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8692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
发表于 2010-08-08 20: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K2来了--- jvc 太极玩出新次元声音世界
JVC公司是为数不多的既从事音乐硬件开发又从事音乐软件制作的公司之一。在日本东京,有着制作过无数母带录音的JVC日本青山音乐工作室。由于这两个领域有着共同的目标——原音探究,所以K2技术的开发是这两个方面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聆听加入K2的音乐,不只是对旋律或者歌词意境的捕捉,而是体验身临其境的享受与发自肺腑的感动。对音乐的准确还原使录音现场的定位清晰可见。
“K2”得名于2位研发此项技术负责人名字的头字母。它是JVC独自开发的一项提高数字音源音质的全新技术。它使用JVC都有的一套算法和高比特数字转换来把一些可能在CD压制过程中丢失的高频率信号还原回CD中。K2技术提供线性模式和压缩模式来分别对应处理非压缩音源和压缩音源。简而言之,K2技术可以把CD的音质提高到近乎DVD-Audio的水平,而把MP3、WMA的音质提高到近乎CD的水平。
K2在软件方面的运用领域:*XRCD、XRCD24、*K2HD Recoding CD。
XRCD是用于K2录音技术开发的高音质CD,制品多为发烧天碟,其进化版 XRCD24bit的高分辨率音乐信息收录到CD格式中。
K2HD Recoding CD是最近日本推出的K2技术更高水准进化的产物,可将100KHz宽带域、24bit高分辨率的音乐信息收录到CD格式中。
K2在硬件方面的的运用领域:专业录音工作室用的录音设备,迷你组合音响,数字音频播放器,手机等(woodcone家族中ex-a3 ex-a10运用了此项技术)。
Victor·JVC实现强大的软件与硬件的融合技术。K2 technology 作为其象征,是数字声音方面独一无二的高音质化技术,现在已经被众多的唱片工作室、录音棚、播放器具采用。
jvc玩太极,刚柔并济、软硬夹击。
聆的跃进
1980年初菲利浦研发的镭射碟科技首次面世,当时轰动音响界,认为是重要的新里程。那时的镭射碟运作的频率是16比特/44.1KHz,这规格成为业界的指标,所谓“红书”规格。以现金数码科技来说,“红书不算是高分析力的科技,但当时已风靡世界。
曾几何时,世人对镭射碟的狂热及追求渐渐慢下来,不少要求更高音效的听众对这新制式未能达到模拟制式及LP唱种在动态对比,现场感及音乐感那种高质素,感到失望。
在过去多年来,科学家及工程师们均努力去寻求改进数码重播的技术。事实上,新的高分析力的制式是产生了:DVD,CD24,甚至最近的HD及蓝光等均有很高的分析力及庞大的容量。DVD对储录电影及音乐等资料很成功。索尼公司也推出了甚佳的SACD。这制式甚至可兼容多声道录音资料。不过,这些新制式都需要消费者去更换部分或全部的器材。可是“红书”CD镭射唱机在这些年来已售出数以千万计,“红书”CD碟也以亿张计销售到全世界无数的家庭里。许多用家不希望再更换器材及重新买过新制式的光碟。故此,“红书”制式仍然是普遍。许多发烧友都渴求购得音响效果出色的CD。因此有许多“发烧唱片公司应运而生。
在群雄力争改进声中,日本JVC的开发部有它的一套。那里的工程师很精明,不去寻求创出新制式,而在“红书”的范畴内去找出改善的途径。这些年来,有长足的进展。
在1987年,JVC的K2工程组已开发了K2高传真互联系统。这系统成为日后更先进发明的平台。所谓K2工程组是主要有两位姓氏同时是以K字头的工程师命名(那是Kuwaska 及Karai先生)。以后所开发的成果都以K2定名。
1983年,K2组成功地制成20-bit超级印码模拟/数码转换器。在下页之发展历程表内,可以详细看到这多年来他们研究的进展。在1999年,JVC推出XRCD制品,随着在2002年,推出XRCD24制品,成为发烧界天之骄子。FIM被邀请在2002年一月的美国CES大展中首发这新产品。由于音质超越其他制式,XRCD24很快成为发烧友趋之若骛的珍品。这制式的成功在于它能在“红书”的范畴内,提供高结象及清晰的音色,在任何CD机都可以播放。
K2组从不踌躇满志,仍然努力不懈去研究。于2004年,又创出新里程,成功地能在“红书”规格内,居然可以承载192KHz 24-bit的高密度高清的数码容量。
这K2HD Mastering 制式先在日本国内试用了几年,JVC认为这科技已趋成熟,于是再次邀请FIM作首发之举。
笔者在本年三月应邀,赴东京亲身去体验K2HD制式的效果。携同FIM“江河水”母带去测验。在试比下,XRCD24及母带均败于K2HD手下,使笔者一方面震惊,一方面喜悦,这是一个聆听的大突破!
K2HD Mastering之制作是在东京JVC之Victor Entertainment录音室内进行。总经理高田英男指出,K2HD制式虽然优越,但母带本省音质都要上好,制作工程师的调音及造母模的技巧也要优秀,才可以制出超越同期的产品。
由于K2HD的效果是笔者一生未曾有过这么突出的经验,兴奋得很,破例一次过订下制作十五张新碟的工作时间表。详细项目列于这简章内。笔者预料这制式会主宰未来数年发烧唱片的方向。
如果阁下问笔者对K2HD音效的意见。笔者只会说这已是超越了所谓怎样音效好的层次,而是聆听时的感受。那种感受是笔者绝少有的——那就是忘记了音效,而是被音乐的灵魂所摄着,与演奏者的内心感情产生共鸣,被音乐融汇为一。就像一个音乐大师在您私人音乐室内,只为您奏此曲一样。
笔者认为K2HD Mastering是录音制作界的聆听艺术与科技的大跃进。它使听者更接近真音乐的现场。
马濬
二〇〇七年仲夏
FIM首张K2HD天碟:2007最佳制作:CD層面最高技術K2HD天碟《THIS IS K2 HD SOUND!》
FIM K2 HD制式,24bit 100KHZ!高清,高解像,音域无限,睥睨一切制式,FIM又一次全球首发,音效简直如身临现场,好评如潮!
2007年3月,JVC邀请FIM的创办人马浚先生到JVC东京总部,了解K2HD的混音制作和效果,将K2HD技术发放至日本以外.最后,马浚先生与JVC订下制作15张新碟的时间表,全部以K2HD录音技术混音制作. 包括黑教堂,当铺爵士,大碌竹,李炜,琴王,Roy Brown,Decca.....等等.
这张FIM第一次出品的K2HD,CD全以金色包装,一见就爱不释手,当中16首精心挑选的发烧音乐,包含交响乐,器乐,人声,当中每一首的音效都靓到无比,如果你的器材够班,其真实的现场感和宽阔立体音场,肯定带给你全新的听觉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