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10735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00
|
Title:花间9 ~. [$ {4 M- \4 c
Date:May 19th 07* Y0 A& }8 H/ X) K" ~
Author:夕
* @' _/ T6 I7 E6 F6 j% C3 r
/ s5 L" ], |2 d' h1 | 温飞卿,花间鼻祖。传其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这样的绰号我可不喜欢,正如第一次听到《菩萨蛮》这个词牌名,感觉怪怪的,没有一点优雅的感觉。还是“温飞卿”好,恰好配上他的词。
3 l: @. v7 u9 \% c) D6 G, [ 温飞卿的词,曾经有一度喜欢的不得了,因为香艳。而后一度觉得肤浅,因为内容的单调,到现在到也觉得精细而美妙。其实不明白为何一定要强调思想的高度,而又总爱把一首词或一篇赋与政治,讽喻等联系起来。若如苏辛的词或可做这样的联想,但侬丽的温飞卿,若依《百雨斋词话》“飞卿〈菩萨蛮〉十四首,全是变化楚〈骚〉”来看,那真是大煞风景,索然无味,豪无雅致的情趣可言。闺阁之情就闺阁之情,谁不曾有过?中国观念历来如此,认为这类诗词难登大雅之堂。本来诗以言志,词以言情。故欧阳永叔的词与他其他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而陆放翁可以名留文学史册,全在他是一个爱国诗人。起国是爱国,诗人是诗人。“此身何是诗人未?”爱国的陆放翁算不上一个诗人。而“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温飞卿,却能以细腻之笔把物象写入深美宏约之境。他的〈菩萨蛮〉,让人眩目,让人想到马蒂斯的装饰画。+ r( g* N ^+ q2 j" h' ?2 ^
温飞卿的诗,向来与李商隐齐名,可惜没有读过.想来也是唯美晦涩的.
1 X0 m: z4 @ r) I x8 J 而同样收入<花间集>的韦端己,词风却几乎与温飞卿全然相反.韦词在叙述上直接明了,在感情上主观而显得真挚,在风格上疏淡而清简.温词只是细致描绘精美的事物,或是把细致的事物描绘的精美,几乎不溶入自己的感情.一曲完结,不明白他究竟想表达什么,似是而非,似断而续,然而有一种淡淡的,说不出来的情趣在里面.所以有人认为他的语言雕琢,以致隐晦不明.但不雕琢怎么精美,过于直白的就不是温飞卿,那是韦端己.
4 F, v4 \9 G7 q5 e5 A0 f$ o L6 _' J/ L 韦端己简洁明了,无须做过多的联想,叙述也很清楚,通常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有.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言:"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所以韦端己的词给人一种很民间的味道.然而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与韦端己的词里溶入了自己的感情,忧伤的感情.韦端己总是忧伤的,虽然不若冯正中沉郁,虽然他自己也说"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这种旷达,却总觉得有种故做的无奈.9 C. j' l* e! |4 Y5 K+ p
然而比较喜欢的,还是温飞卿.因为他的词让人探究,让人觉察到一种朦胧的,蛰藏在新里的感觉.那是究竟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想了老半天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的感觉.但他的词总让我觉得暖暖的.而韦端己的词,刚一读,是好的.可是读完之后也就完了,没有悠长的,可以回味的感觉在里面.故做词还是要有一种说不明,道不尽的婉转缠绵才好.
" `# ^1 S) ~4 P; h 他俩的词放在一起,让我想到中学时课本上学到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曲子,出了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全是名词或偏正结构,这是温飞卿的物象.然而却浅显易懂,这是韦端己的清简.而最后一句直抒胸臆,但这首曲子最好的地方是他们都没有的,那就是意境.
7 O2 i2 c: }4 ]2 G$ T. c7 l
, L: y1 t5 g! p
; t3 P; a. x$ ?* W$ I3 }' Q+ q- x0 V$ l blog上的文章,本来想写一个系列,却只写了这一篇。现在把blog清空,只想留下这个。于是转到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