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望 点
荣币 元
积分9290
交易积分 点
主题
回帖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00
|
昨天借了《霸王别姬》回来看,看完了,感觉和电影很不同,但同样震撼人心。感受很多,也很复杂。
对蝶衣的感受有更深刻,更强烈。他的一生为霸王存在,书中的结尾蝶衣没死,而是回了“北平”那个他的生根之地。但我觉得这一幕陈凯歌改的好,以蝶衣的死作结,比留其余生,任之痛苦来得痛快,来得酣畅淋漓,坚定而决绝,不拖不欠。而且,“ 从一而终”。
当然,书中也有好过戏中的地方,而且不在少数,当然,可能因为过场太长或是其他原因而被略去,看似并不影响主线,但看书后,更能体会其中滋味,其中情感纠葛。
剧中的很多经典对白是书中所没有的,为故事添加了不少色彩。一句“从一而终”更是贯穿始末,成为蝶衣一生的精神写照。
是不是这成了leslie的人生理念,“从一”,“而终”。
电影中班主一句:“这虞姬再怎演,终有那么一死不是?”已然注定了蝶衣一生的悲。
就像书中说的,蝶衣没有虞姬幸运,在痛苦不堪的时刻,虞姬可以选择死,而蝶衣只能活,任痛苦蔓延,侵蚀。
书中说蝶衣在文革中失掉一节小指,从此不能再登台了,他还结了婚,有了“家”,也许只是形式上的。显然这样的安排把蝶衣的痛苦延伸了,直到无限大。而迟暮的“霸王”小楼也终于明白蝶衣之心,将往事化为烟尘。
因为是先看了电影才看书,所以有写先入为主的东西在,很容易很蝶衣当作是leslie。所以在看到最后两个老人再见时,对那个“老”字十分不满,觉得太痛苦。
戏中还有一个情节我觉得处理的比书中好,就是解放后,剧团为劳动人民演出,小四代替了蝶衣虞姬的位置,蝶衣惊问小楼是否知情,小四从旁打击,小楼盛怒之下,罢演了,去了行头,转身带着蝶衣就走,菊仙赶来,组织小楼离去,到后来师兄弟们一个个将小楼的行头传递过来,最后交到菊仙手中,菊仙犹豫不决之时,蝶衣将它拿过来,亲自给小楼戴上,默默的转身兴叹,他让步了,为了小楼,他也原谅了他,还是为了小楼。小楼上台亮嗓之后,我们看到菊仙松了口气,但谁明白,蝶衣何尝不是?他爱他,绝不愿他为他自毁前途。缓缓的,轻轻的,以名旦应有的姿态走到镜前,卸妆。在那一刻,他和她竟那般相似。
我知道,我写得很乱,因为心情很乱,而且还有很多心情没来得及整理记录下来。
在我心里,蝶衣就是哥哥,哥哥就是蝶衣。
记得书中还有一句话好像是这样的:
所以人对他的崇拜倾慕都是错爱——女人把他当做是男人;男人把他当作是女人。
而他心中只有一个。
他的“霸王”。
相信同样的话对哥哥也是对的。 |
|