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4477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00
|
发表于 2004-07-29 20: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今天的差头奇遇~!!!
出租汽车为啥叫“差头”
虽然上海是中国最早出现出租汽车的城市,但是,上海出租汽车真正的发展并成为市民习以为常的代步工具则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此同时,上海话中又多了一个出租汽车的俗语——“差头”,不过,上海人谁也不理解,这“差头”是什么意思,它又是怎么来的。
有一种说法,以前(指解放前)出租车一般为电话约车,公司派司机出车叫作“出一趟差”,这个“差”就是差使,公差的意思,犹如出租车行内把客人叫作“客头”一样,出租车就被叫作“差头”。这种解释显得很勉强,因为行内将出车讲作出差很早就已有了,但为什么当年不叫“差头”,却一直到80年代才出现这样的词呢?难以理解。
另一种解释以为“差头”应作“叉头”,“叉”即分叉、分开的意思,上世纪60年代,上海出现许多俚语,其中把起程、分手讲作“叉路”,如“辰光差勿多了,可以叉路了”,意即“时间快到了,可以动身了”。当时市民市内代步工具主要靠自行车、公交车,80年代后随着市民收入的提高和出租车的普及,市民“叉路”可以扬手招车,于是出租车叫作“叉头”。此说似乎更合情理些。
2001年上广交通台开通一档节目,主持人是竹青,我做了一年的佳宾,与听众直接对话。一次我就出了“上海人为啥把出租车叫‘差头’”的题目,想不到电台应答十分踊跃,一位听众解释说:解放后,上海的出租汽车业长期处于萎缩状态,80年代改革开放初,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心发展上海的出租汽车业,而政府和上海出租汽车公司一时又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遂允许和支持私人购车开展出租汽车服务。为便于识别,这类私人出租汽车一律上“X”起头的汽车牌照,直至今天,上海以“X”起头的牌照仍为私人个体货运车的代号。而英文字母“X”在汉字中即“叉”(X),于是上海第一批“X”牌照的业主(司机)就自嘲自己是“X打头的车”,不久即被省呼“叉头”,“叉头”易记好念,很快就成了出租车的代名词。这位听众还告诉我,他本人就是上海第一代挂“X”牌照的“叉头”司机。我个人认为,他的解释到是很可信和很有趣的。
谁说的???????
连来历都有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