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78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0
|
偶然看见有人评价哥哥版的《春光乍泄》时,用了恐怖这个词,这才是让我真正感到恐怖
哥哥应该做什么都是无可挑剔的,又怎么会比黄耀明逊色?
哥哥的音乐从来都是精雕细琢的,又怎么会“漫不经心”?
难道在最后的几年里,他真的已经倦了,累了,已经没有力气再为什么而感动?
带着些许不服气,听完了明哥版的《春光乍泄》,越听越紧张,果然是一派雍容华贵的气质!黄耀明是用心演绎了的,从声音可以感觉的到他的投入,而再想起哥哥版,竟觉得“漫不经心”四个字实在是贴切—一如此意味深长的一首歌,被哥哥用一种庸懒而近似于调侃的语调唱出,完全感觉不到痛的滋味。
再想到后期哥哥的许多歌,才发现不是意外,哥哥早就抛弃声嘶力竭式的呐喊了。
他只是轻轻地唱,随意地唱,不再刻意修饰,不再酝酿满腔的悲苦。就好象他所经历的爱情一样,早就过了激情澎湃的高潮,剩下的只有细水长流。
而我们也只有静静地听,认真地听,才能读懂哥哥的心意。
可惜没有人真正懂他的心意。
包括世俗之人,包括我们这些崇拜者,甚至包括他的至亲至爱。
很多艺人都说唱歌是最能表达自己的,一首春光乍泄不小心泄出了哥哥对人间无常的轻视,也许那应该叫洒脱,但这样的洒脱,对于我们这些逃脱不了命运掌控的凡人,未免又太张狂了,但那就是哥哥,一个永远只留给我们背影,永远都象迷一样解不开的传奇。
想到这里,算是明白了。
不管明哥的春光乍泄是怎样感人至深,那始终是另外的。
而哥哥就是哥哥,无可超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