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3|回复: 13
收起左侧

[转帖]思维难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09-22 23: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 g" R. r! \) |) D+ w- d# }' E0 V7 b( Q6 T" _- ?
作者:“chenqi69”原创佳作
% p/ T: Y0 F: O1 k; h. K
' r) c% n" T7 O$ X3 O% X, f8 M5 v3 K5 @! L2 {) d- K7 J* i
年纪渐长,对周围世界的疏理感越来越强。不用说什么国家大事,就是八卦新闻也都听过便算,不会往心里去。可是Leslie突然走了,在这三个多月里,他总是可以在任意时刻闯进来,原以为不会将这些思绪诉诸笔端,但是脑子里实在纷乱得不行,只好试试理个头绪先。! ?  c% T! C8 q
    现今的世界物理距离越来越短,但人与人之间的心里距离却越来越大,找到倾诉的对象和地方已经越来越难。Leslie的决然离开在瞬间点燃了人们的倾诉欲。理智些的开始喋喋不休地分析,可是越分析越矛盾,感性点的开始絮絮叨叨地宣泄,可是越宣泄越心痛。人们都Leslie的好奇,迷恋,惋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渐渐淡去,反而越演越烈。就此现象来说,Leslie创造的这个Legend已经完全比美猫王和梦露了,在华人世界里不作第二人想。天国的Leslie可有丝丝安慰?
- i- e2 G) e' x7 J     (一)迷恋和诱惑1 S$ a; A3 s+ v
    专属于Leslie的主题就是:迷恋和诱惑。无论你是什么性别和年纪,只要你愿意花少少时间听听他的歌,看看他的演唱会,或者仔细凝视一下他在荧幕上的眼神,就会有把持不住的心动。2 E) F' n) p: p# e
    Leslie曾说,王家卫拍《阿飞正传》中一个情欲镜头时,竟然让他NG了39次。现在想来,王在那一刻极可能不是为排戏而NG,根本是希望Leslie一直那么演下去。后来拍《春光乍泄》的情欲戏,据摄影师杜可风陈述,并是非同性恋的梁朝伟当时衰了。公认梁在《春光》中最好的一段戏是他握着收录机痛哭,因为那泪水的确出自于心。再往前,就说到《霸王别姬》了,张丰毅向来大男子主义,但是他却对记者说,Leslie往那一站,六宫粉黛便全无颜色了。那些在娱乐圈见惯大场面的大男人们尚且被Leslie迷得晕向,也就只有他担得起那句歌词“颠倒众生吹灰不费”。+ z8 E. E5 P! o0 D, w. H0 A; A: f
    要描述Leslie实在太难。既找不到适当的形容词,更理不清头绪。试想一下,89年告别演唱会中,他情深款款地问观众以后是否还会记得他,更煽情地央告自己不贪心,只要大家能略略提到他就够了。但是,如果你联想到他其实还藏着一颗阿飞旭仔的心时,看看这样的个性反差,要如何才能说得清楚。
7 W( x2 A8 k" v' N
2 N# o2 y" g; F* \8 Z/ a, x年轻时Leslie身上满是飞扬的自信和不羁,成为国际巨星后,则自成一派淡定从容的气度。上帝的厚赐与个人的修为使Leslie的美得到了国际认证,《Time》的第一句就是“張國榮的美貌,有任何一位男演員比得上嗎?”,法国时装大师JEAN PAUL GAULTIER在Leslie之后,也不会再关心亚洲艺人的形象了。Leslie曾说,一个演员是雌雄同体的,千变万化的,姜文还想演程蝶衣呢。但是问世间,还有谁可以象他那样一面风流潇洒,同时又风情万种。
7 k5 c* b: a7 v! }$ ]7 v3 A! d
# Q& N" D4 B6 e& D7 a0 ?    说到对Leislie的迷恋,首推大导演陈凯歌。看看他镜头下的程蝶衣吧,那根本就是件艺术品。陈导还极度喜欢让程蝶衣微微低下眼睑,抬起下巴,在那种状态下,任谁都会渴望去吻上那似开似合的唇。之后的《风月》,在叙事结构上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戏里那大量出现的Leslie的特写镜头,使整部戏差不多成了Leslie的写真集,实在让人怀疑,镜头后的导演脑子里都想了些什么。《风月》开头的一句台词很值得回味,郁忠良的姐夫说,鸦片真是个好东西。到最后,我才明白,其实郁忠良才是真正的鸦片,所以与他接近的女人,无不中毒直致毁灭。可惜,因为身份背景的差异,陈导始终不能深入Leslie的内心,也正因为如此,由他展现出来的Leslie才更有一直雾里看花的朦胧迷离之美,之媚。陈导曾说,Leslie拥有上帝都不忍蹂碎的眼神。这句话让我感慨致深,一来在明白Leslie这二十年的追求和抑郁之后,不禁对这句话感到失笑,因为拥有最美眼神的那个人的心早已被蹂碎千百次了。二来,在我眼里Leslie是最会用眼神骗人的一个,记得那次刚看完《春光乍泄》,正好得到《I honestly love you》的MV,看着他说I love you的同时却一直惦记着何宝荣绝望的哭泣,我只好暂停理智,避免神经分裂。
/ `( W4 H* Y# d9 u; f    再说诱惑,就必须从王家卫说起。王的年纪比Leslie还要小些,但他却被称为高佬,可见是个人精。他和Leslie的缘分大概是前世注定的,第一部戏就擦得火花四溅,《阿飞正传》让他们彼此成全了对方。加上后来的《东邪西毒》和《春光乍泄》,王让世人明白什么才叫做诱惑。旭仔,欧阳锋,何宝荣都是从不付出和承担的男人,但是他们周围的人,包括观众却都心甘情愿地为他们付出自己的真心,明知不可能永远霸着他,即使片刻相处也好。Leslie最可怕的气质其实就是他可以轻易摧毁最坚强的理智,只要他愿意。我想,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些人会因此而故意伤害他,以补偿自己。
# ~6 h% K! f2 B1 x8 B/ a4 B% B, _8 E/ {! d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所创造的这些角色,Leslie从来都拒绝把自己和角色划等号,尤其王家卫的三部戏。他本人正因为不认同何宝荣,所以在这个角色上花费心思最多。至于欧阳锋,在《路过蜻蜓》专辑介绍中他特别提到感情上自己从来不做旁观者。而旭仔阿飞,不过是个只有青春没有梦想的无脚鸟。事实上,这三个角色应该说只是王家卫心目中的Leslie。至于真正的Leslie,对于Leslie本人来说是一个Professional Artist,而对于我来说,只能是一个奇迹。因为人们迷恋的已经渐渐不只是Leslie本身,也包括他塑造的那些角色们。
1 ?0 W7 T( Y- t, J * C) g) y2 e7 c  ]1 N% d
(二)梦想和现实& v* W* b  h" W+ h
    没有人比Leslie更能体会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了。可以说Leslie并不是活在梦想中,而是实现梦想的奋斗中。
$ I; E& q1 x. ~# N    也许因为Leslie的青春无敌和绝色美貌,演艺圈的一些权力人士曾经低估过他。有一次Leslie得意地说对记者说尔东升在拍《色情男女》之前是不相信他也有料的。其实从89年开始他就表示自己想当导演已到“恨”的地步,而且当时就有了计划,邓光荣曾安排他导演一部戏,后来当然没成事。他当导演最根本的目的就像他那个剧本名《偷心》,他要自己亲手造一个梦让观众在其中醉生梦死。如今,如果把他导演的最后的惨烈一幕看成一场戏的话,他不是把所以人的心都偷走了,而是把所以人的心都撕碎了。
6 L$ |! f7 \2 y
0 H5 r9 K; Y" z; f. F! E. S( `% A梦想与现实是一道人人都必须面对的选择题,人们常说的一句劝解语就是“现实点吧”。一个人回首往事时,最先想到的事通常会是自己当初的梦想。 Leslie永远把自己的梦想放在第一位,可那是怎样的一个梦想呢?( X) F3 b- E$ x+ j. T
    Leslie曾说他花费很久的时间才从程蝶衣的状态下走出来,更对记者说,当他上好虞姬的状时,他会无法与别人交流。当然他决不是程蝶衣,他所认同的是程蝶衣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无论周围世界如何变化,永远把自己最完美地展现在舞台上。与程蝶衣相比,Leslie的舞台实在太大了,荧幕上,舞台上,报刊上,有记者狗仔的地方....../ v3 w. n: L5 K* o% q8 _0 y- z
    每个人都明白Leslie要的是完美,任何时刻都不会允许自己懈怠。媒体借助公众的名义整整纠缠了他二十多年,对他的正面报道价值有限,负面新闻才有轰动效果,为此媒体实在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一局面在2000年热情演唱会后达到了顶点。Leslie伤心且不解,为什么那些记者在演唱会当晚还大赞这个SHOW好看得不得了,可第二天的头版却都成了“扮女人”,“贞子装”,“三级”等等。这便是Leslie二十多年来所处的现实。3 b, p( ~5 K) {) _8 b$ r( [
    Leslie性格中的倔犟和韧性是一般人很难想象的。无论周围环境怎样恶劣,他始终不会降格以求。但他毕竟是血肉之躯,对于外界的伤害,大多数时候他都仅仅表示一下不屑,或者在演唱会上稍稍宣泄一下,然后回自己的天地疗伤。越到后来,他收藏自己的时间越久,以至于他只在一下重要场合才露面。想想吧,他曾经是怎样一个爱说,爱笑,爱闹的孩子呀., D6 \5 L& a7 D" t: P
  \/ v# ]! k0 }/ q9 _6 X
音乐和电影是Leslie遨游梦想天堂的两片翅膀,不过Leslie的音乐之旅相对比较平稳。一来,以Leslie在乐坛的地位,他对自己的作品有绝对的控制权,二来他的合作者相对固定,不外林夕,梁荣俊,C.Y等几人,另外他做音乐在时间上可以比较充裕,当然97和热情演唱会要除外。
3 I$ K! f5 @/ ]7 c    社会总在进步,但是人们的意识有时却可能会倒退。事实上97以后的香港在很多方面都更趋于保守。Leslie是在相隔八年之后才开他的演唱会,他所思所想的全部是他的音乐,他的SHOW,他太渴望留恋舞台带给他的欢呼声,喝采声了。当他从陶醉中醒来,面对的却是现实中一些卫道士的责难,这个打击不可谓不大,随后的98年,Leslie陷入低潮。后来他坦陈,那年他感到走入了困局,因此破了很多戒,做了很多推占问卜的事。对自己更充满了疑问......不过,Leslie是不会认衰的,音乐之路上,他不但不会去迎合,反而走得更远。于是就有了热情演唱会。可惜,这次他根本是在撞墙,无论红磡体育馆的欢呼喝采有多响,隔天的媒体开始发威。我想,以他的聪明,对此反应应该是有所准备的,但是,伤害实在太深,当他收到JEAN-PAUL GAULTIER的电邮,表示以后不再与香港艺人合作时,他所感受的已经不仅是痛苦,恐怕还有绝望。虽然,他硬是撑完了随后的世界巡回演唱会,还在2001年中在香港加场,但是他在上海,大马,日本等演唱会上都哭了。. ?* S' Q8 |3 t8 d8 Q9 t. r
; j. Q( L- t# O* m/ t
    再说电影,Leslie从不掩饰自己强烈的表现欲,相比音乐的简短和直接,电影实在是太丰富了,因此对Leslie的诱惑也更强烈。问题是,他的梦想是重现《霸王别姬》的辉煌,要让自己的作品拿嘎那最佳故事片奖,同时还要在香港取得一定票房。他一直在学,一直在做准备,可惜,他错过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期,现在的亚洲电影风水在日韩。Leslie的梦想其实也是大多数导演的梦想,做电影实在是一项伤脑筋的大工程,而且很多事是讲机缘的。
' r0 m, o5 ~8 l5 P2 S7 V* G, A" N# k" Y  v0 @$ N2 ?
把王家卫与Leslie的三部戏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Leslie的戏份逐渐减少,梁朝伟的形象逐渐走强。其实,王与梁才是真正的同道中人,他们都属于自闭型的,王被称为最Shy的导演,梁在幕后的沉默也是尽人皆知的事。他们都需要依赖镜头和角色才能表达自我,宣泄情感。正因为如此,王和梁并不是一开始就水乳交融的,他们要磨合,而Leslie与他们正相反,试问,有谁可以拒绝Leslie的入侵呢,他从来都是直取你心,虽然你只能看到他的侧面。于是三部戏下来,Leslie成全了王和梁的组合,leslie不是没有失落感,但是王家卫的损失也很大。他以后的戏不但周期更长,也越来越压抑,我想他一点很累,很难找到新的感觉。事实上,和陈凯歌无法超越《霸王别姬》一样,王也无法超越《春光乍泄》,因为给他们无穷灵感的那一个与他们缘分已尽。
( b' u, N- R% K+ ~7 q8 \    Leslie曾说凡有他的电影,香港票房不敢保证,但一定有外埠。这话现在听来,透着心酸。为什么日本韩国可以无条件接受他,香港却不行。联系金马,金像奖对他的态度,Leslie既困惑更无奈,到底这是怎么了?难道仅仅因为他同性恋的身份吗?当然问题不会这么简单。97前后,整个香港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社会阵痛,很多人不但心态变了很多,有的连身份都变了。加上后来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和股灾,工厂北移等等,香港人的情绪中越来越多冷漠,怀疑,怨天尤人......说到演艺圈,很多专业人士因为长期失业而去打工,欧阳峰一句话很精彩,任何人都可以狠毒,只要你尝试过忌妒。Leslie可以让人忌妒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包括在楼市一再低迷时,唐生却让Leslie稳赚千万。当年林子祥在英国买楼还向Leslie问计呢。到此,也就不难理解,何以香港人对《流星语》完全不买帐了,不是Leslie那个父亲没有说服力,而是Leslie在故事开始时的转变没有说服力。! R0 X- @6 I' m. ^! @* }
7 d( @; p& t9 Y8 [6 {
了两千年,香港电影业更是每况愈下,除了两部与日本合作的戏,Leslie就只拍了《枪王》和《异度空间》。在这两部戏里,Leslie把自己折磨得够呛。很多人会因此指责导演,但我认为,这是Leslie自愿的。对周围的世道和环境,他这么敏感,当然心知肚明,加上他自己越来越压抑的心态,更为了不重复自己,挑战自己,电影方面,他自觉地去选择自残的角色。至于风花雪月的文艺片导演梦,他还在做,但是心境已经不同,因此他会对张曼玉感慨道,自己可能已经不适合再演她的情人了。
! p: S( u% q; _" V5 h% n    写到这里,我觉得自己好像掉进一个无底深渊之中,看不到出路和希望。Leslie必定也在这样的感觉中挣扎了很久,要一个普通人放弃梦想也许痛苦,但总会接受,可Leslie不行,也许他会为朋友委曲求全一下,但从未对自己降低过要求。上帝总是会维持一定的平衡,当他赋予一个人太多美好的东西时,同时会要求他承担一切重压,因为世俗的凄风苦雨会逐渐让一切走样。娱乐圈里灿烂的明星不知多少,但大都在很短暂的时光中闪耀然后消逝,而Leslie整整屹立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里,虽然他的作品不算多,但没有人可以贬低他们的价值,Leslie不但没有虚度这二十年,他甚至透支着自己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又有谁可以比拟他的勇气和智慧。回首过去两年Leslie曾有几次令人鼻塞的流露,有一次,他甚至自比岳飞有怨无处诉,更有一次,他质问记者,为什么媒体总是在伤害自己的艺人,而去追捧日韩的所谓偶像。以他的身份却说这样的话,我还能说什么......+ j" J6 l7 |  D) f

+ i' P& s1 m% E& t$ P(三)放和敛1 r; U3 E) z7 s$ @
    Leslie在舞台上的“放”差不多可以用肆无忌惮来形容,看看97演唱会的报道标题吧:“张国荣彻底豁出去”(经济日报),“男女同体”(苹果日报)......对于外界的争议,Leslie即使在台上洒泪,台下面对记者时,不但没有半句解释,还进一步挑衅,你们来试试两三个小时忽男忽女串足全场?的确,他的“放”只属于他个人,别人不但学不来,恐怕连念都念不出来。这种“放”出自Leslie本身气质中的自信,勇气和纯真。
  W7 O7 U% P4 U5 ]& ]# m   媒体对于Leslie在台下的洁身自好和异常的“敛”倒很少有异议,每次有记者问Leslie为什么总是那么靓,那么青春?Leslie都会即时反问,你什么时候见我去“蒲”过。这方面媒体拿Leslie没办法。娱乐圈谁不羡慕Leslie,他的“敛”已经逐渐升华为一种纯品的优雅,名副其实的贵族。这种“敛”源自于Leslie多年积累的修养,心态和胸怀。8 m* z' G1 ]/ u7 H' O
    也许正因为这种“放”和“敛”的极端性,使Leslie一直保持着独特而神秘的魅力。没有人可以,也不敢去猜测下一步Leslie想搞点什么新花样,媒体痛骂他教坏细路的同时会忍不住赞他的Show独一无二,至情至性。同时,Leslie二十年来一直受到时尚和潮流的追捧,93年他甚至成为女性時尚雜誌ELLE國際中文版創刊以來,首位男性封面人物。但是对于Leslie本身来说,这种极端的反差终究不是一件好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常人在潜意识里会去追求一种平衡,比如忌妒的目的就是渴望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心理上的失衡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Leslie也不例外。. r( n" q" {: z* U# d
    做艺人的没有不说自己压力大的,因为一旦无法保持形象,前途就会岌岌可危,但如果形象不能有所突破,也会失去吸引力。Leslie与其他艺人的不同在于,他的压力不是要保持自身对于观众的吸引力,这方面他的确可以很relax,无论生活上还是艺术上,他都会放胆去做,并享受过程。他的压力是他的形象与当前社会现实的合拍度。李碧华说他生不逢时,一点都不错。恐怕这也是日韩更容易接受他的主要原因。看看他的访问记录就知道,当他接受外地采访时,他会比较放松自己,也主动得多,你可以说他是博宣传,但是言语之间的坦荡和诚意根本造不出来。但是面对本地记者时,有时连礼节性的应酬话都会欠奉。可以说他的“敛”也是媒体逼出来的。
' A7 v' \' V. Z6 U! K- v2 ?  q7 r3 k3 b
起来,香港的流行文化好听点叫大众化,难听点就是较cheap。对此,娱乐圈有句行话,就是“揾食大过天”。留给艺人自己发挥的余地其实不大。做音乐还好点,成本可控制,又有内地和台湾的支持。做电影就困难多了。Leslie复出后拍的电影本来就少,去掉几部贺岁片,在本地**的不算多,亏钱的不算少。他还要挑导演,挑制作,挑对手,只作演员倒还罢了,作导演,恐怕嘴上支持的多,经济上有行动支持的少。对于以导演作为终身追求的Leslie而言,一直在渴望与失望中度过每一天,换别人可能早崩溃了。/ p$ ^( z) M; p. L% X
    其实对Leslie当导演持怀疑态度无可厚非,因为Leslie个性中的确缺少在香港作导演必备的狠辣。Leslie可以对自己狠,要他对合作者狠根本不可能。Leslie自己非常喜欢《色情男女》里的那个可怜的导演形象,但那不是现实,戏里最后的结局相当的理想化。试问象Leslie那样要求完美,不肯迁就布景,又不愿克扣演员的价钱和时间,外国拿奖倒有可能,**恐怕没戏。对于这些一目了然的状况,留给Leslie选择的路已经很明白。要么象王家卫一样,闷头当导演,其他一概不理。要么象王晶那样拍商业片,先站稳脚跟。再不就象大多数导演那样,有什么拍什么,尽量在平庸中加入自己的元素和创意。可惜,这些对于Leslie都不可行,他宁可不做,也不会对不起合作者,更不会为迎合市场牺牲他的原则。我想但凡他真的拍了部大赔钱的电影,他必定会自己掏腰包去把钱补上。
9 l2 h% ^) v' }  Q$ a" N    但是Leslie不是没有挣扎过,他最后选择的两部电影《枪王》和《异度空间》,都是票房比较容易得到保证的动作片和所谓鬼片,他在其中参与颇多,并且取得不少成绩。可惜,虽然他赢了票房,但是在金马和金像奖中接连遭到冷遇,尤其那年,他的《枪王》连提名都没有,却要他为梁朝伟颁最佳男演员奖,他很有体育精神地去了,但是颁奖前他前所未有地,一本正经说了一大堆话,那些话真好像是从一颗破碎的心里一滴滴挤出来的。写到这里,我不禁要为那部《烟飞烟灭》叹口气,这部命题之作对Leslie实在意义重大,不必去考虑什么社会意义,或者做善事,虽然只是一个短篇,但是Leslie作为导演的才华和诚意已经一一记录其中了。0 L6 H) y9 H- f2 h. [" \9 F

2 e" e" ~$ P8 K. t4 X* m0 c8 D& ~(四)水和泥
% @8 b" ^$ L/ W  x$ A9 J: c    如果我说曹雪芹是个双性恋,一定会有无数毕生研究《红楼梦》的大学家跟我急。其实我的理由也很简单,如果他本人没有薛林探妙的心怀,如何写得出那缠绵入骨的味道。当然,没有人会把曹本人与书中的人物等同起来,只说曹用文字塑造的人物恍若在生,那么为什么人们不能用这种心态对待Leslie用自己的形象塑造的角色呢?说到这里,我有些怅然。曹在身前,际遇极差,他的价值是在死后多年才逐步被认识,到如今已经成为华人世界里无数不多的公认的偶像。Leslie当然不会达到曹雪芹那样的高度,但是正因为他曾经活生生在我们的世界里存在过,他所带来的冲击才会这么可怕。以后的人如何看他倒要看我们用怎样的心态来纪念他,描述他。5 G) p+ N) s' b5 k
    说回《红楼梦》,在我眼里,宝玉和薛林的关系不似情人,更似知己。正因为如此,最后宝玉舍姐姐要妹妹。至于情欲方面,宝玉的选择就宽很多了。这样看来,曹在取向方面至少是值得怀疑的。我如此说,无非想表明,人们在对待类似事情上明显矛盾的倾向,其实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但是,这样的态度却深深伤害了Leslie。
" {) I5 `0 J; y8 q6 s9 ]$ u8 D: |    现在的时代里,男人不再是泥,更像是沙,女人也不再是水,更像是油。人们越来越习惯那种无聊懒散,粘粘糊糊的生活状态。Leslie之所以让人迷恋无法自处,因为他是一块真正透明的美玉,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永远释放夺目的光芒。当美玉从高出坠落粉碎,与地上的泥水混合,那些泥水才被这突然靠近,深入骨髓的光芒刺痛惊醒。- y% C- M6 Y3 _# R9 [
    从此我不再做梦。
# z; U- S* P  o! v1 I, r& M/ X6 z3 K' `# M7 |9 K
五)无间香港刹那永恒    8 q  X; H5 U' N7 B
    去年一个荣迷在介绍Crossove专辑时说,Leslie翻唱黄耀明的那首《春光乍泄》竟然让他有恐怖的感觉,另他更多联想到《异度空间》,Leslie把原本无奈凄楚的情绪唱得那么轻描淡写,他觉得非常不妥。因为太不符合Leslie对待音乐的态度了,他怎么可以这么漫不经心,根本无视人山人海那精致而复杂的重新编曲和黄耀明近乎崇拜的诚意。但是在深夜回响这支歌的时候,却让人有一种可怕的感悟:“以为天经地义会是永恒的东西,连灰烬清烟都消去了,了无痕迹。”Leslie是真的不在乎了,是吗,不是吗?
! x2 b% a+ V) S8 ^0 o8 i    Leslie一生都在追求刹那的光辉,最后以一个飞翔的姿态使一切成为永恒。阿飞旭仔在那著名的“一分钟”后说:“这一个是事实,你不容否认的,因为已经过去了。”这句话既是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终点。Leslie从不讳言传奇的结局一定不会平淡,无论那一刹那他究竟在想什么,事实是,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无论之前你感悟到什么,梦醒时分,唯有继续再梦他一场。) p# u5 w, H  {- `3 o% @
, j+ ?6 ]) B; U+ u2 t& y/ A
    进入新千年,香港最流行的歌是《左右手》,最畅销的漫画名曰《向左走,向右走》,最高票房的电影是《无间道》,既是无间,自然左右不分,因此最出色的警察是黑帮卧底,最发彪的古惑仔为警方卖命。娱乐圈里人们都在无视是非拼了命地八卦,香港的天空变得混沌不堪。面对这些,Leslie当然不快乐,但还是可以“为自己喜欢的生活而活”,为什么说走就走,难道真的是受不了媒体的不公,还是导演梦难圆?89年,Leslie说没有人可以把他赶走,除非他自己想走。现在他真的走了,还是不想说他是被逼走的,尽管他的不快乐倒是被逼出来的。    $ W. H; ~6 Y6 ~5 a; k
    3 e( s- J: {9 I  j0 y
    其实已经很少关心香港的娱乐圈了,电影有时也会看两眼,不过每次看都会被结局的无聊和俗媚倒足胃口,既是有些片子开头还算有些创意。王家卫耍的都是花样,徐克的蜀山上只有特技,刘镇伟因为自己胡说八道就可天下无双......但是看了《枪王》和热情演唱会,窃喜至少还有Leslie,他没有被困住,他没有为票房,为得奖而做,我会等他实现诺言当导演,没想到,最终却要面对他二十年的抑郁痛苦。我想我会对香港演艺人士重新看待了,无限风光的背后原来不过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6 Z/ [1 @2 G! \( V0 y1 @

+ ?/ `2 b/ F- B* Y9 a如果你问我香港是什么?我会答,香港是一个没有也不需要历史的城市。另外香港人口多,竞争大,人们生活紧张,因此,香港人在表达自己情绪时往往没什么顾忌。当年的谭张之争就是一例。虽然香港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欧美的电影,日韩的音乐等等,但是由于香港的主要语言环境是粤语,所以外来文化需要本地艺人对其作必要的转化,才能被吸收和发扬。当年Leslie和谭泳麟都翻唱过很多日本歌,也正是他们把日本歌手赶出了香港。
5 @7 o) A9 v$ }3 N# a5 i    香港的娱乐圈是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偶像艺人对香港普通市民的影响早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社会层面。说起来,香港的整个体制是由英国人建立的,基础很严谨,只有娱乐圈是个例外。如果你对邻居说了句污辱性的话,可能会被投诉,甚至告官,但是你对演艺人士说三道四,哪怕是重量级的,不但无人追究,而且越离谱越受关注。实在地来说,媒体并不是刻意针对Leslie,当然颠倒黑白,任意造谣在所难免。但是,这几年,媒体似乎越来越失控了,信息的流量和更新速度都在倍数增长,这些使得信息的深度越来越浅,媒体要的是“不怕你骂,只怕你不看"。媒体的态度又直接影响着演艺圈,包括对电影和音乐的投资,以及各种奖项的评定。在这样的环境下,象Leslie那样坚持自我还可以撑这么久,已经是个奇迹。不过Leslie到底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直到今天才被我们认识。
+ b+ P; E$ ~: k- G+ r3 K+ N! _/ |; b* v( `  t
(六)杨过和小龙女
. X; L: m6 W  n6 @4 T, V3 \) `: x    Leslie演过杨过,虽然我没有看过那部戏,但在我心目中,他倒是唯一合适杨过的人选。单说他那段不受祝福但是轰轰隆隆的恋爱就和小说里的不无二识。偏偏唐生的形象孤高低调,害羞俊俏也活脱脱的酷似小龙女。# J& E$ k$ c' b1 Y7 d
    杨过从小孤独,没有亲人,唯一真正疼惜宠爱他的竟是那个神智不清的欧阳峰,Leslie的童年也差不多,有父母等于没有,只得一个老丑但善良的工人服侍。二人的成长之路虽然都是波折重重,但是斗志之盛不相伯仲。在遇到各自的终生挚爱之后,事业得以起飞。7 A% Y0 s, A. G+ @6 Q4 q- Z* U
    整部《神雕侠侣》都只写了一个“情为何物”,是金庸最纯粹的一部言爱小说。Leslie无论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都毫不掩饰对爱的渴望,甚至说自己如果没有了爱,就会窒息。2000年的拉阔音乐会上更是说如果爱人辞世,自己绝撑不过一星期。可以说Leslie是用自己的生命言爱。
( `2 r, d8 b/ ?/ q6 a* H% r" |9 w1 }/ c# G
一直认为小龙女是金庸笔下最不可信的一个人物。女人无论是否愿意,一生必定会经过几次质的蜕变,由女孩而成女人,由女人而成母亲。女人无法战胜时间,如果说人老心不老的男人会被视为老顽童,那女人则多半会被看成老妖精。而小龙女却好像永远处于静止状态,除非情动。由此看,小龙女不可能是现实中的女人,也找不到较为类似的参照物。但是把唐生与之相比,倒还多出几分相似。
3 X! _+ G! X* ^* v    首先,唐是属于古墓的(加拿大),他和Leslie最轻松的一段是89年后两人在加拿大大半年的共同生活。如果说唐是为了Leslie离开加拿大的话,那么Leslie也是为了唐而去的,其实谈不上谁为了谁,根本两人都视对方更重要罢了。其次,唐是沉默的,二十年只不过一两句话而已。但是二十年来,他的沉默却比千言万语更有力地保护支持着Leslie。如今他的沉默不同以往的尽在不言中,已经是欲语还休,外人还是不要增加负担为好。+ E& Q$ Q" Z+ A: \- j$ O

1 q# b( V4 v7 G: L( t唐最象小龙女的地方是他才是真正不在乎世俗眼光的那一个,尽管他在乎别人怎么看Leslie,可那也不是为他自己。多数狗仔们拍到的他二人的照片中,他都是紧张地盯着Leslie,以致根本看不清他的正面。/ q8 g5 }' Y7 O7 R
    《神雕》的结局有点无聊,最后的华山再论剑更是蛇足。以杨过的机智敏感,黄容根本骗不到他,既然姑姑已死,这个世界再也没什么可留恋的。他就象一团火,如果没有及时添加柴薪,火就会很快熄灭以致无可挽回。但是失去杨过的小龙女却可以独活,因为她其实是一块冰,靠近火反而令其融化失去自我,虽然他心甘情愿被融化。但只要温度够低他还可以存活下去,尽管他剩下的自我已经不多。说这些话,无非是看见很多荣迷把对Leslie的爱和关心转移到唐生身上,无谓发些个人的感慨罢了。
8 E* }' K1 E$ c% M; o. m0 c+ h( J    金庸无比偏爱自己的作品杨过,正如上帝之偏爱Leslie。十六年后,让杨过比年轻时更有魅力,举手投足令人既敬且爱,越发不可抗拒,以致不得不带面具,行事也更加我行我素,每次出手必定一鸣惊人,一派宗师风范。这方面最似Leslie,华人娱乐圈实在找不到第二份。不过,面具后面的杨过好像也不快乐,他的亦正亦邪同样得不到什么认同。但不管怎么说,武侠的世界毕竟是个童话,最后终能起死回生,功德圆满,此非现实可比。也许正象很多荣迷所念,Leslie实在不属于这个冷酷的现实,童话般的天界才是他的栖身之所。
" r3 V- ^* b: M* t6 Y3 M- `  G( j9 e1 W9 |" \
(七)选择身份" m  r- i3 d+ q3 @2 m  W
    Leslie有很多种身份,Artist,超级偶像,双姓恋等等,大众关注的只是某种身份下的Leslie,而不可能是他本人,因为我们与他之间存在距离,联系我们与他的媒体又不可信。他的电影和音乐,即使专业人士也是众说纷纭,对于这一切,Leslie倒是很坦然,一句话,没有形象,任你点睇。于是,围绕着Leslie的是人们根据自己对这些身份的任意猜测评价来界定Leslie,想来天上人间的Leslie也只能徒叹奈何了。0 W+ c. `, F; C
    其实无论那种身份下的Leslie都活得坦荡自在,他自己屡次说偷偷摸摸的不是他是狗仔。因此,无论你怎么理解他,首先应该确认自己是否以己之心度他之腹,否则就会和李敖和邓达智一样,让所有人看清他们自己的低俗凉薄。
4 M$ N* u! T2 X% f    还有一点,无论那种身份都不易为,偏偏Leslie把每种都做到了极致。同样拥有美貌和天分的陈百强一生从未达到过他的地位。作为演员周润发,梁朝伟拿奖再多也无法像他那样具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和不可替代。至于他的恋情,看看最后的谢幕吧,当今世界,那么多人毫不吝惜地表白对他近乎狂热的爱。我不知道还有哪个未亡人可以得到唐那样的礼遇关怀。
7 C, y) R2 Q6 S6 ?$ z6 b3 Q, o
* B) W. V, J6 x" \' ~. m  S+ \# J这篇断断续续写的文字已被转贴,还加了(全文完)和一些别人的回复。我也只好就此打住。
, H# U: V) W9 \% @$ e" K) L$ M不过来不及修改,有点汗颜。1 a0 P! w9 a, x6 u4 Q, X

5 {. ^2 @& q5 X: o, \令附几句旧句作为结束:
( A0 H- I+ a( q" ~7 z* W% l2 C1 ]; O3 d6 n: u
I am who I am,
5 B, v  D- B5 a4 D# \如此简单,却堕我入迷途。
- Y. D* j% ~2 W6 s+ a一切已经变得乏味和世俗,% A2 X( B0 v3 h. g" l: c. D3 d
为何我依然停不下追逐的脚步。
! ^/ e) D! }9 G1 d
. @  y7 P! D  S; G, yI am who I am,
% Y. d% P4 \- n1 ?1 L自恋的感觉竟是如此痛苦。0 }/ z8 V% ^6 R5 }  D) B, y
当灰尘落满记录疯狂的幕布,+ T" _( U+ L; |$ w
剩下的只是镜子前的一段独舞。
6 o2 }) _, ]# ]4 t2 L( v+ x$ E' Y7 D8 w. m3 J5 O
I am who I am,
2 h5 T1 x6 B' d$ H5 y1 g; H8 Y! k+ D经历无数以为终能笑傲江湖。
1 ^1 d8 H: Z0 _, E/ Q' e悬崖上的风却越发冰冷刺骨。
' ~! c* F; d* ?- ~  x, v7 I' l付出真心换来这漫无边际的痛楚。
* g  }! l: s1 z- L) C- X3 q& J) Y- h; s$ g) P
I am who I am,
3 J& E- O+ `- ?: y$ `! _! \# i: j# m. Q命中注定我无法摆脱最后的放逐。+ i5 g' w, e" Q
既然生命不过是零零碎碎的残酷,
" b9 x6 u1 p% v4 w请原谅我作最后一次的满不在乎。' q, r+ ^7 c. [2 v

. S8 v) V6 H  \/ O(八)极致人生
0 v8 v" }" q8 v1 F    Leslie与吴宇森分别在86,87,91年合作的三部电影《英雄本色1,2》及《纵横四海》中,Leslie尽显阳刚之美,完全配合了吴“暴力美学”的特质。Leslie与王家卫分别在90,94,97年合作了三部电影《阿飞正传》,《东邪西毒》和《春光乍泄》中Leslie竭尽阴柔之媚,这三部戏成为彼此最经典的代表作。
# P: l3 M) Y2 o& |. t8 v" I" r   最早闯入好莱坞的吴宇森比成龙,李连杰,周润发更接近美国主流文化,但他是纯粹的商业片导演。王家卫是嘎那电影节的常客,他在欧洲获奖无数,不过,他不被好莱坞理睬,也不在乎票房。能对奥斯卡和嘎那同时造成影响的是大陆的陈凯歌和台湾的李安。这大概是因为香港人做事比较极端吧,不过论起极端,恐怕没人比得了Leslie。
0 t6 I+ C/ h. f9 o$ s. i    有趣的是,华人圈的这四位大导演的代表作都与同性恋话题有关。陈的《霸王别姬》和王的《春光乍泄》自不必说,李安的《喜宴》是他的第二部作品,是最有他个人味道的一部戏,男主角也是同性恋。不过这三部电影里,同性恋只是一个背景,不是主题。香港较早出柜的导演关锦鹏曾在访问中提到,《春光》只是用两个男人来展示爱情中的无奈浮沉,反而吴宇森在最为欧美观众熟悉的《喋血双雄》中,让周润发和李修贤表达的男性之间互相依存支持的情感更接近同性恋感觉。
: b7 P( W1 O0 N: v* G李安没有和Leslie合作致为可惜,因为李安的个性象水,虽然不是纯净水,但是渗透力极强,没准可以软化Leslie的脆弱和倔犟。本来这两年二人已经有了合作计划,可惜来不及了。陈凯歌与Leslie的身份背景相差最大,合作起来必定大起大落,于是便有了最美的蝶衣和最奇怪的忠良。
& ]; Y9 t5 E' X- f. z7 Z3 {: f    吴宇森镜头下的Leslie和当时那个天王巨星Leslie形象吻和,把电影剪成几段作为Leslie的MTV会非常合适。这三部电影虽然周润发都是第一男主角,但看出来他对Leslie是越来越偏心,尤其第二部戏里的阿杰之死,是那部匆匆忙忙的续集中唯一的亮点。不过,吴的电影相对比较简单表面,只有男性没有女性,而Leslie要复杂多面,尽管吴对Leslie极度爱惜,但毕竟他是抓不住Leslie的。
& \/ W) s4 n* E1 c' a    经过80年代的人都知道陈百强和Leslie是真正具有贵族气质的演艺明星,陈的贵气比较英式,更吻和香港,因此先得到欣赏肯定,而Leslie比较美式,更符合上海的气质,所以也只有他可以让上海人掏钱看演唱会并且站着看完。王家卫是上海男人,想来他们第一次面对面时彼此应该有似曾相识的惊喜吧。不过,相对Leslie的高贵,王多了点上海平民的功利和小气,反而梁朝伟的无欲无求更能满足他。 ' P/ X' J* c; j& k( F

8 J0 {5 ]! c) ^" D" M$ }3 d    一本日本杂志评价Leslie的美是“The beauty of falling”。简单地说,就是电影中Leslie受到的摧残越深重,他的美给人的冲击越强烈。《霸王别姬》和《春光乍泄》就是最经典的例子。也许荣迷以及很多香港人会竭力反对这种说法,看看89告别演出吧,那才是最完美的Leslie,不过,你不能否认的是89年的他只是作为偶像的Leslie,作为Artist的Leslie,他知道怎样让自己表现那种所谓的falling beauty。看看《枪王》和《异度空间》吧,那种在极度黑暗中游荡的感觉分明是在自残,所带来的视觉震撼简直让人不忍面对。戏中他把靓仔形象彻底收藏,但他依然是那个动人心魄的Leslie,如果你看得够仔细,你会感同身受。 ; D7 {, @9 _. ]: j+ u& w4 b

) u7 b8 ]- m( m! V    如果有机会多接触香港人,你会发现他们很喜欢用这两个字“硬净”,这和台湾的“嗲声嗲气”正好对比。不信你比较一下香港和台湾的电视剧就知道。因为这一点,他们明明心存善念,可说出的话却可以“激”得你吃不消,不过他们对自己也是一样,经常为了“硬净”唯有死撑。哪怕被工作生活压得透不过气,也要保持自己原有的形象。 ! x% A, B* z- P# o
Leslie又何偿不是?最后的这两年,一些身边的好友都见过Leslie象一个无助的孩子蜷缩在沙发里哭到崩溃,但是媒体只有关于他抑郁病的传闻,丝毫抓不到确凿的证据,大多数圈中人也都毫不知情。没错,这就是Leslie,在这最黑暗的两年里,生不如死的他“硬净”地面对着任何有闪光灯的地方。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不带感情的词来形容他,我选择“极致”,包括他的“硬净”。
; v6 R; B0 H2 b8 C0 c" B3 O+ a6 S7 T* x1 L* F- B7 p# x
    他的外在是极致的美,超越年龄性别,他的内在是绝对的真实,完全不理会环境压力和需要。19岁时的张曼玉在见过Leslie第一眼后,告訴自己這是有生以來見過最漂亮的一張面孔。王菲则说,Leslie会完全清楚地表达自己,不但爱憎分明而且很执着。 0 A4 Y1 q0 S. U* W" t* ^4 P

0 A8 v, e% E& O* F, v& m3 Z(九)善良本性从容人生
7 j! d9 M9 v% k& Y  m, S     Leslie本性善良,感恩和纯真,他的遗书最能说明一切。我极其同意一位香港网友的观点,那封遗书只是掩人耳目,Leslie早萌死志,真正的遗书只会留给唐一人看。而就是这封公开的遗书里,唐在医生和朋友中间,即暗示他可以选择以“挚爱”或“挚友”的身份处理一切,为唐将来在媒体面前留下足够的余地。另外,遗书中只有一句此生未做坏事,无非为自己和家人求一个清白,可惜......
0 |9 \+ i4 `" z. R4 c    回看这可怕的最后一年,Leslie根本一直在为家人朋友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切:修订以嘱,给工人预发薪水,去北京看望或者说告别被他一直称为恩人的朋友,尽可能参加亲人友人的首映礼,生日会,慈善会,“明周“的晚会......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和唐在最后一个月里共同出现在公众场合7次,这在他26年演艺生涯中差不多算是个记录,所求不过是表明他与唐的关系没有问题,尽可能让唐以后少遭受一些谣言的伤害,他几乎是用命去和某些邪恶的媒体对抗,可惜...... 9 \7 g( e3 n# I  o  \0 E! z/ C
一个人如果连生命都打算放弃,真的不太需要为别人考虑这么多,这里即保含了Leslie对亲人朋友的忠诚和爱,更多的是他的本性对自己的要求,无论将来如何,我想其实他对唐将来需要怎样面对媒体也不会太乐观,但他的的确确已经劫尽所能。写到这里,我对报刊上对唐一举一动的“关怀备至”,只有叹息,再无话说。 . x6 f+ A9 G$ X6 w: z0 U7 K$ D7 H

: E- f. z0 N& r: d& r& `) N( b    正因为Leslie的本性,我绝对相信,虽然的确是他自己放弃了生命,他依然保持了令他毕生骄傲的优雅从容。他健身,饮过健康橙汁,写下遗书,在预知经理人可以很快到达为他善后之后,他为自己画上句号。
: J1 `8 J' |# g    也许有人会骂我美化自杀行为,是,对这一切我丝毫没有感觉到任何的自私和丑恶,但是我没有美化的必要,因为我只是诚实地记录下所发生的一切。那个叫Leslie的人注定要让自己的一切完美,无论那是怎样的一种falling beauty。也许他真的就是一个天使,他回家了。
发表于 2003-09-22 23: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维难断

"Leslie本性善良,感恩和纯真") z' i- W" [/ W# J0 Z; Z
--- 是啊,哥哥是真的善良,纯真,而且正直!
发表于 2003-09-23 06: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维难断

专属于Leslie的主题就是:迷恋和诱惑。无论你是什么性别和年纪,只要你愿意花少少时间听听他的歌,看看他的演唱会,或者仔细凝视一下他在荧幕上的眼神,就会有把持不住的心动。$ x4 P! v6 v; S$ ~1 u
========================================================================== 8 S) Y& G& P$ C! X+ Z
* O& I) ^: \: Y) P
楼主说得太对了!即使象我这种40多岁的人,心也已经完全被哥哥俘虏了。
发表于 2003-09-23 09: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维难断

下面引用由马艺宁2003/09/23 06:27am 发表的内容:
0 R6 m0 t8 x% t$ ~0 w- X; b5 n( h( [
7 Y% _) M3 j6 I1 y专属于Leslie的主题就是:迷恋和诱惑。无论你是什么性别和年纪,只要你愿意花少少时间听听他的歌,看看他的演唱会,或者仔细凝视一下他在荧幕上的眼神,就会有把持不住的心动。
- W, _$ w( M+ t" i! z3 M=============================== ...& M* Q! J7 y3 d! ?8 W0 y3 l
楼主说得太对了!即使象我这种40多岁的人,心也已经完全被哥哥俘虏了。
是啊~!!!越来越痴迷,无法挣脱。
发表于 2003-09-23 10: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维难断

搂祝阿:- F* P4 H9 M8 \6 w, J4 ^
你...........。我真的要停止理智,避免神经分裂,
0 _2 V  A6 ^$ p, f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f" z8 ^: V' n6 _! f# Y3 p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6 t5 M. U  ~  o+ D% k# S
发表于 2003-09-23 13: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维难断

我已中毒很深,根本没有哪种解药可解。
发表于 2003-09-24 16: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维难断

又试问,哪一个深爱着哥哥的人不是中毒太深呢?
发表于 2003-09-24 17: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维难断

再说电影,Leslie从不掩饰自己强烈的表现欲,相比音乐的简短和直接,电影实在是太丰富了,因此对Leslie的诱惑也更强烈。问题是,他的梦想是重现《霸王别姬》的辉煌,要让自己的作品拿嘎那最佳故事片奖,同时还要在香港取得一定票房。他一直在学,一直在做准备,可惜,他错过了香港电影的黄金期,现在的亚洲电影风水在日韩。Leslie的梦想其实也是大多数导演的梦想,做电影实在是一项伤脑筋的大工程,而且很多事是讲机缘的。! b0 |6 H* J# ?( k3 b4 d9 X+ Q

# Y: S. @6 k: U' t, j把王家卫与Leslie的三部戏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Leslie的戏份逐渐减少,梁朝伟的形象逐渐走强。其实,王与梁才是真正的同道中人,他们都属于自闭型的,王被称为最Shy的导演,梁在幕后的沉默也是尽人皆知的事。他们都需要依赖镜头和角色才能表达自我,宣泄情感。正因为如此,王和梁并不是一开始就水乳交融的,他们要磨合,而Leslie与他们正相反,试问,有谁可以拒绝Leslie的入侵呢,他从来都是直取你心,虽然你只能看到他的侧面。于是三部戏下来,Leslie成全了王和梁的组合,leslie不是没有失落感,但是王家卫的损失也很大。他以后的戏不但周期更长,也越来越压抑,我想他一点很累,很难找到新的感觉。事实上,和陈凯歌无法超越《霸王别姬》一样,王也无法超越《春光乍泄》,因为给他们无穷灵感的那一个与他们缘分已尽。
) {. X) v" v5 P/ K0 h————————————————————————————————————————
& D+ c9 k/ M7 T" w5 s  ^————————————————————————————————————————
4 O9 f& d4 u3 E# e) Y3 Y( T! ~: [8 L- c' s
再造辉煌如同再一次接受精神洗礼!正如事物总有极限,想要冲破极限,却是下降的滑梯!
发表于 2003-09-24 19: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维难断

写得很感人!哥哥 实在太完美,他的善良尤令人感动。
发表于 2004-04-14 18: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 版主模式 *****
" H, A( o, U# d% G" F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3>『荣迷讨论』</a>转移过来的!
发表于 2004-04-15 21: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维难断

你怎么可以又一次看得泪流满面?哥哥,呜。
发表于 2004-04-24 09: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维难断

顶1
发表于 2004-04-24 21: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维难断

7 q3 n, h7 q- U% z8 F$ A
親愛的哥哥...  g  w$ \$ f! H  r7 l
我想你現在該快樂吧.5 q9 c/ ]/ {: n& j' p
我們都不會忘記你.
- k! e- w# E. S6 M* d! f謝謝你的一切!
; [3 c4 l4 ~) a+ a6 I& o" u1 E0 O( {夜了.我們也想著你的!!!
发表于 2004-04-25 01: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维难断

# A( v: n8 `. N1 i' t' B( r+ p
    写的太好,太感人了.在这污浊的世界里也只有我们的哥哥才这样的真,这样的纯,这样的善良.' K. J  S) z  J
    哥哥,你是我一生唯一的偶像.爱你_______一生无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