 {
后来我有幸进电影学院读书,并可以做编剧什¤-c的工作挣钱混生活。有时候我写着写着,就突然想,我这么随兴而至地写的东西,拍出来、放出来,也许也会影响到什么我从未相识的人吧。就像当年张国荣的鼓手对我是个抽屉中的大宝贝一样。# J4 J' }0 b; C
惊闻张国荣去世的消息那天,我正在倒计时地赶剧本,上网查点儿东西,一下就看到了那条消息,震惊是不用说的,而心口那种被堵塞的感觉却是在我意料之外的。我没想到现实的29岁的我会为一个陌生人难过。我发短信给身边好友,而此时的安已经在加拿大了。
. n) n5 Z% t% a% ] Z9 P " ~! N/ y' k3 l8 Y8 C: ~8 W9 i2 t
安是今年离开北京去加拿大移民的,跟着老公带着孩子,临行前我们还隍7d玩笑:也许你房子的隔壁就住着张国荣呢,据说他们都移民到了那里。 这样的玩笑和默契只有看过多遍《鼓手》的人才会了解。那是我们少年的记忆。
2 m s; ]" ?- a8 _& j. a9 G 我曾把我的关于《鼓手》这片子的故事讲给一个好友听,她正占据着一方有利地势做着电影评论的工作。她告诉我的真相是80年出品的《鼓手》是一个多么不入流的垃圾电影,“没人能看完”﹐由此她理解我们少年时对《鼓手》是多么的款款情深。. Q0 K, L4 h0 s( u; x) x% F
$ q# E* @( i/ e" o" L 我听到张国荣去世消息的第一反应是《鼓手》中的那句歌词,“我要逆风去,不管艰辛”,我想张国荣这次真的逆风去了。 : }! X3 l# ~" R
我发邮件给远在蒙特利尔的安,安在两天后回电话,她说她接到邮件后居然一迟疑:谁是张国荣?这和她的生活已经太远了。接下来才是万千感慨,我们还说有时间回那座北方城市的时候,我们一定再翻找一下旧物,也许还找得着那盘我们自制的“枪版”《鼓手》。
5 c1 q7 p$ B: k5 g6 h; T . I+ O: u5 D8 t
如果你也在这个圈子中混生活,那¤-c你呆得越久也就越了解银幕上和银幕下的区别,什么明星还是名导演,早已在我眼中回归他们的实际面貌。但对张国荣,在看了那么多报道后,我想生活中的他也应该和银幕上的是一样吧。 - t& ?. G, o/ D# l
因为那样如水般淡定、痛苦和纯真的眼神是装不出来的。 0 ^) C- U) [4 W2 u* X
这世界上,痛苦和纯真都是装不出来的东西。5 s! O" {' n# W7 _( L
" @) q' Z. C/ g' }
学电影做电影的肯定会看王家卫,会看他的《阿飞正传》、《春光乍谢》;而上学时候我们同宿舍的港片迷,自然会推销《胭脂扣》、《倩女幽魂》给你看,于是就看到了张国荣。
) ]/ Y9 C% X: m- ` 张国荣去世后电视里再播放《倩女幽魂》,张国荣饰演那个为爱不顾一切、简单善良忠厚淳朴的书生宁采臣。看着看着,我就莫名感动,想:其实女人内心想要的男人就是象宁采臣那样的男人吧,那样的温柔缠绵、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真正地无畏和勇敢——而这其实更像是女人的特质,比起来,男人就是混浊的东西了。* U& T! J! b3 z' O: S, t% N
而我总坚信,生活中的张国荣一定就是银幕上的宁采臣。
: ?) g8 `# \; D/ s1 p { & o1 l' t, P* p0 Q1 q2 Z
看了有关的报道,宁静对张国荣的那句话引起了我共鸣:你喜欢他也好,爱他也好,一点也不奇怪。现在哪还有这样的人啊。
) V& ?% R& U9 q/ H) ] 是啊,现在哪儿还有这样的人啊。
; k# Y/ p E! {" Q( J; k/ N 他是一个不容凡俗的理想主义者,这样和现实不妥协的人向你诉说着纯真的美好,让你看到身边的泥垢。年纪越大,越知道拥有这样的生活态度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多少人都被生活异化成凡俗的尘物,只为留给自己一片比较宽松的环境。那些现在看起来一个个刀枪不入的外表下,曾经何尝不也是真诚的莽撞少年。不向现实妥协是要自己逼迫自己到一个少人的高处的,而那上面的寒冷与痛苦,该是多么难以忍耐。所以你要放弃,我想说,我理解。
) P: L- c3 E# t0 o7 X0 _ 张国荣走了,带着给了我们幻想和希望的少年时代走了。
- J, {- ?; h& L' T/ s; V: M$ f 而面对生活,我们能否拥有他的善良和勇气? - N3 [4 x8 }% F c
安,但愿你在加国平安顺利。
8 N/ e2 V! x3 v* T& S3 [
" f" |* w9 n. h- n: l( E, A 但愿每个善良的人都能够平安顺利。# X6 t( u7 i' w8 d" h% p3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