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69|回复: 9
收起左侧

缅怀与思考——送给喜欢顾城的朋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7 13: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两句诗曾为多少人耳熟能详,使多少人因此记住了顾城这个名字。1993年10月8日,顾城谢烨夫妇的猝死,在中国诗歌界像一场大地震,也在世界文坛引起了极大影响。一个被无数诗歌爱好者所崇拜的“童话诗人”,一个在诗人背后默默承担一切的妻子,在生前生后留下了多少让人惊讶、不解、猜测、争论的话题……“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回首间,十载光阴已悄然流逝,关于诗人的事事非非也逐渐平静,经过岁月的沉淀,留下来的更多的是理性和人性的思考。
8 G, j/ `! Z' }$ v  c. B0 g) w北风在评价顾城时这样说:“他是个天才诗人,在诗歌艺术上是优秀的,但勿须讳言,在生活、性格上,他是偏执的,有缺陷的。他对妻子最后的残暴,也常是人们的非议所在,但我觉得,对他这样的人,我们要分开来看,他有作为诗人的一面,也有作为普通人的生活的一面,生活中的他和诗中的他是不一样的,是分裂的。就像克尔凯郭尔,他的爱情悲剧成就了诗人哲学家的他,还有T.S.艾略特,他的婚姻生活是失败的,但他的诗歌艺术是伟大的,这些都是个体生命在特定生存环境下的偶然,旁人无从模仿,也模仿不来。长期以来,人们提起顾城,就会把他与杀妻的事实联系起来,这是以讹传讹的谬误。实际情况是,谢烨脑部被重物击伤,顾城打伤妻子后自缢而死,妻子是后来因抢救无效才死的,远不是后来人们所传说的用斧子劈死妻子,不是这样。他们的感情很复杂,不是我们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只是通过文字去了解他们的人。对此,我觉得还是少一些虚妄的评判。我们只需对他们进行一种缅怀和纪念,对他们的思想脉象进行一种反思。以前,对于他们的生活争论的太多了,但是在他们生活之外的人,谁却也说不清楚。我想,还是多一些沉默和思考好一些。”
0 W* J, S$ }  X- t; [" t对这样理智而人性化的评价,我极为赞同。   
; u5 H3 K+ y( a7 L# M0 o$ |初识顾城,是在读过他的那首《一代人》之后:5 _3 s* W8 {" C( ^
      
7 ?# f  W: J; o) Y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w2 y3 x4 \% E- x1 l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4 H# x/ m) h+ k2 v6 M- }$ W
       3 v4 t: G4 Y% s0 d

8 `) P% g: h; z$ n短短的两行诗,引起了我对顾城强烈的兴趣。顾城生于1956年,年仅10岁便经历文革,并在文革里开始创作。曾随父下放到山东农村。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后自杀。与舒婷同属“朦胧派”诗人,并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他的诗简约、自然,伴随着整个社会的理性和反省力的逐渐复苏,他的个人情感的表达往往折射出对黑暗时代留下的创伤的思考和对个人以及民族命运的审视。不难看出,这首黑夜正是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1 U4 d' Y8 S+ ^) G8 C      
' |! O8 w- N1 Q7 L/ o% y顾城,这个只有37载春秋的梦幻者,却在岁月的年轮上刻下一道深深的印记。关于这个一直在童话与现实间徘徊的诗人,世人对他有着诸多的争议。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咎于他、雷米、英儿之间纠结不清的三角关系和他的杀妻之举。
  V0 q2 d: |1 G$ V6 F; s也许,太执着于童话梦幻的人是难以忍受现实的残酷无情的,就象太注重生活细枝末节的人难以接受轻描淡写的粗旷笔锋一样,顾城的城堡坍塌了,生命从此也就失去激情,失去动力,失去支柱。于是,绝望,绝灭!9 s5 |) x4 @$ L1 s5 V# q. G7 Z5 v5 e# W
        7 g6 k* P3 M* {/ j" ~
他曾是个任性的孩子:) Z. h( v/ p: p& T- G# ~: M# D: G
               - h" _7 f. q9 {+ s) Z: T) v6 A
              我想在大地上+ n! d3 D% P1 y; f6 D/ M! h+ g1 D
              画满窗子+ V2 `$ D. f7 I$ j3 v  b0 D2 u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 r5 g$ O/ U5 X' Z+ D+ [7 E6 i) ^              都习惯光明- g  j/ V( n, Z! o2 s
  ! ]! a5 |: _3 r7 m: V
        # W: \! A$ C- ]: d1 E% a1 d- p" Q2 e
4 y" l, t4 c- g" g8 J# F# i
他一直都坚持北岛那样的信念:' d5 T+ {6 N" v& R) E& p
   
. `* s" o- g4 P# v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3 L. N; C8 d& X7 w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0 V# l& g4 u1 G1 f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 \- S5 g' m) m. I/ _3 O9 [% u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0 Y9 j" w* X9 b( B, ]* o
/ T( a1 V8 o, q$ V, W0 M9 m      
! ?' @1 A* o! V9 E+ s3 U1 |( p他习惯于用眼睛找寻未来,找寻光明,找寻心中早以埋下的那棵梦的种子。雷米,他深爱的人;英儿,他钟情的花。他一直希望有一座城堡,里面有人,有花。最后独自一人守护着人,看护着花。他甚至于将自己的亲生子排除在他的城堡之外。他的世界是如此地狭小,如此地孤独,如此地完美,以至于容不得半点的瑕思和缺憾。可是,现实是冷漠的,它给顾城的,不可能是尽善尽美。人儿依旧在,然而心却濒于枯萎;花儿依旧开,然而却散落到了天涯,不再属于他一个人!那曾经以为坚不可摧的砖与瓦也一片一片的破碎。美仑美幻的城堡,就这样地结束了!
1 A0 l2 ]) V4 B- r8 k        ! _( r& I) Q* f6 \% d
他是可怜的,同时也是可悲的。他是那样的相信自己的美梦可以实现,他是那样的对世界充满所谓的无知。我想说,诗人的世界不仅仅要有梦幻,还要懂得在现实的草地上放飞理想!我们需要童话的纯真,但更需要现实的清醒。我们不要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 D2 C7 `1 X' N6 o$ a        
! q1 d5 z  G' P5 c顾城已经远去,去了他追求的远方,去了那个可以实现他梦想的远方。不知在那里,他还会一如既往地固执于他的梦吗?他还会自私地要将他的城堡建好吗?那个伤痕累累的雷米一定还会是那样地温柔吧?
* m# V1 H4 e; k) T9 y6 t# N  L
" ?% Z; z3 o, z# g
) L) l3 ~2 j, M9 |1 h他没有被黑暗遮蔽,他坚强地用自己的双眼找到了光明。可是,那样的光明,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他走出了黑暗,走进过光明,却没有停住脚步,走入了迷途,终于走向死亡。
) @' S- m" U$ e" Y1 l' c3 G        
( R* M1 X- q6 |不要说现实的一切沉重,其实童话的世界同样可怕。它用美丽的图案挡住你的视线,那一座座海市蜃楼会让你想入非非,那一层层空中楼阁会使你不能自拔。痛苦可以让人沉思,美妙则会让人迷失。不要太相信美丽,请接受冷酷!1 L. [3 H1 \. ]3 l2 ^- ?& J
            
  M/ [4 {: M/ k& j" ]5 c' O          我端起手中的那杯苦酒,
) |) r( A; T+ X" ~- o( A6 o4 f- v5 U          对生活说:“不够苦”
( c3 K/ s4 C) p! D. t! o          ; r' R; u% y8 K" \/ _& y/ D5 s
          请在心需要的地方,- P; G/ P4 W1 ~9 `& E( ^
          放上一块石头。
8 R$ E, z1 W  x& ~        3 |% a+ [" I0 D3 v/ f3 z* G

- o  v7 P- k, W
5 e* F0 D  F. C( {1 y7 z0 G0 W# g是的,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  A1 L7 v/ e- e( h, o
心有时真的需要一些负重。
( Z' D" K- ~1 s1 W* _# E$ s& t4 _) h" |  v& a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实是一面镜子,看得到自己,望不到前方。非得撞到头破血流,才能有义无返顾的资格。换句话说,只有把自己揉碎了,才能把自己升华。
) v3 r% u' E2 a$ d6 g   
2 Q8 b7 _3 G  d& f1 L# ]每一个天才的心都是千创百孔的留痕,荣耀的背后都有深深的伤痛。当那么多的人对顾城在激流岛的种种表示诧异、不解、唾弃甚至蔑视的时候,是否能感受的诗人心中爱情不再后的绝望,对于一个唯灵浪漫的人而言,笔不过是心的寄托,当心灵找不到归属与承载的实体,作为人的意义不在,(或者他没有找到人存在的真正的意义)笔下对真善美的呼唤又是如何的微不足道。他选择了一种极端近乎与残忍的方式祭祀他的爱情。他只是个任性的想要爱的孩子,为了这样的执着。他也愿意用生命去换,再说什么人道不人道,也未免像是他的光环外虚无缥缈的泡泡。即使光鲜,也触不着了。
' I: G; y' c; {4 p顾城在他的心中挣扎了那么久,在最后的诗中只是渴望着回家。哪里是他的家,激流岛,英子或谢桦的心里,Sam的身边,或者,他的家只是他心中安静的带着他所有美好的幻想的地方。# P% ]1 o1 l, A. r5 L. {. k
上帝铸造了顾城这样一个美丽的童话,也如海明威,海子那样给了他一个惨烈的结局。我无力再说,再评价他的诗是何其美妙、深邃、激情和创造性,我只看到“无所知又全知,无所求又尽求,全知所以微笑,尽求所以痛苦”的生命灵魂,因为心中固执的神圣而在一直奔跑呐喊要拨开云雾看到美丽,这就是这样极端疯狂的才子不懈的渴望。
" q. d6 T, d! s* z     找着,找到了,逝去了;, o& `: w! a1 Q. s
     爱着,爱过了,足够了。 5 y4 `9 \1 K/ I# ^! u3 ?$ V! `
顾城的全部奥秘在于,他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绝无仅有的唯灵的浪漫主义诗人。, z  I0 L  D% ^0 m* A- o) C4 k' a
顾城的浪漫主义的最主要的内容,是他对于生命的幻想与沉思。诗与生命的二位一体,既是他的文艺观,也是他的人生本体论。“诗·生命”,是他最近一再强调的话题,表现的是强烈的生命意识。在近几年的新时期文学中,生命意识的觉醒是较普遍的现象。但是,跟一般人要么描写外在的生存状态,要么表现内在生命力的骚动的生命关注不同,顾城的生命思考则集中在对生命本原的领悟上。(无论最终他是不是真的领悟到了生命的本原和价值)值得指出的是,顾城的生命意识远比同时代人觉醒得要早。
& |8 n! V7 t, O" ^9 i为什么生命意识成为顾城诗歌的萦绕不绝的主旋律,为什么他的诗勾勒的只是一条永恒生与死的轨迹,这完全为一种生命的直觉体验所决定。已故的朱光潜先生很早就曾中肯地概括过,中国人“偏重实际而不务玄想”,“哲学思想平易”,“宗教情操淡薄”。这既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性格,也是这一文化自身形成和衍亘的原因。封闭的落后的农业社会,决定了多数人为粗重的生活所捆缚而无暇沉思自我存在的理由与价值。正如我们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庸俗化、世俗化甚至是罪恶化了。人类不知如何评价自我的价值,失去了自我存在的方向,只知评估自我以外的物质的价值,人类陷于追求自我以外价值的困窘之中。0 L+ l( A+ ]5 W7 o1 A

- i1 z8 n) b$ R3 Q! j/ R. G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又规定着书面文化只能反复论证宗经、崇圣、尊君的合理性,限制了他们的思想去追问生命本体。这两方面互为因果,循环推演,投射到文学世界便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成为中国文学的基本性格。谁逸出了这样的规范,就毫无例外地不是被批评指责就是被鄙夷嘲笑。人类创造了文化而为文化所械梏,成为它的奴隶。
0 P5 D0 t, c2 L+ f8 }6 N. g$ N9 u# [: I
越堆越厚的文化史,使生命个体自惭形秽。在庞大笨重的文化甲壳面前,活生生的生命被掩盖和忘却,出现严重的本末倒置。人类在这样的集体迷误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只有少数注重内在生活的性灵,才为此而担忧,并呼唤人们救救生命,救救灵魂。顾城就是这样的固执于一种意念,老向着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高喊前进的“堂·吉诃德”。" z, a- }5 Q6 ^5 ^% [2 |7 J

8 F: x1 U, a% A顾城感到悲哀。他对于生命的凝思被人当作神经不正常,还因此被送进精神病院就诊。他只好说:“多数人疯了,就把少数没有疯的人当成疯子。”他也意识到自己难于被理解。几年前他就说过,观念是最糟糕的层次,它使人忘记了自身,是产生一切在困惑的时候我觉得我没法再生活下去了,也没有必要再生活下去了,因为我并不比狗好也并不比猪坏,我为什么非要这样做?; ?% }& Z( v( S
那么,人究竟为什么还要存在下去呢?机器可以比人更有力量,单从生产的意义上说,人类应该被淘汰了。这道算术非常简单,简单得使人目瞪口呆,几乎忘记了他们自身,忘记了他们自身不灭的东西,那超乎一切欲念和死亡的光明。对,我们一生所追求的本应是人自身的价值,而不是自身以外物质的价值,如果我们真正知道了我们为什么而活,我们就可以笑对一切苦难。0 m7 g7 ?& J8 L0 f* d5 f
我想起了古老的印度格言,它说,“你和宇宙本是一体,你以为你与它不是一体,以便在宇宙的怀抱中嬉戏。”佛的东西我看过,但那漫天的佛光是要绝对放弃我的。中国的道是以天为标准,老子从天上断断续续降下一些话来,你觉得他就是天。庄子是一个人,他以我道为天道。而真正的光明之道,在欲望之初,欲望之中,与欲望无关。有时我在微小的同和异,东方、西方之类的问题间想不明白,这个格言告诉我:它是从一个核心,一个宇宙大爆炸之初产生的能,产生的万象行星,一朵荷花漂在整个池塘里的种子,一滴水银摔在地上产生的每一个圆圆的珠子。就是这样,你和宇宙本是一体。假装和她不是一体,以便在她的怀抱中嬉戏。
5 w2 d* a9 y# R感念顾城,这样一个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之死,我们当以冷静而客观的人性化的角度来缅怀与思索,中国人不大分得清法与伦理道德的界限,总觉得道德的问题是国家政府社会公众的职责,谁都有权干预别人的道德。岂不知国家政府社会公众其实都没有权力在道德上对个人作规定。否则就会导致思想专制,处死思想异端分子的火刑柱就会在西方继续林立,而中国各处的池塘里也将填满被族长迫沉深潭的不贞女人。中国人又总是抱着“文如其人”的见解不放。艺术只是一项活动。如果一个木匠不见得就是道德家,何以见得艺术家就一定是道德家呢?如果一个木匠会犯罪,艺术家怎么就不会呢?如果犯了罪的木匠做的桌椅不因此就不是桌椅,为什么犯了罪的艺术家的艺术活动就应该处处邪恶呢?
5 T1 H( ?- V* b$ |
. Q4 B& a+ t2 M% m. ], |                     有感于我爱的知己的永逝% M) {" j6 @2 ]4 o6 A
                     以及更多形于顾城之死而拙笔,
& \6 X5 |0 s4 ^% U# g( o4 X                     留给自己一个思索的空间。$ G$ P/ E: z# }; d& ?! v
) e% `9 e( u( I- C- j4 f
发表于 2003-10-17 14: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与思考——送给喜欢顾城的朋友

看了楼主这篇文章知道你很喜欢顾城,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记忆里已经渐渐的忘了顾城。
& G) q- ]4 b2 c# i我在去年逛书市的时候突让想起了顾城,想起了麦琪的《梦断激流岛》,现在我正在看麦琪的《爱情伊妹儿》,想从中找出顾城的影子。还没看完,不知道会有何感受~~但我喜欢你这几句话:“是的,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9 E+ G7 l2 ?/ P) |$ `0 {$ f9 S, J
心有时真的需要一些负重。. Q' q3 ^/ G8 o

# C9 Q5 l* K2 q. _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实是一面镜子,看得到自己,望不到前方。非得撞到头破血流,才能有义无返顾的资格。换句话说,只有把自己揉碎了,才能把自己升华.”8 o" C: L7 {! n- [+ g) E* }* _: U# K
5 p' U4 g3 c1 C; L% X
我看完了再来体会你的感受~~`。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7 15: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与思考——送给喜欢顾城的朋友

与其说我喜欢顾城,不如说我关心今日的人们要如何评价如顾城、海明威、海子还有你们很多人崇拜的Gorgor,他们的死,他们的追求与价值,而且也欣喜地看到时代的进步与宽容,越来越多的人已然可以做到客观公正而人性化地评价他们;我更加关心在日益世俗化的今天,人们要如何寻找和评估自身的价值?在这样一个往往用物质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世界上,如顾城一样注重内在生活的性灵,不断地呼唤救救生命,救救灵魂的个体真的少之又少。尽管在追求的过程中,他们最终的渴求偏离了生命之道!但他们的灵魂永存!# J9 S# ?' |: D0 u# Q
世俗化与庸俗化这些与神圣品质相反的潮流,正是一种巨大的全人类的潮流趋向!人类失去了评估“我”的价值的认识生命真智慧的能力!
2 m8 p. ?, W1 c+ u3 e' p4 M- z# l人为什么而活?$ }5 O" q. t$ i# E  j
对于曾经的顾城而言
6 a) r$ z3 C+ K1 \; Z" R; L5 t, _他走出了黑暗,走进过光明,却没有停住脚步,走入了迷途,终于走向死亡。" a* q' r5 l, ]+ G3 y: R+ Y' D, ~
    找着,找到了,逝去了;% H6 [$ C1 R2 q4 I% B
    爱着,爱过了,足够了。* y# E7 A6 Z5 v0 ~5 `- ~
然而对于继续寻找的我们而言,客观而人性化地缅怀逝者,思考人生的价值会是永恒的主题……1 P4 Q" f$ v9 i4 c8 w) o5 r
很期待敬荣看完麦琪之文后的感受……愿与你交流。
发表于 2003-10-17 17: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与思考——送给喜欢顾城的朋友

顾城很执著,所以他去了' t5 I: _* ?8 G0 K

- M8 }* S$ `0 l. e/ T三毛很执著,所以她去了2 T9 U8 Z+ c; ~% N$ ~' a: \  n& O
, W2 b+ y4 r/ Z3 F2 o, ^& }
哥哥很执著,所以他也去了( X2 D. a( |- Q  l4 d5 Z4 Z
" f1 j! ?( c) p: Q, m- a) ]8 c' ~" P
真正的感情,人性的价值,在东方社会追求甚至谈论这些东西,都好比在沙漠里妄想雪山圣水一样!  而且妄想得够奢侈!!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8 12: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与思考——送给喜欢顾城的朋友

一直以来我以为我写出来的东西只要有一些人真正耐心地读完了就好,不一定要有跟贴,也不一定在读的那一刻要有共鸣,但我相信只要真正用心读完了,有一天定会有共鸣!当遭遇到人生的阳光与阴霾时。因为很多原因,现在几乎没有了几个人可以完全静下浮躁的心来读我的文。源于在读它们的同时必须付出思考,那是个很辛苦的过程。也因此我觉得,此版区的毒药版主真是很不容易,要细细读过每位朋友发自内心的真言,虽说可以从美文中领悟到人生不同的风景线,但总须花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呵呵,这是题外话了!: p. c, c+ ^3 Y, d: w7 @2 f
“顾城很执著,所以他去了+ _3 S! N& x4 G! J2 _- Z
三毛很执著,所以她去了, U$ Q  K( i4 R9 B3 S) N7 I' K& K' ~
哥哥很执著,所以他也去了
7 J* H2 j$ l) q: O5 C! \1 C; |0 X( h真正的感情,人性的价值,在东方社会追求甚至谈论这些东西,都好比在沙漠里妄想雪山圣水一样!  而且妄想得够奢侈!! ”
- o" y+ O) i/ v- X* @% e7 D9 X以前的我也一度以为“执着”是顾城,是三毛选择离开的最大的致命伤!当和我有许多相同的个性特征的他们一个个离开这个世界,再当我的知己离开后我甚至觉得看到了自己的明天,因为我们的性情是那样的类同,分不清彼此。对人与事过分地“执着”分明使自己已然看到了自己明天的选择!但当我寻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我有所顿悟,原来,“执着”并不会成为一个人对生命决择的拌脚石,但我们的“执着”非要建立在给生命一个支点的基础之上,这个支点就是我们的“执着”总不要偏离我们所追求的生命价值,而且最终也会以我们寻到生命的真谛为终极。
9 z" d9 ~' X2 t5 S9 x  M我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活,我们要在探索天、人、物、我的关系中(人与天、人与人、人与物质、人与自我的关系)寻到生命真正的价值!这样基础上的“执着”即有了方向与目标,不致于偏离生命的轨道而走入歧途。; `; g% m) H# Y
顾城走出了黑暗,走进过光明,却没有停住脚步,走入了迷途,终于走向死亡。
5 W- V5 P/ u- R' l4 h顾城的生命意识远比同时代人觉醒得要早,他的生命思考则集中在对生命本原的领悟上,但可惜的是他最终没有真正领悟到生命的本原和价值,而使自己陷入偏执。但他的“救救生命,救救灵魂”的思索与呐喊却会象永不熄灭的火炬一样照亮前扑后继探索者的道路!% z) }% w' V& `$ H6 e% W
正所谓“无所知又全知,无所求又尽求,全知所以微笑,尽求所以痛苦”我们其实就是要在全知与尽求、微笑与痛苦中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探索生命的本原与真理。
( N! r- X7 \  |+ S生命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而活?5 f2 j. b% n0 v1 O
我们必须得有信靠。那样我们绝对能够笑对一切苦难!这个“信靠”是什么?) j9 K9 y; X6 _  C. k! T  G% W1 o, m
是啊,在东方谈论和探索人性与生命价值的确有些奢侈,越堆越厚的东方文化人文史,使生命个体自惭形秽。在庞大笨重的文化甲壳面前,活生生的生命被掩盖和忘却,出现严重的本末倒置。人类在这样的集体迷误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只有少数注重内在生活的性灵,才为此而担忧,并呼唤人们救救生命,救救灵魂。顾城就是这样的固执于一种意念,老向着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高喊前进的“堂·吉诃德”。0 B# f* y, H( V$ X$ y8 Y6 o  m5 P
我们生活在用极其残忍的文化压制强求共性而抹煞个性的国度。二十一世纪更是一个关系疏离化的时代:人们分不清天、人、物、我的关系,意识不到人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在科技无限发展的今天,人们不知自我,夸大自我,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的欲望极度膨胀,迷失了自我,认为“我可以是自己的神”,这种超人的哲学只能造就希特勒或尼采学说!疏不知科技的发展无非是改进原科技的错误,而不是创造什么。/ c6 {: A# M( O
我们需要信仰引导科技发展的道路,引导我们的“执着”追求,做我们生命的支点和探索的智慧基础!! h- t2 |' f, e' e: Y8 t
近几年来生命意识的觉醒在东方是普遍的现象,在前方我分明看到了希望……
2 {: U& w) k6 g) i5 O9 ?3 n# p/ `; V我崇尚这样子的“执着”。
# A9 d, s1 y7 n) N- x' v
发表于 2003-10-18 18: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与思考——送给喜欢顾城的朋友

下面引用由Jacqueline2003/10/18 12:31pm 发表的内容:
' Q, [& W" t2 T  M
  z4 x. c: C- b8 A一直以来我以为我写出来的东西只要有一些人真正耐心地读完了就好,不一定要有跟贴,也不一定在读的那一刻要有共鸣,但我相信只要真正用心读完了,有一天定会有共鸣!当遭遇到人生的阳光与阴霾时。因为很多原因, ...
首先谢谢楼主对我工作的肯定!    (大家别砸我,嘿嘿)
; Q" z' u2 P+ N1 T5 ?) N- K1 J6 W- {
其次,感慨于楼主对生命意识、自我、人性等发自内心的执著信念!
4 L0 k: b; }; S; E+ f6 u; [
3 v2 @- M5 x/ U1 N0 l9 T9 L9 n7 P) i其实,凡是爱写东西的人,何尝没有反思过人性?人性的共性与个性?人性的弱点与丑陋?! J5 d+ [6 e$ P
何尝没有与违背和压制人性的氛围争辩过。。。) L4 O4 ^+ K3 ~2 z( i
7 x( {+ u7 c  q+ F
可是,就像久居高原地带的人,其肺部已经被常年缺氧的稀薄空气被迫改造过了,到了平原地带反而不能适应一样,当某人从闷罐试着探出头,新鲜的空气和耀眼的光,是她的感官无法承受的!
2 d4 ~' a. d! U1 _% `( a, f
& v1 D* ]+ r* V" h4 Z* _% C凡是不能承受裂变痛苦的人,都不够资格成为伟人(我个人认为为了某种追求而敢于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也是伟人),而只能是一个微乎其微的普通人!% p  N1 B; D( T7 l! B3 i/ [

1 g* `) m  z0 K+ N  A执著的信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能越来越深藏心底,成为一种原则,一种信仰,一种无法发展成为方法论的世界观而已!有的时候还有可能迷失甚至被丢弃。。。8 O- ~( X$ `- ?- N* j
4 ^; Y5 z2 ^+ S3 }6 m8 h2 @6 a
斗转星移,属于个人的生命和时间越来越少,我不敢说我始终为心中的信念而度过每一天,但是我敢说,我始终会把心中的信念珍藏,直到个体生命的结束!!而且我还敢说,作为一种信念,会被延续的生命承传下去。。。+ f" [) j2 \) ^, {" y1 ^6 ?

& V; Z; {& }* b3 H开玩笑地说,一个真正贵族的诞生,需要几代人的塑造;一个真正明星的诞生(明星不局限于娱乐明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o9 p- ~" I. a1 r
# v: B& |: ?. G1 Z* Z
。。。。
4 [, w0 D* f2 F9 E4 M! N! \5 O  A+ }5 U4 I5 V5 U9 f
也说句题外话,随着时光的流逝、责任与义务的增加,属于自己时间真的微乎其微。在这个快节奏的高压时代,看个千字以上的帖子都需要勇气! " i) W; d+ i9 `2 H% o0 x1 {: n
5 q, e8 i+ f8 j" v2 `
不过楼主的帖子还是值得一看的,人活着本身就很累,呼吸都需要花费一点力气呢!只要为自己喜欢的事,累也情愿。。。。- W  n* A! P8 R) A* G3 c* n4 J

# E! J( v9 q. a8 K5 B, O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9 22: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与思考——送给喜欢顾城的朋友

忽忽,今天写了一大篇论文,本以为不想来写贴子了。想想也许这真的是最后一贴了,索性又上来了。(呵呵,这是我第二次说最后一贴了,很希望是真的。)
4 Z1 H" |3 x4 C, T0 d) p! z2 C毒药,为什么对你工作的肯定,会有人砸你呢?忽忽,我真是笨耶,就是想不出。题外话,这是题外话了!
+ b: k& l( j* ]4 p我其实不是真正爱写东西的人,我写的东西在这里估计也只有玫瑰能懂一点点。我只是想在某一个时刻想说一下有信实指引的自己的人生感悟而已。8 J; s# U' t! L+ ]6 Q
- ]  d. W- s& j+ s8 H4 q

) q, B/ {1 @! f3 r& U9 v4 }) M“执著的信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能越来越深藏心底,成为一种原则,一种信仰,一种无法发展成为方法论的世界观而已!有的时候还有可能迷失甚至被丢弃。。。
* \; n9 d2 e; h- x7 A' |斗转星移,属于个人的生命和时间越来越少,我不敢说我始终为心中的信念而度过每一天,但是我敢说,我始终会把心中的信念珍藏,直到个体生命的结束!!而且我还敢说,作为一种信念,会被延续的生命承传下去。。。”2 k$ C* L+ H7 z. _- ~" N  X, z
5 B0 e4 t$ t' _' ^9 T6 S
现在我的执着因为有了“信实”这样生命的支点,它不再只是一种原则,一种信仰,一种无法实现的世界观。因为这种“信实”就是苦难而精彩的生活本身,不是为着某种信念而度过每一天,而是藉着信靠与真理获得真正喜乐的生活。如果一种信念是脱离生活本身的,这种信念总会有被自己珍藏,亦或被别人捻碎的那一天!这样的信念不是真理!4 @+ h& o( |8 `+ s% X; A7 d7 b+ p" |

. _: w) g. x; {世俗化的人性,(轻视品质,用物质来评估人的价值)不是向上提升,而是向下堕落!所以即使看个千字的贴子都需要勇气,也并不郁闷。就是因为整个岛上的人都没有穿鞋子的习惯,我们才有制鞋子、售鞋子的宝贵机遇和最有价值的挑战!
+ ?0 T0 q6 c- k* l3 V0 t2 J# I6 P' I, Q7 g
活活,真喜欢你最后一句:“累也情愿”!这也是我最想说的一句话!+ L* c' O# o7 N" X
这样的最后一贴感觉真好。虽然不一定有人读懂,不求完全的共鸣,但求可以互动!4 b4 t- I5 m  y+ w" b
忽忽,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丝共鸣了……$ o: `/ A" Y0 D. @
发表于 2003-10-23 12: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与思考——送给喜欢顾城的朋友

终于看完了麦琪的《爱情伊妹儿》看到楼主留言要和本人交流,把我吓了
* D% T5 `7 N2 d) z- i& J( |9 h7 @
一跳,自感文字功底不如人,怎敢在楼主面前班门弄斧。
7 o& i$ I7 n2 R5 |) N5 ^9 V; r! x4 S: a
看到麦琪突破心里桎梏撰写的这本力作使我震撼,我感觉麦琪好坚强,印
  z/ W: ]* p" A7 k* b: B- M2 p' K; u% H! [: |( @, Y  [$ {
证了一句话:“陷入不如意的境地时,千万不可忘掉忍耐与勇气”她成功
* t7 @% R: j: A4 F2 `  K* Q& W: z( c2 H: a& i
了。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面对世人。2 U" u* T8 `* @' n8 m& D
0 q2 g( A, w# w3 T1 r* l: a
人生之路犹如走棋一样没每走一步都要有理智,才能拥有胜利和成功。忍( h$ f) l# S' X) G3 b
5 e" J/ ^0 L1 z5 o5 J% C3 a
耐之草虽苦,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我想这也是麦琪对爱情执8 e' O. Y0 Q1 W

; n, h% e# C9 ?( b著但又不偏执的表现。她没有永远锁居在内心世界不可自拔,她走出来了。5 B4 X. d0 v5 D8 h( V7 T
我喜欢这句话“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
% l* o# y4 }0 ~4 |
9 _( B; j3 _- d! j. S$ o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
! h/ C. E! ^; T+ o
/ Z0 }4 z: M2 T" O3 O说到这里自觉是否得罪了楼主,我赞扬麦琪就惹恼顾城。可我要说的是我
) A6 X6 P" S' I1 c3 H4 @( q; |6 G5 H. M- @6 c
没有资格说顾城,自觉不配。但我很欣赏他对事业和艺术的执著。人生最' S" A, {) U# g5 k0 J6 F
. X( P4 B  Q- }0 I. s
大的损失,不过于失掉自信。 人一旦超出限度,超出理智,常常会迷失方( c) }) ^) M9 N1 n
, u8 J/ n4 C$ o/ Y2 }6 e
向。只要坚强的活着,活着就有希望。人生在不同的时候,也赋予了不同
8 o# F" ^+ w. t, i  L% D$ d/ M
: R4 E9 k1 C; d$ b7 R% f( f0 r的含义。& [. L4 o  |* K$ n3 n( X' {
1 \  O; \, P  _5 _; F) C! j
写到这里我内心充满着矛盾,有时我欣赏哥哥的勇气,有时我又觉得~~~。: J* t1 @# ?% c; I; |/ L
  M; J: [5 G  H) d3 P
他完全可以自豪的说“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阿!!!!
5 _$ _9 w6 I: U+ u1 z/ W5 z
* K0 F+ g* c; J7 {4 ~& z最终要说到媒体 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社会,应该用理性文化为公众营
5 J5 ~- p* z2 I9 |% y- B  o( w. |, A. V+ g. W
造健康向上,促其不断进步的广阔空间,人之疾患和痛苦,总是令人同情
# U5 Q1 x  O, Z( D% k  ^! D2 l' v' Q' U' M" Y5 L/ G
的,不能因为他们是明星,是公众人物,就把他们的痛苦一次次的被媒体" ]& [7 S3 L# x. m: q" o
. q1 E  C1 {3 G8 ]. d
曝光和公众撕裂,一个隐私迭出的时代不是文化发达的时代。
% e  ^' q2 z% f
7 a1 x  {; i" Y) F& b“人之初,性本善”然而生活是大海,有浪花四溅的时候,也有风平浪静$ p0 j/ q% _3 V9 z" v, n
' V0 S1 ^* Q1 ]$ A8 z5 \
的日子,于是“真”收到了假的冲击,渐渐地淡了,人类由于失去真实阳
- C6 _& \/ X( q  w  c) I( y
' ]; k9 O: T5 b2 n5 [' n" k! F光而感到寒冷,失去真实的环境而寸步难行。) a( q! C4 V6 P" G9 ]# `& O$ @

* O) h/ @$ X6 a  B6 K9 m有时我觉得人到底为谁而活,自己越活的真实,而这个社会却不给你足够
0 L7 T" F  |- h! d5 O" i% a6 U' \8 u+ ?( h9 E0 y; Q$ T
空间,而你给社会足够空间,而自己却活得很累。这使我想起“出国”潮" x, D  x- X1 J1 |) W. b

: G' S* v4 C; |1 N( w, t) u,除了钱以外,可能就是国外的人性化的东西多些。: S" z2 ?* k0 s! Q. [. }' |! U
" k5 p# `+ V1 i$ w9 t& S
这也就像麦琪在书中所描写的那样“我就是我,一个从中国来的,热爱悉
; U& Y  {! V) G+ [# a: A6 O! X
9 U. c" d, w2 W0 n! c尼的天空和阳光的女孩。”
: O7 ]) l  T; D+ v8 c
$ @* `& d6 n: l# H我感觉如今的“天空”就如你说的“中国人又总是抱着“文如其人”的见! I7 ~  V6 q/ X1 p8 ?4 F& Q" V
: i1 H. b- F) G9 d
解不放。艺术只是一项活动。如果一个木匠不见得就是道德家,何以见得
$ v9 z, O& ?" A' S; g/ B: S5 i. V! Q/ y: @1 W
艺术家就一定是道德家呢?
* E7 K0 k. u) e0 I6 D+ p4 ~0 c; _' G5 B
如果一个木匠会犯罪,艺术家怎么就不会呢?如果犯了罪的木匠做的桌椅0 y) W  P: B% ^# H; ~: V- J( K0 L

3 ]& K  U" y* u  C不因此就不是桌椅,为什么犯了罪的艺术家的艺术活动就应该处处邪恶呢
! P! z, @# j# k/ {
( e! Q" T% p0 l  t0 D8 s?”( V/ K2 p; v8 M1 a
看到你说的这些话都觉得意味深长,中国有才华的名人感情生活却不能自4 i1 N5 a% `: [" N. [; E# Y+ _; d; p

3 G2 c/ k  v1 f我控制,真是一种悲哀。好像名人就要是为这个社会而活着,就像哥哥离
$ k8 n/ o0 W$ Q' _! d) W5 g$ s( F" r, z) F) Q; c" l
世,权威人士马上就说:“对什么什么有影响? 可没有真正的有人问过哥/ {$ `  o5 a7 [( H- P
. r4 W, y) k! {! U9 V
哥为什么会这样,应该什么人来承担责任,按说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可对, C3 B4 h1 ^& b5 f
7 E! y% T- ?4 j0 b" `
哥哥的态度实在使人心寒,所以现在不能认可哥哥,十年前又怎么可能认
' J" ^/ w: i0 c5 o( H& t, y3 u. S
( z/ ~: D- ^/ K1 O可顾城,和麦琪。
" K: Q  h/ L" I  a2 `+ f% l
0 _- Z$ s7 F9 t3 g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品格未必就一定要高尚,是不是太苛求:他们在讲究
' {) |# N5 I% z% K" }! O6 D
- W* n7 v4 K! w- l1 E5 k; I* o行为同时就一定要讲究德行。我们是不是应该要用宽恕的眼光来看他们了
0 O( |5 u) g; H9 l
3 l0 Y. n( T. i6 E。多尊重点他们的艺术。人们少点意识形态的东西,我想对他们是公平的* m$ }4 A5 }( H# c
4 B+ I- m7 F8 K
。多给他们点希望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7 w5 U2 o+ n1 h# _

( Y5 }. M2 z* x. E( B我对自己说“实实在在地做事。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对待每一个
3 m9 k, _& W" ?2 A$ d+ B
3 B1 z% y8 R( R/ R" q) B8 h7 I时日,拥有一份实实在在自己的成功。
5 @+ j) e, |* {* r) [9 b1 l* O
2 }' H5 e+ a7 e5 y: Q& ~4 A3 B借用麦琪一句话结尾:“我不再对生活要求任何东西,只是一种平常的生
+ s9 H( ^, H3 I0 d0 j" Y( Z) ?/ A! {
活,让我有时间享受一下生活的安宁平常的快乐”。$ C) J" D* T- o- J

' V- y! a) p& A  M% t% i1 q+ X8 ]* d6 y7 }' T) {5 D" E" Y
$ P- y2 ~- \! g% s/ R
(写完以后发现有点文不对题了 ,算了,就算借楼住这一个版块发点感慨2 g2 K1 L- b" c( h0 b6 A+ s& q# \. E% g& M

, A" I' T1 Y/ O( p吧?请见谅。)
发表于 2004-09-25 16: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与思考——送给喜欢顾城的朋友

但我喜欢你这几句话:“是的,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Y/ V# {: Z% K5 e: g: c% U
想替楼主说说,这句话不是楼主原创的,这节自是朦胧诗人北岛的诗歌---《一切》。* Q' H4 p) v3 q4 j2 }
喜欢文学,几乎就是因为顾城吧,可是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肤浅的读者,只是喜欢而已,谈不出什么深层次的东西。我讨厌用自己蹩脚的文字去诠释顾城,也讨厌思想已经被现实折磨得不堪的自己,来描述顾城的纯粹。% @/ M4 l- t: w! ^- \
只是说说我曾经的爱!8 B3 [& c( O, o# {0 F5 R( |, L
第一次听说顾城,是在高一的语文课上。老师念了一首顾城的诗,引来同学的一阵哄笑。那天没笑的只有三个人。老师自己,我,和小城(后来成为了我的知己)。$ o+ k  R+ X1 r+ B/ w& H- D
老师念的是:“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这首同学认为是废话的诗,让我感同身受,这短短的几个字,道出了我当时心声。$ ~+ E' g7 c( p# [* Z" K9 ]( L' t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开始接触顾城:《一代人》,《生命幻想曲》,《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给我的尊师安徒生》,《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不要说了,我不会屈服〉,〈我赞美世界〉,〈幻想与梦〉,〈我是一座小城〉,等等等等。每一首都让我折服。我爱上了他的纯粹,爱上了他的圣洁,爱上了他白银一般的心,爱上了那个和蝈蝈,紫云英共同建造的童话世界。) }2 c  T$ v* G! F3 _7 ]/ r, x& W
再后来,开始接触他那些有争议的诗了。比如〈泡影〉,〈弧线〉,〈微微的希望〉,〈小巷〉,〈爱我吧,海〉~~~说不出的感觉,似乎读到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感觉到。有时觉得别人评论的对,就是把几个支离破碎的字连在一起,什么都没有说。可是,当自己的经历越来越丰富后才发现,这些支离破碎的话,就是人在特定的时候的内心最深处的东西。于是,好几个杳无明星的夜晚,看着〈泡影〉,〈小巷〉~~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 ^$ T/ o  m) A$ g  A/ @) `
城后期的诗开始变得消极了,这是老师说的,她建议我少看他后期的作品,而如果喜欢朦胧诗的话,可以多看看舒婷的。但舒婷的诗给我的感觉最多是舒服,没有像城一样,似乎浸透了我的心灵。不知道大家读到〈墓床〉,〈火葬〉,〈我把刀给你们〉~~这些诗时是什么感受呢?我说不出来。可是,看了〈墓床〉,我忽然觉得,城离开世界的选择,或许是对的。因为他本来就只是这世界的过客,因为这里,并不是他的终点!+ [% a2 k$ ~5 k7 e  j4 a
他说,他只是在中间休息而已!
) A, X. J7 K  ~, T4 z! Y2 |
( R3 m8 w! G9 ]) g* r5 y7 h
5 q7 i3 u( k8 b  p2 \( b$ |: t! V1 p2 o9 _: V

" U6 z. A) m- v3 C2 s
( x9 [5 \! T8 b" `';
! x# B% r4 y& \1 O! N
发表于 2004-09-25 17: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缅怀与思考——送给喜欢顾城的朋友

才发现这已经是一年前的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