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66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0
|
上海的一家电视台,在1988、1989年的时候,曾经在周末播出过一档“雀巢金曲”的节目,每集都是介绍一位香港歌星,那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张国荣的MTV,或者说,偶像歌星的MTV,当然,还有谭咏麟、陈百强,等等。那时的电台,“音乐万花筒”、“音乐茶座”、“点歌坛”,宣传和介绍粤语新歌把还在学校的我们牢牢吸引在收音机旁。
这两天一直在网上DOWN张国荣的老歌,尽管早拥有了他的很多CD———可仍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情绪让我这么做,就那么几首最经典的老歌,每次打开电脑,由它循环往复地播放,一遍又一遍。
说来真的很巧合,4月1日那晚,与几个老同学在钱柜唱歌。我们这些人,都已经不会唱最新最IN的那些歌了,每次去都是那几首不新不旧的“老三篇”,唱得自己都起腻。这次也一样,当把所有“招牌歌”滚了一遍后,突然有人提议,“点两个Leslie的老歌吧,我突然有点想他……”半个小时后,手机先后响起,短消息传来同样的消息:张国荣死了!
当消息最后被证实时,心猛然被抽紧又沉下,接着便是长达几天、无法散去的怅然———连自己都诧异于这样的反应。
当电脑无数遍播放着《风再起时》之后,突然想明白,之所以对于他的死无法释怀,我并不仅仅是在缅怀Leslie,而是连同属于他的那个时代。他所代表的,是一个属于70年代出生的人的青涩时代———一个承载着70年代出生者的回忆、懵懂乃至初恋的年代。我敢断言,假设20年以后,突然需要缅怀现在的明星,相信没人能产生如此庞大的共鸣。
第一次听到Leslie的歌,我们刚懵懵懂懂地知道“爱情”,刚学会如何用情歌宣泄情绪。那时真比现在要单纯得多,没有网络、没有MP3,只有7块9的卡带、只有地摊上5毛钱一张的明星小照片、只有每周一次的电台“排行榜”———这便是我们了解张国荣,以至整个港台流行歌曲的所有途径。一夜之间,我们似乎长大了许多。
那个时候,没有太多的明星可追,我们便分成了很鲜明的两个派别:张迷和谭迷,真的,女生有时会因为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男生甚至会挥舞拳头;那个时候,7块9很奢侈,“拷磁带”是最大的乐趣,真的,追根溯源,那时的“盗版”该是最DIY的;那个时候,粤语听来还只是支吾一片,可是当有男孩咬着“鸟语”对你唱“为你钟情,倾我至诚……”时,真的,女孩会心跳乃至脸红不已;那个时候,当谁有本事借到一盘《纵横四海》时,足以吸引一群人赖在他家不肯走,第二天直至以后的很多天里,他的台词会成为最时髦的“流行语”……太多太多的“那个时候”,每一个都深藏在心底不曾忘记,直至Leslie的骤然去世,才霎时撩拨得它们无限放大,膨胀着整个心脏,挥之不去。
曾为张国荣哭过两次。一次是他在《英雄本色》第二集中的死去———他中弹,依偎在电话亭里,嘴角蠕动着鲜血,轻问话筒那头刚生产的妻子:“孩子是男是女……”慢慢地,慢慢地从周润发的怀中瘫软下去,耳畔传来钢琴的前奏,“别问我今天的事,别知,也别问意义……一起到未来的日子……”
另一次是他的告别演唱会,至今忘不了他最后一首歌,“漫长的风雨路,有你在我心中,走遍千山万水,让我们共同共同渡过……”整整14年后,还深深记得当他把话筒放下时满眼泪水的那个转身———那天的我们,与他一起流下伤心的眼泪。
在我们这个年纪,能在记忆中保留10多年的镜头,实在不多。以至于当他再次复出时,我们都暗自有些遗憾———为什么还要回来?我们需要的就是记忆中完美的Leslie。
如今,他真的成了永远的记忆,永远的完美。
走好!哥哥!上面若太冷,记得添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