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60283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80
|
楼主 |
发表于 2007-09-01 15: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露马脚”的起源
人们把不小心露出原形称为“露马脚”。
那么,“露马脚”之说是怎么来的呢?有两个版本。
一说源于唐代,每逢喜庆活动,人们有舞麒麟的习俗。其实世上没有麒麟,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吉祥仁兽。为此,人们便把绘制的麒麟皮包裹在马身上假作麒麟。马在翩翩起舞时,若麒麟皮包裹不严密,则会露出马脚来,于是被称之为“露马脚”。
另一说源于明代,也是关于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的。那就是大脚马皇后。
那时妇女均是小脚,而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却有双未经缠裹的大脚,方便行军打仗。
当时女子大脚为当时一大忌讳,故马皇后终日用长裙掩饰,从不将脚露出裙外。
一次,马氏乘轿游览金陵街头,不料轿帘忽然被一阵大风掀起,结果她搁在踏板上的一双大脚露了出来,故称“露马脚”。
“鸡鸣狗盗”原非鼠辈
鸡鸣狗盗如今总是拿来形容一些鼠辈盗贼,但是它的源头却来自战国时期孟尝君手下的三千食客……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泰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怎么还没睡蹭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
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能人所不能,未尝不是一种保全生命的技艺。只是如今这鸡鸣狗盗之词也只能用来形容一些卑劣的行为了。
“逐客令”的由来
现在我们常说逐客令,是对些赖着不走或不怀好意的人提出的。但听到“令”字,大家就应该知道它原本是高官或皇帝所下,而这位位发逐客令的名人又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秦始皇。不过在他发逐客令时,他还是一个诸侯王——秦王。
李斯在秦国做客卿时,正好遇到有个韩国人郑国(郑国是人名)来秦国做间谍,以开凿河渠灌溉田地为名义,不久被发现了。
秦国的宗室大臣都对秦王说:“诸侯各国来投奔秦国的人,大都不过是为他们的国君到秦国游说离间罢了。恳请大王把诸侯各国的宾客一律驱逐出境。”
当时李斯也列入被驱逐的名单之中,李斯于是上书写了一篇著名的《谏逐客令》,劝谏秦王收回成命,由于这篇文章言辞在理、语句恳切,被秦王所接纳,秦王就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职务。终于采用了他的计谋,李斯的官位升到廷尉。经过二十多年,秦国终于吞并了天下,秦王成为了秦始皇,并任用李斯做丞相。
这篇《谏逐客令》也名扬天下,而“逐客令”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起来,成为俗语。
最早被形容为吊儿郎当的人是位皇帝
形容人游手好闲、做事草率轻忽、放荡不羁的样子为「吊儿郎当」。你可知道最早被形容为「吊兒郎當」的人是誰?
唐玄宗曾经是位开明的君主,但是随着经济富裕和社会安定,唐玄宗骄侈日甚,疏于理政又追求声色享乐,宠爱杨贵妃,信任杨国忠与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等佞臣;又重用安禄山,后因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不和,安禄山恐其对己不利,藉讨杨国忠为名,起兵叛唐。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很快攻陷洛阳。唐玄宗怆惶逃到四川。
到了四川唐玄宗心灰意冷,有一天,他听到屋檐下的风铃叮当叮当的响声,便问贴身侍臣高力士:「你觉得这吊儿(风铃)的声音是什么意思?」
高力士见皇帝有气无力的样子,机敏地笑道:「这铃声好像在说三郎郎当!」
「三郎」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小名,「郎当」是形容铃声,比喻唐玄宗颓唐、潦倒、不想讨伐叛军的样子。高力士是希望藉此提醒唐玄宗振作奋起指挥平叛。
后来人们套用这个典故,把「吊儿」(风铃)和「郎当」(铃声)连用,形容人不能振奋,不务正业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