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98|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帖]张国荣的音乐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05-10 12: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国荣的音乐孩子 # d& x4 {- h- T8 r2 m# r
转自新浪锦瑟
7 ?' h# @" I  T作者 烂扇子8888  
5 }$ e7 z$ S& E! E7 u3 c张国荣在音乐领域是以演唱见长的,很少有人把他作为一个专业的作曲者来看待,可能是
8 e/ {! t! k+ q, I因为张国荣身上歌声魅影的因素压倒一切地强大,也可能是他作曲的数量有限不具有说服   G/ P, L% E  ^1 W3 B9 y4 a: W" d) M
力,不过,如果有兴趣地话,看看哥哥作为作曲者的这个侧面,也许会惊讶于他的音乐素
7 a& u& K0 {7 A3 W: [: X1 O养,也许会被他的心声感动。  
+ ]0 F! A3 A) F" o9 C$ O0 p0 U不同于后来的造星运动时期,与张国荣同期的香港歌手,基本都有作曲能力,他们是听着 2 x% Q* ?8 U" w5 J# ]
欧美流行音乐、弹着吉它长大的,象张国荣这样的家境较好,又受过西方教育的,当他们 * n# R( E3 j% \+ v- I9 A+ ~, L
放弃稳当的中产阶级职业机会投身艺界时,一定是非常热爱这个行当而且具有相当的自信
5 b8 y# K$ F" J! y# ~0 D的。这样的歌手有自己的作品就不奇怪了。  
0 o( x: h4 v. M; @, |7 t) P: X感谢超级fans们的搜集整理,我们可以按图索骥地听到张国荣发表的作品,一共是24首,
, i& I3 i8 {3 F) d) o照抄如下:  ; `* m/ T1 |+ Q& z3 S) ]
作曲篇之告别前:  ( n! p3 K* r8 [
《想你》(1988)国语版《为你》  
$ j( Y! E4 m4 i( P7 J& N《沉默是金》(1988)国语版《明月夜》  
4 ^, ^, ^2 y4 d: X2 E《共创真善美》(1988年)(公益歌曲)  
+ N$ h9 Y8 B" H# ~1 B1 d《由零开始》(1989)国语版《在你的眼里,看不见我的心》  6 e* X& [, q) u8 f8 g2 }& n5 P9 r) \
《烈火灯蛾》(1989)(与许冠杰合作)  
9 g7 |7 W* h1 J7 _, ^2 t7 \: t《风再起时》(1989)国语版《风再吹起》(童安格演唱)  
( ~3 }/ ~) F; I9 [作曲篇之告别后:  6 X9 i! e6 w, S1 [. N, x
《深情相拥》(1995)(国)  5 R2 j3 l& H3 P
《夜半歌声》(1995)(国)  
! s7 w6 \! x# e: t, N0 d《一辈子失去了你》(1995)(国)  
  H0 a8 v. ~; d" E8 n! M6 |; B《红颜白发》(1995)(国)  
. _$ m* L7 F8 ^. P9 ]《有心人》(1996)  3 S' ]6 a; Q2 }3 }& N
《意犹未尽》(1996)  8 [- h! K, _0 {% x! f
《红》(1996)国语版《红》(“九星报喜”插曲)  
1 n% z1 K% Z% m& Z+ c1 L8 }《以后》(1998)国语版《作伴》  5 @1 ]+ h& W% A+ l; L
《寂寞有害》(1999)  
, z# b5 y; y( f5 A《小明星》(1999)国语版《你是明星》  7 y! c( L3 i+ ?7 ^1 R+ p8 A
《我》(2000)国语版《我》  7 ]! w. b* J0 C# o$ J1 `
《大热》(2000)国语版《发烧》  
  b8 q# `- \% E1 _& j- l《诺亚方舟》(2001)(为2001CASH金帆音乐颁奖礼所作)  0 r- V. W0 O/ w" r
作曲篇之为人民服务:  % p3 x: [. P# a! `6 t& M+ c) r* N
《一晚》(1989?)(麦洁文演唱)  % Q8 l2 b7 m$ k+ l' w
《如果你知我苦衷》(1992)(“反飞组风云”主题曲,周慧敏演唱)  
3 d; }, f* N# j( w- W0 ~《忘掉你像忘掉我》(1993)(“白发魔女传”主题曲,王菲演唱)  
; ]5 ?4 {8 Q" W( l! j; h/ U2 T《极爱自己》(2001)(陈冠希演唱)  
5 I6 N1 {1 {* ?) o+ \《这么远那么近》(2002)(黄耀明演唱)  2 U( L) c2 W( \* }4 ^$ c
一家之见,略作点评如下:  # t4 W4 T: \' P+ y
A。想你  8 g. H8 Z' u: j; b' Z5 V7 |( g$ l; \
“想你”是张国荣发表的第一首个人作品,两段式的标准流行曲式,鲜明的节奏,怨曲的 6 |0 M$ J3 P% r- i& O
气氛,很成熟老练的写法,这首歌清楚地表明了张国荣是一个音乐感觉很好的曲作者。张 ' ]* _' I: ^. o+ j$ q
国荣对他的第一个音乐孩子情有独钟,第二年开告别演唱会时,他现场演唱了这首歌,no 9 a( O" R2 o5 d% w
dancers, 只独自幽幽唱着,旁若无人地缓缓除衫,对观众的反应置若罔闻,没有人不被
5 s! a9 c- _7 v% o' V* Y* e他的歌声所吸引,没有人不被他优雅的挑逗所陶醉,这是完全属于张国荣的私房歌,只有
* Y0 d& g( M# V$ r: d在他身上,这支歌才得到了最充分和圆满的表达。  
% g+ F8 ?( _2 P5 Y, o6 SB。沉默是金  ; `) X# j* R0 p8 n6 a
如果张国荣一生只写了“沉默是金”这一首歌,也足以自傲,也足以令人对他怀有敬意,
1 n7 Z0 A3 {4 X9 n0 ]  G% @因为这首歌是名符其实的粤语原创经典,词曲都很精良,歌词开导少年人如何洒脱做人,
. y& o% {* ~0 E8 j# b4 A. t配合许冠杰歌词的古老智慧色彩,张国荣唯一的一次以传统五声音阶谱出了优美的曲调。 , K* L2 v" x& |
其实张国荣的个性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从业之初他的种种不顺和这不无关系,写这首
. o0 A& c1 R( }# j6 M6 z歌,也算有感而发,虽然他写了也唱了这首歌,但事实上是,张国荣到死都还是一个有个
! ]5 K( r2 b5 D! `- V性有原则的人,活得一点都不轻松。  
; P4 q# V; g4 F4 a* u- I+ X& wC。风再起时  3 b2 j* g" h# x2 Y; D* ]
89年张国荣决心退出歌坛,他动手写了这首告别的歌,回顾了这一段音乐人生,准备风一 ! a0 X5 s8 a7 Z. T8 N
般潇洒归去,这首歌的曲调含有述怀、追思、激动等复杂成分,旋律性较强,音域不宽,
- H" g& D" f* n2 j  q他唱起来很轻松。这个音乐孩子也是对张国荣很有意义的,作为一个歌手,还有比这更好
% Q! C( g" Y0 J2 r2 _. X3 D. a的方式来纪念和标志自己的人生吗?  : ^( E! R7 b" v+ l  @
D.由零开始  
6 T) ~0 \  T) J) X8 A6 N9 K这是一首当年很热门的歌曲,do you remember me,多么好听的旋律,这个音乐孩子的长 5 L- f( R5 x5 H& i' O# p
相具有张国荣作品的一般特点:在作曲技法上运用转调和模进,形成一种耐听而西式的效 ( m+ C+ E5 ], ^3 P5 e$ a
果,并不追求一种很强烈的音乐风格,抒情性较强。张国荣做了多年的劲歌之王,但他自 + L# v8 D. |/ v4 _3 T
己却几乎不写这样的歌曲,在他的音乐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张国荣的真品格。  
9 F6 {3 u0 k6 u" V* o) U1 lE.深情相拥、夜半歌声、一辈子失去了你  
0 p6 k% s8 t2 ?1 S& ~这三首歌是电影<夜半歌声>的插曲,我要向张国荣致敬,因为这三首歌真是太好了,它 & M! Q, ?4 c) _4 ?5 Q) Y" F
们给电影添了光彩,多年以后,人们可能不会记得这部电影,但很多人忘不了这些美好的 " g( s! Y3 \- m8 Y# |% N9 j. b
旋律。张国荣在这部电影里倾注了很多心血,集监制、表演、作曲、演唱于一身,有理由 1 a1 `9 C4 K) d  M+ F
相信,他在电影里活了一次人生。我推崇这三首歌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风格既统一又各具特 $ \( j: h1 m$ _4 i
色,与电影的艺术风格水乳交融。这三个音乐孩子都带有一些歌剧的元素,旋律跌荡起伏
. d8 b# D: {2 y" Y& j+ {2 f* P7 h,气息悠长,转调很美。赋予这些歌曲典雅隽永魅力的是它们的父亲,一个似剧中人一般 % s% K# D2 n1 {5 j
的追求美的艺术家。  
: @) y$ J' @; i; w) e; [" eF.红颜白发、忘掉你象忘掉我、如果你知我苦衷  
, O+ K- j. k$ y( d9 q4 r0 g. ]这三首歌也是电影插曲,其中前两个同属于<白发魔女传>,这两首歌的结尾部分很相象
. A+ u- Q0 r% J9 v4 e7 T" P) [,张国荣用一个小小的花招表明它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如果你知我苦衷”后来被黄耀明
6 D& T- k7 t8 k2 k同志翻唱,在他们俩的crossover里出现。  " z+ c0 e1 M! M9 o* r+ ?" x
G.红、我  
) `; s! Y: m: N“红”标志着张国荣的转型,“我”是自我的宣言,象这样来自心灵的作品,象张国荣这
' J1 c: Y% P: J" s' g* _2 p' M样的歌手,没有理由不亲自操刀。“红”这样的作品是不能单独谈作曲的,因为这首歌从 : K9 D' L- g7 G; H( w
词、  
, q  K$ g) ~+ c0 m0 f曲、编曲、唱法甚至表演都是浑然一体的,所以,这个音乐孩子的特点就是非此不可,只 % L/ O5 X( \  e: k6 g' W
能这样,一个音符也不能更动,经典就是这样。“我”这首歌据说是张国荣最爱的一个孩
, ^/ m8 }3 v5 f9 ^3 u; W) w子,张国荣从来也没有在歌曲中写下这么多高音,他罕见地完全亮开嗓音,唱出了高亢的
9 W, U; X& y$ q强音。孤绝的感觉漫开,谁知道他承担了多少心灵的苦难?  
& W8 P8 Z, n, sH.这么远那么近  ) n1 P4 q# P- ~7 D/ h
这是张国荣发表的最后一首歌曲,是一首快节奏的歌曲,也是和黄耀明同志合作的一个创   L. k: o9 ^9 z
意十足的歌曲。从80年代到2002年,张国荣作为一个歌手一路唱来,作为一个爱乐人从没 5 p6 I! O  X# J
有停止创作,此时已入佳境,缠绕、断续的叙事曲风格别具一格,是一首具有很强音乐想
, w. W" {3 Z6 ?$ F4 e# G象力的歌曲。张国荣,他总是不会让人失望的。  
; _" S  n- g) L" r6 [; e2 X24首歌曲对一个从艺二十多年的人来说一点也不多,张国荣曾言,虽然我是做流行音乐的 # E3 A7 Q6 T& I4 U% ^# m0 r3 P, y& M
,但我最看不上的就是流行音乐,这里面垃圾太多。这个做事求完美的人最后拿出手的东
! Z3 w; S! V' Q4 e0 b西不多,质量却绝对不差。  
. f# v: A6 F6 Y0 A, \  ]从事创作的人是幸福的,因为创造本身就是快乐的;相信张国荣生前,在自己的音乐孩子 - a: H! M$ E+ i0 ^7 K3 u+ T  U9 p8 R) v
的身上已经多次享受了这样的快乐和满足。
- ?2 p/ v* ~% X' B- I2 j) c" B=================& G& k/ j5 N% h8 N/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