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378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0
|
[这个贴子最后由singleaxu在 2005/02/28 02:13pm 第 1 次编辑]
中新网2月25日电 在今天上午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改革情况。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金艳介绍,近期改革的一些举措包括:
第一,改革积分体制。从05年6月起,考试成绩将改为分布在290-710分之间内,具体是正态分,均值是500分,一个标准差在70分,成绩低可以到290,高可以到710,每个学生将有总分和各部分的单项分,试卷分四大块,听力、阅读和综合写作,考生可了解自己的能力方面哪个强哪个弱,考后向学校给予成绩解释的含义,主要是使学校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
第二,考试内容的改革,根据新的教学要求,听力,听说能力要大大加强,具体体现在试卷上,听力将从原来的20%提高到35%,而且还有听力的对话,听力的短文,听力对话增加了听力的长对话,听力短文的听写和听力本文的理解一起占了35%,这是听力部分的重点。已经完成了听力部分题型的设计、命题、小规模的预测。阅读部分将来也占整卷的35%,原来是40%,35%里面包括了仔细阅读,还增加了快速阅读,仔细阅读占25%,快速阅读占10%,这是阅读部分。综合部分,将来有两块构成,一块是完型填空或者改错,两个现一个10%,还有一个短卷阅读问答或者翻译,写作本身不变,有议论文、说明文等写作,选择题型也是主要的题型,但适当增加了非选择性试题的比例,非选择性试题在听力当中也有,在阅读当中有改错、翻译或者写作等,这个比例可以增加到35% 。
据金艳教授介绍,这是考试近期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改革。时间进程是从2006年1月考试开始试点,参加试点的学生,就是目前已经开始的180所学校试点学生将从06年6月份开始六级试点,全面推行时间是四级是07年1月考试,六级是06年的六级考试。教育部除此之外还将进行长期的改革。
-=-=-=-=-=>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如何从“自愿”而成为全国高校不约而同对毕业生的“一致要求”?现实生活中重视外语而削弱本国语言现象,是否与其存在某些联系?
●公开、透明的规则和健全的程序,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在涉及广大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方面,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约在先”,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题中之义
一件一直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突然有人说它“从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最近,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话题成为公众热谈。当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四、六级考试一向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学校自愿参加的原则’,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从未硬性规定过高校必须参加这项考试,更没有要求过四级考试的成绩要和学位挂钩”时,公众的恍然大悟中说不清楚是惊愕还是喜悦。
作为一项每年涉及上千万考生的超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影响巨大。为了通过考试,无论是学中文的还是理化的,在大学的前两年,大多把课余时间都用在了英语学习上。有比较精确的统计说,在校大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40%用在英语上。学生们把这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放在“主攻”英语四、六级考试上,不能说明大学生们对专业课兴趣不大而惟独对英语情有独钟,恐怕还是因为四、六级考试无法抗拒的威力———无论是全国重点大学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高校,都明确规定要取得学士学位,大学四年必须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不幸的是,每年总有那么一些“抱憾毕业”的人。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时,就有好几位同班同学因为没有通过四级考试而未取得学位。
近期,因为屡禁不止的泄露考题、舞弊等原因,人们对四、六级考试制度的改革呼声日益强烈。上周,当有关部门负责人出面“澄清”说,维持近20年的四、六级考试,向来是“自愿”的,从没有要求“和学位挂钩”时,不知道那些当年“抱憾毕业”的学生们有何感想?我只是天真地想:当年自己在四级考试指挥棒下耗去的大量读书时间,要是匀出一些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多好!
对四、六级考试提点意见,不是说这考试对促进英语学习没有用处,更不是鼓励今后的大学生们放弃学英语,或者说英语不重要了。我想知道的是,这一考试制度是如何从“自愿”而成为全国高校“不约而同”对毕业生的“一致要求”?此考试要是在1987年推行之初就如此“开宗明义”该有多好。上周,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教育部负责人袁贵仁表示,要纠正重视外语而削弱本国语言现象。我想,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否与能“主宰一切”的四、六级考试存在某些联系呢?
公开、透明的规则和健全的程序,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在涉及广大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方面,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约在先”,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题中之义。可喜的是,在最近公布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中,有关部门重申“四、六级考试和大学生能否毕业无关”,而且宣布四、六级考试将“不设及格线、不发合格证书”。看来,一些高校再想在英语上擅自“设卡”,难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