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424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20
|
3 S2 l; t; {( I3 \! U1 V
总认为人是需要“文化”的根的滋补,所谓耳目上的愉悦感是无法弥补心中的空缺的,所以也没想过自己会喜欢上一个流行乐坛的人物。可是到底真的是喜欢上他了,才发现做一个迷好难,做荣迷更难。 2 ]( \8 k, A9 u8 I0 t8 J8 M
面对媒体之难 6 h6 G* ]9 s. W
现代人埋进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有时看不到自己,也就不知道该怎么把握判断价值的基准。 : }, S( {0 a& z) k0 E
媒体的作用是很大的,利用宣传工具的人如果为了操纵视听者的心理而不去报道真实情况,那么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宣传工具来发挥巨大而可怕的作用。即使不能操纵有头脑的大众,至少也能靠宣传形成一种舆论,使舆论倾向一方。这说法汤因比和池田大作早就阐述过。
7 [9 o% L3 v; s' c* D4 `8 Q我们有时候愤怒媒体对leslie带猜测性的不负责任的报导,或许他们真觉得这种猜测有必要,或许他们是拿这个做噱头,但无论怎样,荣迷是难接受的。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是97穿了红色高跟鞋,一是热情的长发和贝壳裙。
- {7 h$ e! V l/ j# q5 n4 e我认为争议性本就源于创造性,新的东西引起不同观点的反应,争议就随之而来。leslie是追求不断创新的人,有些媒体人员尽管不理解他的舞台创意但是会试着先接受,而有些媒体人员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来个总结批判,无论怎样,我觉得他们透着一股没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气(私自认为这种势气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艺人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 + A# d8 X0 ?' _4 p
人们对事物的了解大都是通过媒体,年长点的或许会来个“由表及里”,“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可年小的就可能比较轻信。有时候纳闷的是,有些媒体报导leslie的演唱会怎么不行不堪,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有看他的整场演唱会,或者干脆是断章取义,道听途说?
. A% [, C* W8 q3 d3 c! L6 ?媒体如果不能影响整批人,但起码能影响一部分人。我从来不奢求媒体对leslie歌功颂德,但是起码的尊重是一定要有的,凭空猜测的话语千万少讲、不讲,不能确定的东西干脆就其客观事实来进行报导,不要太过多评论。 7 u0 _: e! I1 D- C6 T
上面讲的当然是无良媒体,而大多数媒体是尊重leslie的,今年的4。1纪念活动就令人深深体会到,leslie人格魅力的影响还是相当广泛的。
* C, d( v& e2 Y8 c2 U应该说凡看到有关leslie的报导,都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只要被提级就证明还没被遗忘,担心的是怕被提级的又是那些太具争议性的东西。这也许是做荣迷的难之一。
/ s3 D4 X8 O+ ^0 ~) ]碰上敏感区域 " o/ a6 w# v# p) W! J
去年4。1后,所有的荣迷似乎都变得极其敏感。
8 m( ^' {4 G$ F+ k*首先是对“张国荣”的敏感。 0 M2 H" g+ {+ h6 L3 z
记得有位荣迷写过一篇《爱上张国荣后遗症》的文章,从个人经历来说,那篇文章毫不夸张,我也有相同的后遗症,但凡目及处能有与leslie挂上丝毫边的就能轻易地想到他。这是理所当然的,斯人已去,只能在回忆中怀念,再也不会有新专辑新电影,有关报导也会更少,想挖新的东西很难,所以只要提到他的一点点东西就能令人兴奋半天。 2 b5 N! E/ W% A
*其次是对他人的敏感。 ) t6 l8 O0 \9 f6 _" i% o
荣华里有人发了条短信给我,题目是“请告之谜底”,问到“你是不是也喜欢刘德华”,我恍然大悟:名字里有“马桶”二字,刘德华是唱过《马桶》的呀。我没料到竟敏感到这个程度。
8 |) P! H/ b: ^: p' m; m6 `. {* C4。1过后,凡提到与leslie有关的艺人或有关的事情,荣迷都会拿起盾牌随时准备保护lelsie,其实很多事情在我看来都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的,譬如说张纪中李亚鹏那件事,《负距离》那件事,学友的新专辑那件事````对事情太敏感了其实是自扰,劝聪明的荣迷们别让自己难上加难。不管别人的话是否出自真心,只要不对lelsie够成伤害,就别太以一股狷介之气说话,那样会失去普遍的同情。 2 d) F2 _) P: M& O1 S6 F
遇异议者之难
6 G5 A0 e2 S- `+ B: ]看完上面的两难,肯定会有人不同意,这是公共地方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常的,就象一句名言所说“如果观点都一致,肯定有人没在思考”。
1 W, \5 A: ~- ~荣迷有很多,各人的文化背景,性格爱好,思考方向都不可能相同,大家只为一个人走到了一起,然而对这一个人,个人还是有个人的观点,不能推己及人也不能枉自揣测,只好求同存异。 1 d+ W% O8 g% b" m! P" ]
也许我的文字没过多的感情色彩,挺象个路过的。只能说每人的感情宣泄不同,我的文字从来不是细腻的,因为太过细腻浓酽容易让人难以自拔,就象去年春天我的情绪,那时真以为自己疯了。异议存在是好事,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就不会人云亦云。但异议存在也不尽好,摩擦免不了。
$ E% m3 J/ w! Z+ S2 t3 @荣迷内部也有时因为意见不同而相互挖苦、讽刺、揶揄,这或许是我觉得最为难的地方。见识过荣迷的口才、文笔,要真动格起来,也难平息。 & s, m+ u6 {. ^" ~3 l
0 K( d# e5 P$ `/ _% S6 }# C对于说喜欢leslie要提高自己品位,要学很多东西的那种“难”,我倒认为相对而言算好,那是私人化的难,理智的难;而我觉得更难的是互动上的难,更多属于感情的难。
5 a! r+ i% T& r%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