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2368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50
|
也许《神雕》是金庸小说中争论最大的一部了,而且就象是小说中主人公的极端个性一样极端,喜爱的近乎崇拜,不喜爱的能贬个“一纹不值”,是个颇有意思的现象。
这里我想讨论几个有意思的主题:
1.如果没有小龙女,
杨过会爱上哪一个女孩?我想,大多数人会认为是郭襄,但我认为应该是程英。郭襄太了解杨过,这可能是杨过爱上她的最大障碍。她的了解是对杨过在社会上的种种表现,会很欣赏杨过的种种做法和想法。如果杨过要和一个女孩共闯江湖,郭襄是最佳选择,当真是红颜知己,但做情侣很可能他想也不会想的。郭襄本人对杨过则是一种很特殊的感情,敬仰、赞赏、爱情兼有之,在《神雕》中我本认为她对杨过的爱情是极少的,但《倚天》中却郁郁而终了,看来她是爱杨过的,如果两人年纪相仿,杨过可能会爱上她。程英从某方面来说和小龙女是相似的,杨过也最服她,所以我才认为杨过很可能会爱上她,但她能否承受得了杨过这如此极端的个性就很难说了,他们之中谁做出让步都是一种灾难。如果杨过作出让步,他的个性发展将受到限制,会有可能成为郭靖想让他成为的那一类人(和郭襄在一起也很可能这样),这对他而言是特别痛苦的。如果程英作出让步,则会对她很不公平,她很可能最后受不了杨过的个性而离开他或做出最大的牺牲,很可能会失去自我。事实上,一个女子让杨过爱上的确是幸福的事,可是也是最难的事!杨过对这些女孩都很容易看穿,她们在杨过看来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而且都是一见钟情。唯独小龙女,杨过是没法了解个透彻的。
2.黄蓉在《射雕》和《神雕》中的性格是否一致?我认为是一致的,理由就不说了,其他网友们的见解我很同意。但我并不讨厌她,她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也许大家只记住了她是如何怀疑杨过的,但她对杨过也是有恩有德的,杨过最透彻地理解“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含义时,正是黄蓉说“靖哥哥,襄阳城要紧,还是你我的情爱要紧?是你身子要紧,还是我的身子要紧?”这句话之后。尽管许多事情上她的好意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她是比较客观的来看待杨过,也可以说是比较了解杨过的。在杨过的师徒相恋上,她其实是本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有时是很敬佩他们的,但她是爱郭靖的,所以才会出面干涉,如果不是因为郭靖,没准她还会赞赏和庇护杨龙的爱情。正是因为她太爱郭靖,所以我会觉
得她迷失了自我个性的发展。试想,如果没有郭靖,她会去死守襄阳吗?她很可能会和杨过在刺杀郭靖时的想法类似,管它江山是大宋的还是蒙古的,我快活就行了。黄药师是不会教育她的,但你不能说她不爱国。如此看来,她爱上郭靖也很难说是“完美无缺”的,当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其实这又是我所敬佩她的一点,她的价值观得到了升华。),而我认为可惜的只是她没有象杨过那样去争取这兼得。而郭靖无疑是最幸福的,不但有一个彼此相爱的妻子,还有他本性中想要成就的事业,近乎完人。
也正是黄蓉和郭靖的爱情有其不兼得的一面,所以才更加贴近于现实,他们是完美的现实爱情。这同样是由他们的个性所决定的。
3.郭靖最后对杨龙的爱情是如何看待的?我认为依然有一种隐隐的遗憾,若认为他看破了此事,似乎还是不太符合他的个性和思想。
4. 郭靖最后会将《九阴真经》的全部传给杨过吗?我不知道。但从《倚天》中杨龙的后人看来,她所学的要比杨龙在《神雕》中的多些,否则如果只学了这么一点就轻而易举的打败了周芷若似乎不太可信,否则,《倚天》中的武功似乎太低了一些(因为周芷若不过学了点《九阴》的皮毛就打败了张无忌)。再者,郭靖一直对没有传授给杨过武功心存遗憾,他又很爱杨过,况且杨过最后的为人也是他想看到的,所以华山分手时有可能将《九阴》传给杨过。
5.《神雕》中还有哪些人一开始就对杨过是一种肯定的认可?除去女的(她们大多都爱上杨过了),有意思的是,如欧阳峰,洪七公,一灯,黄药师(废话),周伯通,这些“老家伙们”都一开始就认可杨过。从这个角度分析一下杨过的个性可能更有意思。 而这些人很可能也会一开始就认可小龙女,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
6.是谁救的郭襄?直接的自然是杨过,但我认为是小龙女。在杨龙十六年后终于相见后,第二天,杨过问小龙女是上去呢还是在绝情谷住下,而小龙女则“但想他喜欢热闹,虽然对自己情深爱重,终是过不惯这般寂居的日子,便道:“咱们想法子上去瞧瞧罢,若是上面不好,可再回来,只是……只是,要上去却难得紧呢。”。如果她要留下,杨过是不可能有什么异议的。所以小龙女的一句话救了郭襄。
7.哪件乐器适合表现杨过?我认为是电吉它。每次看到“杨过解了情花毒后,与神雕一边练武功,一边打听大智岛的下落,最后终于在大海里练成绝世武功并自创黯然销魂掌,从此足迹踏遍中原大地。”这一段时,总想起ledzeppelin的名曲“stairway to heaven",意境颇为相似。
8. 小龙女为什么姓龙?异想天开的答案!!!
如果我们仅从《神雕》的年代来推论:杨龙十六年后重逢是1260年,杨过36岁,小龙女很可能40岁,那么她是1220年出世的,如果我算得不错,小龙女是属龙的。她师傅为了纪念在龙年收养了一个婴儿,所以取姓为“龙”!
9.小说的结尾是否应以喜剧收场?是喜剧还是悲剧,原因自然很多,想毕金庸也揣摩了一段时间,在后记中也表明了他个人的观点。只要人物的性格确立,是喜是悲就全靠作者的思想和安排了。事实上,正如我前面所提,杨过与小龙女是一对叛逆者,不仅仅是他们的爱情叛逆于社会,更是他们的个性与社会不可调和。《神雕》终是一部武侠小说,金先生也终是在写通俗小说,当然在社会意义方面不予过度的考虑。金庸既然肯定了他们的叛逆,何不一叛到底而大快人心?既然读者们在读书之际大多希望他们重逢,何不顺应民意?其实既然杨过与小龙女的个性在现实中不存在,而小说终归是武侠(童话),在一个不反映现实的载体中写一对不现实的个性,喜剧收场又有何不妥?如果真是以悲剧结尾,恐怕大家只记住了他们的爱情,而这叛逆性就不了了之了,而宣扬郭靖这“为国为民”的纯正统理念也就被他们的爱情悲剧所大打折扣了。这当然不同于《红楼梦》,《红》是必须以悲剧结尾的,否则就彻底失败了!这悲剧正是反映了曹雪芹要将封建社会彻头彻尾的否定,要将当时人们对封建社会(皇帝)尚存一丝期盼、尚不明为何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麻木)的思想彻底撕碎!否则,它不会列为四大古典名著之首。曹却是比施、吴、罗的认识要深刻得多!否则,《红》也就象梁祝一样落入浪漫主义了。
金庸象我们一样远离那个封建时代,但他却又比其他同类作者高明,在童话中刻画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宣扬一些正确的理念,所以如果我们认为《神雕》中不仅仅是在写杨龙的爱情,还成功的刻划了他们的个性,还肯定了他们这放之任何社会意识形态下的叛逆而不妥协,那么以喜剧收场是最佳选择。其实既然它本不是一部现实小说,也无所谓什么浪漫主义了。仔细或过多的想想《神雕》真的很有意思(其实金先生的小说多是如此),本书的情节并不复杂,地点也很是集中:古墓,襄阳,绝情谷。古墓象征着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本质,也是他们本性所追求的(还包括绝情谷底);绝情谷和其他一些地点则象征着社会这所谓的正统礼教对他们爱情的不认可和反对,还有公孙之流的迫害;而襄阳是郭靖的体现,最后无论是正统者(郭靖),叛逆者(杨过、黄药师),遁世者(一灯),江湖中人,还是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者(周迫通、小龙女)都在为保家为国而战!这岂不比华山论剑争武功第一有意义得多?最后杨过与小龙女归于社会之外再符合逻辑不过了:对于喜剧,当然是回古墓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悲剧,那就是死亡。
10.如果黄蓉没有编造“南海神妮”的骗局,你认为杨过会守那十六年之约吗?会的,只是过程不同。
11.浅析"邪","笑傲"与"狂"
金先生的小说中这三者都有很多的相似性,很明显,他们的代表人物是:"邪"者:黄药师,郭襄,还有黄蓉(主要是在《射雕》中的表现)"笑傲"者:令狐冲"狂"者:杨过这三者都是我极喜爱的,但他们却有本质的不同。
最喜欢杨过,开始我并不明白为何如此,只是没有理由的喜欢,什么狂放、深情等等自然跃然纸上,但我还是隐隐的感到这些都太表面化的看待他了,后来长大了,明白那是一种叛逆,自我感觉又进了一步,但依然还存在一种模糊的影幻自己尚未抓来看个清楚。直到偶读一篇金庸答记者问,有述:问:为何杨过不适合现实社会,而令狐冲却适合?答:杨过是个完全不妥协的人,而令狐冲比较无所谓、随便一点,在社会中遇到问题不太计较,他比较逍遥自在,凡事不一定非如此做不可。
于是乎天朗地阔,不错,正是这“完全的不妥协”才真正的吸引我,才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论。这不妥协性是另两者都缺乏的,他不可能局限于任何社会形态下,而他又偏偏渴望社会的认可,所以他激烈、矛盾、狂妄、孤独,如果没有小龙女的存在他会与社会抗争到底,孤独到底,因为还没有人会与他相互呼应而又不啄痕迹的适合他的个性,社会上还没有一个地方能让他安静,尽管他渴望这安静、自由自在。“邪”者会极欣赏他,所以黄药师,郭襄是他的知己,但他们不会反抗社会,也没有杨过的个性,黄蓉也一样,她小时候的确是邪的可以,不拘于世俗,但正是她没有这不妥协,所以长大后就妥协了,况且还有她心爱的郭靖,毕竟“生存意味着妥协”,所以“邪”者或逃避于现实,或妥协于现实。逃避者同样是孤独的,妥协者会为社会认同,变得不自觉的收敛了许多,况且黄蓉是女子,又在那一个国家危难之际,协助夫君抗敌再合适不过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射雕》中的黄蓉而无法接受《神雕》中的黄蓉。但那的确是她的本性,她自己根本不觉得罢了。所以她有时候会十分理解杨过,而有时候又不得不防犯杨过,当然因为他父亲的缘故,但她了解杨过的个性,所以计较此事很符合她的性格,直到最后,她确认杨过不会再有报仇的念头、而小龙女也回到杨过的身边,她才彻底的解脱了,成为又一个杨过的知己,那 一个“狂”字就是例证,只是她比黄药师,郭襄更客观罢了。我都喜欢这“两个”黄蓉。杨过本来不应该有太多的爱情,若在社会上有爱情,那无疑是一个大悲剧。但杨过太幸运了,他偏偏遇到了小龙女,一个同样是“叛逆,完全的不妥协”的人,只是她本不属于世俗,这两点对她而言都是“无”的,但对社会而言却又是“实”的,第一个公开做出“师徒通婚”这大逆不道之事的应该是小龙女。杨过最后明白他其实是属于小龙女的,只是他必须在社会上走一遭后才明白的,也必须是社会认可他的行为后才明白的,他又是幸运的,这两点他又都得到了,只是太痛苦罢了,因为没有小龙女在身边。他们的确是绝配。至于这“天残地缺”的爱情那只是对社会而言,对他们这些都不算什么。“笑傲”者比较好理解,天生的追求自由自在,他对社会是一种化解的方法,他并不孤独,社会也很容易认同他,只是他太自由了,太舒展自己了,是中国传统的隐士作风,而且是那种追求自由的隐士。这点在金庸的后记中解释得极其完全,在此不累述了。 这三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本领极高,社会对此都有所悸弹,否则他们都是悲剧。他们都是遁世者,但完全不同,仔细体会方可明白。
对“邪”者,社会只需排斥,对“笑傲”者,社会可以认可,对“狂”者,社会是一定要反对的,是要改造的。
如果用一个不太准确的通感来描述他们的话,我想:“笑傲”者,用中国传统的古琴曲“高山流水”;“邪”者,是一些表白失意心情的中国传统曲目,也许是二胡“二泉映月”;而“狂者”,则完全不同,是有西方摇滚色彩的电吉它曲,所以又有很多人认为《神雕》及其主人公带有亦古亦今,亦东亦西的色彩。
欢迎大家提出一些更有意思的主题,最好这主题与人物的性格紧密联系。
归去来:这次是我真的决定离开,远离那些许久不懂的悲哀,想让你忘却愁绪,忘却关怀,放开这纷纷扰扰自由自在.那次是你不经意的离开,成为我这许久不变的悲哀.于是淡漠了繁华,无法在开怀.于是我守着寂寞不能归来.啊~拥起落落余晖任你采摘.啊~留住刹那永远为你开.那次是你不经意的离开,成为我这许久不变的悲哀.于是淡漠了繁华只为你开怀,要陪你远离寂寞自由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