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90|回复: 5
收起左侧

[分享]《悟空》 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07-17 18: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9 p0 F) y/ N, ~6 n
                                       ———无门慧开
# M: P, w' g9 E8 m+ Q颂平常心是道) s0 q2 C7 v" E8 c3 A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显现,当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追寻。
" R+ I# {1 C8 S! @这首偈子,表达了“平常心是道”的境界。若无闲事挂心头。一年四季个中不同的天气都各有各的好,全是佛性千变万化的游戏,悟道者一概笑而纳之。难是难在,“若无闲事挂心头”不是口头说说即得,而是必须痛下功夫,才能到达的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04-07-17 18: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悟空》 禅

夏间逃暑处,轩户对岩阿。/ E8 h. y0 F# a% a2 S7 r6 u; M
溪水漱无尽,竹风来更多。
# F3 o. J) U3 P4 H3 |百骸烦既谢,诸祖意如何?$ _0 |" |$ K) |- V: t. r+ s
坐久闻鱼戏,时时动绿波。- k* Q( |6 H! x7 j
          ———真净克文5 S# ^. G. y. {8 F% O& w
清凉轩- Y4 U0 U$ c+ Z6 \0 h9 e
这首诗,提醒人们在暑热的烦躁中一获清凉,当细参祖师之意。在观看“鱼戏”之时,不妨回思一下庄子观鱼的故事,“时时动绿波”--此时心意如何呢?
 楼主| 发表于 2004-07-17 18: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悟空》 禅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柱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 C( _1 Y- b3 I# B; ^                                            ———了庵情欲
+ ?  m7 S7 `  H行看流水坐看云1 C& X0 j# H6 f& P0 i1 `! t* s; W! w( `
这是一首上乘的禅诗,意境高远,不用禅语,却能深入禅理。7 x4 \- s3 N4 i' u! Z/ P& B
禅,原本就在生活中,是因为人离禅已久,才需要参禅,而得禅的人莫不表示:“唉呀!我们真是人在禅中不知禅啊!”
6 k' c/ H! x* ^8 K7 D原来,生活就是禅。) I9 h6 ~4 [! Y5 S6 ^( n1 u& p* D. F
“睡起有茶饥有饭”,禅就在这平凡的事物里,是这么亲切。“行看流水坐看云”,禅就是这么无处不在,人生就是如此与道契合,一如行云流水......
3 j' h8 m8 n0 v* w& N
 楼主| 发表于 2004-07-17 20: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悟空》 禅

白云与我最相知,我往山时它亦随,侵早和风辞嶂外,晚来依旧护柴扉。
- _3 o; O: y& f3 _8 f                                              ———湛然圆成
( w- a* p  r6 O9 q) i: I1 ?白云与我最相知
$ U- r! c7 v" {+ Y3 R# y& z  我们可以这样分析,白云就是象征与我们形影不离的佛性,而作者不过是以拟人化的手法来描述而已。白云离去,象征着我们忘失了佛性,在物质世界辛苦的体验各种酸甜苦辣,就像白天骄阳如火,白云归来,像我们完成了物质世界的功课后,又回到了佛性的寂静清凉,就象如夜后,清风徐来。" p/ h+ d. n  }5 X+ O) F
   只不过,除此以外,这样的“拟人化”的描写,还令我联想到,有没有这种可能,白云虽是聚散不定,但“她”也可能是有意识的,不是无情之物?2 B/ ]" `, s% a+ m4 D0 W
   佛法能生万法,万法都具足佛法,这是一体两面的存在,是千百年来悟道的体验。0 y. E9 I# \2 |% t& W% H
  
' K) }# u2 Z4 M0 h   像这样的“事实”,只要我们多思索一下,就会觉得“我们真的生活在不可思议的大神秘里”!从而更能在红尘中发现平凡的生活自有不平凡的意境,更能体会“饥来吃饭困来眠”的奥义。$ a, S0 o# |8 v6 B5 j/ P) z' Y4 `
    白云与我最相知......
# l( B& v$ I" q' z  Y  i  K/ m  H
 楼主| 发表于 2004-07-17 21: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悟空》 禅

林麓结茅屋, 澹然称所居。( c" n$ f1 C6 \: T  d$ o  ]+ J
松风惊破梦, 涧水静涵虚。
* y+ ^! F8 A! W春老花犹媚, 秋残叶未疏。* N( M+ e* G' F
良宵无限意, 东岭月初生。# W. O, ]6 W  t8 b! ~* c( ?: |
           ———丹霞子淳
6 V! t0 J! q( t3 R+ t
' G& ~& h# ]1 E/ P0 F- {   山居4 i+ u  ^+ Q$ y0 L
“松风惊破梦,涧水静涵虚。”人生如梦,如今人老多病,梦如残絮,昏昏糊糊,常常被松风“惊”醒。涧水奔流,声如钟鸣,却反使这一片山谷更为幽静,显得空空茫茫。1 V5 F2 f: T8 E# C! A; D9 D
    “春老花犹媚,秋残叶未疏。”暗喻禅心不老,生机永存。“良宵无限意,东岭月初生。”在这似春似秋的山居中,真是良宵难尽啊!这是的“无限意”是什么呢?请看东方吧。一轮明月在万山从中冉冉升起。
发表于 2004-07-18 14: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悟空》 禅

    : x! ^' Z0 w/ ?& I; k  u
      ' P5 X5 g1 o. u
       禅宗开始是自于佛经的拈花示众公案。$ t; }/ {  A) {8 ?* p
       释迦牟尼有一次在讲台上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把手里的一朵花拿给大家看。亿的这一行为令在从多弟子们茫然不解。因为释迦牟尼以往升座以后总是长篇大论的地讲述法要,唯独今天只给大家看一朵花,什么话也没有说,这实在是令人费解的。3 I5 n' \, {; _* t' d
       就在大家感到茫茫然无所适从的时候,有一个叫迦叶的和尚心领神会地破颜而笑。
8 b( a+ P6 O) j" `/ I  I( I4 i# j       释迦牟尼马上开口言道:“吾有正眼法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与摩诃迦叶。”! k7 \( F7 F4 j
      原来迦叶和尚在释迦牟尼拈花示众的时候,并没像其他人那样观察他的行为,也没有像其它人一样希望听到释迦牟尼讲述法要。因为他知道:———凡是从其他的地方去找什么佛性是了无穷尽的。唯有放下自己的一切执着以及一切目的,使自己的心灵荡空寂。方能如实地发现自己的心灵世界。
; A: _6 A/ i- r6 U0 e3 I, f+ X       迦叶比丘放下了一切,连佛祖的行为与法要都不放在心上。正在此刻他与释迦牟尼心心相应,于是本来面目就完整地呈现了出来。从此首开禅宗顿悟法门之先河。% w% X4 x* b7 J0 a6 d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开悟以后,三叹奇哉说:“大地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然而常人的心思是时刻迁流不止的,如同瀑布一般流转不停,一泻千里。众人心中杂念倾刻千里,若想开悟,只有放下心中一切目的:
7 ^& r9 Y5 Y4 z' n+ I% Q       从来菩萨不离身,自家昧了不相亲,
7 p4 k/ k$ X6 M/ T       若能静心回光照,得见生前旧主翁。3 f: i1 z: b1 t
       欲问它是谁,灵山佛祖心。:)
) a1 g6 }+ q# p7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