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93|回复: 20
收起左侧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05-29 16: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8A2BE2]一、齐豫

    齐豫是一个不识人间烟火的天使,不只是说她缥缈的声音,从她的个人行事和一贯的低调作风也可以感知这点。二十多年了,齐豫一直慢条斯理的打理着自己的生活,事业和家庭。给人的感觉是很稳重,却从不大肆宣扬。其实,她现在已没有唱片合约在身,但滚石依旧和她一块筹备新专辑,说起来,即使齐豫有约在身,滚石也完全尊重她的选择和决定,随其意愿。像这样没有出片压力,一心打造齐豫的,也唯有滚石。

    1978年,齐豫正式出道,当时完完全全是一个民歌手,并拜在李泰祥的门下,她的第一个作品就是脍炙人口的《乡间小路》,当然,齐豫当时签的是新格。随后,李泰祥为她制作了《有一个人》,《橄榄树》专辑。其实,李大师的作品不是很流行的,也是很难把握的,像《欢颜》,像《走在雨中》,但齐豫却把握的非常好,这也是一直以来,没人敢翻唱齐豫的歌的缘故。那时候,很流行把诗作谱曲成歌,所以,早期的歌里的文学腔很浓,这使齐豫缥缈感觉更明显,但《橄榄树》从曲到词都更贴近市场一些,所以很快红了起来。后来,齐豫到了滚石,早期的歌曲也因为后来滚石收购新格将版权收至旗下。算算滚石收购新格,不但得到了无数民歌时期经典专辑的版权,还得到了新格的歌手,真是很成功。

    到滚石唱片后,齐豫走的主要是流行另类的路线,这里要提的是《回声》专辑,齐豫,潘越云的美声加上王新莲的精良制作,还有三毛的优美文笔,使这张专辑完全可以流传于世。《梦田》里二人的声音合成完美一体,两个天籁般的声音一起诉说着经准的诗句,《七点钟》是我很喜欢的歌,因为那是李宗盛的曲,而那时李宗盛还没有商业化,曲谱得确实优美,而三毛的词也一反她晦涩的作风,很羞涩,很腼腆,齐豫的演绎是最值得称道的,丝丝入扣,青涩而不做作,实在堪称经典。

    后来,老弟齐秦和他的虹乐队作了齐豫的两张国语专辑,说实话,我不是欣赏齐秦的人,至于音乐上的才华,现在也已灯枯油尽,但早期齐秦的创作力还是很强的,给姐姐做的专辑也确实很不错,但始终掩盖不了齐豫的风格,像《如果真的不要》就很棒。其实,齐豫在80年代末,最成功的还是她的英文专辑,从《who find this,I love you》到《story》,齐豫创下了华人歌手演唱英文歌曲的先河,至今无人可以出其右。这得益于她流利的、饶富意味的英文。虽然齐豫之后,万芳、林忆莲、娃娃都出过英文专辑,但口语最原汁原味的,当数齐豫。齐豫在英文专辑里的表现,和国语专辑的表现是很统一的,很缥缈,又有些民谣的味道,这一点实在令人赞叹。

    90年代,齐豫依然我行我素,专辑不多,却力求完美,所以国语专辑少得可怜,大多是单曲或电影主题曲。92年的《个人声音自传--敢爱,敢梦》国语英语双双出击,国语的专辑是一张精选集。同时收录了《衣锦还乡》的主题曲《船歌》,罗大佑有名的长句居然被齐豫一口气唱完,而且听不出任何声音上的缺憾,实在是令人佩服。这之后,齐豫还有一张《藏爱的女人》的英文专辑。《tears》是齐豫95年的一张英文专辑,《tears》质朴的民谣曲风让我们又找到犹如在旅途中不断漂泊,却又不断寻觅的感觉,《all souls night》爆发了齐豫的原始野性,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原始美丽。

    其实,齐豫过硬的演唱功力和天籁美声,以及英文唱片的成功,使她成为滚石歌手的配唱制作人和英文老师,1994年,齐豫担任苏慧伦《就要爱了吗》专辑的配唱制作人,并亲自写了一首很齐氏风味的《没有去过的地方》,1995年,和周华健合唱《天下有情人》,1996,1997两次为林忆莲的英文专辑跨刀,1998年,再次为苏慧伦《yellow submarine》担任配唱制作人,可以看得出来,齐豫的风格,是不会和任何人的风格相容的,齐豫就是齐豫。《wind flower》是齐豫为齐秦的专辑配唱的歌,但整首歌听下来,觉得齐秦的那个部分完全是多余,只要齐豫的那部分口白和后面的音乐就够了。1993年,齐豫还有一首《让爱回来》的国语歌,是一首广告歌,也是一首公益歌曲,再加上是当时和滚石合作很密的张宇的作品,所以有别于齐豫以往的风格,但齐豫仍唱出了博爱大气的感觉。

    1997年,《骆驼,飞鸟和鱼》出版,轰动一时,酝酿九年的国语专辑一举拿下金曲奖最佳专辑,专辑里的歌首首皆是上品,值得一提的是专辑的内页完全是齐豫的手迹,还有一首她和李泰祥的弟弟李泰铭的女儿李洁的合唱歌曲《女人与小孩》,不知道是不是齐豫的影响,很喜欢小李洁的童声,大有和齐豫一样不识人间烟火的味道。1998年,齐豫为电影《天浴》演唱主题曲《浴水》,小虫的作品,很凄惨的一首歌,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齐豫的美声似乎要让人断肠,所以,好久仍沉寂在对女主角命运的复杂思考中,这种撕心裂肺的感觉,也只有齐豫可以把握的这么好。99年,《这就是人生》英文专辑发行,同样是齐豫的一惯风格,却深入人心,让人回味良久。个人很喜欢《forever》。

    齐豫的专辑张张都是精品,齐豫的歌首首让人心动。齐豫一步一步的雕琢着自己的音乐,自己的人生,她的唱功,她的声线,至今无人可以媲美,包括现在所谓的天后们,对音乐持之以恒,力求完美的精神更是让人留恋,相信,我们的天使必然会在音乐的路上带给我们更多的触动,一直到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05-29 16: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006400]二、李丽芬

    为了写这篇文章,费了好大劲才把自己弄得很high。因为李丽芬的歌很特别,能让人热血澎湃。只可惜,她的作品很少,也很低调,而且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她浑厚的嗓音没有持之以恒,实在是滚石的遗珠之憾。

    李丽芬在滚石可有些年头了,从滚石创业开始,她就作为新人蓄势待发,只可惜被同期的潘越云压过了风头,她的歌唱事业也近似于停摆。其实,和阿潘相比,李丽芬的嗓音并不具备天籁本色,个人也没有阿潘给人的那种神秘感,但她质朴的声音和平实的外表很有亲和力。所以,一直以来,李丽芬并没有被作为重点歌手来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公司下大力包装齐豫,潘越云,甚至包括后到滚石的陈淑桦,黄莺莺。直到小虫在滚石出现,李丽芬的专辑才终于有人来用心操作了。

    早期的小虫是很喜欢在女歌手身上作古典流行风格的音乐,黄莺莺,陈淑桦都因此变得婉约。但在李丽芬的身上,小虫的歌表现得大气磅礴,出乎意料的挥洒自如,很庆幸小虫没把自己的那些商业情歌给李丽芬唱。他给李丽芬的作品都是为她量身定做的,而且,90年代初,由于杨佩佩和滚石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爱江山更爱美人》,《得意的笑》凭借《倚天屠龙记》,《英雄少年》的热播而大红,李丽芬真是有些大器晚成了。小虫在李丽芬的制作上也发挥了前所未有的诙谐调皮之性,极尽调侃戏谑之能事。像《得意的笑》不但发挥了李丽芬的声线,创立了她的形象,也是小虫创作中少有的挥洒自如,没有伤春悲秋的作品,之前之后,小虫很少有尝试过这种风格。而《一往情深》前前后后的三个版本,个人觉得还是李丽芬的调侃式唱法最棒。后来的《爱不释手》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延续,也随着《唐太宗李世民》的播出红过一阵。《time》是李丽芬尝试的一首英文歌曲,很棒,却很有民族的味道,大概是她民族化的嗓音加上当时形成的风格让人产生的感觉吧。小虫发现了李丽芬的许多潜质,但也只发现了六七成。在李丽芬专辑里,有当时刚到滚石的伍佰和china blue的编曲和演奏,其实想想,伍佰的风格或许会很适合李丽芬呢!

    大概是觉得自己在歌唱事业上的摸爬滚打太过辛苦,走的太坎坷。李丽芬终于转投广播界,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成绩卓著。从此,我们再也没听过李丽芬大气洒脱、狂放不羁的歌声了,她的声音,她短暂的音乐生涯也终于成为年代的记忆……
 楼主| 发表于 2005-05-29 16: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483D8B]三、黄莺莺

     如果不是因为滚石,我对黄莺莺的记忆应该只有一首《哭砂》,听说她出道很早,但早期的作品很难找到了,对她,好像除了声音,就没什么其他的了解了。只知道出道早期好像在EMI,到滚石之前,在飞碟出过唱片,然后才到的滚石。

    对于黄莺莺在滚石的表现,一直是见仁见智。的确,她在滚石的那几年远没有在飞碟、EMI时期走红。但滚石却在她的身上实现了一种音乐理想。如果单纯从好听与否来判断成功失败的话,黄莺莺在滚石的专辑确实不大引人注意,但从创新和音乐的把握程度上说,滚石作的是很到位的。和陈淑桦一样,黄莺莺在到滚石前已经是天后了,经典的作品也不少。但滚石一直在为她寻找新的定位,只是不是很精准。像罗大佑的作品《暧昧》,由于已到音乐工厂时期,大佑的曲明显的在走下坡路,商业说不上,优美又差了一点,给人感觉含含糊糊。再加上林夕有些深奥难明、极富匠气的词,以及晦涩的编曲和黄莺莺气声十足的演唱,倒是整体做出来给人了一种暧昧的感觉,只是这首歌至今听起来仍觉得不解其旨,怪里怪气。李宗盛的商业情歌在90年代初已经形成了风格,所以,《宁愿相信》只是一首普通的芭乐歌,并无新意。倒是他只参与作曲的《东城十里外》是一首很适合Tracy的歌,韵味十足。陈升是在滚石和黄莺莺合作很多的音乐人,也做出了很多另类的作品,像《大学生》,当然,这是他带着刚到滚石的伍佰一起作的,也只有黄莺莺和陈升碰在一起,才敢启用这样新人的作品。《八号球衣》是一首很过瘾的歌曲,黄莺莺完全融合在陈升所营造的氛围中,随着陈升惯有的方式讲故事,却你言我语,极具新意。《黄金色岁月》、《我曾爱过一个男孩》是陈升式的经典情歌,黄莺莺唱来得心应手,毫无瑕疵,直到刘若英翻唱《我曾爱过一个男孩》时,才知道天后果然是天后,刘若英从唱腔到声线都无一能出其右。有人说陈升的音乐并不适合黄莺莺,但黄莺莺在后来一次采访中却承认和陈升玩得最过瘾,这也许就是寻找新风格带来的矛盾吧。

    黄莺莺的滚石时期,小虫为她做的歌也许是最循规蹈矩的,那时小虫可能受黄沾的影响较大,爱把曲写得如同古曲一般,然后加上大气磅礴的编曲,不过未免有些千篇一律。像《讨你欢心》除了歌词稍微直白一些外,简直是潘越云《红娘》的翻版。《葬心》是毋庸置疑的经典,姚若龙的词。这首歌因为电影《阮玲玉》而大获奖项,同时也证明了小虫电影配乐的功力,所以,除了齐豫的《浴水》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外,还真找不出可以超越它的作品。

    其实,如果滚石能早些找到黄莺莺的定位,这位天后定能如陈淑桦一般大红,只可惜滚石的四大制作人虽创造了黄莺莺的多元曲风,却并没找准适合她的风格。但是,90年代初毕竟是滚石的黄金时期,黄莺莺的专辑制作水准和音乐素质都相当高,也确实有经典作品留于人们心中。

    后来,黄莺莺重回EMI,才开始了所谓再度走红,其实,EMI从滚石挖过去的歌手大多被做得很商业化,很赚钱,却忽略了音乐本身,张信哲(当时巨石还属于滚石)、马兆骏、林忆莲、顺子都是这样,黄莺莺要好一些,毕竟在音乐上有自主权,《春光》专辑也确实不错,《花言巧语》、《我们啊我们》也不错,不过有些商业了。1998年,黄莺莺在环球出了她迄今为止的最后一张专辑《为爱疯狂》。

    很喜欢黄莺莺的气声,有一种很舒服很受用的感觉,最喜欢她的歌呢,也只是《哭砂》、《东城十里外》、《葬心》这种风格的歌,嗯,经典的歌还是会留在心里的,对吗?
 楼主| 发表于 2005-05-29 16: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DAA520]四、梅艳芳

     我很喜欢梅艳芳,虽然我听过她的歌就那么几首,我看过她的电影也不过那么几部。但我始终认为,这二十年来,香港娱乐界真正的巨星,男的当数张国荣,女的则非梅艳芳莫属了。

    梅艳芳的国粤语专辑版权一向分属不同的公司,粤语唱片一直是由香港华星作的,国语唱片那一段时间则属于滚石。1986年,阿梅有一张《蔓珠莎华》的唱片,名字很怪,1988年的《烈焰红唇》也算是很老的了,这两张专辑的年代太为久远,本人还没在市面上见过,当然也就没听过了,不过猜想应该不错吧,希望对这两张唱片有了解的人能够回文。1991年,《亲密爱人》出版,这可是阿梅最经典的国语唱片,单凭《亲密爱人》这一首就足以显示阿梅的天后地位了,最早听这首歌还是在含混不清的收音机里,当时一听就疯了,楞是竖着耳朵从头听完。这首歌从旋律到词再到有节奏的编曲就足以让人心神激荡了,再加上阿梅性感的唱腔,简直是百听不厌。前些天整理唱片时发现了这首歌,马上又听了数遍,感觉还是那样新鲜,感觉它仍在流行,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小虫不愧是大师,仅凭这首歌就应该向小虫致敬。更何况他还写过无数其他的经典。像《只羡鸳鸯不羡仙》。阿梅简直就是天生唱小虫的歌的歌手,稍有些慵懒的感觉,却自然而毫不做作,真的很不错。

    当然,作为那个时期的香港歌手,阿梅当然要唱音乐工厂的作品,在《皇后大道东》里,罗大佑写了一首《似是故人来》,阿梅把握的非常好,在她的歌声里,居然把大佑和小虫的风格完全统一成了自己的风格,仅就这一点,阿美就够香港的那些唱歌跑调的后辈们好好学学了。1993年,阿梅还出过一张《小心梅艳芳》。后来,她的国语唱片转给了BMG。后来的歌,仅仅喜欢《女人花》一首,像什么《床前明月光》、《长藤挂铜铃》让人觉得BMG整个是在毁梅艳芳,做的不伦不类,尤其是后者,虽同是翻唱,做的远不如小虫给任贤齐在《心太软》里做的版本过瘾。

    喜欢梅艳芳,当然,是欣赏她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慵懒却不做作,华贵而不世俗,很有成熟女人的大家风范。最爱看的还是她的那种眼神,就是《金枝玉叶2》唱片封面的那种,有些迷茫,有些颓废,有些无助,却并不绝望……

    说到阿梅,顺便要说说闲话,说说香港滚石有这样一些独特的歌手,她们都是香港电影界举足重轻的天后,唱歌并不是主业,但她们却把自己很少的唱歌机会交给滚石操作。林青霞好像除了和娃娃合作的《暗恋桃花源》原声专辑外,就只有《沧海一声笑》了;杨紫琼也唱过《新蝴蝶流星剑》主题曲,李宗盛的词曲,很好听;小虫给叶童写过歌,是那种很抒情的节奏歌;冯宝宝除了和万芳合出的《新不了情》原声专辑外,还翻唱了一首改编自内地江河水的粤语歌;何超仪除了《妖兽都市》外,自己也出过专辑;钟丽缇仅在杜德伟的《知解》里和他合唱了一首Alex自己作曲的歌;朱茵则因为《大话西游》唱了一首《追月》,是一首老歌;听蔡琴唱过国语版;陈松伶也出过一张叫《同龄女子》的国语专辑。比较不同的是袁凤瑛,因为她好像并没拍过电影,罗大佑本意大概是要把她捧作粤语版的娃娃,只可惜随着音乐工厂的解散,这位曾风光不久的新人就销声匿迹了。其实看看香港滚石的操作,制作水准并不低,只可惜这些歌手只是玩票性质的唱唱,加上经营确实不善,音乐工厂失败了,龙卷风也失败了,再加上叶世荣、草蜢的闹腾,香港滚石最终还是衰落了。不过,它毕竟留下了好听的歌和美好的记忆,这,就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05-29 16: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FF1493]五、黄韵玲

    黄韵玲,标准的滚石式歌手,能写,能唱,能编曲,能演奏,能制作,还能自创公司。实在了不起。

    1986年,黄韵玲出版第一张专辑《忧伤男孩》,1987年出版《蓝色啤酒海》,1988年《恋爱大学》、《没有你的圣诞节》,1991年《平凡》,1992年《彩色季节》,另外在一些合辑里也有献声,大概是内地的引进版很少,D版也很少,只听过《东方之珠3》里的一首叫《三个人的晚餐》的歌,很好听,所以却不敢对她的演唱妄加评判。

    较之她的演唱,她的创作似乎更令我们熟悉,的确,一直以来,黄韵玲是滚石的一位很重要的创作人,虽然后来她自创了品牌。潘越云的专辑里的好多歌都出自她的手笔,像《如果你真爱我》,和文章合唱的《我在这里等你》,和张信哲的《你是唯一》,还有万芳的专辑里《fly away》这样经典的歌也是由她谱曲,姚若龙写词,清新淡雅,让人品味良久。我认为黄韵玲最出彩的一首作品就是辛晓琪《爱上他不只是我的错》里的《隐隐寂寞》,空灵优雅,完全凸显出辛晓琪的优美声线,并将其发挥至极至,别有韵味,极为耐听,有机会的话,大家不妨听一下。后来,辛晓琪的《每个女人》里又收了一首《执着》,很深刻,完全发挥了辛晓琪敏感脆弱的特质。李宗盛似乎很爱在自己制作的专辑里收录这位创作才女的歌,像成龙《龙的心》里的《可是我说不出口》。但黄韵玲创作上最大的成绩莫过于“友善的狗”制作的赵传的前四张专辑,这四张专辑里都有黄韵玲的歌,而且首首经典,《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自不必说,《让我自己走》、《给我一些时间》、《男孩看见野玫瑰》都可以独当一面,可以说,赵传的成功实在应该算上一份黄韵玲的功劳。黄韵玲的创作在旋律上并不如陈小霞的流畅,但是音符搭配的极为朴素,极具人文气质,也就是这种特质,与流行稍有相悖,但离的并不远。所以,黄韵玲的创作是中性的,虽不如陈小霞那样贴近商业,也不若陈珊妮那样另类爆冷。

    黄韵玲在乐器上也玩得很转,像陈升的《最后一次温柔》,《半生缘》的编曲都很棒。张艾嘉《最爱》的行云流水般的键盘演奏也出自她的指间,苏慧伦的《没有去过的地方》的编曲也很突出。黄韵玲的这种过人的乐感实在令人称羡。

    90年代初,黄韵玲和沈光远,罗弘武共同创立了“友善的狗”这个品牌,由于当时三人皆在滚石,“友善的狗”只负责滚石歌手的专辑制作,像赵传,潘越云,黄品源。后来,“友善的狗”脱离滚石独立发展,作了郑怡、黄品源、林景滢(许景淳的妹妹)、孟庭苇、陈珊妮、林晓培等许多歌手,大概走的路线也是如同黄韵玲创作上的风格:不妥协,也不抛弃流行。只可惜,公司规模实在太小,加上竞争惨烈,2000年底,“友善的狗”终告失败,不过黄韵玲还是把陈珊妮送到了魔岩,并曾说过魔岩的音乐概念和自己的很契合的话。其实,黄韵玲一直和滚石合作良好,如果选择魔岩重新出发的话,实在值得期待。

    黄韵玲,一个典型的女强人,期待她走的更远,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05-29 16: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9932CC]六、郑华娟和王新莲

     郑华娟和王新莲都是标准的创作才女,也能唱歌。但成功的还是她们创作上的生命力。从气质上说,郑华娟要朴实一些,像个邻家的大姐;王新莲则要缥缈一些,有些难以捉摸。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前期,郑华娟的歌不断的出现在滚石歌手的专辑里。像潘越云的《谢谢你曾经爱我》,李宗盛把这首歌做得很有气氛,加上颇富意味的小提琴演奏和上口的旋律,缔造了阿潘又一经典。《心甘情愿》是张艾嘉献给儿子的歌,郑华娟的曲和一半的词完全营造了这种温暖的感觉,再加上张艾嘉另一半歌词的母性挥洒,让这首歌感人至深。《聪明糊涂心》可以说是陈淑桦的代表之一,郑华娟写词的才华完全流露出来,再加上李正帆极为怀旧的编曲,实在很是耐听。《后悔》是我最喜欢的娃娃的一首歌,似乎李正帆适合编郑华娟的曲,简洁不罗嗦,却又营造了一种穿不透的气氛。郑华娟是写情歌的,但她的情歌温婉却又叛逆,真心又不乏怀疑,很善于营造氛围,尤其是词的经准到位,直击人心。

    93年,郑华娟和阿潘离开滚石去了飞碟,可惜华纳兼并了飞碟,郑华娟在《相亲相爱》里露了一面就匆匆离去,成了自由音乐人。直到后来重组丰华,郑华娟才在丰华制作专辑,并出过一张专辑。这段时期,滚石的万芳和锦绣的专辑里都有郑华娟的手笔。

    和郑华娟相比,王新莲可要早的多,早在新格时期就和马宜中(后来红极一时的MV导演)和出过专辑,并创作制作多元发展。到滚石以后主要是制作齐豫等人的专辑,像经典的《回声》,还有齐豫的《有没有这种说法》(和“虹”一起制作),以及滚石歌手的《快乐天堂》。和郑华娟的气氛营造不同,王新莲注重气质的形成,给人很不识人间烟火的感觉。92年,王新莲在滚石出了一张个人专辑。可惜的是,王新莲并不如郑华娟那样后劲十足,渐渐地淡出了。

    之所以把这两个才女写在一起,是因为她们和出过一张《往天涯的尽头单飞》的专辑,有一些延续《回声》的感觉,但郑华娟的朴实和王新莲的缥缈结合得非常完美,气质不俗。那时的滚石是很注重歌手个人气质,能力的培养的。

    郑华娟和王新莲,两个会唱歌、爱音乐的女人,她们的音乐虽已成尘封记忆,但流淌于心底的韵律将一直伴随着我们的聪明糊涂心,往天涯的尽头单飞。
 楼主| 发表于 2005-05-29 16: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008000]七、翁倩玉

     90年代初,滚石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先是罗大佑在香港成立音乐工厂,然后是张培仁在大陆创立魔岩中国火,日本,新马的子公司也日益成型。滚石也开始代理海外歌手的专辑,翁倩玉就是其中之一。

    翁倩玉其实早就红遍亚洲了,滚石也代理了几张她的日文专辑。不过,翁倩玉最让人熟悉的还是在滚石的那张国语专辑《永远相信翁倩玉》,这张专辑是当时许愿的“星音乐”和翁倩玉的父亲共同制作的。当时“星音乐”这个品牌作了很多滚石歌手的专辑,像张国荣、Dick lee,以及自己旗下的林忆莲(后转至滚石)、风火海(唱片由滚石发行)。“星音乐”集合了很多优秀的香港音乐人,许愿、赵增熹、Dick lee等等等等。

    《永远相信》是一张风格很统一的专辑,如同翁倩玉给人的感觉一样,亲近,温暖。主打歌《真情不必多说》是卢冠廷作曲,翁倩玉把这首情歌唱得很温暖,很窝心,好似老友谈心般娓娓道来,其实呢,呵呵,如果亲自尝试着唱一下这首听来简单的歌,就会发现其实是很难把握住旋律的,翁倩玉的演唱不瘟不火,恰到好处。《永远相信》是流传很广的一首歌了,歌词很棒,贴近人心,给人希望,“永远相信远方,永远相信梦想”,简单而执著。整张专辑的风格很统一,所以每首歌从旋律到歌词都让人感动。值得一提的是专辑的最后一首歌《祈祷》,原曲来自日本,大概王杰和一个女歌手合唱过,不过,翁倩玉唱这样的歌还是轻车熟路,其演唱水准远在那个合唱版之上。

    翁倩玉的歌声很温婉,她并不去尝试伤春悲秋的颓废风格,她只轻轻的哼唱,唱着对世界、对人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待,把爱和关怀传播到人的心里,即使在很绝望的时候,听到翁倩玉,一样会感动流泪,一样会用她春风般的歌声抚去心底的伤楚。

    这张专辑是94年美卡引进的,专辑的内页里还有完整的翁倩玉简介和制作人名单,那时的美卡还没现在这么会偷工减料,做得很精致,不过专辑的音质并不好,很多杂音(美卡早期的专辑就这么一个“特色”,同样情况的还有杜德伟的《天旋地转》和赵传的《爱我就给我》),由于这张专辑的确很出色,又是几经辗转从友人手中弄到的,得来不易,所以一直珍藏,只可惜没有再版,也没有D版商注意到它,实在是遗憾,遗憾……
 楼主| 发表于 2005-05-29 17: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008080]八、陈淑桦

     一直想写一篇向陈淑桦致敬的文章,只是一直没有沉淀好思绪,淑桦和她的歌声已经成为我成长中不可抹去的刻痕,很怕写成了自己的成长史而让自己陷入无尽的思绪。但我一直这样认为:在我心中,陈淑桦才是最伟大的歌手,也是滚石最成功的歌手。

    淑桦70年代末出道,最早在海山,唱的是很民歌的东西,比如叶佳修、谭建常都为她写过歌。早前曾买过一盘《陈淑桦国语精选》的引进版,只是授权公司模糊不清,但从歌的古老程度推测应该是海山时期的精选。像《红楼梦》、《最后一次携手》都是很棒的歌,《娃娃的故事》是一首很顽皮的儿歌,让人童心大发。当然,应该有民歌时期的借物抒情的歌曲,在这类歌曲中风雨彩虹都成为借喻的对象,那时的淑桦很朴素,歌虽好听,却没有自己的风格。后来,淑桦加盟EMI。EMI延续的是淑桦的民歌风格,并无太大突破。

    1987年,淑桦加盟滚石,首张专辑《等待风起》就完全创造了全新的风格,同名主打歌由吴大维作曲,轻松自然,挥洒自如,华人音乐的陈淑桦时代由此开始。随后,1988年的《女人心》专辑,更是汇集了难得的制作阵容,李宗盛包办了大部分的词曲,那是还没有商业化的李宗盛,他写出了《那一夜你喝了酒》、《孤单》这样的优秀作品。很意外的在《孤单》的开头听到了周华健的声音,那时他还只是和声,那时他没有大红,那时他还在苦苦的模仿费玉清,那时的周华健还很朴素。《亚瑟潘和他的四个朋友》是陈升的作品,陈升耐人寻味的歌词由淑桦轻快的道来,更加让人思索,《明天还爱我吗》是小虫流畅的曲,陈升魔鬼般的词,这两首歌的和音部分都可以清楚的听到升哥的嘶吼和淑桦维美的声音相映成趣,实在是过瘾过瘾!《一路守候》是淑桦称霸金曲奖的专辑,主打歌是张朵朵作曲,王武雄的词,一把空心吉他的清新把淑桦剔透的嗓音突显得极为完美。还有那首罗大佑和三毛才子佳人的创作极品《滚滚红尘》,这首歌还有一个大佑和淑桦的合唱版本,但还是喜欢淑桦的独唱版,深刻,更能表现歌的含义和三毛的情思。

    1989年,《跟你说,听你说》专辑横空出世,这可以说是华人音乐的绝对经典之作。也是李宗盛创作巅峰的开始。是的,单凭《梦醒时分》就可以说明一切了,这首经典的情歌全球华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十多年了,至今仍有人在哼唱着这首歌,并为之动容。这张专辑大卖,淑桦也成为华语女歌手销量过百万的第一人。同时,这张专辑也把前几张专辑塑造的淑桦的成熟女性代言人的形象推向全亚洲。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有这样的一位短发的都市白领形象的女子,在唱着女人寂寞的心事,男人渴求的秘密。《梦醒时分》、《你走你的路》的MV里淑桦的干脆的转头离去的经典形象深入人心。还有一首歌,就是《你走你的路》,当时为了这首歌不知醉了多少次,李宗盛和陈淑桦的经典组合实在难以逾越。现在的李宗盛写不出“我也许将独自跳舞,也许独自在街头漫步”的经典词句了。还有《傲慢与偏见》等等等等,这张专辑首首都是经典,每首歌都可以让人品味再三。

    1991年,《聪明糊涂心》发行,才女郑华娟的创作实在令人惊艳,这也是我伤心失落时很喜欢唱的一首歌,特别喜欢中段的那段钢琴,李正帆最大的成绩还是在编曲。这张专辑是“友善的狗”制作的。这以后,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淑桦却选择了离开,飞了去美国。当1994年淑桦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依旧是温暖的笑容,不过多了老友般的问候和已经留长的发丝。这是一张精选辑,《爱的进行式》中李宗盛的创作依然妙笔生花,居然可以写出那么多“从……到……”,而且合乎逻辑,句句押韵,细细品味,居然还代表了感情的各个时期,曲子上也写了三段,逐层推进,淑桦唱来轻松自在。值得一体的是这首歌的video,马宜中导演,清澈的水面映着洋气装扮的淑桦,百合花的点缀,加上屏幕上顺序播放的淑桦的历年video片断,实在是很有气氛。《梦田》来自于《回声》,淑桦唱来别有韵味。《问》是一首很深奥的歌,梁伯君的编曲层层推进,直到高潮,淑桦驾驭起来居然得心应手,里面的“可是女人……只是女人……”这样的排比完全可以和《爱的进行式》媲美,那时李大师的才情挥洒收放自如,实在令人敬佩。这歌的粤语版,也是少女版就是苏慧伦的《少女问》,做的也很棒,可以两首歌一起来听,听听女孩成长到女人的路程里,要问的究竟是什么呢?

    1995年,淑桦又一次脱胎换骨,《淑桦盛开forever》,嗯,正如专辑的标题,淑桦真的盛开了,她放开了长发,加上海边清新简单的空气,实在让人心收不下,对,这就是《说,你爱我》。我喜欢这首歌,没有原因,就是喜欢,它一直在鼓励着我寻我所爱,决不退缩。这是一张很统一的专辑,一水的R&B,看看制作人就明白了,擅长玩节奏的王治平和留洋归来的陶哲,当然后者当时只是个毛头小子,不过音乐确实作的很地道。《爱的比较深》写的多好呀,一听就是陈淑桦。这首歌还有一个原创英文版,很精彩,整张专辑除了轻快的感觉,淑桦还多了一些慵懒,但却把这西洋味十足的音乐诠释的恰到好处,相比之下,现在那些顶着所谓R&B却唱的不伦不类的歌手实在是可笑可笑。当然,这张专辑大获成功,成为当年金曲奖最佳专辑。

    1996年,万众期待下,淑桦的专辑居然做回了经典形象,减去了长发的淑桦总是那么简洁自然。《生生世世》是小虫操刀的一张怀旧专辑,让人惊讶的的居然是张国荣和淑桦的《当真就好》打开了整张专辑,二人合作得天衣无缝,缠绵悱恻。在滚石,和淑桦合唱的男歌手都是天王级的人物,像是李宗盛,像是周华健(《萍水相逢》),还有成龙(《明明白白我的心》、《守住永远》),然后是专辑的主题曲,小虫延续着《情关》的古典流行风格,结果呢,这首歌也同样的大获成功。然后是重新编曲的《明天,还爱我吗》,淑桦还是那个淑桦,只是少了升哥的和音,多了大气的弦乐伴奏。之后便是很多淑桦的老歌重唱,编曲上都是弦乐为主。值得一体的是《娃娃已长大》,小虫是不是要和《娃娃的故事》遥遥相对呢?这张专辑我很喜欢在十二点之后听,完全因为那份静谧和歌中的风花雪月。同年,淑桦凭这张专辑获金曲奖最佳女歌手。

    1998年,淑桦的《失乐园》出版,只是很多人忽略了这张专辑,《失乐园》所传达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直击我的心灵,还好,还有《爱来时》、《不想》这样的温暖情歌,还有《惩罚》、《一半一半》这样淑桦招牌的情歌,淑桦毕竟是淑桦,无人能及。只可惜由于母亲的去世,淑桦终止了专辑的宣传。

    淑桦的歌一直被拿来做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不过我最喜欢的当属《笑红尘》,淑桦的洒脱和厉蔓婷的才气,原来女人也可有如此的胸襟。《流光飞舞》是《青蛇》的主题曲,不过却没有电影的那份诡异。《这样爱你对不对》是《嘉嘉沙沙站起来》主题曲,这首歌,不用说了吧,太经典啦!还有《春去春又来》,还有……太多太多,举不胜举。

    1999年,滚石唱片发行《情牵淑桦》纪念专辑,很值得收藏,感谢滚石,让我能拥有更为全面的淑桦。

    淑桦是很谦和的女人,和她的歌一样,理智,成熟却从不伤悲,即使在最红的时候,也能清楚的看轻自己的方向。淑桦就是淑桦,她的歌,她的人都已深深的印在我年少的懵懂与无知中,淑桦,已经成为我记忆中的一个完美的形象。

    呵呵,还好,我没有加太多的情感在文章里面,的确,在滚石,出现过很多同样歌路的经典女声,但最成功的,最正宗的,唯有陈淑桦。嗯,该停下了,真的怕陷进记忆里无法自拔,像我这样的男人要的不只是爱?在每个梦醒时分,我需要的究竟是淑桦,还是音乐?
 楼主| 发表于 2005-05-29 17: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4169E1]九、林忆莲

     最早听到林忆莲,当数《当爱以成往事》,幽怨的小提琴声中,一对男女声在进行着他们痛苦的爱恨痴恋,恨悲壮。这,也是我认识忆莲声音的开始。

    林忆莲1986年在香港出道,最早签的是索尼,然后是华纳,当然,Sandy在华纳要红得多。的确,忆莲早期的粤语歌恨棒,像《灰色》、《激情》、《滴汗》。不过那个时期的歌里,我最喜欢的居然是国语的《情人的眼泪》,很缠绵。后来,Sandy在飞碟发行了第一张国语专辑《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这张专辑奠定了她在国语音乐市场的天后地位。

    90年代初,林忆莲加入滚石,只不过是“星音乐”和滚石共同制作她的唱片,最早仍是大唱粤语歌曲,Dick lee、许愿、赵增熹都为她写过歌,不过,她的风格已趋于平和,少了早期的激情,却多了几分理智,电影《朝九晚五》的主题曲《愿》便是一例。1993年,《不必在乎我是谁》发行,这是忆莲在滚石的第一张国语唱片。很明显,唱片是要凸现忆莲温柔的女人特质,从专辑的封面就可看出。喜欢主打歌《不必在乎我是谁》,忆莲的声音很性感,也很颓废,李宗盛的词曲似乎穿在忆莲身上一样,很合身。《当爱已成往事》,绝对的经典吧,感动过无数人的情歌,李大师的又一才情挥洒,不过,看来二人在唱这首歌时,确确实实动了情,Video里忆莲一只酒杯打碎玻璃的镜头久久难忘。虽然这是一首电影主题曲,但它的名气要远大于《霸王别姬》,倒是张国荣版本更像是为电影而唱。

    《玫瑰香》是电影《红玫瑰,白玫瑰》的主题曲,也是小虫最成功的三部电影配乐之一,歌词虽不长,却被忆莲唱的别有味道。同时,随着李宗盛暂别歌坛,忆莲发行了两张粤语唱片,《赤裸的秘密》和《关于她的爱情故事》,都是星音乐制作,值得一提的是,《赤裸的秘密》是和张国荣合作的,很好听。

    1995年,《love,Sandy》发行,这也是本人最喜欢的忆莲专辑,李宗盛的《伤痕》的确将忆莲的声音发挥得淋漓尽致,忆莲用性感的气声唱着“爱有多销魂,就有多伤人”,实在是很美,很美。《为你我受冷风吹》好像是《不必在乎我是谁》的延续,不过此时的李宗盛已经开始在创作中对感情有所感叹了。《听说爱情回来过》是李偲菘,李伟菘的作品,口语化的歌词,对旧日曾经的情人的问候,想见又不敢见的伤痛,爱恨交错的矛盾心情都被忆莲娓娓道来,歌词丝丝入扣,很是精彩。《这些,那些》是郭子的曲,那时的郭子很会写轻快的歌,Video是很擅长色彩搭配的陈怡君导演,淡妆的忆莲,绿色的果园,红透的苹果,阳光灿烂的午后,凸显出忆莲小女人的一面,俏皮可爱。这张专辑已成为忆莲的经典专辑,也是她的巅峰之作。

    1996年,《夜太黑》发行,专辑的封面是在秋日的暮色中,忆莲神秘的笑脸,很女人味。不过,专辑的音乐却透出了诡异的气氛,难以捉摸,《夜太黑》就是这样,“霓虹里人影如鬼魅,这城市隐约有种堕落的美”,忆莲的气声用在这里,那种感觉实在恨棒。《诱惑的街》的歌词依然刁诡,从开头淡淡的雨声,到后来激情澎湃的倾诉,忆莲的确把握得很好。《愈爱愈美丽》也是这种风格。《野风》是李宗盛少有的古典流行创作,紧凑的旋律,深刻的歌词,加上很神秘化的编曲,让这首歌别有韵味。当然,忆莲和杜德伟合唱的《我心仍在》是很博爱很温暖的歌,《我明白》则另有一种磅礴的气势,李宗盛和林忆莲似乎都找到了放开来唱的感觉,这首歌也是这张专辑里最突出的一首歌,同时,它还造就了大陆的创作才女--刘沁。这是一张风格很统一的专辑,同样,也是一张很精彩的专辑。

    1998年,《铿锵玫瑰》发行,贾敏恕制作。说句实话,这位擅长玩乐队,成功的制作中国火的制作人,很喜欢由着歌手的性子来做,《铿锵玫瑰》用的是忆莲的曲,这是一首不错的歌,李宗盛写出了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形象,不过,这歌除了标题,内容和中国女足可是风马牛不相及吧?《let go》是写给女儿的歌,很母性,却又不乏博爱的一面。《理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张震岳的曲,李宗盛的词,词曲结合的很好,天衣无缝,很温暖,很窝心。《飞翔》大概是一首唱给世界和平的歌吧,还有《风筝》。这张很实验性的专辑听来确实很过瘾,不错不错。

    在滚石,忆莲还发行过两张英文专辑,风格都是世界大同,和平相处的温暖感觉,《爱是唯一》里最经典的要数《I swear》,齐豫、刘美君、杜丽莎和忆莲的合唱实在是很打动人心。还有《from now on》,一首原创英文歌,张国荣、林忆莲合唱。《wondeful world》则延续《爱是唯一》的风格,很诙谐,只不过主打歌的合唱名单里少了杜丽莎。《rose》是齐豫和忆莲的合唱曲,也是很经典的一首歌。

    99年,忆莲居然出乎意料的去了EMI,只可惜EMI只把她当作摇钱树,《林忆莲';S》虽然大红,但看看整张专辑,好听的歌有,让人听完就忘,连名字都记不住的垃圾歌更多,怎么看怎么不像一张专辑,当然,个人认为《失踪》还是不错。《2001莲》更让人失望,封面上的人我愣是没认出那是忆莲,倒像个健美女郎,《better man》和《没有人抽烟》一样,难听。不过,《远走高飞》不错,因为那至少可以听出是忆莲的歌。去唱片店看看,贴着滚石商标的忆莲专辑从封面上就胜过EMI的一筹,从专辑的整体性,制作水准上,EMI则好像要逊色的多了。

    其实,还是喜欢忆莲在滚石的风格,性感的声音,十足的女人味,有些诡异,却很理智,期待爱情,也勇敢追求,对世界和平充满祝福。喜欢她俏皮的小眼睛,不管怎样,走好,忆莲!
 楼主| 发表于 2005-05-29 17: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696969]十、辛晓琪

    爱情的温度?不知道,但只要知道辛晓琪和她的歌声是37度,就够了。

    辛晓琪,一个很有韵味的女人。1986年出道,在福茂唱片,由好友黄舒骏制作专辑。不过只是宝岛台湾的一个小红的歌手,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她的歌唱事业接近停摆。谁知李宗盛听到晓琪的声音后竟惊为天人,从此签至滚石,一发不可收拾,那年,是1993年。

    初到滚石,辛晓琪主唱了好几部电影的主题曲。当时黄沾很欣赏晓琪的声音,曾预见性的说过晓琪的演唱很有“味道”,《傲》是《仙鹤神针》的主题歌,沾哥将晓琪高亢的声线发挥的淋漓尽致,很脱俗。《莫呼洛迦》,《青蛇》的插曲,晓琪把这首诡异的歌唱的别有风味。最值得一提的当数《熄缘》,《醉拳2》插曲,胡伟立大师作曲,整首歌极为哀怨,歌词深刻入骨,把晓琪的敏感特质挖了出来,可以说是《领悟》的序曲,甚至比起后者的一悲到底更多了另一份失落的凉意。

    1994年,《领悟》发行,这是辛晓琪到滚石的第一张专辑,也是她歌唱事业难以逾越的高峰。李宗盛的《领悟》绝对是只写给晓琪一个人唱的,深刻,痛彻心扉的爱情终要结束,那种眼睁睁看着自己伤口流血的悲意,那种压抑许久的感情的宣泄,都由辛晓琪一一道来,每次听这首歌,都感觉晓琪简直是一个唱歌机器,几乎没有人再能唱出这样的歌。这首歌很耐听,当我一点一点成长之后,每次回头回味,歌里的痛就理解得更加深刻。这张专辑里所有的歌都是大有来头,《俩俩相望》是厉曼婷的词,特喜欢这位才女写的这种不识人间烟火的歌词,旋律也很流畅,晓琪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的直抵心底,这首歌也同时成为数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深情难了》的旋律一出就很熟悉,就是万芳《新不了情》的另一个版本,据说创作者鲍比达点名要晓琪重新诠释这首歌,晓琪的版本也确实听来很过瘾,和万芳的演唱各有千秋。《当我身旁有你在》是小虫写给晓琪的,这首歌很温暖,晓琪的声线由迷人的中音自然转到高音,听来很舒服,只可惜,这首温暖窝心的歌被《领悟》的悲壮掩盖了。《始终只爱你》李宗盛,辛晓琪对唱,卢冠廷作曲,不过这首歌实在是太暧昧,太缠绵了,晓琪的气声听来实在是舒服,到是显得李宗盛有些生硬。其他的歌,《请不要把眼光离开》是陈扬的手笔,《白鹭鸶在飞》来自黄建昌,当然还有那首词曲都很简单却含义深刻、让人回味良久的《忘川》。这张专辑太过于成功,以至于《守候辛晓琪》精选里收了四首,同时也成就了辛晓琪悲情风格,是她日后很难逾越的巅峰。同年底,《味道》专辑发行,《走过》是一首中规中矩的情歌,不过晓琪已经开始理智的看待感情了,《味道》杨明煌制作,姚谦的词,姚谦是很注意环境烘托的词人,也就是这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赤裸裸的天空,赤裸裸的寂寞暴露无遗,想着爱人的心情,想着爱人的一切,想着她的白色袜子,意境实在是深远,加上晓琪丝丝入扣的演唱,挑动着每一根寂寞的神经。《说谎的女人》是郭自典型的那种很跳脱的快歌,很有情节感。这张专辑这音乐上更注重内涵,也更贴近人心,给人很静谧的感觉。

    1995年,《遗忘》专辑出版,《遗忘》是张朵朵的曲,这位创作人似乎创作并不多,但每次作品出来总会让人惊艳,这一次,晓琪完全是全新的唱腔,情歌的诠释上也更为洒脱。《风之彩》是《风中奇缘》的中文版主题曲,也是晓琪的那种很抒情,很博爱的歌曲,《荒唐》是李宗盛的作品,这时李大师的创作已经开始词大于曲了,不过还不错,但并没有很大的突破。

    1996年,李宗盛大胆启用dmdm的歌,于是便有了《爱上辛晓琪不只是我的错》,主打歌《爱上她不只是我的错》居然被李大师稍加修改就由原来的二人关系变成了三人纠结,《隐隐寂寞》透着空灵,透着优雅,黄韵玲曲,厉曼婷词,可以说充分地显示了晓琪的唱功。《忐忑》也是很标准的情歌,但听来却歌如其名,让人不安。这张专辑的整体感觉就是敏感,也有些诡异。1997年,很有趣的,和上张专辑相对,《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发行,所不同的是,两男一女的纠结变成了两女一男的缠绵,《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和《位子》都是很有情节的歌,只是晓琪这样的歌已经很多,所以虽然精彩却并不讨好。但这张专辑却尝试了很多的风格,《就让我这样吧》塑造了自信,洒脱的辛晓琪,《难得糊涂》是吴旭文的词曲,弦乐编配,和晓琪优美的声音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也成了晓琪后期的一种风格。这张专辑最该提到的就是《世界》,陈晓娟作曲,词呢?没有歌词,晓琪的哼唱贯穿始终,很有韵味。《每个爱情都危险》是周华健、辛晓琪的对唱曲,李宗盛的作品,只是大段的歌词让这首经典并不是很流行。

    经过《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瓶颈,1998年,辛晓琪带着《每个女人》回来了,这一次,她带回了迷人的笑容,带回了温暖的曲风。《感动》确实够让人感动,那种舒服,那种不经意间流淌出的快乐和自信,让人看到了面目一新的晓琪。《可爱的玫瑰花》实在很棒,优美的和声加上晓琪柔美的中音,让人爱不释手。《承认》,《执著》是新的晓琪式情歌,因为此时,她已经学会了放手,学会了理智的面对感情。《烟》是这张专辑里最特别的一首歌,很有气势的编曲加上晓琪洒脱开放的演唱,让人听来畅快淋漓!这张专辑的成功,也让滚石决定发行晓琪的精选《守候辛晓琪》,并重唱晓琪出道时的《在你背影守候》,晓琪的嗓音确实无人能敌。

    1999年,《怎么》专辑诞生,《怎么》、《迷途》、《让你去飞》都是很棒的歌,但是晓琪的情歌里已经少了那份深刻,很温婉。《发泄》是晓琪尝试的有些摇滚的歌。《无声雨》是吴旭文词曲,依旧是老的弦乐编曲,却依然动听,让人回到可以用一颗平常心来看人世风景。不过,这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的居然是《不一样》,因为喜欢那种很玩世不恭的感觉,“风很凉,他的手在我腰肢上”,嗯,很有意境!

    2000年,《谈请看爱》发行,这张专辑一张很别致、纯音乐的专辑,整张专辑有8首歌都是一水的弦乐编曲,晓琪不瘟不火的唱着对爱人的祝福,对爱情的感激,《心里有树》,《眼前人》,《谈请看爱》几首歌下来,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晓琪已经用一种哀而不伤,很随缘的态度来面对感情。当然,这张专辑还有三首快歌,《爱情的美色》、《一个人甜蜜》都很好听,风格的强烈对比让这三首歌很显眼,当然,晓琪的优美声线下衬着一个性感厚实的声音--汪佩蓉,这是后来滚石的新人里我最欣赏的一个。只是,这张专辑太过注重内涵,而时代却造就着浮躁的人们,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听听这种有内涵的东西了,似乎人们越来越注重快餐式的东西。所以,这张专辑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这确实是一张值得收藏的品质专辑。

    辛晓琪是一个很有味道的女人,念头越久越品得出来,她本身给人的情节感是丰富的,让你不由自主的贴近她的心,晓琪的情歌,代表着爱情的各个阶段,她用心的述说着情感的爱痛离愁,这也是我们最想投靠的地方。总之,坚持品质,坚持音乐,就是辛晓琪,就是37度的辛晓琪!
 楼主| 发表于 2005-05-29 17: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olor=#808000]十一、赵咏华

    这些天一直在陪着一个失恋的朋友,这个一直愁眉不展的男生居然在听到《最浪漫的事》是露出了一丝笑意,是呀,这首歌陪伴我们很多年了,无论是相恋或是失恋。

    1986年,赵咏华以和钮大可的合唱《无奈》而加盟滚石,正式出道。在滚石时期,赵咏华的个性可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在早期,滚石主要是为了突现赵咏华的歌唱技巧,所以集合了各路大师为她写了大量的高难作品。像陈明章的《听我唱这首歌》,张弘毅的《从来不肯对你说》、《希望之鸽》,还有咏华自己作词写给母亲的《永远的梦》,小虫的《我爱你,最好只到这里》,刘志宏的《我想我已经爱上你》,王宗贤(当年迪士尼亚洲音乐总监)的《趁着心还能飞》,陈杨的《最真的期待》,这些歌完全突现了咏华清亮、高亢的声线,听来十分过瘾。赵咏华的声音稍有些沙,高音的时候又有一种尖而不破的感觉,实在是听觉上的享受。只是感觉上咏华只是在唱歌,用她的好嗓音,却并不是投入太多的感情,所以,她只是滚石典型的实力唱将。

    1993年,李正帆的出现改变了咏华的风格,两人之间相知相许的关系使咏华的歌变得温暖,从《只要你对我再好一点》开始,李正帆和姚若龙联手打造了咏华的黄金时代。这首歌也成为《最浪漫的事》的序曲,其中咏华已经开始用迷人的中音和气声来处理那种幸福的感觉了。94年,《求婚》专辑中的《谁要我宠坏了你》延续着上张专辑的甜蜜风格,主打歌《求婚》是很欢快很轻松的歌,姚若龙的词简简单单就勾勒出女孩勇敢而羞涩的心态,活灵活现。同年的《我的爱,我的梦,我的家》将咏华推向了巅峰,《早餐》是《求婚》的延续,《我的爱,我的梦,我的家》的词写的很棒,对于离开家乡异地创业的游子是心灵上的慰藉,也是咏华的很理智的那种新风格。《最浪漫的事》之于咏华的意义不亚于《梦醒时分》之于陈淑桦。即使在很心灰意冷的时候,听到这首歌也会有一种很贴心的感觉,这是一首很耐听的歌,咏华一如既往地唱着自己的甜蜜心事。感谢李正帆,如果不是他给咏华的温暖,这首歌不会这样到位,这样深入人心,姚若龙也因此获金曲奖最佳词人。1995年,《问心无愧》精选发行,咏华整理了在滚石的点点滴滴,并借《问心无愧》抒发了自己多年的感慨和心情,这首歌仍是李正帆的曲,只是词作者换成了陈乐融,这同样是首很精彩的词,风格和丁晓雯的《我的爱,我的梦,我的家》一脉相承。这个时期,咏华唱片的封面也一如她的歌,甜美,亲切,色彩明快,咏华大大的眼睛和两个酒窝无不自信的透露着小女人的幸福和满足。正如李宗盛在林忆莲《不必在乎我是谁》中的那句经典名句--恋爱中的女人才美。

    之后,咏华加盟宝丽金,这家纯商业操作的国际公司把咏华的风格做得很含混,《风的颜色》是咏华和李正帆爱情的结晶,只可惜咏华没想到李正帆却真的一如风筝一般飞的又远又高。随着二人爱情的破裂。咏华的事业也日渐低落,从《只能说遗憾》到《请你放心》,再到《爱不爱》,越来越颓废,咏华迷人的酒窝也从唱片封面上消失了,专辑的色调也越来越暗,咏华已经慢慢的变成了落魄的风尘女子的形象。差点就被宝丽金做死了。

    1999年,咏华重回滚石,把《相见太晚》精选作为重新出发的起点。老搭档小虫作了一首很赵咏华式的《相见太晚》,经过了风风雨雨的赵咏华唱来有一种丝丝入扣的感觉,情感的把握上也成熟了许多,这首歌也真的很经典。《爱到最深处》是和周华健合唱的,咏华的中音发挥得淋漓尽致,那种当年的温暖的感觉再次油然而生。《I will smile》是和滚石新人戴爱玲合唱的,两个好嗓音的女生合唱着女人的洒脱,这首歌很棒,有一种飙歌的感觉,听来真的很爽。只是戴爱玲不知什么原因至今没有发片。另外,咏华还翻唱了两首老歌,一首是黄莺莺的《黑夜白天》,一首是自己的《听我唱这首歌》,都很有味道。封面上蓝色的底色衬着白色的咏华,加上片片飘落的羽毛,显得咏华如同天使一般,别有气质。这是当年滚石最叫座叫好的专辑。只可惜咏华没能留在滚石,大概是因为当时滚石的音乐总监是李正帆吧。后来小虫不无遗憾的说,如果留在滚石,咏华定能稳坐一姐之位。只是,咏华签了索尼,除了一张影响不大的《love cyndi》之外没留下什么其它的作品了。

    一路走来,一直有咏华的歌相伴,虽然,我喜欢的咏华已成了过去,但那份甜美,那份感动毕竟成了一道风景,而且,是一幅美景……
 楼主| 发表于 2005-05-29 17: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感谢撰文者: mamaroc_cn   虽然文字有点长,可是真的写的很不错,希望各位同志们能耐心把它看完.

     图片是俺四处找来的,有些人的图真是难挖,搜索的我眼睛都花掉了,, 

     好了,请慢慢欣赏~~
发表于 2005-05-29 19: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先要谢谢mamaroc_cn的文字
然后 就素KK的花眼哈!
辛苦你们拉哦!(偶来帮KK揉揉眼哈!)
正是因为有这样好的文字和图图 我才可以 知道 那个我错过的年代 是那样的美好
很美好
现在 不知道 还会有多少回忆剩着
其实 那么多的歌手
听过的 就是齐豫的 梅姑的 还有晓琪的歌
很惭愧 错过了那么多的好声音   
发表于 2005-05-29 21: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一字一字地看完,想起了什么,真好!
谢谢KK:)
发表于 2005-06-01 19: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 滚石年代之乱世佳人

滚石的女歌手中,最欣赏的是齐豫和陈淑华.
陈淑华的歌与电视和电影一道,已经成了青春不可缺少的记忆.<流光飞舞>,沾叔的作品,连绵流长;<笑红尘>,东方不败中,青霞姐翻弹琵琶,绝世的容颜加上完美的歌声;<今生今世>;还有那首<问>.
听说她自从母亲去世后,就常伴青灯,那些歌声,于是生生世世,永远流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