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1|回复: 4
收起左侧

[转帖]艺术论语:拯救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03-17 16: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艺术论语:拯救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5 i: `9 R2 y9 l: Q) [

: X* L4 A: {& G7 \4 L--------------------------------------------------------------------------------$ n* a+ G$ r! `; j1 U7 m8 s
9 ~. s- p4 E- N, |
http://www.sina.com.cn 2003/12/23 11:27   新闻晚报
3 p0 N8 r1 L+ j % L$ D: d- W9 a& c' {  j. b
  已经越来越少有人会去关注每年来的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了。作为香港乐坛惟一的非商业性颁奖典礼,它和并称为香港乐坛四大颁奖礼的其他三位小弟弟———无线台劲歌金曲颁奖礼、新城颁奖礼和商台叱咤903颁奖礼一起被人们抛在了脑后,就像人们抛走港姐评选一样,坚决而干脆。  M# g, x# m* p% K" I
) L; P" d. n- o
  今晚,第26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即将揭晓。TWINS、陈奕迅、谢霆锋,这些名字都
) \0 n$ E2 D. ~) G3 |$ y1 C& F; w无法让人兴奋,它就像一头吃坏了肚子的猛兽,外表浩大却内心无力,所有奖项归属让人提不起一丝兴趣。在它的背后,是坏了芯的香港流行音乐。/ w2 Z/ d2 F) y) b- P1 A) W

4 l$ Q' n" M% {) I; D  惟一值得期待的,也许就是舞影行动后的第一次香港流行音乐大盘点,是否依然被少数寡头控制。当然记住一句老话:期待越多,失望越多。
- I; V5 ~1 P& f8 u' Z. _. g$ |* e1 j
  救赎之路
1 z5 b; A  {) u% {7 A% F9 j* B+ d3 V4 o
  十大中文金曲的没落并非今年才开始。早在90年代中期,四大天王全面称霸的时代伊始,这个1978年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国际唱片协会(香港会)、香港唱片商会联名发起、香港电台主办的颁奖礼已经开始滑坡。只是到了新千年,香港原创势力全面崩溃,才让它彻底进入低谷,尽管如此,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依然是最公正、最权威的一个颁奖礼。为了改变低靡的现状,港台今年对颁奖礼进行了改革,希望更好地促进创作。但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措施收效并不被人看好。
7 C3 e( J$ Z# Y5 a) c( _
  A: |2 i1 b' O6 q+ w2 e  -奖项缩水:能否告别分猪肉
6 |: V( ]/ O0 I9 o4 @+ F9 N: Y( ]5 O) \. N& l8 Q
  十大中文金曲从草创时期的10多个奖到去年的50多个奖项,其嘉奖歌坛的意义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在利益权衡后的分猪肉,虽然还不至于每位歌手都拿奖,但英皇、环球、华纳,哪家都不得罪,这样才能确保由唱片巨腕们吸引来的大量广告收入。
8 I# I5 u$ ]# B
* f" l) {8 ]! F" u* r  尴尬的局面令十大中文金曲和商业颁奖礼无异,引起了香江乐坛前辈黄沾等的强烈不满。迫于公众的压力和舞影行动的直接影响,港台高层决心对奖项来一次大减肥,意图改变分猪肉的现象。+ z' ~3 B' ?/ H
0 |, A% o) x* q2 Y, h4 M
  有可能被取消的奖项包括了一些边缘奖项,诸如最佳原创歌曲奖、最受欢迎卡拉OK奖,但港台高层视其为机密,所以究竟哪些奖项会被取消只能等到今晚的颁奖典礼上才能获分晓。只不过这些无关痛痒的奖项的取消也正好规避了产量下降、质量不高的尴尬。* ~! N/ ?. b" X0 r

9 ]6 G. R8 `& r# J' `  -典礼抢跑:争夺眼球的最后绝杀9 m3 a2 l) i/ w4 k- e
+ x0 G, N% G7 Y
  往年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都是四大颁奖礼中最后揭晓的一个,被认为是香港乐坛一年的总结。然而今年9月香港电台忽然决定将颁奖礼提前到12月19日举行。港台发言人表示此举是迫于红馆没有档期,举办地香港会展中心只有这个档期。但发言人也直言不讳地说: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是让观众觉得新鲜,刺激眼球。
: S2 e. i' f. K& I" c
8 {" e# z6 |! M# Y( Z2 y0 c  n3 C  据悉,十大中文金曲在歌迷心目中的地位早已今不如昔,加上每到年末都要看那么多颁奖典礼,轮到港台时早已视觉疲劳,所以“抢跑”就是为了争取观众。
: \) q0 Z7 z0 [- G* Y6 G
, |0 j$ {, h( U4 A, C# ~  此举遭到了其他商业电台的一致反对。尤其是每年都在第一个颁奖的新城电台更认为港台仗势欺人。但就目前看来,抢跑能否达到效果并不乐观。因为货就这么些,不爱看依然还是不爱看,对颁奖本身不会有任何影响。1 G1 I' {4 ]% B$ R; R5 R

% K; }4 D! ~; e' B) Q$ P, h  十大中文金曲的救赎之路注定不会顺利。舞影行动后,港台曾经提出四台联颁,这或许是目前振兴香港乐坛及其颁奖礼的最佳途径,然而因为各台利益的冲突,联颁之路还要走很长时间。
4 ?5 O7 U; X2 D2 E- z3 Y9 E. m$ J7 V* i6 N; ]; _; N! I9 Z
  2003金曲之痛4 @. x0 ?2 T  i, ?: `

; q% ?0 ~# m; K  2003年被称为娱乐圈的流年,对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成绩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7 F4 D8 i& r$ T

" f) k* _% R8 U3 o3 ^5 Z  -SARS风暴3 L2 L/ m3 }* S3 |9 W

8 c) ~2 U/ @8 j7 q  SARS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而带给香港乐坛的直接影响就是娱乐产业全面缩水。据一份香港唱片市场的统计显示,由于SARS的影响,2003年的香港唱片产量至少萎缩了15%,令原本不景气的市场雪上加霜。而SARS对唱片销售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以往动辄双白金销量(10万)今年几乎是个天文数字,只有少数几张专辑能达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今年的颁奖礼简直是无米之炊。
4 t$ V/ ], x) T, }3 ]
: ?5 v: A. j1 t: l  Q  -舞影狂潮
; M5 L) X1 C% I" I% [* k
, B. F- X' j+ I  9月份的舞影行动牵涉面之广,足以震动整个乐坛。可以预见,年末的颁奖礼上,英皇娱乐旗下歌手诸如谢霆锋、TWINS、郑希怡成绩必定会受到影响,今年的英皇头号新人吴浩康也只能感叹生不逢时。另一方面,陈少宝年末辞去环球香港总裁职务,环球正东合并,一半香港娱乐产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所以今年的颁奖典礼恐怕是群龙无首,要乱做一团了。9 J: I5 N) S5 a+ L- S$ x" W
% Q1 ]+ b" |2 {" A6 d
  -哥哥弃世; z4 `7 G6 N4 y% {* r' F0 L# q: \

' Z3 N' g/ o, c" E) g. ~+ v  4月乐坛巨星张国荣去世,全香港唏嘘一片。张国荣活跃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的十大中文金曲,之后并无太多新作入围,而主要成为了乐坛象征。张国荣弃世对香港艺人的自信心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整个娱乐圈今年都笼罩在一种悲伤的气氛中。另外,各类张国荣的纪念唱片成为了市场上最热销的产品,也从某种角度妨碍了新人的进步。
3 j. j$ x6 ]. L" m, u. Y9 t
- m( H3 O7 w" {. _; M; c  -阿梅患癌, S8 C9 X, J# a% ~
3 _6 w, F5 `$ ^0 v, s0 n! k' d0 j
  与哥哥弃世同一性质的是乐坛大姐大梅艳芳宣布自己得了癌症,不同的是,梅艳芳依然在和病魔做着顽强的斗争,为自己也为他人赢得了一丝机会。两大巨星先后出状况,今晚的颁奖典礼一定有特别的纪念环节,金针奖也可能要颁给两人中的一个。
3 z9 T( j  h4 a& B8 P; {: L
9 h* B" R$ A7 I- }  26载来时路8 p+ B6 `$ J1 M5 ^% S
, d! A. p* d; V, V8 z7 A
  -侠客歌女的岁月(1978-1985)
) l9 G6 n+ F9 a' ]3 ^  C% F9 t6 l+ f# J) o) s" \
  上世纪70年代末期,香港的武侠剧风行一时,古龙、金庸等人的作品被纷纷改编成电视剧播映,那些荡气回肠的主题歌也成了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60年代的国语歌潮渐渐被由许冠杰为首的本土音乐人创建的粤语歌取代;白光、崔萍等旧上海的流行歌手也逐渐退出舞台,甄妮、徐小凤等女歌手传承着她们的风格走上歌坛。
! N3 Z( o  m/ s* X# b  `
2 y$ Y6 w0 g4 @7 @1 A  1978年,香港电台举办了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虽然这样的奖项设立意味着流行歌曲已经开始培育香港的唱片工业,但最初几届的获奖歌曲多是当年香港电影或电视的主题歌。除了汪明荃、郑少秋这样声色俱佳的演员歌手外,甄妮、罗文、叶丽仪也都是凭着大唱热门电视剧主题歌入围十大中文金曲,《楚留香》、《小李飞刀》《万水千山纵横》这样的歌曲深得评委的青睐。
3 Y7 v0 U& w$ {/ Y! a- |
! x7 S9 k0 G" Q  除了这些主题歌外,粤语歌开山鼻祖许冠杰以其古典小调配以浅白易懂的歌词在十大中文金曲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徐小凤也以她独特的豆沙喉走红歌坛。值得一提的是,在80年代的重要歌手中,陈百强凭借着《眼泪为你流》最早跻身于第二届十大中文金曲(1979年),早过谭咏麟。7 K  R( `6 a% x( j9 ^
- P4 d* m* ?3 F, r8 s8 P! A
  在这个时期末期,谭咏麟、梅艳芳、张国荣纷纷登场,揭开了香港歌坛的黄金年代。
& W8 ~) n6 @% o  ~' X) Z! e- b7 i' Z+ {) j5 w( @
  -天皇巨星的年代(1986-1995)4 T3 N. L& h, x" P6 B( V
$ \0 e/ R4 }$ j1 a* x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最为歌迷津津乐道的是谭张争霸,谭咏麟从1983年开始领导香江乐坛,而张国荣经过多年奋斗,在1984年凭着《MONICA》一曲首登十大金曲,开始了和谭咏麟数年的较量。重压之下,1987年谭咏麟宣布拒绝领奖,此后张国荣登上了最受欢迎男歌手的宝座,但两派歌迷的争斗直到1989年张国荣告别歌坛才有所缓和。女歌手方面,梅艳芳却是一枝独秀,她的每张唱片都是双白金销量,从1985年开始到1989年宣布不再领奖,她一直是无可争议的乐坛大姐大。除此之外,林子祥、陈百强、陈慧娴、林忆莲、叶倩文等人亦各有擅长,展现歌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应该说这时的香港乐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w( R7 R0 S. C1 x
7 C& `5 R% c" j7 G% P7 R" o  t
  在三大巨星告别后的1990年,出现了短暂的真空期,但随即四大天王迅速上位,叶倩文和王靖雯(王菲)也相继走上天后位置。但比起80年代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争奇斗艳的繁华,四大天王几乎垄断了整个典礼的十首歌曲,在16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张学友和刘德华各拿了三首(一人拿三首歌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黎明和郭富城也各占一首,四大天王只把20%的空间给了其他歌手,在说明他们状态鼎盛的同时也反应了创作力量的匮乏,折射出辉煌背后的暗淡来。
  w) L) F, I  R. s* P  f2 S# p/ Z# v  x  e; @: b
  -日渐式微的七年(1996-2003)( B, E+ {4 ~8 ~
8 d% }0 Q7 b/ |0 f/ V
  从19届十大中文金曲(1996)开始,四大天王依然在颁奖典礼上连续三年有所斩获,但新人的出现淡化了四大天王的身影,许多新晋歌手也力图以得奖来提高自己在娱乐圈的地位,这使得十大中文金曲的音乐性逐渐减弱,功能性更加凸显,关于这一点,或许今年的舞影行动是个极好的注脚。$ Y2 ~* o( s) @8 F
6 k5 e7 E" B- c; H$ i
  在张学友、黎明都不领奖的第22届十大中文金曲上,竟然颁出了13首金曲,充分体现了“分猪肉”的“公正性”。此后,陈奕迅,谢霆锋,容祖儿等新人辈出,但始终没有人走出人红歌不红的怪圈,十大中文金曲的名单也远没有辉煌时期那么让歌迷熟悉了。实力唱将李克勤自1990年十大中文金曲入围后,艰苦地挨过了漫长的四大天王时期,终于在2002再度凭《高妹》和《爱不释手》有所收获,而这两首歌却远不如《深深深》、《红日》等当年的老歌为人熟悉,不免让人唏嘘。( ~8 x6 [- C5 Z1 g

" F# K. m4 s5 Q- A7 L" O4 J, o& u  从19岁到25岁,正是一个人如日中天的时候,而曾经辉煌的十大中文金曲却日渐颓废,何去何从,我们要问歌手?音乐人?还是娱乐人士?
+ n- g* U4 a0 I
; C! P4 i& Z, i  ●金曲巨人
$ Z/ R; N1 v# v- q4 w& C1 _) b, Q) f# i0 D% R" p
  -获奖最多的男歌手张学友0 [( ^2 z3 S" J$ M. I  D
" p2 ^9 S1 D8 ]% a' T1 G! _* \0 H6 ~
  张学友自1984年参加歌唱比赛而加入乐坛后,凭着他动人的歌声赢得大众乐迷的支持,以实力派歌手姿态于第8届十大中文金曲赢得“最有前途新人奖金奖”。后更成为风靡90年代乐迷的四大天王。一曲《每天爱你多一些》令他的歌唱事业如日中天,各大小颁奖礼所获奖项不计其数,为历代歌手之冠。/ A* A- [& l) H7 |4 W' ?* K6 Y
0 k/ ?- ?' P3 a. ]
  -获奖最多的女歌手梅艳芳* }4 ?- x4 G" @
$ t! ?5 J" X4 @& k; s
  从1983年《赤的疑惑》开始,梅艳芳每年一首金曲,雄霸香港乐坛7年,1989年更是有《夕阳之歌》和《淑女》两首金曲入围,宣告了她事业的顶峰。7年间梅艳芳共有8首金曲,风头之劲无人可敌,是香港乐坛不二的舞台皇后。2 Z4 N9 v" K* z" ^: C
" k: X7 p3 M) ~0 B- p
  -获奖最多的作曲家顾嘉辉
* g3 b7 c! y, G; ~& c2 m  D: G
# @6 ]  U9 k: ~* Q* `, t  顾嘉辉,一个老中青三代乐迷都不会感到陌生的名字;他所创作的粤语流行曲,尤其以电视剧主题曲最为人所熟悉,如《小李飞刀》和《上海滩》等。由第1届十大中文金曲开始,顾嘉辉一直获奖无数,并成为“金针奖”首位得奖者,直到今天,仍是拥有最多金曲殊荣的作曲家,江湖地位无可代替。; u, `: c& |# c1 C/ ]0 o) L1 T1 q  r  E
3 o) ^( U+ X  ?# r
  -获奖最多的作词家林夕& H1 Q/ L) e! j
# U3 k6 `  H8 ~2 C
  在第23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林夕一口气获得十个填词奖项(包括九首金曲及四台联颁填词人大奖),真是少一点脚力都不行。自他1986年出道至今,所写的歌词作品达二千多首,近年十大中文金曲十首歌曲起码有五首以上来自他的手笔,自1995年设立四台联颁之传媒大奖后,更是每年都拿。(; w( N0 i( Q( Z- E
* A0 b" G) b3 e9 I# ^' u
发表于 2004-03-17 23: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艺术论语:拯救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什么叫妨碍了新人的进步,明明就是他们自己没实力!
发表于 2004-03-18 21: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艺术论语:拯救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妨碍了新人的进步
  |+ I# |( q7 H* s! N这句话最搞笑
 楼主| 发表于 2004-03-19 09: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艺术论语:拯救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防碍了新人的进步!”?6 P; ]# }* `2 u3 J; ]( [2 f8 S, k) I
不正说明哥哥的魅力无法挡!那些什麽所谓的天王、天后们有本事也去防碍别人的进步啊!
发表于 2004-03-20 20: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艺术论语:拯救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哥哥的离去,结束的巨星的时代!心中不禁感慨万千!现今的乐坛歌手真是可悲,不论是唱功、外形、艺德没有一项可让人称慰!越来越少人关注也是意料之中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