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32374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70
|

楼主 |
发表于 2005-02-01 16: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茶文化◆
[color=#32CD32]据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列,连同附件统计、煮茶、饮茶、炙茶和贮茶用且共有29件,可见唐朝时茶具的发展已很可观。现分述如下:
(1)风炉:铜或铁铸成,也有泥烧成的。形状像鼎,下有三脚。炉壁厚3分,上口有9分厚的边,边的 6分宽的部分在炉壁内方,以便用泥墁于膛壁。炉下 方的三只脚,共有21个古字:一脚是“坎上巽下离于中”,另一脚是“体均五行去百疾”.第三脚是“圣唐灭 胡明年铸”。在3只脚间各开—窗洞、底下的一个洞 用以通风漏灰。3个窗口上并排有6个古字,一是 “伊公”,一是‘羹陆”,一是“氏茶“,意为“伊公羹,陆 氏茶”。内设“带(原字左有“土”旁)埠(原字右下为“木”)”,有3格,一格有长尾野鸣的图 形,这是火禽,画有离卦,一格有彪,是风兽,画巽卦; 另一格有鱼,是水虫,画坎卦。巽表示风,离表示火,坎表示水。风能助火,火能把水烧沸,所以要有这三卦。另有花木、山水等图案作为装饰。据说此炉由陆羽设计。
http://www1.hanstyle.org/html/attach/2004/09/20/1518385-09-embed.jpg
[color=#32CD32](2)灰承:接受灰烬的用具,由有三只脚的铁盘构成。
(3)炭挝:六棱的铁棒,一头尖,稍下较粗,长1 足。细的一头系上一小展(原字左有“金”旁)。作为装饰。
(4)火夹:别名筋,就是火钳。铁或熟铜制,长 1.3尺。
(5)竹夹:小青竹制成,长1.2尺,一头的1寸处 有节,其余部分剖开,用其夹茶在火上烤时,白竹出 汗,利用它的香气以增加茶的香味。
http://www1.hanstyle.org/html/attach/2004/09/20/1518388-10-embed.jpg
[color=#32CD32](6)纸囊:即纸袋。用质地白厚的上等剡藤纸,做 成双层纸袋。贮放烤好的茶,使不致失去香气。
(7)碾:由碾轮和碾槽构成。最好用桔木,其次是梨、桑、梧桐、柘木。碾槽形状内圆外方,内圆以便运 转,外方防止倾倒。内可放进碾轮,圆盘状,直径3小,中心部厚1寸,边缘厚0.5寸。盘中心有轴,中方外圆,长9寸,宽1.7寸。
(8)拂末:扫茶末用,利用鸟羽。
(9)、(10)罗、合罗,大竹剖开,弯曲成圆形,纱或 绢作底。筛下的末用合盖贮放。合,竹节制成,或薄杉木板弯曲成圆形,漆好。全高3个,盖1寸,底2 寸,直径4寸。
(11)漉水囊:滤水工具。骨架多用生铜制成,因熟铜制的易附着青苔及污物,便于清除茶中杂物,铁 则因锈而腥涩,影响水味,不宜采用。居住山村的人,有用竹、木制的,但不耐用,外出不便携带,用生铜较好。袋子用青篾丝织成,可以收卷。或用碧色的绢缝制,还加上翠钿作装饰,直径5寸,构长1.5寸。又用绿油布袋贮放全部滤水工具。
(12)釜:锅,生铁制成,以坏了的农具炼铸。炼铸 时内抹土外抹砂。里面因抹土而光滑,锅内面易于磨 洗,外面因砂而粗糙,易吸热。锅的耳制成方形,使平正;锅边较宽,使能伸展得开,锅脐要长,并在中心,使火力集中于锅中间,则水在锅正中沸腾,水沫易于上升,水味可醇正。洪州用瓷锅,莱州用石锅,瓷锅、石锅都雅致好看,但不坚固,不能持久。用银锅非常清洁,但又过于奢侈华丽。从耐久着眼还是快制好。
http://www1.hanstyle.org/html/attach/2004/09/20/1518390-11-embed.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