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无限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52|回复: 8
收起左侧

[转帖]「歌剧魅影」与「夜半歌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02-22 21: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lor=#DC143C]本贴文章来自网易.红   作者:烟火0 M* N& i: f9 g1 j
[color=&#35;DC143C]一直以来<夜半歌声>这四个词是人们心中"恐怖"的代名词,随着<剧院魅影>在上海大剧院的上演,二者之间的渊源被翻出,比较也油然而生  z' o3 \# t3 h& f, k4 b
001_1109079238.jpg
# V9 L( U6 R; e* o$ `& s" R“Fandome de 1’Opera,” (法文:歌剧魅影) 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最轰动的便是2005年的最新版本。在1937的中国,恐怖大师马徐维邦曾改编此书拍摄「夜半歌声」。1994年,香港于仁泰根据「夜半歌声」重拍了「新夜半歌声」。”魅影” 这样西方式的奇情异想人物居然也有来自中国的异族兄弟,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中国“魅影”却和西方“魅影”大异其趣!西方“魅影” 虽然因为自己容貌缺陷而躲在歌剧院的暗处,但他有极强的侵略性,妄想控制整个歌剧院,包括控制他的爱人。他可以为爱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甚至伤害他人的身体,最后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自己选择了命运。中国“魅影”则完全受到命运的摆布,他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得罪权贵而导致剧院被烧、失去容貌,也失去整个表演事业。他选择躲在歌剧院暗处独自黯然神伤,不敢面对自己的爱人,还要别人假扮自己去安慰爱人。他对自己周遭的一切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再爱的勇气。
9 q+ D% X+ L8 e8 ]; ~1 o2 @4 m; `「歌剧魅影」 # J) P, b9 {/ L  Q+ Q7 ?4 [
上个月我去台北西门酊看了电影版的「歌剧魅影」,最大的收获是终于看懂了原剧中许多配角之间的对话,也把故事的细节弄得更清楚。此片导演为乔舒马克 (Joel Schumacher) ,安德鲁洛伊韦伯 (Andrew Lloyd Webber) 担任制片和编剧。主要演员为贾里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艾美萝森 (Emmy Rossum) 与派屈克威尔森 (Patrick Wilson)。
  z. |8 ]0 x: A8 s: ~% k: z我于1995年在纽约百老汇和2000年在伦敦一共看了两次现场版的「歌剧魅影」音乐剧。两次看「歌剧魅影」都不是在旅游前的计划中,可以说和此剧非常有缘。1993年时,曾在朋友的介绍下听了「歌剧魅影」的加拿大版的原声带,当时就很喜欢里面的音乐,并一再反复聆听。1995年时和妈妈到纽约玩,在繁忙的街头四处乱逛,信步经过Broadway时,看到了「歌剧魅影」的广告看版,我提议,既然来到纽约,不如看场秀吧!「歌剧魅影」又这么有名,妈妈欣然同意,于是我们就买了下一场的票进去。 印象中百老汇的歌剧院一点也不华丽,比电影院好一些,感觉很平民化。我们买了很前面的票,记得当年约是60-70元美金左右一张,舞台近在咫尺。不过当时年纪轻,第一次现场看戏剧演出,又受限于英文听力,实在是似懂非懂。当然可以理解这是个二男争一女的故事,也依稀能够感受到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恨情愁。不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被 “魅影” 那哀怨、凄凉的歌声震摄住了!,虽然无法认同他对爱情的态度和做法,但仍对他充满同情与怜悯。尽管CD已听了N遍,还是不能跟现场演唱相比,“魅影” 的歌声在我耳边三日绕梁不绝,演员的歌唱功力可见一般。当年我没买场刊,节目表早弄丢了,也从没研究、分析过那个剧团或卡司的版本较好,所以我实在不知道现场看的版本与伦敦原版相比孰优孰劣。不过第一次看「歌剧魅影」是真的很感动、很令人难忘。
0 _5 j* ~% t% w( v两年后,「歌剧魅影」至我当时求学的俄亥俄州&#8231;哥伦布市巡回演出,我没去看。但刚好人文艺术课的教授要我们写一篇看现场表演 Live Performance或参观美术馆 (博物馆) 的心得报告,我就为此剧写了篇观赏心得,各位若不嫌弃可以随便看看。 + {- ~1 i* N; n
Grace Chou 7 f/ F% Z2 ]% z* Q
Culture Art Paper + o- M9 s+ B  K. _2 O9 M& O" O# `
Live Performance
3 C' Z% ]5 W# i; j$ RDr. Dann
9 y) d% K! Z8 L  ~July 25 1997
- i4 Z. {8 r7 S( a' U# M' vI watched the Broadway musical,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n New York two years ago. This musical was adapted by Andrew Lloyd Webber in 1982 from the original novel, Fantome de 1’Opera I was very curious about this famous musical before I saw it because I had listened to its soundtrack recording for many times.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comes to Columbus once every two years. However, people can see it every day in Broadway, New York. 1 c* U# F9 N4 `( x$ n9 O
In the opening of the musical, the stage looked dark. A man was talking in the background. Its was the prologue, “The stage of the Paris Opera House, 1911”The speaking was an auctioneer. He said, “Lot 666, then; a chandelier in pieces. Some of you may recall the strange affair of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 mystery never fully explained…Perhaps we may frighten away the ghost of so many years ago with a little illumination, gentleman?” The auctioneer was speaking on stage of the Paris Opera House in 1911. He introduced new electrical wiring for the chandelier and reminded people of the unusual chandelier fell on people many years age in the Paris Opera House. Rumors claimed the Phantom pushed the chandelier down to the stage.
- z) a7 p  l4 s+ k; D2 X# zAfter the prologue, the overture began. The prologue sounded mysterious. After I read the Chinese edition of “Fandome de 1’Opera,” I found out that the falling chandelier was a real incident in the history. It was an accident in the Paris Opera House in 1896. This novel was inspired by the accident. The opening was powerful and seductive. It received the entire audience’s attention. 8 V: }' i" O9 i8 [1 [
The show developed depicting a love triangle between Eric, Christine the opera singer, and Raoul. Eric was a very ugly man and always put a mask to cover half of his face. He lived underground beneath the opera house. He roamed in the opera house and disappeared right after others saw him. Some of the people in the Opera House never saw him, they just heard his voice. He often disturbed and even murdered people in the Opera House. To most people in the opera house, he was a ghost. They called him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He could hide himself without people seeing him by operating the entire opera house. He was deeply in love with the opera singer Christine. He taught her how to improve her singing and he claimed he was “The Angel of Music.” He took her to where he lived, under the opera house. Christine, however, was in love with Raoul, but always being very nice to Eric. In the end, Eric let Christine go with Raoul and cried for his lost love alone. 0 a7 p' M; H! ^/ t+ y' e! B1 Q+ M
Eric was a self-contradictory character. He was a combination of angel and devil. When you heard his beautiful voice, you would believe that he was an angel. When you saw how he disturbed the opera house and the way he treated others, you would believe that he was a devil. Eric felt inferior because of his ugly face. According to “Fantome de 1’ Opera,” many people insulted him including his parents. He lost his own identity due to his hatred toward the world. Therefore, he committed crimes to protect his weak personality. He withed Christine would love him despite his ugly face. However, he only frightened her. Eric’s life was a tragedy. ! F' m6 Y2 P8 y
The setting of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was beautiful. I could understand the story well because the setting on the stage had perfect transitions from one scene to the next scene. In the scene of “Masquerade,” the stage looked extremely gorgeous. The lighting and the sound system were awesome. Although the performance was fully entertaining, it successfully brought the audience into the age of Romanticism. Artists, singers, dancers, young men and women dressed gorgeously with masks on their face. They drank and partied until midnight. For them, the purpose of life was seeking entertainment. , L7 U3 X, R$ x$ R: Z$ {7 N
Eric’s singing was the most moving part of the show. His singing was touching, passionate, tender, seductive, mysterious, powerful, invasive, violent, wretched, evil, pitiful, pathetic and sympathetic. He almost made me cry when he sang his lost love. His singing surrounded the theater. Sometimes I could find Eric’s voice behind or around me.
' p. E( G; t$ L4 ZIt was been two years since I enjoyed the show. The music and the setting of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re still in my mind especially the singing of Eric. I hope I would like see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gain in Columbus this August. 9 \8 V( W  E6 p# W8 D8 P
2000年的夏天我和父母曾一起参加英国深度之旅十天,行程早被旅行社安排好了,我并没多大机会自由行动,第二次观赏「歌剧魅影」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发生,票都已被订好了,不去看还浪费了呢!但座位安排得有够差,坐在楼上看也就算了,还坐在二楼前第一、二排,要拼命将身体往前倾才能看得清楚舞台。当时我的英文听力比1995年时好得多,台词和歌词都听懂了不少,但从头到尾我都紧绷着神经,看得一点也不舒服,感动自然是有限的。
2 j' _" I" s, t: ~  z0 p音乐剧作曲家韦伯不愧懂得全球化营销,2005年推出「歌剧魅影」的电影版,让全世界许多听过剧中经典歌曲,却无缘没看过音乐剧版的观众们涌入电影院内一探究竟。对观赏过现场表演的观众们则是透过电影,再一次重温旧梦。但我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感动了!「歌剧魅影」的确是比较适合用舞台剧的方式来呈现,但也或许是电影拍摄手法的问题,电影版完全失掉了原剧的神秘与悬疑之美。音乐剧版中,“魅影” 在舞台背景之间穿梭,大部份时间观众都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就算坐得再前面,你也不见得看得清 “魅影”,每一幕我们都在寻找 “魅影” 究竟躲在舞台何处,很大的程度增加了 “魅影” 的神秘感和观赏的趣味性。但在电影版中,“魅影” 一点也不神出鬼没,一切都被观众看光光,那还有什么意思?
. ]. c* @( l9 l  P8 ~/ C知名影评人蓝祖蔚曾在他写的电影笔记「魅影二叹」中指出电影版中两男一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发展太突然而不合理。其实在许多戏剧表演和经典文学作品中,男女主角之间的一见钟情常常发生,爱情就是那么回事,也很难说合理不合理,但男女演员的演技将决定他俩的爱情是否有足够的力量说服观众。在音乐剧、歌剧和舞台剧中,现场观众不一定能看清演员的表情和眼神,但演员的念白、唱腔与肢体语言将是重要的关键。在电影中,表情和眼神又比念白、唱腔与肢体语言更重要。电影版中演员的歌声少了原剧中气势磅礡或低回不已的韵味,相互间眼神的交流也不够,令我无法入戏与他们一起为爱跌荡起伏。
5 Q& D* ?9 w9 A' _  ^- r布景也有同样的问题。原剧中,当 “魅影” 带着Christine在地下湖中撑船通往他居住的密室时,舞台的灯光昏暗,烛光的点缀将舞台衬托得地十分梦幻,彷佛置身仙境,更显得魅影的容身之处原来别有洞天。而且因为舞台跟观众有些距离的关系,令我们无法将布景的细微处看得一清二楚,反而成功地创造了神秘与朦胧之美。但电影版中同样这一幕却光亮无比,观众可以清楚看见布景中的细节,完全没有表现出夜的静谧与魅影的神秘。再说到那个大吊灯,整个故事就是被歌剧院的大吊灯牵引出来的,也是全剧最重要的“噱头”。剧中当魅影大闹歌剧院时施法让大吊灯坠落,观众们吓得四处逃窜。身处歌剧院的我们,也亲眼目赌做为舞台道具之一的吊灯突然倾斜,作势要掉下来的样子,虽然明知道吊灯不会真的掉下来,大家还是吃了不小的惊吓!颇有身历其境的感受。电影版中的这一幕当然是演出来的,观众完全是旁观者,真实感就大大地打了折扣了。
5 q5 u; \0 p9 g; M1 h9 q( n最值得一提的是音乐,音乐是「歌剧魅影」最重要的元素,我还未听过莎拉&#8231;布来曼的英国原版 (Original London Cast),我所收藏的CD是加拿大版的 (Original Canadian Cast),最喜爱的歌曲是 “Think of Me,” “All I Ask of You” 和“Music of Night”。我从小唱合唱团的高音部,最爱飙高音,但 “Think of Me” 后面Christine的高音部份我是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唱得上去的。韦伯利用古典歌剧、摇滚乐和流行曲风打造了这些歌曲,确实很好听,又好学易记,在全世界被传唱不歇,奠定了「歌剧魅影」的经典地位。电影版中采用新秀的演唱,不知怎么就是少了点味道。女主角甜美有余,深度不足;“魅影”的歌声也不够哀怨动人,听了不会令人想掉眼泪。
& D1 x: m, Z* U" E* m也许你会说,拿音乐剧和电影两个版本互比,一点也不公平,他们的表现方式本来就毫不相同。那也说得是!不过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歌剧魅影」的电影版还未能超越音乐剧的格局。不过我几乎也可以确信,「歌剧魅影」会不断地被继续改编重拍下去…对还未有机会看到现场音乐剧的观众们,电影版还是值得一看的。2006年「歌剧魅影」音乐剧将在台北首演,不知它曾在大陆上演过吗? & ~4 u  ~( J8 h& t
除了舞台、布景、表演和音乐,到底「歌剧魅影」的故事有何吸引人之处呢?华丽的包装之下,它本质上奇情、诡谲、通俗、煽情,韦伯深信任何年代的观众都会被这样一个故事吸引,关键就在于你如何包装它。「歌剧魅影」是韦伯继「猫」之后的巨作,来自英国的他在美国百老汇靠这两部剧取得艺术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从1988年在伦敦英女王歌剧院的首演开始,迄今已经红了17年。「歌剧魅影」音乐剧改编于法国同名小说 “Fandome de 1’Opera,”,作者为卡斯顿&#8231;勒胡 (Gaston Leroux, 1868-1927),出生法国,是一名记者,也是连载通俗小说家。勒胡生性喜爱冒险,记者的身份让他善于追根究底,具备抽丝剥茧的本领,也有机会四处旅行,这些他都将之发挥在写作上面。勒胡还写了不少侦探小说,其中传世最广的就是 “Fandome de 1’Opera,”,此书在勒胡风烛残年时才因为好莱坞将故事拍为默片而畅销。勒胡根据1896年法国巴黎歌剧院大吊灯无端坠落砸死人的新闻事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写成了这部小说。全书吸引人之处不仅是 “魅影” 这个角色被塑造成功,还在于作者在故事中化为第一人称,经过一连串的追查,最后证明 “剧院之鬼” 确实存在的经过,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充份享受和作者一起调查事实真相的参与感,此一特点是原著小说比音乐剧更胜一筹的地方。我希望日后如果有人重拍「歌剧魅影」能采用原著这种叙事观点来拍摄,这将大大加深它的趣味性。原著的结局也比音乐剧和电影更合理些。最后“魅影” 选择与爱人、情敌一起同归于尽,很符合他一贯的所做所为。但音乐剧和电影中的 “魅影” 最后被爱人深情的一吻融化,把爱人和情敌都放走,独自为爱黯然神伤,这 “转性”就未免太大、太煽情了一点。
, k' [7 O3 `- B1 R' a9 P$ L主角 “魅影” 名叫Eric,无疑是全书中最关键的人物。他自卑,为了掩饰自己可怖的容貌,他躲在歌剧院的暗处,连在他心上人面前也不肯以真面目示人;他自大,不断地做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事来引人注意,只为了证明自己无所不能,是位身兼作曲、歌唱、魔术和机关操作的天才;他狡诈,利用人性,把歌剧院的工作人员和观众玩弄于股掌之中;他残暴,为了控制歌剧院,不惜伤人、杀人。他痴情,爱得彻彻底底,可以为了得到女主角而不择手段。在音乐剧和电影版中,女主角Christine曾直斥其非:「你这人残缺的不是你的容貌而是你的灵魂!」这个介于天子与疯子之间的人物,令人不禁为他掩卷叹息,为他可怜可悲!
' [4 m* ~8 W5 S0 ]
 楼主| 发表于 2005-02-22 21: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歌剧魅影」与「夜半歌声」

1107778328_1109079712.jpg test011_1109079721.jpg
3 t8 _. s1 \% H& S* y1 i「夜半歌声」
& p3 S: I" H4 w8 I2 @& W去年年底,我参加了台北光点之家的「鬼魅影展」,有幸观赏了1937年的珍贵影片「夜半歌声」(可惜的是,影展一共播放了「倩女幽魂」四个版本,却忘了用「新夜半歌声」来和「夜半歌声」做个古今对照。) 此片由马徐维邦导演,金山饰演男主角宋丹萍,胡萍饰演女主角李晓霞,施超饰演第二男主角孙小欧。这可能是我这辈子看过最古老的电影了,觉得很新鲜很有趣!全片是黑白的,因为年代太久远,影片的画质和音效有一些瑕疵,但还不致于对观影造成障碍。影片一开头就对着一个大宅门墙招标通告来了个长达数分钟的特写,通告上写着民国15年,可能是剧院这块地准备要被卖掉了。整个剧院残败得可以,配合着四面八方传来的诡异声音,加上门后闪过窥看的身影,人们匆匆关门开门等的烘托,使剧院在黑夜中看起来显得鬼影幢幢,导演对气氛的营造确是一流。剧院的提灯老人 (也是男主角宋丹萍的老仆) 长得很可怕,可以说是中国版的钟楼怪人,说话和笑声都令人毛骨悚然。哇!连老仆都那么恐怖了,那主人不知有多恐怖?接着墙上出现巨大的身影,宋丹萍的歌声响起,女主角李晓霞白衣长发慢慢悠悠地在窗口听着夜半歌声。我觉得女主角长得并不清秀可人,略嫌俗艳了些。她直勾勾望着前方的眼神,还挺可怕的!让观众深深地觉得她真的是疯了!我很喜欢这种用周围环境和配角烘托的手法,这会让主人翁更具悬疑与神秘感,还未出现就先轰动!接着剧团一行人乘着马车前来,在剧院落脚。我注意到他们行动的画面常常以快动作处理,很有默片的感觉。 ( `) r1 C; P/ F# G5 O
全片由剧团团员孙小鸥和宋丹萍的邂逅带出整个故事。宋丹萍被毁容后躲在歌剧院里,不敢和心上人晓霞见面,每当月圆时出来唱歌,抚慰爱人的心灵。认识孙小鸥后,觉得孙是可造之材,便教他唱歌,还要孙假扮成自己去安慰晓霞。西方的 “魅影” 从小就容貌丑陋,被来就没有得到女主角的爱情。中国的 “魅影” 是后来才因故被毁容,虽已得到过女主角的爱情,却不敢再面对爱情,因此「夜半歌声」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宋丹萍教孙小鸥唱歌,并假扮自己去安慰爱人的作法,为免太自伤自怜、自欺欺人,但其本性还不算太坏,对他人没有什么攻击性和侵略性。但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年代的中国人还不会演感情戏的缘故,男女主角之间的对手戏演得生硬而不自然,当我们在戏院里听到孙小鸥用慷慨激昂的语气喊出:「我是多么地爱你啊!」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 R0 b( z& \6 q7 {# P5 n由于此片背景设在军阀时代,宋丹萍这角色被塑造为一位革命份子,更由于拍摄期间大约在对日抗战初期,因此电影中许多人、事、物也都跟爱国扯上关系。李晓霞的父亲以宋为革命份子的理由反对他们交往,孙小鸥和孙小鸥在舞台上的演出都跟爱国的主题相关,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爱情,在那种非常环境之下是注定要被牺牲的。 ) p9 ?/ E* x4 r% E
最值得一提的是毁容后的宋丹萍,真的真的非常恐怖!“吓”果十足!根本认不出是宋丹萍了,而是一个怪物,比钟楼怪人还骇人!我觉得这个版本的“魅影”是毁容毁得最彻底的一个!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魅影”大部份时间都戴着遮住半边脸的白色面具,后来虽被女主角扯下来,我在现场根本看不清他有无毁容。观众虽能看得清电影版中的 “魅影”的毁容情况,但那程度实在是普通得很,小case!。而我待会要谈的「新夜半歌声」中的宋丹萍,就介在中间,他左半边脸布满了可怕的疙瘩,还认得出是宋丹萍的模样,并不会很恐怖。 ! |  |9 f7 x% m
和「歌剧魅影」一样,音乐也是「夜半歌声」中很重要的元素。导演很会利用西方古典音乐来搭配剧情,这部已被「中国化」了的东方版「歌剧魅影」,在当时还蛮前卫呢!我记得里面有一首我很喜欢的小提琴独奏曲,听到时不禁耳朵一亮!可惜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宋丹萍演唱的歌曲也是重头戏之一,主题曲《夜半歌声》由田汉作词,洗星海作曲,盛家伦演唱。歌词虽然很中国,但唱腔却是西方式的男高音。宋丹萍唱的歌带有感时伤怀的情绪,不仅流露对革命的理想,对封建社会的控诉;一面又流露对晓霞的思念,对自由的渴望。歌词含意颇深,但恐怕已很难引起现代一般观众的共鸣了。
- V7 Y( j8 G# M& w文章写到这里,听说此片已入围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中国百部电影” 之一,的确实至名归。马徐维邦有这样的勇气在保守的年代拍出这么 “惊世骇俗” 的电影,确实很了不起!他被尊称为中国的 “希区考克” 绝不是浪得虚名。唉!如果这部电影会发行DVD就好了,许多东西只看过一遍实在记不得那么多,对这部电影的许多细节我实在无法近一步说明。 $ }, H6 @8 K) i0 T  j
时光跳到现代!1994年的「新夜半歌声」虽然情节上和「夜半歌声」有诸多雷同之处,但感觉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背景也设在1937年,但表现手法完全90年代了,不再鬼影幢幢,不再讲革命,讲的是爱情,也同时刻划宋丹萍被毁容的心路历程。此片由黄百鸣、李宁与张国荣共同监制,于仁泰导演,鲍德熹摄影。张国荣饰演男主角宋丹萍,吴倩莲饰演女主角杜云嫣,黄磊饰演第二男主角韦青。 9 p) }% `$ b# \! ~" @  I
「新夜半歌声」中的歌剧院比起「夜半歌声」中的那座并不如何破败,但它在被烧前确实富丽堂皇无比,此片的布景和美术设计还是蛮不错的。最特别的是它的摄影,发生在过去的情节用彩色来呈现,发生在现在的情节反而用一种退去的彩色 (不是黑白,带点昏黄) 来呈现,暗示男主角过去引领风骚的辉煌岁月在今日已不复见。不过看这部电影的开场我有一个感觉,尽管此片并不想学前人一样强调鬼魅,但宋丹萍的老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叙述整个故事,太快就把所有的东西丢给观众,没有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让此片失去了一些观影的乐趣。宋丹萍毕竟是位传奇人物,应该要有一个符合他身份的出场方式才对。 1 p! \4 k; y4 e. L# \9 {: d
除了宋丹萍和韦青以外,此片其它的角色都没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宋丹萍和杜云嫣之间相爱的过程与情节显得单薄、老套,没有让观众感觉到一股天雷勾动地火的电流在他们俩之间弥漫,削弱了爱情表现的张力,对于这样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仅仅靠两人后来受到父母的反对与命运的磨难来表现他们爱情的深度,其实是不够的。但换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许宋丹萍和杜云嫣两人的爱情故事原本就平凡无奇,云嫣一昧天真痴情,而宋丹萍在失去了容貌与事业之后,就失去了再爱的能力。
  o8 I1 F: g0 {本片最大的亮点是张国荣与黄磊的表演。除了和吴倩莲之间的对手戏缺少火花之外,张国荣恰如其分地演出了这位毁容前意气风发,毁容后自私自怜的舞台巨星宋丹萍。宋丹萍在舞台上的罗密欧扮相俊美异常,杜云嫣相比之下都显得黯然失色。宋丹萍唱《深情相拥》时在台上演的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楼台会”,唱《一辈子失去了你》时演出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 “殉情”,尤以后者的表演最富有感情,罗密欧在面对朱丽叶的死时,眼神充满了哀伤与绝望。电影的下半段,宋丹萍几度剖白自己的遭遇,语调都充满了感情,观众完全可以感受到他这些年来所承受的痛苦。全片最感人的一幕就是当宋丹萍在韦青舞台上表演“殉情”那一场戏时,在布幕后面帮韦青唱出他老唱不上去的那句 “只能在梦中寻找和回味”。就算身上的斗篷遮敝了宋丹萍大半的脸,观众仍可以清楚看到他哀伤的眼神。他的哀伤不仅仅只为容貌的毁损,也为舞台上曾拥有过的辉煌。可以说,事业失败可以让一个男人灰心丧志,连带对爱情的态度也退缩怯懦了。 " P& A0 y* S7 w4 S6 O' n
扮演韦青的黄磊虽然是新人,但他的表现毫不怯场。韦青的出现,带出了宋丹萍和杜云嫣的故事,他曾帮助宋丹萍完成他在舞台上未竟的梦、对云嫣未尽的爱,更在关键时刻在宋丹萍面前直斥其非!点出此人对爱情缺乏担当的心态。最后终于促使宋丹萍开始反省自己,决定从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来。这个角色是宋丹萍毁容后和外面世界的唯一联系,极为重要。 : P! ^7 S( M0 m& X
扮演杜云嫣的吴倩莲演得最好的地方在于当她失去了心上人,并过门当新娘子的时候,此时她不说一句话,但眼神有让人有无比沉痛的感觉。后半段她疯了,却疯得说不出来地怪,她的疯傻状有点样版化,让人难以对她感到同情。她一度把韦青当成宋丹萍,最后又突然恢复正常,认出宋丹萍。为了戏剧化,这样的安排固无可厚非,但观众感觉不到杜云嫣的内心转折。我想疯傻之人也是有感情的,杜云嫣这个角色被简化了。宋丹萍的仇人与情敌-赵家父子的下场交待草率也是一大败笔,他们两个角色都大大地被简化了。赵父恃权,赵傻子则基本上是个变态,但他们下场却喜剧般快速地结束,令人感到相当突兀。
% f3 }5 Z: p$ B- @) z" r「新夜半歌声」由鲍比达配乐,张国荣谱曲、演唱 “夜半歌声三部曲”--《夜半歌声》、《深情相拥》与《一辈子失去了你》。演奏曲和歌曲很有主体性和一致性,与剧情也很配合。鲍比达曾以此片入围第十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主题曲《夜半歌声》被提名第三十二届金马奖及第十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夜半歌声》唯一一次完整的旋律出现在电影结束前,是张国荣那听了令人屏息的清唱。而《一辈子失去了你》这首贯穿整部电影的插曲则扮演吃重的角色。我买了这部电影的原声带回家听后,最喜欢的就是 “夜半歌声三部曲” 的演奏版,很有气势磅礡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它能被放在片尾播放,就会为整部电影增加不少力量!电影里还有一首歌我一定要提一下,那就是韦青的剧团在台上演出「热血」这出戏时所唱的《热血歌》。这首歌的作者为吴宗汉(民国二十二年)。歌词:“热血滔滔,热血滔滔,像江里的浪,像海里的涛,常在我心里翻搅。只因为耻辱未雪,愤恨难消!四万万同胞啊!洒着我们的热血,去除强暴!”这首国民党时代的军歌,,只要是六年级 (民国六十年代、公元70年代在台湾出生长大的孩子) 之前的小孩应该都对这首歌不陌生,这是一首爱国歌曲。每逢国庆节、台湾光复节等等节日,学校里和电视上都常放,军训课时更被拿来当做行径比赛的指定歌曲之一。随着政治气候的丕变,这首歌已渐渐在台湾消失,但偶尔听到还是觉得挺怀念、挺有趣的。
2 J) r' V7 p0 |' r3 W对这部电影我实在是爱之深责之切,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一位张国荣迷的缘故,而是从创作理念、美术设计、音乐创作和演技表现种种方面来看,「新夜半歌声」制作群的企图心很大,有意要超越前人的格局,但可惜的是,此片在影坛并没有成为一部经典电影。张国荣曾在一次访问中说,拍摄「新夜半歌声」时,导演于仁泰要去美国拍摄西片,吴倩莲要回香港唱歌,拍摄时间太短,大家交流得不够。这是他第一部当监制的片子,如果重来的话,绝不这样拍。确实很令人遗憾啊! 4 z: a& Z9 o- b& u) E* K1 t
我相信「夜半歌声」在中港台也会像「歌剧魅影」一样继续被改编重拍下去,不断被赋予新的面貌。我对于黄磊导演的新作品「新夜半歌声」连续剧并不是没有任何期待,只是当听说男女主主角是何润东和大S时,便有点提不起兴趣,因为对上次大S饰演的聂小倩实在不敢恭维。其实「夜半歌声」也很适合改编为音乐剧,因为它有大量的舞台场景和丰富的表演层次可以用音乐剧来呈现,只是目前我心目中扮演音乐剧版宋丹萍的最佳人选已不在人世了。   X) }5 h6 D! {: U2 I
明年「歌剧魅影」音乐剧在台北的演出,我想我不会去看了,把机会让给从未看过的观众吧!/ {! h* E1 I* H
发表于 2006-01-09 10: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歌剧魅影」与「夜半歌声」

夜半歌声的成功,充分显示了哥哥的演技才能.
发表于 2006-01-10 00: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歌剧魅影」与「夜半歌声」

《夜半歌声》的爱情戏的确比较单薄
发表于 2006-01-11 04: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歌剧魅影」与「夜半歌声」

《歌剧魅影》成为百老汇最成功音乐剧
' X+ N; z) E1 a4 t; u( u+ j. o: ](英国)BBC新闻 (2006-01-10)
& }2 Z7 @: ~" r/ z. x! S  英国作曲家韦伯创作的音乐剧《歌剧魅影》周一(1月9日)成为纽约百老汇上演场次最多的音乐剧。 6 @) O: V" j7 w. a
  周一晚上,《歌剧魅影》进行了它在百老汇的第7486场演出,从而超过了韦伯谱写的另一出音乐剧《猫》,成为在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和场次最多的音乐剧。 % F9 k. [9 D$ [# D! U  G* e2 X
  《歌剧魅影》1988年1月26日在百老汇的Majestic剧院首演,已经上演了近18年,而且目前还没有停演的迹象。 3 }  |6 a9 Y7 Q8 e- w4 i
  该剧讲述的是一个面部被毁容、自小生活在巴黎歌剧院中的音乐奇才,爱上了剧院中一位美丽的女高音,并暗中教她演唱技巧,最后由爱生恨的故事。 . l" F" P: V. C0 _) V! w! U
  韦伯认为,该剧极为浪漫的故事情节是最为吸引观众的。他说:“我认为,过去二十多年来,还没有一部音乐剧能讲述如此浪漫的一个故事。”
5 G% @7 w" G( t0 d- j, H7 J  即便如此,韦伯还是表示,他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歌剧魅影》能这么受欢迎。
8 e  `" G% }; B+ V( b( t  A8 n: P8 W  “如果我知道,我就能再写一部这样的音乐剧了,”他笑着说。
% ~; z0 ?- R# t8 a7 h3 V7 U" o  该剧的资深制作人麦金托什也表示:“这部音乐剧讲述的是一个类似美女与野兽的故事。正因为它讲述的是一段不可能的爱情,所以它才能特别打动人。我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爱情。” 2 E5 t+ p2 _: C
  《歌剧魅影》1986年10月在伦敦首演,至今全球已有8000多万人观看过这部音乐剧,其全球票房收入已经达到32亿美元,是好莱坞最成功的商业大片《泰坦尼克号》票房的两倍多。
0 c+ ]1 i  j; _9 v' P  p' @" r  2004年,《歌剧魅影》被搬上银幕,使这部音乐剧又重新火了一次,并成功地吸引了一代新的观众。 - ^+ D6 Z- I7 t8 M$ X
  韦伯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音乐剧作曲家,除《歌剧魅影》外,他还创作了《猫》、《艾薇塔》、《万世巨星》等。
6 N4 ?, l6 p: o& f  X# |, n: r. I' L1 o4 b
发表于 2006-01-11 04: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歌剧魅影」与「夜半歌声」

7 h7 I) f: q+ D9 w$ Y
9 {8 u6 x' q+ B( |; [6 Y, q8 Z

' i1 k) ~' L' O9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F7 ~/ @4 o) T2 K% A- @+ h; Q3 Q* k! q
  b& n! X6 P, U. U# f9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 Q% Q: e- z% o8 A2 z
; d$ z$ q; k3 T4 V" X, I( @
哥哥为新夜半歌声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他创作的三首插曲太棒了,以致于看完后完全忘记了其他情节,只有哥哥在深情的歌唱.
发表于 2006-01-11 12: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歌剧魅影」与「夜半歌声」

当年看《夜半歌声》的时候,对那三首歌也是印象深刻,很冲动地去买碟,去学着唱。6 ]6 \  ^9 S5 M# M
发表于 2010-02-20 18: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充分显示了哥哥的演技才能
发表于 2011-08-12 22: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哥的国语配音太完美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