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177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20
|
[这个贴子最后由平凡的人在 2005/12/15 01:26am 第 3 次编辑]
[夜光新聞 2005-12-12] 亞洲時報在線馮禮慈撰文
香港歌影雙絕榜--張國榮神話不滅
--------------------------------------------------------------------------------
【本報新聞】亞洲時報在線馮禮慈撰文/在外國樂壇,演戲的歌手不是沒有,但似乎總不及華語樂壇的多。華語樂壇中,歌影雙栖例子特別多。尤其是在香港,現今情況是很多時候你根本無從分辨一個藝人究竟是歌手,還是電影演員,抑或是電視藝員。
這還不止,那些身兼歌手、電影演員、電視藝員三种身分的藝人,更往往同時是模特兒、廣告藝人、MV演員、舞蹈藝員,以及慈善大使!新一輩歌手兼演員究竟是先唱歌后演戲,還是先演戲后唱歌?不是細心留意的,可能真不能一時答得出來。
無論如何,能夠成功橫跨歌影兩界者,必是能人,才華缺一不可。今次且讓我們看看華語樂壇中,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一些歌影雙栖,兩處皆春的樂壇翹楚,看看他們如何征服視聽兩大不同領域。
不滅的神話張國榮
張國榮是一個神話,他已是眾多華人樂迷、影迷心目中不滅的神話。
張國榮的歌曲不用多說,已是華語樂壇的經典。至于他演過的電影,為數達50多部,當中經典無數,更為他帶來了多個影帝榮譽。
數下來有:《霸王別姬》、《風月》、《春光乍泄》、 《喝采》、《射雕英雄之東成西就》、《白發魔女傳》、《霸王別姬》、《烈火青春》、 《金枝玉葉》、《東邪西毒》、《金玉滿堂》、《鼓手》、《色情男女》、《爲你鍾情》、《九星報喜》、《英雄本色》、《流星雨》、《倩女幽魂》、《星月童話》、《倩女幽魂II:人間道》、《胭脂扣》、《阿飛正傳》……到其遺作《异度空間》,每個名字都令我們心中引起一陣陣悸動。
一代傳奇,永遠經典,張國榮當之無愧。
最佳女主角 梅艷芳
梅艷芳跟張國榮一樣已在另一個世界,她在歌影兩大範疇的成就,同樣沒有人會否定。梅艷芳在電影界的成就,實在不比在歌唱界的低。
梅艷芳演過的經典電影有30多部,經典不朽作包括了《東方三俠》、《表錯七日情》、《審死官》、《緣份》、《壞女孩》、《現代豪俠傳》、《九一神雕俠侶》、《胭脂扣》《醉拳II》、《逃學威龍 III之龍過雞年》、《紅番區》、《公子多情》、《金枝玉葉II (1996).》、《半生緣》、《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川島芳子》、《愛君如夢》、《鍾無艷》、《何日君再來》等等。
在影壇,她得到最佳女主角獎﹔在現實中,她也是人生中的最佳女主角。
成就比天高劉德華
要講到歌影雙栖,絕對不可能缺少了劉德華。劉德華是華語流行曲天王,也是華語電影天王。他演過的電影達120多部!試問誰能同時挑戰他在歌影兩方面的地位?
劉德華的名作包括了《投奔怒海》、《法外情》、《旺角卡門》、《法內情》、《人海孤鴻》、《賭俠》、《五億探長雷洛傳》、《九一神雕俠侶》、《停不了的愛》、《天長地久》、《醉拳2》、《烈火戰車》、《新上海灘》、《天地雄心》、《賭神》、《暗戰》、《孤男寡女》、《阿飛正傳》、《瘦身男女》、《無間道》、《大衹佬》、《無間道3:終极無間》、《十面埋伏》等等。
要在歌影兩道都能超越劉德華之成就者,當今實在難找人選了。
歌而优則影 鄭秀文
毫無疑問,鄭秀文是歌而优則影的成功典範。無論在電影或是音樂方面,她都可算是天后級人馬﹔而由她主唱自己主演電影的主題曲,更是超級熱門歌的保証。
鄭秀文主演過的電影包括了《瘦身男女》、《同居密友》、《百分百感覺系列》、《孤男寡女》、《夏日嬤嬤茶》、《無間道》、《嫁個有錢人》、《魔幻廚房》、《行運一條龍》、《百年好合》、《鍾無艷》、《同居蜜友》和《長恨歌》等等,全是賣座勁片。
雖然她未得過影后榮譽,但其雙栖天后的身份,几乎沒有人會反對。
紅透大中華 任賢齊
一首《心太軟》令任賢齊紅透華人社區,任賢齊沒有因此停下來,他演的電影同樣能夠紅透華人地區,所向披靡。
《花好月圓》、《絕种好男人》、《星愿》、《夏日嬤嬤茶》、《飛鷹》、《嫁個有錢人》《大事件》、《美麗新世界》和《天荒情未老》等都能在海峽兩岸,以至海外有甚佳的票房。
當中任賢齊与鄭秀文的多次合作,更成了賣座的保証,是電影圈中數一數二的最佳拍檔。
未來新星
周杰倫
周杰倫是當今華語樂壇天之驕子,是天王中之天王。不過,他在電影的發展,暫時衹限于一部作品:《頭文字D》。
以目前計,周杰倫未能躋身歌影雙栖紅人之列。不過,按目前之勢發展下去,周杰倫不難成為未來歌影雙栖新星。
周杰倫本身愛電影,而在他的MV中,周杰倫又多次親身演出具電影感的大場面,甚具電影格局,加上他的酷型酷格,足以令他成為歌影雙栖未來新星!
注:作者为资深乐评人,撰写乐评二十余年,主要评华语流行音乐,音乐口味广泛,除中文流行音乐外,亦评Rock、Pop、Jazz、中乐等,评论文章多年来发表于香港报章杂志,并曾创办及主编《Top》音乐杂志与《豁达音乐志向》。现于香港中文大学任客席讲师,讲授《香港流行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