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61|回复: 20
收起左侧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07-16 21: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lor=#E0FFFF]京剧大师----梅兰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1E90FF] 梅兰芳,本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蜿华,一字浣华,别署辍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原籍江苏泰州,1894年农历9月24日,出生於北京李铁拐斜街一个家道中落的梨园世家。祖辈长期居留北京.祖父梅巧玲(1842一1882),为京剧名旦,嗣领四喜班,在《雁门关》中饰肖太后,因其扮相俏丽,唱作俱佳.故有"活肖太后”之称,列为"同光十三绝”之一。父梅竹狂(1874一1897),也是天才的京、昆旦角演员,又擅昆曲,能书画,一鳞半爪,识者珍如拱壁,因劳累过度,26岁因年早逝。母扬长玉(1876一1908),是著名武生杨隆寿之女。伯父梅雨田(1865--1912),是与谭鑫培长期合作的著名著师,与谭鑫培,单皮鼓手李五全称“三绝”。梅兰芳父母早亡,由伯父抚养成人。
    梅兰芳在梨园世家中,自幼受到艺术薰陶。但因幼失怙恃,依靠伯父操琴微薄收入,家境并不宽裕。幼年就参加挑水、买菜、洗衣、做饭等家务劳动。六岁时正值八国联军侵扰北京,他备尝颠沛流离之苦,目睹侵略者奸杀焚掠,飞扬跋扈的种种兽行,使他幼小心灵蒙受巨大刺伤,激发和培育了爱国感情。梅兰芳幼时不是梨园世家的宠儿,也不是天资超凡的神童。他是靠常人所不及的刻苦和认真,撞开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他八岁开始学戏时,一出旦角开蒙戏《三娘教子》的唱,久久不能成诵。老师失望地说:"祖师爷没有给你这碗饭吃!”因而罢教。这一严重打击,对於一个艺术学童是很难承受的,梅兰芳却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动摇初衷,反而更加以勤补拙,人十我百。他决心继承用乃祖、乃父的遗泽,重振家声。後来他成名了,那位老师愧恧地说:"我那时真是有限不识泰山!"梅兰芳笑著答道:"我受您的益处太多,当初要不是挨您一顿骂,我还不懂得奋发上进呢!”梅兰芳九岁从吴菱仙学艺。吴菱仙是“同光十三绝"名旦时小福的弟子,早年曾搭过梅巧玲的四喜班,旧谊深厚,故对梅兰芳倍加关切,钿心诱导,艺术上倾囊相赠。吴菱仙乃时小福得意传人。时小福的唱法讲究字音,喷口有力。梅兰芳学的是《三娘教子》、《二进宫》、《祭塔》、《彩楼配》、《别官》、《祭江》等一些正工青衣戏。他遵师嘱先背熟唱词再学唱腔,每次要唱二十遍到三十遍。并学会了旦角的基本动作。梅兰芳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并射出异常的智慧之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与开蒙老师吴菱仙在一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为“同光十三绝”,左起第三人为梅巧玲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1: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color=#6495ED]早期的形象----  梅兰芳第一次登台是光绪甲辰年(1904年)七月初七,时年十一岁。那天,斌庆班在北京广和楼贴演《天河配》,梅兰芳在戏里串演昆曲《长生殿.鹊桥密誓》里的织女,扮相俊美,嗓音圆润.梅兰芳十八岁(1912年)时,受到谭鑫培的提携,合作演出过《汾河湾》,《四郎探母》、《桑园寄子》等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在《一缕麻》中饰演邓霞姑形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与肖长华演《苏三起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在《穆柯寨》中饰演穆桂英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1: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color=#6495ED]鼎盛时期的梅兰芳----优美的舞台艺术
[color=#6495ED]1913年,梅兰芳首次应邀到上海演出,名生王凤卿为头牌(领衔),他为二牌。王凤卿已是南北驰名的须生,梅兰芳则是初出茅庐。王凤卿热心提携後进,向戏院老板极力推荐梅兰芳演大轴戏压戏。梅会的全是青衣折子戏或生旦对戏,单抛大轴是困难的,在王凤卿的支持下,临时向琴师茹莱卿学了人物活泼,色彩丰富的《穆柯寨》,演出之後,声名大噪。老一辈的推挽之力,便梅兰芳得展其力,崭露头角,这体现了前辈艺术家爱才惜才的传统美德。而梅兰芳对待艺术"不贵尺璧贵寸阴"的勤奋好学精神和善於转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本领,洵属难能。为了艺术上的精进甚至一些与艺术有关的细枝末节都从不轻易放过。引了不少日、英、美等国的观众.直至年底才返回北京.两次南下演出,奠定他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基础,并开始了大量新剧目的排演和艺术的革新。
   梅兰芳回到北京后开始创作《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揭露官场黑暗的时装新戏,申诉妇女受压迫与婚姻不自由的命运;他大胆的革新尝试,对推动京剧艺术的改革和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不久,又尝试排演了一些古装新戏,如《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千金一笑》,《俊袭人》等,这些舞台上从未出现的古装新戏,取材于文学名著或神话故事,不仅刻划了那些追求自由和幸福的青年妇女的形象,而且创造出新的妇女装束和扮相,丰富了京剧舞台服装,为观众喜闻乐见。
    从1915年4月到1916年9月,梅兰芳得到齐如山,吴震修等一些朋友的帮助,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创作,共编演了11出新戏,此后,梅兰芳又向昆曲前辈学习,先后演出了一些昆曲剧目,如《春香闹学》、《思凡》、《佳期拷红》等。这些唱做并重的贴旦戏,其性质仿佛京剧的花旦戏。梅兰芳  试图打破旦角行当的界限、结合唱念做打,全面发展。
   军阀混战的那些年月,梅兰芳以坚韧不

拔的毅力,极力排除外界干扰,又陆续整理,上演了大量古装新戏,如《廉锦枫》、《霸王别姬》、《天女散花》、《麻姑献寿》、《洛神》、《西施》、《太真外传》等。同时还整理上演了许多著名的传统戏,如《宇宙锋》、《花木兰》、《贵妃醉酒》、《奇双会》、《金山寺》、《断桥》、《樊江关》、《打渔杀家》、《二堂会子》、《审头剌汤》等传统剧目。
    《宇宙锋》是一出传统的青衣戏。梅兰芳塑造的赵女形象,用几种不同的表情动作,来表达
她的矛盾复杂的苦心情。这出戏演唱了五十多年,经过不断修改,成为经久不衰、深受群众欢迎的梅派保留剧目。
    1921年,梅兰芳又编演了《霸王别姬》,刻划了一个善良、有见识、富有情感而又坚贞不屈的虞姬形象,他的表演细腻深刻,以观众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出戏成了梅派保留剧目中较为优秀的一个。
    戏剧大师欧阳予倩曾著文赞誉梅兰芳是“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苏联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推崇梅兰芳为“美的化身”。梅兰芳,真像一位散花使者,他把美撒向人间!多少年来,他在中国人民观念中一直是美的象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黛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剧照:《霸王别姬》 梅兰芳饰虞姬,杨小楼饰霸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与王凤卿在上海演出《穆柯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宇宙峰剧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游园惊梦剧照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2: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剧照:生死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扮演梁红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饰穆桂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年代梅兰芳在《御碑亭》中饰演孟月华。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2: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太真外传》梅兰芳 饰 杨玉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白蛇传》梅兰芳 饰 白素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女散花》梅兰芳 饰 天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洛神》梅兰芳 饰 宓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俊袭人》梅兰芳 饰 袭人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2: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color=#5F9EA0]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一个月后回国。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1922年主持承华社。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等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大名旦合影:梅兰芳、尚小云(左二)、程砚秋(左一)、荀慧生(右一)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2: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这个贴子最后由scszl在 2005/07/16 10:30pm 第 1 次编辑]

[color=#5F9EA0]梅兰芳先生不仅仅致力与京剧艺术的研究,还不断出国访问,把我国的京剧艺术发扬光大。他多次到日本、美国、前苏联、英国、德国、意大利、埃及、印度、朝鲜等十几个国家访问演出,结识卓别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和高尔基等艺术大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在位于洛杉矶的美国影星范朋克与玛丽*壁克馥夫妇的别墅中游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30年梅兰芳访美,受到旧金山市市长小卢尔夫的欢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与美国演员合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在伦敦与美国黑人歌唱家罗伯逊(左一)、黄柳霜(左二)熊式一教授(右三)、余上沅(右一)合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日本,与著名演员中村雀右卫门在一起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2: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为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与喜剧电影大师卓别林的合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在苏联拍摄《霓虹关》电影,导演为爱森斯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1930年在美国波摩那学院获博士学位后留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与苏联戏剧家梅耶荷德等在一起交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为梅兰芳在莫斯科向列宁墓敬献花圈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2: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color=#5F9EA0]抗日爱国——抗战爆发后,日伪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点缀太平,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梅兰芳考虑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于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红玉》等剧,激励人们的抗战斗志。1941年香港沦陷后,他安排两个孩子到大后方读书,自己于1942年返沪。为了拒绝为日伪演剧,他蓄须明志,深居简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先生蓄胡明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四四年冬,梅兰芳从短波里听到日本又吃了一个败仗的消息后,画的一幅梅花图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2: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这个贴子最后由scszl在 2005/07/16 10:29pm 第 1 次编辑]

[color=#1E90FF]梅兰芳先生与家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17岁时娶第一个妻子王明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和第二个妻子福芝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与福芝芳及子女于1940年代初合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在沪寓所指点葆玖吊嗓,操琴者为王少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兰芳与女儿葆玥翻阅戏剧图书

[color=#5F9EA0]家庭成员
祖父:梅巧玲。
妻子:福芝芳。
三子:梅葆玖。
女儿:梅葆(王+月),毕业于震旦女子理学院教育系。曾任中国戏曲学校教师。1953年入中国京剧一团,演“老生”。
梅兰芳弟子在全国分布情况
北京——张君秋、杜近芳、南铁生、沈曼华、高玉倩、谢虹雯、李毓芳、贾世珍、杨秋玲、李玉芙、李砚秀、梅葆玖
上海——魏莲芳、李玉茹、童芷苓、张南云、舒昌玉、顾景梅
天津——丁至云、杨荣环
辽宁——李国粹、毕谷云
吉林——毛世来、梁小鸾
河北——罗惠兰、杨玉娟
山东——张春秋
安徽——王熙春、谢黛琳、刘美君
江苏——陈正薇、沈小梅、胡芝凤、范玉媛、喻志清、新艳秋
河南——闫立品、马金凤
陕西——徐碧云
四川——陈书舫、阳友鹤
云南——关肃霜
宁夏——王志怡
新疆——张丽娟
广东——红线女
甘肃——陈永玲
附:台湾——章遏云、顾正秋、秦慧芬、杜丽云
美国——白玉薇、王佩瑜
日本——李玉芝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2: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color=#228B22]1949年上海解放后,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同年9月下旬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参加了开国大典活动。1951年4月3日被任命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2年11月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并演出《贵妃醉酒》,获中央人民说什么文化部荣誉奖。同年12月出席了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回国途中到苏联莫斯科作短时间访问和演出。1953年11月再次赴朝慰问演出,并担任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副总团长。1951到1955年春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巡回演出500多场。1955年其舞台生涯被拍摄成电影《梅兰芳舞台艺术》。1957年获国际舞蹈协会颁发的荣誉奖章,并加入该会。1959年排演了《穆桂英挂帅》。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加入中国共产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著名画家齐白石祝贺梅兰芳演出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2: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color=#006400]1961年8月8日凌晨5时3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8岁。
[color=#1E90FF]相关纪念邮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2: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2: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5-07-16 22: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说京剧大师----梅兰芳

[color=#008B8B]咻咻最后想要说的是,以大师的成就,绝对不是咻咻的一个帖子,几张图片可以说的清的。我们只能怀着一份尊重的心情,用自己可以做到的方式表示对大师的尊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